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眷村,時間在舌尖

2020-12-13 月下獨酌穎秀

看到「桃園眷村」四個字,第一個念頭便是臺灣島上安置國民党家眷的房舍,來自五湖四海的飲食風格在此匯聚,由此形成眷村文化,其中這個「眷」字令人回味悠長。未曾想到的是,這家剛剛開業便大紅大紫的「桃園眷村」,賣的卻是最平常的豆漿油條。在店家的理念中,「桃園眷村,不僅僅是一家食肆,更是一種值得回味的生活時態。」

中國人對於豆漿油條的記憶是打小開始的,這是只屬於早上的特別時刻,熱乎乎的豆漿裡有父母對孩子化不開的親情,一根口感鬆脆有韌勁的油條更是張口即來的滿足感。而多年後匆匆奔忙的男女,也只敢在擁擠的地鐵裡偶然閃念母親遞過來的那碗熱豆漿,順勢再抓緊手裡的冷麵包。所以「桃園眷村」的走紅,人們不用進店也大致明白食客鍾情於此的原因。

終於有一日,我還是按捺不住前往了。沒看見時下流行的復古裝修,只見一切從簡,大大方方,昏黃的燈光與原木色的桌椅渾然天成,再搭配灰色的水泥牆面,倒是設計感十足。角落擺放著來自上世紀的物件——保溫瓶、鳥籠、電話機、老式電視機、竹椅等,懷舊的功課做得又細又足。牆上一個「家」字,更讓人增添幾分感懷。令我感慨的是價格,一碗最普通的豆漿8元,一根油條6元,一個培根蛋燒餅25元,這倒是順應時代,把豆漿油條這種小吃做成了文藝產品。姑且坐下來,待服務員端上豆漿油條那一刻便覺察出走心的部分:藍白條紋經典樣式的碗碟,不浮華不做作,豆漿由古法熬製,細膩潤滑。喝到碗底,漸漸顯出一句「我願意為你,磨盡我一生」,令食客無不微笑。

據說這一碗用石材研磨出來的有機黃豆原漿,要經歷足足1小時古法煮漿的加工,才能呈現出古早味。而眷村的油條,不僅有超過12小時的麵粉醒發,而且還需精確的火候掌控和下鍋剎那獨特的翻轉手法,每一根的長短、粗細都有嚴格的控制,筆直、均勻,方成就這一根口感鬆脆韌勁十足。原來賣情懷也要賣得聰明,亦要賣得夠誠意。

除了普通款的油條豆漿,眷村延承臺灣的口味,還推出了其他食物:一碗五味紛呈的鹹豆漿,裡面有油條、蝦皮、紫菜碎……再加上辣椒和醋,有點像重慶的豆腐腦,口感絲滑豐富,鹹香美味;眷村的燒餅還在傳統的中國燒餅製作中融入了西方口味,如芝士蛋燒餅、蔬菜色拉燒餅、培根蛋燒餅、豬排蛋燒餅等,口感別有風味;還有各式各樣的飯糰、包子、甜品,每一款都足以看出用心程度。印證了牆上那句——「時間在舌尖」,只願這些簡單美味的食物,能讓時間真正停留在食客的舌尖,眷念過去那份質樸平凡的美好。

相關焦點

  • 桃園眷村,竟然偷偷的開到了南寧!
    "中式早點界"的網紅——桃園眷村 桃園眷村,是一家主打臺灣古早味早餐的餐廳。這裡小資範兒十足,寫意、木頭、復古,是「桃園眷村」店內設計的三個關鍵詞。 把豆漿油條做成奢侈品——桃園眷村 在這裡,桃園眷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尋到屬於自己記憶的味道。
  • 上海4家門店「停業」,桃園眷村怎麼了?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上海連「關」4家門店,桃園眷村怎麼了?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如今的桃園眷村的確不復當年的門庭若市,一位曾在桃園眷村工作過的知情人士告訴內參君,今年年後,公司高管層也有較大變動。當年桃園眷村的成功,給了餐飲界極大的震撼,燒餅、豆漿、油條,這些極其市井的國民餐飲品類,竟然能擁有如此驚豔的改頭換面。
  • 桃園眷村進階「新一線」標杆 吃出國潮味
    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實屬比較成功的個例。   三年前,單一丁在北京學法式甜品,三裡屯很火的桃園眷村讓她排長隊也要吃上一次。去年九月,單一丁拿下桃園眷村初開放的加盟權。今年七月,桃園眷村來到雲南,首店落位南亞風情第壹城,算得上是給「新一線」城市創意形式的中式餐飲類樹了一個「標杆」。
  • 花萬裡軟裝設計之文藝範濃厚的桃園眷村
    桃園眷村,引發集體的鄉愁桃園眷村,不僅是一個餐廳,還是臺灣生活文化的一種映射。對於隔岸相望的臺灣,在電影中在圖片中在歌曲中來了解臺灣,而早前,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從大陸來到臺灣,陸續建起700多座眷村。
  • 桃園眷村:網紅餐廳是怎樣煉成的
    有傳言說,有家餐廳,網紅們為了吃上一口,寧願穿著高跟鞋排兩個小時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桃園眷村。這當然也是一種營銷的噱頭了,不過桃園眷村這家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廳,確實可以說是一炮走紅,從2014年上海泰州路開始,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在北京、上海,還有成都,開了11家店,而且幾乎是開一家火一家,成了一種飲食的新時尚。 「桃園眷村」這個名字,讓人很容易想到臺灣。
  • 實戰手記:桃園眷村模式是否持續?
    在桃園眷村之前,傳統的小吃是這樣的:街角、巷尾,古色古香,夫妻二人、三五張臺座。當然,還有那萬年不熄的高湯。當然了,這也是我們早餐的標準配置。而桃園眷村推出後,卻是另外一番風景:東方魅力、西方元素相結合,以東方韻味為內裡、以西方 Café 風格為表。寫意、木頭和復古是設計上的三大元素,配合黑、白、黃的店面主打顏色,以及大量的臺灣裝飾風格,乾淨、整潔。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家餐飲店,而是一家空間設計感極強的博物館。這還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餐飲小吃店嗎?
  • 桃園眷村上海4家門店停業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如今的桃園眷村的確不復當年的門庭若市,一位曾在桃園眷村工作過的知情人士告訴內參君,今年年後,公司高管層也有較大變動。」如他所言,桃園眷村確實進行了一個完美的「冷啟動」,帶著完整的品牌形象和商業模式出現,顛覆了所有人對豆漿油條的認知,引發了爆炸性的口碑傳播。聶豹將桃園眷村的商業邏輯總結為:消費者願意停留時間越久的地方,貨單價越高,產生的客單價才能越高。
  • 再見,桃園眷村
    說到黃豆,桃園眷村常說,他家豆漿保留臺灣古法石磨,所有豆子泡足兩天,六道前期工序,熬一鍋豆漿平均三小時,全部人工完成。單看他家豆漿的售價,而不去後廚,我大概會信以為真。後廚實操中,泡黃豆的時間,是頭晚下班前,九點十點十一點都行,截止凌晨五點,泡豆時間大約在八小時左右就好。距離所謂兩天,是不是差好多?這自然不是小哥自作主張,是流程要求。
  • 桃園眷村上海4家店停業 國民小吃該怎麼提身價?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桃園眷村小眷村 I 眷村小當家,白案接班人
    8月24日下午5點,桃園眷村在上海虹橋南豐城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眷村小當家,百人大做戰】的親子手作活動。活動前期,桃園眷村聯合【虹橋南豐城、麥淘親子網、潮爸辣媽親子網】等多方平臺進行了活動招募,活動期間餓了麼 8月24日下午5點,桃園眷村在上海虹橋南豐城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眷村小當家,百人大做戰】的親子手作活動。
  • 桃園眷村,一個刷爆朋友圈的早餐品牌是這樣煉成的
    因此,桃園眷村藉由這樣一個名字,希望能用味覺喚醒人們對於時間的記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這是一種以時間為食材做成的料理,是流轉於時光中的一處小憩,是一道海峽割捨不斷的舌尖記憶。早點如此貴,刷爆朋友圈,成為餐飲界的網紅,而且分店越開越多,開一家火一家,空前的火爆景象讓國內購物中心紛紛向桃園眷村拋出橄欖枝。
  • 桃園眷村|12元一碗豆漿 冤大頭還是為情懷買單
    今天要介紹的品牌,它也同樣具備高出價格本身的魅力,它所打造的品牌故事,讓消費者排隊為了12元一碗的豆漿買單,就連名字本身也蘊藏著一段值得回憶的故事--桃園眷村。桃園眷村是一個源自臺灣的品牌。單單一個「眷」字就包含了豐富感情在裡面。而「眷村」在現在已然成為一種文化,更是包含了當時被迫從大陸遷至臺灣的軍人及其眷屬一種「鄉愁」。
  • 「最文青的豆漿油條店」桃園眷村落戶合肥步行街百盛
    桃園眷村,名字來源於為了安置異鄉遷徙的家眷而在臺灣興建的房舍群。特殊的歷史成因,令每一位眷村居民擁有決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慣,造就了他們各自對故往情感的集結、守護與傳承,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又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互交織,繼而醞釀出了一種特有的,謂之「眷」的情懷——眷戀過去的,眷念遠去的,眷愛逝去的  因此,「桃園眷村」源於一個地名,卻遠不止是一方地域風味的象徵。
  • 豆漿會寫詩,油條會表白,桃園眷村預備開撩
    、網紅趨之若鶩不惜排隊兩小時也要一嘗它的滋味——「桃園眷村」,一家只賣最質樸的傳統點心的食肆,而今,終於來到了你身邊!桃園眷村的名字,其實是有故事的。它源於一個地名,卻遠不止是一方地域風味的象徵。年輕人偏好咖啡館,多是愛那一份時尚小資,而「桃園眷村」卻用中式傳統元素塑造出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優雅和情調,在美味和格調中傳承了中國文化。
  • 聶豹:桃園眷村的「取和舍」由客群的時間和訴求決定
    4月13日,在贏商網聯合21世紀中國商業地產研究院發起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商業地產節微論壇上,針對「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環球MALL•『大調整』時期,購物中心的『取』與『舍』」的話題討論,在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總經理聶豹看來,作為品牌商,桃園眷村的「取和舍」由客群的時間和基本訴求決定。
  • 「早餐界的愛馬仕」桃園眷村怎麼了?
    2017年9月,桃園眷村總經理聶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桃園眷村已經在上海、北京、杭州、蘇州、南京、武漢、廈門、合肥、重慶、成都、深圳、溫州12個城市開設了門店,加上同年12月底其在朗豪坊開出的香港首店,截止2017年底,桃園眷村的足跡已經遍布全國13座城市。
  • 油條界的LV——桃園眷村靠什麼賺錢呢?
    「大餅油條界的愛馬仕」,開在LV邊上,交著不菲的房租,賣的卻是家常早餐;油條6元一根,燒餅從10元到32元不等,包子13元且兩隻起售;有人願意排隊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以及碗底的那句「我願意為你,磨盡我一生」;到了上海,不來桃園眷村拍個油條、飯糰發到朋友圈,是要心虛的……
  • 桃園眷村,一個刷爆朋友圈的網紅餐廳,12元一碗豆漿,25元一個燒餅微生活
    在桃園眷村,不僅豆漿會寫詩,油條、大餅也會,關鍵看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桃園眷村源於一個地名,卻遠不止一方地域風味的象徵。很顯然,桃園眷村分到了裝修帶來的紅利,它吸引了那些對「找個地方坐坐」有需求的人群——因為如此,桃園眷村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其他小吃店,而成了咖啡館之類的地方。
  • 桃園眷村:把豆漿油條變成詩 拒被定義網紅餐廳
    除此之外,其總經理聶豹在接受贏商網採訪時透露,桃園眷村已經獲得首輪融資,並且要在3-5年開到500餘家店。從最初被公認為「網紅餐廳」的桃園眷村如今卻拒絕被「網紅」冠名。今天贏商網帶你走進桃園眷村,聽總經理聶豹講述其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