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做農民工?

2020-12-11 三農劇場

"農民工"這個名字對於咱們中國14億人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又是誰叫出來的?叫農民叔叔,農民伯伯,農民爸爸媽媽不行嗎?

其實"農民工″這個名字還真是有一定的來歷。

最初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農村人到大城市裡進工廠做建築工人都打工,男的都叫打工仔女的都叫打工妹,從這些名字可以看出在當時出去打工的都是些年輕人。但是隨著城市的進一步開發和擴張,需求的勞動力更大所以到大城市裡打工的農村人越來越多,也不管年齡,性別,學歷,只要能幹活就行。

隨著農村人進城市打工的越來越多,關注這些人的話題也是越來越多。如果把這些打工的人叫做"工人″,但是他們有農村戶口有田有地,卻沒有其他的醫療,養老,工傷等等保險,所以就不能叫做工人。

但是他們幹著又累又髒的活,工資又不很高叫工人又不是工人,叫農民卻又沒有種植土地來掙錢,為了不貶低對農村人在外地務工的農民,在後面只加了一個"工″字。這個"工″字使得農民這個身份又提高了一步。(感謝閱讀,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民工這個名字的由來?為什麼叫農民農?
    "農民工"這個名字對於咱們中國14億人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又是誰叫出來的?叫農民叔叔,農民伯伯,農民爸爸媽媽不行嗎?其實"農民工″這個名字還真是有一定的來歷。
  • 農民工返鄉,為什麼喜歡用蛇皮袋和塗料桶裝東西,答案來了
    坐過火車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火車上,特別是在春運期間,有兩樣東西在火車站及火車上非常的靚麗耀眼,那就是農民工用來裝行李的蛇皮袋和塗料桶。為什麼農民工喜歡用蛇皮袋和塗料桶裝東西呢?答案來了。不得不為農民工的智慧點讚。
  • 專家建議取消「農民工」一詞,那麼新名稱你知道麼?
    他們就是我們口中的「農民工」。據說有專家呼籲換掉農民工的名字,以後該怎麼稱呼他們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衣服髒,不注意外表,素質不高等成為了農民工的關鍵詞。就是因為有一些媒體甚至一些偏見,導致農民工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漸漸抹黑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農民工這個稱呼也有了歧義。
  • 邵麗麗:誰讓農民工沒飯吃?
    該學生頓時感覺一陣心酸,在換餐牌的時候問了一下緣由,對方解釋稱農民工在食堂用餐影響衛生。(中國網絡電視臺)  看到這裡,本人不禁想問:誰家往上數幾輩不都是農民嗎?為什麼現在農民就和城裡人分的這麼清呢?二者的明確區分表現在諸多方面,筆者就不一一列出。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農民工靠自己的雙手賺錢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農民工在學校食堂門前受阻,施工方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 農村年輕人都說普通話,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
    如果說前些年,普通話只在城市範圍內普及的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也都說起了流利的普通話,反倒是那些常年在外打拼的農民工朋友,仍然大多說著家鄉話,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呢?很多農民工在城市之所以改不掉鄉音,其實有好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中就與周圍的語言環境有關。
  • 農民工工資討要困難其源頭是在哪裡
    前幾天我們說到農民工資被拖欠其原因不在包工頭,其實現在國家出了新政策,決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我們的農民工兄弟也是苦惱,這錢怎麼就到年底都拿不到,原因取決於國企央企有沒有打款,那麼打款了這麼可能沒有農民工工資呢,那麼如果按時間打到工程隊的款項我想沒有哪個包工頭敢欠農民工一毛錢,現如今包工也難
  • 農民工報價900,老闆拒絕去找搬家公司後,回來給農民工1200!
    農民工報價900,老闆拒絕去找搬家公司後,回來給農民工1200!現在夏天來了,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工人都會在外面找工作,找點零工,並且非常辛苦,也賺不到什麼錢,因此夏天來了,我們應該要更加善待他們,對他們尊重一點。
  • 農民工該何去何從,又一批農民工老了,是隨波逐流還是逆襲而上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幾十年,是我國飛速發展的幾十年,也是農民工這個群體不斷壯大的幾十年。之前對於農民工,我們的認知上一直以為是老一輩的農民來當擔的,但實情是什麼呢? 第一批80後就要40了,對於40歲的農民工來說,養老是一個不遠的問題了。
  • 農民工去飯館吃飯,食客嫌棄農民工髒,老闆一句話,農民工哭了
    圖:網絡 文:職場大志慧老高是一名工地上的農民工,雖然在工地上幹活很累很熱,但是老高都堅持了下來,因為老高的背後不但只有他自己,還有整個家庭,所以再苦再累老高也覺得無所謂,但是有些人卻看不起這些農民工
  • 農民工叫法即將被取消,將被新名字替代,大家知道叫什麼嗎?
    比起那些天生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農民工」的淳樸善良更值得人們珍惜。在大城市中,人們對一些人性事情早已冷漠,在冰冷的大街上沒有人敢扶起倒下的老人,在大街上沒人敢制止對弱女子進行施暴的男人。可是,往往正直的「農民工」再碰到這種事情時,會出面制止,因為他們的內心永遠是最純潔的,他們相信這個世界好人終有好報。
  • 6歲男孩朝農民工飯菜裡吐口水,媽媽給娃撐腰,農民工反擊太解氣
    這是一家川菜館,開了七八年了,飯菜又好吃又實惠,深受農民工朋友的喜歡。也正因為這些農民工朋友,導致這家店,很多人來之前都預約,因為他們害怕和農民工一起吃飯「掉面子」。但這店挺小的,一共就那麼三四個包房,夏天的時候,外面支攤子。農民工朋友們就在外面,不進來。
  • 為什麼農民工日薪有200~500,比上班族高,但他們卻沒什麼錢呢?
    導語:為什麼農民工日薪有200~500,比上班族高,但他們卻沒什麼錢呢?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看到很多的農民工他們的工資在大部分時候都算是挺高的,但為什麼他們並不是很有錢呢?他們經常是能夠日薪達到200到500塊的,但是為什麼卻看起來不是很有錢的樣子呢?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看完之後也就會開始羨慕那些上班族了。
  • [分享]農民工工資發放ppt資料下載
    這種農民工工資銀行代發的「一戶一卡一平臺」管理模式,將從根源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頑疾,農民工再也不用怕拖欠工資了! 1、工資怎麼入卡? 「以前總擔心過年拿不到工錢,現在再也不擔心這個問題啦。」來自浦北的黃師傅說。自從推廣使用「桂建通」工資卡,讓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頑疾得到有效解決。
  • 農民工逐漸老去,年輕人不願出苦力,以後「農民工」會不會消失?
    於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農村人開始選擇外出打工,也就是所謂的「農民工」,可以說農民工是一個時代的標誌。 如今最常見的農民工,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吃苦能出力,但是這一代農民工都已經年紀大了,而年輕一代的農村人幾乎都不願意出苦力了,年輕人寧願找個體面的工作,一個月賺兩三千元,也不願出力賺更多的錢,下面就來看看年輕人為何不願做農民工了?
  • 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頓喜歡吃大白菜?
    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頓喜歡吃大白菜?一,誰不喜歡喜歡吃好的,但是條件不允許現在工地農民工其實也不是那麼好招的,而且一般年齡都在35歲以上。這些壯勞力正是一生當中爬坡的年齡。孩子還小,父母也在逐漸的老去,生活的壓力基本都由他們來扛。
  • 給東莞圖書館留言的農民工?如今結局大快人心
    就像是「寒門出學子」一樣,讀書也能夠改變一位農民工的生活。 留言的是一位在廣東打工17年的農民工,他這樣說道:「我來東莞打工有17年了,來你們這個圖書館也有12年了。如今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所在的廠子經營不善,我可能要走了,縱有萬般不舍,然而生活所迫,希望圖書館越來越好。」
  • 農民工代表的春天
    這個春天,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黃久生一直在工地打轉。他往返在河南省轄市之間,從一個工地出發到另一個工地。「不把復工抓緊,農民收入就不保,脫貧成果就不穩。」黃久生是農民工出身,如今帶著農民工掙錢。去年,他帶領15000多名農民工在全省搞建築,其中有58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大伙兒帶回6億多元勞務收入。疫情爆發,黃久生很著急。他所在的河南信陽,與武漢僅一山之隔,春節期間近10萬人從湖北返鄉,形勢嚴峻。「打工現在是大夥的『主業』,耽誤下去,困難群眾拖不起。」
  • 農民工怎樣評價40元一份的列車盒飯?
    農民工之所以稱為農民工,是因為身上有農民兄弟的憨厚,又有工人兄弟的豪爽。這類兄弟一般都有一個特點,特別是農民工兄弟,吃飯喜歡「群吃」,喝酒喜歡「群喝」,七八個、十來個人一起,大盆菜、大碗飯,有說有笑,其樂無窮,玉米面饃饃能吃的和烤羊排一樣有滋有味,一句話,這樣吃飯農民工才會有吃飯的感覺。
  • 麵館拒絕農民工吃15元自助餐,農民工:穿的髒怕影響客人
    有句話說「我們的老祖宗都是農民出身」,為什麼看不起農民工,有些地方還不準農民工進入,這就有些侮辱人的意思在內了。01貴陽「拒絕農民工」進餐的麵館老闆道歉。近日,農民工周某和兩個同樣是農民工的好友一起去麵館吃飯,因為麵館的菜品不錯,而且15元可以吃飽,他們三人決定去麵館吃午飯,但沒料到,服務員竟然拒絕了他們三人用餐的要求,這件事情傳開後,該麵館也迎來了一片罵聲。
  • 【記者即時播報】強生汽修農民工花茂飛上春晚 優秀農民工成新上海人
    強生汽修農民工花茂飛上春晚優秀農民工成新上海人記者 王建慧近日,以「共享團圓、展現風採、體現關懷」為主題的2012年全國農民工春節聯歡晚會在四川大學舉行。來自強生修理公司的農民工花茂飛以全國十大明星農民工的身份,登上農民工春晚的大舞臺,向全國農民工朋友帶去了新年的祝福,並向所有觀眾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