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2020-12-15 騰訊網

0-1歲是嬰兒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如果能幫寶寶抓住每個時間段的「智力敏感期」,寶寶的智力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做父母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寶寶越聰明越好,根據研究發現人的智力有40-60%是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而影響寶寶智力高低的關鍵就在他們出生的頭一年。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破壞力超強的寶寶

詩涵是一個新手媽媽,她家的寶寶剛滿6個月大,別看小傢伙不大,但破壞力卻已經非常強了。

尤其的寶寶的手從來不會閒著,不是拍拍這就是打打那,就連玩具都被孩子弄壞了好幾個,最近寶寶更是喜歡經常亂丟東西,只要他能摸到的東西他就會「無情」的丟到地下。

像一些「紙質」的東西,寶寶也會高興的撕壞,害的詩涵只好每次都把紙放在高處,不敢讓寶寶拿到。

對於如此「調皮」的寶寶,婆婆卻非常歡喜,她覺得孫子淘氣是智商高,以後學習肯定不會差。

0-1歲嬰兒智力發育對照表

很多新手父母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很重視,但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卻不太關注,其實寶寶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著智力發育「標準」,快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達標。

1-2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能對外界的聲音做出反應,當有人在寶寶身前晃動時,他們的視線會隨之移動。

2-3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學會了抬頭,有的寶寶甚至能短暫的抓握。

4-5個月:這個月的寶寶抓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已經能長時間的抓握住東西了,有些寶寶已經能依靠外物坐起了。

6-7個月:這個時間段的寶寶已經能不依靠外物的坐立,並且開始學會認人,有些寶寶還會發出類似「mama」這樣的疊音。

8-9個月:這個階段是寶寶的爬行期,父母拉著他們時他們也能踉蹌的走兩步,另外他們也學會了一些手勢,如揮手、擺手等。

10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扶著欄杆站起,手指也更加靈活,當他們看見常見的物品時會發出「模仿」的聲音。

11-12個月:這個月份的寶寶已經能獨立站起了,也會明確的發出爸爸媽媽的讀音,也能聽懂大人的指令,他們的手可以抓住一些細小的物體,例如瓶蓋、筆等。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

如果你家寶寶在1歲以內有這些「小動作」,那麼很可能是寶寶智力發育好哦。

1)小手不老實

科學家表示:人腦的開發離不開雙手的使用,越早掌握精細動作的寶寶,智力水平越高。

如果你家寶寶小手總是不老實,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寶寶大腦發育好,尤其是那些在前3個月就學會抓握的寶寶,往往智力要更高。

2)嘴裡不閒著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就進入到「口欲期」,尤其在4-6個後他們對「咬」的需要更強烈。

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嫌髒就不讓孩子咬東西,這個階段的寶寶正是通過「嘴」來感知世界,這也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重要標準之一。

醫生提醒大家:如果寶寶超過3個月還不會往嘴裡塞東西,並抓握能力較弱就要警惕起來了,這很可能是大腦神經發育出了問題,應該及時就醫。

3)推拒陌生人

研究發現:嬰兒會在4個月-1歲之間,進入到「認生期」,其中多數寶寶都是在8個月左右進入認生期。

寶寶剛出生時認知能力還很弱,一直到6個月左右他們的認知能力才會略有提高,當有不熟悉的人靠近他們時,他們會表現的非常警惕甚至大哭

面對認生的寶寶,家長不用苦惱,這是寶寶發育的正常表現,一般在18個月就會結束這段認生期,且越早認生的寶寶腦部發育越好哦。

擴展閱讀:0-1歲智力早開發

想要寶寶智商更高的家長,應該在寶寶出生後就有意識的幫助寶寶開發智力。

0-3個月時寶寶正值「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家長給寶寶看一些黑白卡,或者家人的照片。等寶寶稍大一點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外出,用新鮮的景象刺激寶寶的視力發育。

4-6個月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牙膠、布書滿足孩子的口欲期。

運動能力對於寶寶來說也很重要,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月齡有意識的讓寶寶學習抬頭、翻身、爬行、坐立等。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這些「小怪癖」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有「這5種表現」,證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心裡偷著樂吧
    寶寶1歲有「這5種表現」,證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心裡偷著樂吧寶寶生下之後,他的一舉一動我都十分的關注。每次寶寶有什麼樣的行為和舉動,我都會去網上查資料。現在寶寶有1歲多了,發育得很好。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獲得的知識吧!
  • 大腦發育異常的寶寶,1歲內會有幾個明顯表現,願你家娃全沒有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大腦控制著人的語言、動作、思維行動,如果孩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很有可能影響生活的方方面,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家有一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 1歲內寶寶這「3種」表現聰明,這「8種」不是發育遲緩就是自閉症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長發育正常,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受遺傳、環境、教育等多方面影響,孩子的發育會存在一定差異,如果1歲寶寶出現以下三種表現,說明寶寶比同齡人聰明:精力旺盛寶寶的好奇、機靈、愛笑,都是靠大腦神經控制的,寶寶在一歲這個階段就能表現得這麼好,表明寶寶大腦發育迅速、感知力強,而且愛笑的寶寶能刺激大腦皮層進一步發育,刺激寶寶好奇心,讓寶寶更加聰明機靈。
  • 適合1歲半到2歲寶寶的8個早教遊戲,幫寶寶大腦發育
    有寶媽朋友問:「寶寶上幼兒園之前要不要給他報個早教班啊?怕寶寶不適應擔心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但現在早教班都上萬了,好貴啊……」其實孩子早教不是非得上早教班,在家就可以做,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早教遊戲,輕鬆和寶寶做起來吧,讓寶寶越玩越聰明↓↓1、學穿鞋襪2、記住家人名字3、倒水
  • 1歲內有這3個表現,證明寶寶要「長個」,錯過青春期也補不回來
    寶媽:為什麼你家寶寶長得這樣快? 嘉欣有一個玩的特別好的閨蜜,巧的是兩人差不多同時懷孕,就連生寶寶也只差了3天。 根據嬰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會增長25cm左右。 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好像一天一個樣,這其實並不是媽媽的錯覺,寶寶在頭一年真的「變化」很大。 寶寶在1歲前有7個猛漲期,可以細分成前6個月和後6個月,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哦。
  • 1歲內寶寶生長規律:有多個猛漲期,抓住一個未來身高發育就穩了
    1歲內寶寶在不同月齡段的生長發育情況0~3個月出生後的幾天內,新生兒由於剛脫離子宮,體內水分會流失一部分,體重可能會下降5%~10%左右,從15天開始迅速增重。此時母乳餵養的頻率在每天8~12次,時間間隔為2~3小時,這樣才能保障寶寶營養所需。另外,3個月內的新生兒睡眠的時間保持在每天18~20個小時左右。
  • 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可能是高智商
    英國研究表明,如果3歲的兒童晚睡或睡眠不規律,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但現實是,很多孩子並沒有在這個年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而且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報告中顯示,不能按時睡覺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普遍偏低。
  • 最適合孕婦的10種健康零食,對寶寶大腦發育好,出生後也會很聰明
    可是又考慮到肚子裡的寶寶,不知道吃哪些零食營養又健康,還能解饞呢?」其實啊,在準媽媽懷孕的時候,吃點小零食不僅能調節不良情緒,而且還有利於胎寶寶的大腦發育,比如這幾種——一、最適合孕媽媽吃的10種健康小零食1、葡萄乾。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這5種食物對大腦發育有害處,爸媽不要再給寶寶吃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寶寶健康又聰明,除了先天的智力水平,在寶寶後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爸爸媽媽如果能夠注重寶寶飲食的健康,也能讓寶寶的大腦發育得更好,而一些對大腦有害的食物,應該儘量避免給寶寶吃。1、含鉛食物重金屬鉛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食物中含鉛量過高會損傷大腦,引起智力低下。含鉛食物主要是爆米花、松花蛋、啤酒等。
  • 寶寶1歲內有三個表現,證明進入身高「猛漲期」,錯過會矮人一截
    嘉欣有一個玩的特別好的閨蜜,巧的是兩人差不多同時懷孕,就連生寶寶也只差了3天。雖然兩個小傢伙只差了3天,但個頭卻差了不少,嘉欣羨慕地對閨蜜說:「明明兩個孩子差不多大,怎麼你家寶寶就長得那麼快。」根據嬰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會增長25cm左右。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好像一天一個樣,這其實並不是媽媽的錯覺,寶寶在頭一年真的「變化」很大。寶寶在1歲前有7個猛漲期,可以細分成前6個月和後6個月,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哦。
  • 寶寶出生後,哪個部位發育最快?可能不是大腦,這幾種食物要跟上
    首先要了解大腦的發育速度,大腦的第一個發育階段,肯定是胎兒時期,他們依賴媽媽的營養補充,讓大腦的腦細胞數量快速增加,到了第二個階段,就是嬰幼兒時期,也就是出生後,是腦細胞質量發育的關鍵期,有研究顯示,人類大腦成長最快的時期是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大腦的尺寸可以達到成年人的一半,參與運動的大腦區域發展最快。
  • 孕期吃這3種常見食物,比腦黃金都還好,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的喲
    一般孕媽為了讓寶寶能夠健康聰明的發育,孕媽都會盡力補充各種營養,其實孕媽在孕期吃這3種常見食物,不僅能夠安胎養胎,還等同腦黃金,讓寶寶更加聰明健康的喲!1、海帶在孕期,碘元素對於胎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有效的避免胎兒出現智力低的情況。建議:孕媽每周吃1、2次即可。
  • 如果寶寶滿月後,沒有這3個表現,可能是寶寶大腦發育不好的表現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寶寶是否聰明健康,看寶寶滿月後,是否有這3個小動作,就知道了 對於新生兒寶寶,父母都是非常關心寶寶的健康發育的,但寶寶還小,不能說話,我們又怎麼能及時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呢?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
  • 3歲寶寶處於智力發育關鍵期,重點培養這幾點,能讓娃受益終身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歲是孩子大腦與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不能錯過的。為什麼說3歲是兒童大腦與智商發育的關鍵期?科學研究發現:新生兒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370克,滿1歲後,發育到接近成人腦重量的60%;滿2歲時,達到出生時的3倍,約佔成人腦重量的75%;而到3歲時,已經基本接近成人腦重,隨後大腦發育速度會越來越慢。
  •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0~3歲寶寶大腦發育很關鍵,開發智力時別破壞大腦潛能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研究表明:0~3歲時孩子的大腦處於飛速發展期,也是大腦智力開發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大腦雖然需要適當的刺激來促進智力發展,但卻要更加警惕刺激剝奪造成的腦損傷。
  • 2-3歲的寶寶玩什麼?3項訓練要抓緊安排,關係到智力發育
    想要孩子更聰明,就不能忽視2-3歲腦發育的關鍵期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與人的智力差異在於腦網絡結構搭建充分與否,大腦結構搭建越完善,說明其大腦越聰明。嬰兒在出生後一年內,腦細胞就已達到成人水平的60%,而在他們三歲時,他們的大腦就已發育至成人水平。可以說,在寶寶2歲之後,其腦細胞數量增加幅度基本為0,可是,寶寶的大腦細胞的體積卻是可以不斷增加的,這一過程也是大腦皮層褶皺形成的過程。
  • 「孩子3歲能懂啥!」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別忽視
    "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很重要,尤其是0-6歲這一時間段,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但是不少的父母,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做出不良示範導致孩子學壞。"孩子3歲能懂啥!"0-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別忽視陳先生和妻子就是一對帶娃不拘小節的父母,孩子3歲了,他們基本沒有好好教導過。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