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如何命名的,二十八星宿的劃分由來

2020-12-16 城市船夫起

關於星空,首先要說的是「七政四餘」。可以說「七政四餘」,形成了古代「佔星術」以及「星相學」的基礎;甚至在此基礎上,現代天文學中的相關概念中一直延續著。七政:太陽、月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四餘:羅睺星、計都星、紫氣星、月孛星。本篇就具體說說「五星」為何叫這幾個名詞,以及相關的文化內涵;同時通過四餘星的講解,明白「紫氣東來」的原因。

行星示意圖

金星:參照上圖,其屬於五星中,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離太陽第二近的星體;它也是離地球很近的一顆星體。它清晨出現東方時稱為「啟明星」,傍晚出現在西方時為「長庚星」,《詩·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因為金星在夜晚的天空出現時,《開元佔經》載「大而能白,故曰太白」,這就是「太白金星」。因為它在傍晚出現,開啟了夜晚星空的序幕,也稱「序星」。按照「五色對應五行和五方」的說法,白對應金,應西方,因此稱為「金星」。

木星圖片

木星:這是影響我國古代文化最深的一顆星。是五星中(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古人通過觀測,它十二年繞太陽運行一周,對應了天幹紀年法中的一個紀輪,因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歲星」。歲星紀年,是東周至漢朝使用的紀元方法。這是最原始的曆法,其方位運行配合幹支用來計算年歲。這也是我們說的「太歲星」。對於此星的命名,是因為它運行到東方青龍之位,其光影呈現青,按照「五行配五色和五方」,正合五行之木,由此得名。

水星凌日

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由於它離太陽最近,從地球上(中原地區)看它與太陽最大角距不超過28°,由於古代稱30°為一辰,故而得名辰星。同時由於它與太陽的視角距離太小,太陽光遮掩了其光芒,只能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在太陽落山後和太陽升起前的一小時內,或許能在太陽同一個方向觀測到。至於為何稱為「水星」,翻找資料,只在《晉書》中記載有「光明與月相逮,其國大水」,意思就是觀測到此顆星的亮度與月亮的亮度差不多,國內某地可能就要發大水,因此稱為「水星」。

需要了解的是,在現代天文研究中發現,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顯著磁場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於地球。水星外貌如月,內部卻很像地球,也分為殼、幔、核三層。從這些特徵看,似乎是最符合地球人類移民的星球,但又因為它離太陽最近,溫差太大(向陽面和背陰面溫差達600攝氏度),又不適合人類生存。或許古人有相關意識,認識到水星這一弊端,取名為「水星」也不一定。另外關於水星,還有個天文術語叫「水星凌日」,凌,就是侵犯的意思,其實就是水星與地球都是繞日運行,中間有稍大一顆金星阻擋,只有在某一個角度時,地球上會看到太陽表面有一顆黑點在移動,這就是水星凌日現象。

火星探測

火星:這顆星常常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因此近些年火星探測計劃經常在一些國家實施。運行到南方朱雀之位時,顏色呈赤色,我國正是盛夏之時,南方在五行中對應火,因此這顆星便為「火星」。同時這顆星在古代也被稱為「熒惑」,據說位屬南方火神炎帝治下,有神為熒惑。

星體布局

土星:是五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這顆星的確定,直接關係到古代的「星空劃分」。在古人觀測中發現,這顆星移動運轉速度很慢,二十八年循環一次,回到原位置。結合星空劃分,其每一年都會坐鎮一個很小的星團,因此在古代這顆星也稱為「鎮星」。根據此,古人劃分為二十八星宿。「宿」,就是指土星所「宿住」的地方;星空中行星在運行過程中的棲宿的場所,因此才有「宿」之稱。其運行特性,極其符合五行方位對應中的「中央土」,因此才有「土星」的稱謂。

紫氣東來·網絡供圖

最後剩「四餘」,之前我們介紹過。餘,指某顆行星的「餘氣」,也就是「虛星」。其中羅睺與計都是「逆日月而行」;紫氣和月孛是「順日月而行」。這篇文章的最後,說一下羅睺星、計都星、紫氣星、月孛星,在印度古天文學中的定義——月孛星是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的點;紫氣星是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的點;羅喉星是黃道和白道的降交點,稱「天首星」;計都星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稱「地尾星」。其中涉及到紫氣星,有個詞叫「紫氣東來」,被認定為祥瑞,也就是古人說的「景星慶雲」裡的「景星」。我們知道了紫氣星就是東方木星(歲星)的尾氣(木星運行後過後在星空中留下的氤氳之氣)。

相關焦點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二十八星宿
    作者:丹霞源二十八宿是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區,是古人為了觀察日月五星的運行而設。二十八宿是坐標。二十八星宿距今至少有2500年歷史,是古人仰觀天文的智慧總結。二十八星宿按東西南北四方劃分如下: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 西遊記、封神演義、水滸傳中的二十八星宿
    對中國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卻一無所知。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南方稱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北方稱玄武:鬥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 二十八星宿日用七曜時辰法與接宿法
    二十八星宿起源古人對天文現象的觀測所得,常用以劃分黃道觀測區域星空。後歷經演變亦為易學家所用,常見的有用於值宿紀日,參入七曜進行五行生剋闡述。連接無限可能一,二十八星宿簡介東方: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碧水貐。
  • 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傳說由來與實際應用
    作為中國古代天文成就最顯著的代表之一,二十八星宿一直被人們所熟知。根據文獻記載,目前已知二十八星宿最早現於戰國初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時至今日,二十八星宿的用法已十分廣泛,且有一套比較完整的使用體系。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古人將諸天星辰劃分而成的二十八個星區,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各有七顆星宿,又稱其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等,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東之青龍,北之玄武,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就是依次而成的。每顆星宿都有各自所代表的動物。
  • 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傳說與實際應用
    作為中國古代天文成就最顯著的代表之一,二十八星宿一直被人們所熟知。根據文獻記載,目前已知二十八星宿最早現於戰國初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時至今日,二十八星宿的用法已十分廣泛,且有一套比較完整的使用體系。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古人將諸天星辰劃分而成的二十八個星區,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各有七顆星宿,又稱其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等,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東之青龍,北之玄武,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就是依次而成的。每顆星宿都有各自所代表的動物。
  • 先有四象還是先有二十八星宿?何為「參商永不相見」?
    而拋去三垣四象的概念,實際古代把星空分成了31個星宿,三垣是3個星宿,四象共二十八個星宿。了解了這一點,就知道,是先有了星空星宿劃分;而後分布再東西南北的星宿又組成了「四象」,即四種動物圖案。四象圖案·網絡供圖對於二十八星宿的名稱,就不一一羅列了。
  •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古代天文學名詞,源自星宿崇拜。上古時代我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像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 觀星望月,崩壞3女武神德麗莎觀星技能名稱考據,原是二十八星宿
    中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四象,即漢典《三輔圖》中提到的:「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而四象又對應著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觀星的技能名稱基本上就是圍繞著「二十八星宿」展開的。
  • 常識|二十八星宿
    1.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由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2.上古時代我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像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 十二星座與二十八星宿的來源你都知道嗎?
    古巴比倫人是觀測天空的行家,但他們很明顯不擅長觀察氣候,或者是因為兩河流域並不像中國這樣四季分明,於是他們沒有立四季的習慣,但他們的獨到之處就是觀察太陽運行的軌道很細心,自然也看得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部分的與太陽的關係,他們用更簡單的方式把這四大部分分別平均拆分成三小份,從而把整個黃道分成十二部分,分別用黃道附近的十二個星座來命名
  • 道教超度的「生天寶籙符」中怎麼會有二十八星宿?
    以南鬥為代表的二十八星宿在道教超度中,究竟是怎樣的作用?一般地,太陽、太陰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政。為標記七政的運行軌跡,將南中天沿黃道或天球赤道所分布的一圈恆星劃分的二十八星宿群,因坐標被形象地認為是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七政和二十八星宿的位置變化,是中國古代星象家觀測人間吉兇禍福的主要參考對象。比如月亮留宿或經過井宿即有風雨等。
  • 二十八星宿你知道多少?
    兩大陣營的星宿使者每個人都代表了二十八星宿的一個星宿。那麼大家到底對二十八星宿了解多少呢?二十八星宿與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是我國本土天文學創作
  • 二十八星宿有什麼內涵,排序如何?
    「二十八星宿有什麼內涵?」如要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千萬別以為「二十八宿」只與「星佔」和神話有關,那就太小瞧中國古人的深邃智慧了。「二十八星宿」,是中國上古先民天文觀象的偉大創造,標誌著中國古代「時空體系」的完美建立,這在五千年前堪稱獨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稱為後來的中華文明重要源泉。
  • 【道教常識】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古代漢族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 你知道神秘的二十八星宿嗎?
    說起古人,他們的智慧可以說遠遠的超過我們,比如天文方面的二十八星宿。古人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國古人將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所分布的一圈星宿。這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這四個星區就是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它們具體運行的位置: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金木水火土,蘭州數一數
    冷恆雜文:蘭州城的金木水火土就要離開蘭州了,怎麼來總結這短短兩天走馬觀花的感受呢?漢代建城初期挖到了黃金,被命名為金城,之後,因金城湯池位於河西走廊門戶,之後金戈鐵馬硝煙難滅;絲路重鎮,黃沙漫漫,可謂五行不缺土也。
  • 紫禁揭密27:《甘石星經》與二十八星宿全圖
    古人據此劃分出四象、二十八星宿。就是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宿」,拼音:xiù,中古拼音:siuh),又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國將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
  • 一汽新車或命名金木水火土
    一汽新車或命名金木水火土給一款新車型命名也是很有講究的,而且不同的汽車品牌有各自的傾向,比如奔馳寶馬奧迪品牌慣用字母或者數字代號區分車型,而日系品牌當中的豐田本田往往習慣採用專屬的名詞進行命名,比如凱美瑞或者雅閣。在國產汽車領域當中,命名方式確實五花八門,奇瑞和長安之類的老牌車企同樣習慣採用數字代號,而吉利汽車則採用博瑞博越之類的中文名。
  • 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和他們所代表的吉兇內涵
    二十八星宿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恆星,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農業,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文和氣象,對中國日曆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