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

2020-12-17 紫禁陳

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

小時候聽外婆講,湖南有個叫高坪村的地方被100多隻老虎圍困,困了三天三夜,這些老虎瘋狂到不怕火堆,衝進村裡咬死牛羊等家畜,叼走小孩子…講得繪聲繪色的,但我是一直不相信的,總覺得是大人編出來唬人的,今天突然想起就查了查,發現這事兒還真有歷史淵源:

虎患爆發大概在一九五幾年,當時處於建國初期,政府為了解決人民溫飽,鼓勵大規模的山林野地開墾,人民的積極性很高,一時間野生動物失去了棲身的空間,被攆得東奔西跑,野牛野豬開始到莊稼地裡糟蹋,人民也就沒了收成。

面對新問題,政府又鼓勵和號召人們開始誘捕野生動物,只要打死野豬野牛都能夠得到獎勵,這樣的捕殺進行兩年後,野生動物急劇下降,山林中的老虎覓食無門,開始走出山林報復人類。

自1952年起,最典型當屬於湖南省,全境數十個縣幾乎同時傳來虎患急報,近到長沙嶽麓山,遠到新化、安仁、耒陽乃至通道,單1952年2月3日《湖南日報》就集中報導5個縣市老虎傷人的事情。在這之後近10年時間裡,湖南慘落虎口的人近2000人,家禽更是數以萬計。

期間政府號召打虎,並組織打虎隊,一時間打虎成了一件光榮的事情,陷阱、獵槍、強弩、炸藥、捕網等通通用上,每次打虎結束,縣城必定會開大會慶祝,表彰「打虎英雄」、「滅害模範」,可謂興致高漲。據不完全統計,湖南十年捕殺華南虎647隻,其中7年打虎138隻的「打虎王」陳耆芳還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以下是當時留下來的部分老照片:

這樣的活動持續到1962年,之後的情況是:1963年已經聽不到老虎傷人的消息;1964年,湖南最後一隻打虎隊解散;1986年11月6日,湖南安仁一隻幼虎被夾子捕獲,傷勢過重,15天後死亡,這是林業局資料中,目前為止最後一次接到野生華南虎的報告;1989年,華南虎被列入瀕危物種,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當年打虎是立功,現在打虎是犯罪!

當時處理手法落後是源於認知不足,生存狀況所迫,我們可以理解。但這件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和自然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和諧的前提是計之久遠,不能只看見能看見的東西,否則人類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相關焦點

  • 湖南50年前苦於虎患 百虎圍村一天吃掉32人(圖)
    第1頁:一天之內老虎連吃32人   1952-1963年這十年間,湖南人與被稱作「四腳土匪」的餓虎們,展開了一場匪夷所思的戰鬥。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甚至當時的長沙城都受到虎群威脅。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損失更是以萬計。  在這場牽動全省的虎患災害中,最駭人聽聞的是,1957年發生在雪峰山腳,被當時的人稱作「百虎圍村」的事件。
  • 為什麼要保護老虎?保護老虎意味著什麼,會不會再產生虎患?
    但隨著人類生活的影響,它們的棲息地不斷縮小,曾一度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人虎衝突,以至於出現了非常有名的湖南通道縣高坪村的「百虎圍村」,有人說這是捏造的,老虎作為獨居動物,不可能百虎聚集,那百虎圍村實在是子虛烏有,不管是否真實發生,但那時候的虎患卻是真實存在的,據統計,在1952年-1962年,湖南經歷了最為嚴重的虎患,僅僅10年間,全省2000多人被老虎咬死,其中,最嚴重的的一天,有32
  • 太行山也有老虎?!建國後井陘境內的野生老虎
    虎tigers T NгP,中國虎,華南虎,太行虎。啊?! 太行山也有老虎?!(二)建國後井陘境內的野生老虎上一文講到了老虎尤其是中國虎的簡況,以及古代太行及井陘境內老虎活動記述。從歷史上看,明清時期中國境內的虎患報導是比較多的,雖然前代各朝也有虎患,一是缺乏記載,二是當時人口較少,沒有對老虎的尚存環境造成襲擾與破壞。而明清時期,人口不斷的增加(晚明人口將近兩億,清末達到四億)。人口的增多,導致糧食嚴重缺乏,於是政府鼓勵農民開墾山地以增加糧食產量。而大量山林荒地的開發,勢必影響到依賴山林生存的鹿、狍子、野豬等動物的生存。
  • 今天有肉吃嗎?60年前的耒陽人:虎肉蒸的好吃!
    耒陽自明、清以來,虎患頻仍,僅1952年全縣被虎咬死108人,傷10人;咬死耕牛460頭,生豬530頭。耒陽東湖圩龍山一帶村莊,時發「太陽未落去,老虎撞門來」的災難,農民生產時打鑼趕虎,提心弔膽,山衝田地荒蕪甚多。省民政廳和縣人民政府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委派陳耆芳組織打虎隊。
  • 60年前的耒陽人:虎肉蒸的好吃!
    耒陽自明、清以來,虎患頻仍,僅1952年全縣被虎咬死108人,傷10人;咬死耕牛460頭,生豬530頭。耒陽東湖圩龍山一帶村莊,時發「太陽未落去,老虎撞門來」的災難,農民生產時打鑼趕虎,提心弔膽,山衝田地荒蕪甚多。省民政廳和縣人民政府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委派陳耆芳組織打虎隊。
  • 為什麼說湛江徐聞歷史上的「虎患」是「匪患」引發的?
    然而,解放前,徐聞卻多災多難,相繼出現「匪患」與「虎患」。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時,徐聞縣有個說法,「老虎多過貓」。全縣每年死於虎口的居民有300多人,喪生的牲畜家禽更是不計其數。虎除咬人吃人外,黃牛、羊、豬、狗等牲畜,更是其狙擊對象,全縣每年虎口喪生的畜類,不計其數。
  • 中國老虎消亡史:最後的瘋狂100年
    高坪村老村民李懷德後來回憶說:「老虎吃人吃得慘啊,連娘一起三個,扛到山上那伢還在哭。」 而高坪村,僅僅只是湖南乃至中國大地上,曾經虎患橫行的一個驚人代表,實際上,從1952年至1962年,整個湖南省陷入到了長達十年之久的餓虎之災中,十年間,湖南全省共有2000多人命喪虎口,其中最高峰的一天,湖南省內更是有32人相繼被老虎所吃。 若非史料確鑿,這無論如何,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真實事件。
  •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華南虎的英文名竟是「AmoyanTiger」 (即廈門虎,Amoy為廈門的英文名)。史料記載,這是因為華南虎最早是由19世紀美國人卡德威爾發現於廈門島而定名的。可以說廈門與老虎有著很深的淵源。廈門是早期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當時有很多英國人在廈門採集各種動物標本,比如,當時廈門產的鳥類模式種有13種,位居全國第一。
  • 「猛虎百日行」,從宋代虎患治理窺探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歐陽修老虎在中國古代史上曾佔據一席之地,作為百獸之王,有關老虎的物件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權力與地位,但是在宋朝時期,嚴重的虎患卻成為一大難題。從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宋人對老虎是抱有敬畏之心的,甚至接近於恐懼。作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似乎在宋代大展拳腳,還形成了歷朝歷代首現的虎患現象。
  • 虎猛誠可傷「——從宋代虎患治理看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但是在宋代,老虎的王位還沒有徹底失去,經常傲嘯山林,以人為食,嚴重威脅當時的人類安全。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曾有詩云:"猛虎百日行,心閒貌洋洋,當路擇人肉,羆豬不形相。"由此可見宋代虎患的嚴重,那麼宋人對於虎患是怎麼治理的呢?
  • 養虎之「患」當依法化解
    老虎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否可以進行商業利用,引發熱議。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27年來,僅於2004年對單項條款做過一次修改,內容嚴重滯後,被動物保護者、法律界人士詬病為「為利用而保護」。此次修法爭議最大的,是繁育和利用問題。草案規定:可以通過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養殖技術成熟穩定的一些人工種群移出該名錄。
  • 虎的概述-全球老虎日
    龍擔虎(學名:Panthera zdanskyi)是一種生存於約255到216萬年前更新世初期的貓科豹屬動物。頭骨發掘於中國甘肅。從形態學分析上來看和現存的虎有很高的相似度,和虎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一般情況虎不捕獵人類,通常傷人是一種不得已的情況。與一般傷人或咬死人的虎不同,「吃人虎」指已經養成吃人習慣的虎。其數量極少,但在過去也構成了對東南亞一些國家人民的嚴重威脅。
  • 智慧篇7:虎、虎、虎,說說歇後語中的老虎
    、扮豬食老虎——詐傻扮懵6、豹子搬進老虎窩裡——壞在一堆7、背後來了虎——不敢回頭8、被窩裡養老虎——留下禍根/留下後患9、避了老虎碰著熊——跑不掉10、表面火熱心裡冷——笑面虎>20、吃了老虎心——膽子大了21、吃了砒霜藥老虎——打的什麼算盤/先害自己/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22、吃砒霜藥老虎——為民除害23、吃人的老虎拍照——惡相/惡模樣/兇相24、出得龍潭又入虎穴——禍不單行
  • 六十年前湖南村莊被老虎圍攻,全國各地成立打虎隊
    上個世紀50年代湖南全境就幾乎同時爆發了一場兇猛虎患。1956年2月3日出版的《湖南日報》上,有五篇報導,全是湖南省內餓虎傷人傷畜的事情。 在湖南林業志中,對當年這種狀況也有記載:近到長沙嶽麓山,遠到沅陵官莊,新化、安仁、耒陽乃至通道,湖南數十個縣市傳來虎患急報。 那麼,為何如今中華大地上已不見老虎蹤跡?
  • 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虎患」價值
    但是中國人打虎歷史可不是武松開始的可以說在三四千年前甲骨文字中就有跡可循在上古時期,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動物界鬥爭,作為「百獸之君」的則老虎成為首要打壓對象,逐漸打老虎也成了一種帝王宣示武力的方法。魏晉時期,中原戰亂,由於世家大族崇尚「文化打虎」,史冊中充斥著以德伏虎,用道德來感化老虎的祥瑞記錄。《何法盛晉中興書·晉諸公別傳·杜夷君》即載:「君弟子三人。隨道士邢邁入宣城涇縣白水山。去縣七十裡,餌術黃精,經歷年所。有鹿走依舍邊伏眠,邁等怪之,乃為虎所逼。邁乃咒虎退。鹿經日乃去。」
  • 泰國有老虎廟,廈門也有一座老虎廟,曾供奉猛虎!
    最近關於泰國的老虎廟事件傳的沸沸揚揚,而廈門也有一座老虎廟,歷史可追溯到明萬曆年間,它就是位於虎園路附近的虎溪巖寺,廈迷們應該都略有耳聞吧!
  • 明末清初四川老虎患有多厲害?居然把整個州縣的人吃光!
    四川虎患多發生在城鄉尤其是城市居民區為主,這與陝晉地區的虎患多發生在山區不同。 戰亂給四川造成的破敗蕭條窘況。由於老虎成群出沒,所以即使民眾集體持械外出,也難以抵擋虎的襲擊,沈苟蔚在《蜀難敘略》中記載:自順治五年至八年春的三年多時間裡,「川南虎豹大為民害,殆無虛日。……民數十家聚於高樓,外列大木柵,極其堅厚,而虎亦人之;或自屋頂穿重樓而下,齧人以盡為度,亦不食。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不是你想像的動物世界
    最近,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養虎為患》在3月20日上線後,10天內就吸引了3430萬觀眾觀看,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Netflix的王牌原創劇《怪奇物語》第二季的播放量。開播首日,《養虎為患》就拿下了當天網飛劇集熱度的日榜冠軍,而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也穩居前十。
  • 上世紀40年代湛江發生了兩次虎患,其中一次用機關槍掃射才救急
    徐聞縣很早就有老虎。據清宣統年間《徐聞縣誌》載:「順治十年,徐大飢病傷虎傷人民者殆盡。」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曾記述:「高、雷、廉三郡多虎。」徐聞虎為華南虎類,當地人稱之為「夜遊神」,老虎下山吃人,曾一度為患,滅虎成了當時的重要工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僅徐聞一縣平坎每年死於虎口達300多人,喪生的家禽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 合肥野生動物園揭秘「虎大王」的菜單:吃多也會得「三高」
    近日,合肥野生動物園的老虎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擔心老虎沒被餵好導致其體型太瘦。昨日,合肥野生動物園副園長江浩給大家做了科普:「小蠻腰」是老虎正常的體型特點,相反,如果腰部圓滾滾的,則說明老虎餵得太胖,要抽血檢查是否有「三高」和脂肪肝了。   大老虎一天要吃十斤肉   在合肥野生動物園,飼養了十多隻東北虎和兩隻白虎。在放養的虎園內,小老虎們曬著暖暖的太陽,很是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