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虎患」價值

2020-12-17 張老師的大語文

說起老虎

大家可能會想到現代社會的老虎傷人事件

談及之餘,總會想到

「武松打虎」的橋段

但是中國人打虎歷史可不是武松開始的

可以說在三四千年前甲骨文字中就有跡可循

在上古時期,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動物界鬥爭,作為「百獸之君」的則老虎成為首要打壓對象,逐漸打老虎也成了一種帝王宣示武力的方法。《逸周書集訓校釋四》記載「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秦漢時,《史記·李將軍列傳》載飛將軍李廣射虎,「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魏晉時期,中原戰亂,由於世家大族崇尚「文化打虎」,史冊中充斥著以德伏虎,用道德來感化老虎的祥瑞記錄。《何法盛晉中興書·晉諸公別傳·杜夷君》即載:「君弟子三人。隨道士邢邁入宣城涇縣白水山。去縣七十裡,餌術黃精,經歷年所。有鹿走依舍邊伏眠,邁等怪之,乃為虎所逼。邁乃咒虎退。鹿經日乃去。」唐宋時期,一些民間獵人由於長期狩獵,總結出了一套打虎辦法,甚至以此為業。《太平廣記》中記載:「潯陽有一獵人,常取虎為業,於徑施弩弓焉。」

在中國古代,除了生存原因之外

人們打虎的另一原因是隨著醫學的發展

老虎的藥用價值被發掘

唐代孫思邈撰寫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藏》載

「(虎骨)治肝虛寒勞損,口苦,關節骨疼痛,筋攣縮煩悶。」

那麼老虎的藥用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

值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為此而冒險打虎

翻開古醫書,除虎骨外,還有虎肉、虎睛、虎牙

虎筋、虎爪、虎腎、虎膽、虎肚、虎膏亦供藥用

那麼就隨老張一起翻閱古典醫書吧

老張曰:

「古方如下,請勿擅用;若要治病,請詢專家」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虎肉

性味:甘酸,溫。

《千金·食治》:"味酸,溫,無毒。"《本草衍義》:"微鹹。"《醫林纂要》:"甘酸,熱。"

主治:補脾胃,益氣力,壯筋骨。治脾胃虛弱,噁心嘔吐,瘧疾。

《別錄》:"療噁心欲嘔,益氣力。"《千金·食治》:"止多唾。"《本草拾遺》:"肉及皮主瘧。"《醫林纂要》:"壯筋骨,消食積,化骨哽。"

用法:內服,煮食。

附方:治老人脾胃虛弱,噁心不欲飲食,常嘔吐:虎肉半斤(切作臠),蔥白半握(細切)。上件以椒醬五味調炙之,空心冷食為任。(《壽親養老新書》虎肉炙方)

虎眼

主治:鎮驚,明目。治驚悸,癲癇,目翳。

《別錄》:"療癲。"《千金·食治》:"主驚癇。"孟詵:"主瘧病,小兒熱,驚悸。"《綱目》:"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

附方:

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乾喜水,或時讝語:虎睛一對(微炒),犀角屑、遠志(去心)、梔子仁,大黃各一兩。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後。(《楊氏家藏方》虎睛丸)治小兒驚癇掣瘲:虎睛細研,水調灌之蠱,大小加減服之。(《經驗後方》)治小兒夜啼:大蟲眼睛一隻,為散,以竹瀝調少許與吃。(姚和眾)治瘧,發作時節不定,寒熱甚者:虎睛一枚(生搗細末)臘月豬血少許,硃砂一分(細研),阿魏一分(研末)。上件藥,都研令勻,用粽子尖七枚,和丸如黍粒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聖惠方》)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威脅人的「虎患」已然不再

但是威脅老虎的「虎患」卻日益嚴重

每年的7月29日,是世界老虎日

由於人類活動的侵擾

它們已經喪失了高達93%的野生習性

老虎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已經有十分之三的老虎亞種滅絕

目前世界上現存老虎數量大約在3,890頭

所以,老張在此隆重推薦五禽戲之虎戲

畢竟藥補不及食補 食補不及動補

《雲笈七籤·導引按摩》「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乍起,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

老張推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關注WXID「張何武說」

回復「華佗

獲取「華佗五禽戲

想要獲取華佗五禽戲教學視頻

關注WXID回復「視頻」

相關焦點

  • 「猛虎百日行」,從宋代虎患治理窺探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歐陽修老虎在中國古代史上曾佔據一席之地,作為百獸之王,有關老虎的物件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權力與地位,但是在宋朝時期,嚴重的虎患卻成為一大難題。從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宋人對老虎是抱有敬畏之心的,甚至接近於恐懼。作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似乎在宋代大展拳腳,還形成了歷朝歷代首現的虎患現象。
  • 虎猛誠可傷「——從宋代虎患治理看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由此可見宋代虎患的嚴重,那麼宋人對於虎患是怎麼治理的呢?宋代嚴重的"人地矛盾",促使了當時百姓大量的開荒造田,擠佔野生動物生存空間,造成了"虎患"的泛濫封建王朝時期,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人類在面臨老虎熊羆之類的大型野獸的時候,難免力不從心,出現死傷的情況,但在歷史的記載之中,宋代之前的秦漢隋唐時,對於虎患的記載並不多見,難道老虎也是"柿子撿軟的捏",所以才故意欺負軍事軟弱的宋人嗎
  •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已滅絕。據悉,目前全世界人工飼養的華南虎約90隻。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華南虎的英文名竟是「AmoyanTiger」 (即廈門虎,Amoy為廈門的英文名)。
  • 養虎之「患」當依法化解
    立法過程也是對社會價值重新排序的過程,需要根據現實適當調整。如今,我國人工養殖老虎數量約4000隻,立法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不能無視養殖動物的存在。有人用「騎虎難下、放虎歸山、養虎為患」三個成語,來形容目前人工養殖老虎的尷尬現狀。每天老虎睜眼就吃肉,巨大的開銷有點騎虎難下;野化訓練之後的放虎歸山還不大現實。死老虎長期凍在冰箱裡,成了「棄之無權,用之有罪」的「燙手山芋」。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不是你想像的動物世界
    《養虎為患》的爛番茄新鮮度和爆米花指數甚至一度達了100%。據了解,製片公司也認為《養虎為患》是一個完美的故事,有意要把紀錄片拍成劇集,演員也在尋找中。紀錄片《養虎為患》揭露了一個扭曲黑暗的故事,其中涉及了剝削動物、僱兇殺人等熱點話題。這部紀錄片 源於導演埃裡克·古德的一次意外發現。
  • 《悟學.第243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孔子說:「求啊,這不就是你的過錯嗎?顓臾從前是周天子讓它主持東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經在魯國的疆域之內,是國家的臣屬啊,為什麼要討伐它呢?」冉有說:「是季氏要這麼做,我們兩個人都不願意。」孔子說:「求啊,周任有句話說:『儘自己的力量去負擔你的職務,實在做不好就辭職。』危難時不去支撐,跌倒了不去攙扶,那還用輔助的人幹什麼呢?而且你說的話錯了。
  •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春秋繁露》這樣引用這句話,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所以這裡面的「寡」作「貧」講。在俞曲園的《古書疑義》上也舉例認為「寡」、「貧」兩字在傳寫的過程中互換了,可以根據《春秋繁露》訂正為「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曾經聽說,有國的諸侯、有家的卿大夫,不擔心貧窮,而擔憂不平均。」為什麼不憂患國家貧?
  • 為什麼說湛江徐聞歷史上的「虎患」是「匪患」引發的?
    經歷類似的還有縣城西北門附近的粽鋪村,同樣因虎害猖獗而逐漸搬遷敗廢。老虎不但在村莊為害,而且敢於穿街過巷,招搖過市。當時的徐聞縣城,常有老虎從城門硬闖進去,騷擾縣府。當時,全中國都有老虎,為什麼徐聞的「虎患」如此嚴重,老虎如此猖獗,吃人也如此頻繁?
  • 2020,是時候讓中國野生虎回來了
    每年這一天,全球聚焦虎——這種美麗的大型貓科動物。作為曾經擁有過五個虎亞種的中國,如今虎的野外種群怎麼樣了? 一「山」容不下二虎? 不,廣西就曾是「二虎之地」。
  • 中國古代習俗中的「虎」文化!虎肚兜、虎頭帽、虎頭鞋有何寓意?
    中國漢代時已有除夕畫虎於門的風俗,後來畫虎闢邪鎮宅的民俗在民間成為傳統。虎的形象在經歷了漫長時光,經過豐富的文化填充之後,由繁化簡地符號化了:驅邪與祈福,這就是虎形象的民俗含蘊。古人常以虎的獸面形裝飾在器物上,民間把虎看成兒童的保護神,讓孩子穿虎頭鞋,戴虎頭帽,睡虎頭枕,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愛,寓意孩子能長得虎頭虎腦、健壯活潑。
  • 上世紀40年代湛江發生了兩次虎患,其中一次用機關槍掃射才救急
    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曾記述:「高、雷、廉三郡多虎。」徐聞虎為華南虎類,當地人稱之為「夜遊神」,老虎下山吃人,曾一度為患,滅虎成了當時的重要工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僅徐聞一縣平坎每年死於虎口達300多人,喪生的家禽牲畜更是不計其數。隨著生產建設,開發墾殖,林木砍伐,加之不斷捕殺,華南虎在雷州半島無處藏身,現已基本絕滅。
  • 湖南50年前苦於虎患 百虎圍村一天吃掉32人(圖)
    在這場牽動全省的虎患災害中,最駭人聽聞的是,1957年發生在雪峰山腳,被當時的人稱作「百虎圍村」的事件。當年就是因為把老虎的食物如野豬、山牛、野兔都打幹淨了,老虎找不著食物,於是把目標對準了人類。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鼓勵捕獵政策,是迫使虎群遷徙匯聚、尋找食物來源,進而接觸到人畜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當地獵人打山牛、野豬的表現太出色,結果餓虎出山,一場人虎之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 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
    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小時候聽外婆講,湖南有個叫高坪村的地方被100多隻老虎圍困,困了三天三夜,這些老虎瘋狂到不怕火堆,衝進村裡咬死牛羊等家畜,叼走小孩子…講得繪聲繪色的,但我是一直不相信的,總覺得是大人編出來唬人的,今天突然想起就查了查,發現這事兒還真有歷史淵源:虎患爆發大概在一九五幾年,當時處於建國初期,政府為了解決人民溫飽,鼓勵大規模的山林野地開墾
  • 《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古代山東是否真有老虎?什麼虎?
    古代山東到底有沒有老虎?那麼它是什麼虎呢?李逵殺虎之所以研究這些老虎到底屬於哪一種老虎,是因為武松曾經赤手空拳打死過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我們都知道,現存於世的幾種老虎,在體型和兇猛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境內生存或生存過三種老虎,一種是現在已經瀕臨滅絕的東北虎,一種是早已經滅絕的生活於新疆地區的新疆虎和剛剛滅絕的生活於中國華南地區的華南虎,那麼,生活於山東的老虎哪一種呢?
  • 在古代人們如何判斷翡翠的價值,你知道嗎?
    翡翠因其晶瑩剔透的質地而備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玉石之王」,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在古代人們如何判斷翡翠的價值。所以雕工是古代人們判斷翡翠價值的條件之一。2.看地位象徵:在我國的古代,等級非常的森嚴,而且翡翠通常都達官貴族才能使用,不管是朝廷命官還是後宮佳麗,都會佩戴翡翠作為裝飾,比如珠鏈,翎管,扳指,手鐲,髮簪,耳環等等。其中翡翠翎管在清朝只有品級高的文官才能使用,所以這也人們判斷翡翠價值的條件之一。
  • 保護老虎意味著什麼,會不會再產生虎患?
    以前,犧牲環境的同時,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自然是談不上,人們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打點野味打個牙祭,自然是合情合理的。加上人類活動佔領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很多動物在短時間內消失了,甚至滅絕了。
  • 中國古代神獸中的「四神、四靈、四兇」,你都知道這些是指誰嗎?
    中國古代神獸中的「四神、四靈、四兇」,你都知道這些是指誰嗎?【四神之朱雀】 朱雀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輔黃圖》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別名朱鳥,亦有太陽朱雀之名。【四神之玄武】 玄武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神獸【四神之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四神之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
  • 中國古代的七大神鳥,你知道幾個?
    相傳,皇帝部落攻殺蚩尤後,他的貂和虎誤咬了一名無辜的婦女,七日七夜後斷氣而亡。皇帝感分悲哀,於是厚葬了這名婦女。後來,婦女的魂魄化為一鳥,飛翔在墳上,鳥聲自呼「傷魂」。後世相傳凡有人被冤殺而且有仇不能報,便化為此鳥,飛集在墳頭哀鳴。2.畢方鳥畢方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火災之兆,畢方的名字有可能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
  • 海賊王:紅髮香克斯為何不主動挑戰黑鬍子?最後導致養虎為患?
    紅髮和黑鬍子年輕的時候就打過一架,兩人不分勝負實力相當。但是紅髮後來丟了一條手臂,實力大損,黑鬍子反而接連獲得奇遇兩顆惡魔果實入手,實力保障,這樣一比較的話黑鬍子佔得優勢更大,如果兩人率領小弟們大戰勝負只能達到四六了。而紅髮和黑鬍子素有仇怨,為何沒有找黑鬍子報仇,反而養虎為患呢?
  • 四川省南部縣一村86人姓虎 音不讀虎而讀貓音
    新華網成都12月1日電(記者楊三軍)四川省南部縣的一個村莊裡,有86名村民的姓氏為少見的虎姓,而且當地人把「虎」讀作「貓」的發音,讓人為之稱奇。     記者了解到,這些虎姓村民都居住在這個縣五靈鄉岐山壩村8組,共有24戶、86人,均為漢族,而這個村其他村民小組及全縣其他村都沒有姓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