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是嬰兒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如果能幫寶寶抓住每個時間段的「智力敏感期」,寶寶的智力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做父母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寶寶越聰明越好,根據研究發現人的智力有40-60%是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而影響寶寶智力高低的關鍵就在他們出生的頭一年。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破壞力超強的寶寶
詩涵是一個新手媽媽,她家的寶寶剛滿6個月大,別看小傢伙不大,但破壞力卻已經非常強了。
尤其的寶寶的手從來不會閒著,不是拍拍這就是打打那,就連玩具都被孩子弄壞了好幾個,最近寶寶更是喜歡經常亂丟東西,只要他能摸到的東西他就會「無情」的丟到地下。
像一些「紙質」的東西,寶寶也會高興的撕壞,害的詩涵只好每次都把紙放在高處,不敢讓寶寶拿到。
對於如此「調皮」的寶寶,婆婆卻非常歡喜,她覺得孫子淘氣是智商高,以後學習肯定不會差。
0-1歲嬰兒智力發育對照表
很多新手父母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很重視,但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卻不太關注,其實寶寶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著智力發育「標準」,快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達標。
1-2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能對外界的聲音做出反應,當有人在寶寶身前晃動時,他們的視線會隨之移動。
2-3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學會了抬頭,有的寶寶甚至能短暫的抓握。
4-5個月:這個月的寶寶抓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已經能長時間的抓握住東西了,有些寶寶已經能依靠外物坐起了。
6-7個月:這個時間段的寶寶已經能不依靠外物的坐立,並且開始學會認人,有些寶寶還會發出類似「mama」這樣的疊音。
8-9個月:這個階段是寶寶的爬行期,父母拉著他們時他們也能踉蹌的走兩步,另外他們也學會了一些手勢,如揮手、擺手等。
10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扶著欄杆站起,手指也更加靈活,當他們看見常見的物品時會發出「模仿」的聲音。
11-12個月:這個月份的寶寶已經能獨立站起了,也會明確的發出爸爸媽媽的讀音,也能聽懂大人的指令,他們的手可以抓住一些細小的物體,例如瓶蓋、筆等。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
如果你家寶寶在1歲以內有這些「小動作」,那麼很可能是寶寶智力發育好哦。
1)小手不老實
科學家表示:人腦的開發離不開雙手的使用,越早掌握精細動作的寶寶,智力水平越高。
如果你家寶寶小手總是不老實,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寶寶大腦發育好,尤其是那些在前3個月就學會抓握的寶寶,往往智力要更高。
2)嘴裡不閒著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就進入到「口欲期」,尤其在4-6個後他們對「咬」的需要更強烈。
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嫌髒就不讓孩子咬東西,這個階段的寶寶正是通過「嘴」來感知世界,這也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重要標準之一。
醫生提醒大家:如果寶寶超過3個月還不會往嘴裡塞東西,並抓握能力較弱就要警惕起來了,這很可能是大腦神經發育出了問題,應該及時就醫。
3)推拒陌生人
研究發現:嬰兒會在4個月-1歲之間,進入到「認生期」,其中多數寶寶都是在8個月左右進入認生期。
寶寶剛出生時認知能力還很弱,一直到6個月左右他們的認知能力才會略有提高,當有不熟悉的人靠近他們時,他們會表現的非常警惕甚至大哭。
面對認生的寶寶,家長不用苦惱,這是寶寶發育的正常表現,一般在18個月就會結束這段認生期,且越早認生的寶寶腦部發育越好哦。
擴展閱讀:0-1歲智力早開發
想要寶寶智商更高的家長,應該在寶寶出生後就有意識的幫助寶寶開發智力。
在0-3個月時寶寶正值「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家長給寶寶看一些黑白卡,或者家人的照片。等寶寶稍大一點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外出,用新鮮的景象刺激寶寶的視力發育。
4-6個月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牙膠、布書滿足孩子的口欲期。
運動能力對於寶寶來說也很重要,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月齡有意識的讓寶寶學習抬頭、翻身、爬行、坐立等。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這些「小怪癖」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