一家開到LV旁的早餐店,看上去如此高調,卻把豆漿油條一類國民小吃賣出溫暖調性,顛覆傳統受眾對豆漿油條的認識,出奇制勝地用情懷打造一個品牌,從而引發購買熱潮。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實屬比較成功的個例。
三年前,單一丁在北京學法式甜品,三裡屯很火的桃園眷村讓她排長隊也要吃上一次。去年九月,單一丁拿下桃園眷村初開放的加盟權。今年七月,桃園眷村來到雲南,首店落位南亞風情第壹城,算得上是給「新一線」城市創意形式的中式餐飲類樹了一個「標杆」。從第一次品嘗「豆漿、油條界中的愛馬仕」,到親自把控每一杯豆漿的出品,單一丁對桃園眷村有著特殊的理解與情感。
豆漿油條,昆明每個市井角落遍地可見。小販們靠著嫻熟而快速的製作方法得以謀生,大部分人在日復一日的早餐中並無期待,儀式感與精緻感似乎與忙碌的都市清晨無關。
南亞桃園眷村不僅把「時間在舌尖」的詩意刻在牆上,更寫到了傳統小吃裡。「舊情懷」、「找尋回憶」、「慢時光」都是桃園眷村的標籤,精工細作的臺灣風味早餐以及濃烈的文藝氣息,讓食客對早餐多了一份期待,極簡清新的環境與新奇的用餐體驗,讓人感嘆早餐的儀式感也可以那麼滿。
落地優質商圈,與一線品牌相鄰,一樓大面積位置,早7晚10運營時段,都決定了南亞桃園眷村的高額運營成本。但高昂的成本卻不會降低產品質量,因為,品質是命脈。
桃園眷村的豆漿,選用直供限定非轉基因黃豆,古法現磨,拒絕粉泡,專業儀器精準測量溫度濃度。
油條不添加膨鬆劑,嚴格測量長度,低溫220度以下炸至外酥裡嫩。燒餅採用進口機器研磨的麵粉製作,蓬鬆度、色澤,餡料填充都有一套最全標準。桃園眷村目前共有七大品類,24個單品,人均價格35元,適合全年齡段客群。
在單一丁看來,「眷」字並不是單指臺灣「眷村」,更多的是一種眷戀,「眷」這個集合概念包含了歷史中的許多人、事、味。桃園眷村正是將記憶裡的小吃以全新的形式傳遞給大家。
初入雲南的桃園眷村,前期會積極讓顧客熟悉品牌故事與文化,後期則會隨著季節和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供應時段,開發與豐富產品類型,做到全時段飲一杯豆漿,更加「接地氣」。
傳統中餐行業大多存在複製難、標準化生產難、連鎖管理不規範、同質化嚴重等缺點。單一丁認為,一個品牌是否能夠長青,要關注其「變」與「不變」。「變」在於驚喜。餐飲除了滿足人們飽腹的需求之外,更需要通過環境美陳設計、營銷空間打造,服務品質提升等各方面帶給顧客「意想不到」。「不變」在於產品,對於餐企來說,匠心才能築品質。除了要嚴把食材採購,更要在烹飪方法上重視食材的源生性。
談及桃園眷村最核心的競爭力,單一丁也表示,在消費升級的時代,桃園眷村善於把握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店裡的每個角落,每道風景、每個擺件、每道菜品都自成風景,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感受環境魅力,更能在社交網絡上藉此傳播。當你甘願為豆漿油條和肉包飯糰支付幾倍溢價時,吃本身可能已不是最重要的。
國潮熱當道的今天,不僅用國貨才能體現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最古老尋常的身邊事物反而能喚醒人更多的知覺感受。精而美的中國傳統小吃,以特殊的方式印記在每個國人心中,傳統飲食文化需要時尚的表達形式來傳承創新,它們由常規走入高端,見證著中國風餐飲品牌形象,正被更高端專業的平臺傳播,從而得到受眾認可。桃園眷村不僅是一個餐廳,更是一個帶有強烈臺灣特色的文創品牌,一個兩岸飲食文化交流的場所。
最後,這不僅僅是一杯豆漿應該賣多少錢的問題,而是關於桃園眷村為一豆漿究竟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