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十三間堂,感受歷史的厚重和宗教的神秘莊重之美

2020-12-12 隨風搖擺的橄欖樹

三十三間堂是蓮華王院的主佛堂,所指的是「在梁柱間有三十三段空間的佛堂」。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木質建築,長達120米,有世界上最令人讚嘆的觀音像群之一。其主觀音像是一尊千手觀音坐像,它是雕塑家湛慶的傑作,也被視為日本國寶。佛堂有上千尊立式觀音像,用柏木雕刻而成,並以金箔包裹,每一尊都有二十多雙手臂。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日本天台宗寺院。以供奉一千尊觀音雕像,聞名於日本。為蓮華王院的正殿,日本國寶,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築。主建築物呈長方形,長度達60米,因建築物內有33個以梁柱隔開的空間而得名。

三十三間堂建於公元1164年,位於洛中和洛東旅遊精華間和中間點,共建有33間殿堂,供奉著1001座觀音。坐姿千手觀音是日本的國寶。每年1月15日,舉行射箭儀式,射者從距60米之處瞄靶發射,稱為「通矢」。

1001個觀音菩薩的雕像一排排地分立在黑暗中,正中是一尊巨大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整個場景震撼人心,佛像頂端垂下的流蘇似有一種遠方的古老神秘感。堂內是不準拍照的,只有親臨才能感受到那種歷史的厚重和宗教的神秘莊重之美。

包括一個室內參觀的佛堂和日式的庭院,景點不大。進入佛堂參拜是要脫鞋的,並且不能拍照,佛堂內部供奉著1001座木質千手觀音,最中間有一座巨大的千手觀音,特別華美,只有親臨才能體會到現場的壯觀和莊嚴肅穆。據說在這裡祈求去除頭痛比較靈驗。

寺院實際上叫做蓮華王院,寺內大殿以柱子隔出了三十三段空間,殿內一共供有一千零一座觀音的法相,最有名的是坐姿千手觀音。殿內不允許拍照,需要脫鞋進入。

相關焦點

  • 去三十三間堂,感受歷史的厚重和宗教的神秘莊重之美
    三十三間堂是蓮華王院的主佛堂,所指的是「在梁柱間有三十三段空間的佛堂」。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木質建築,長達120米,有世界上最令人讚嘆的觀音像群之一。其主觀音像是一尊千手觀音坐像,它是雕塑家湛慶的傑作,也被視為日本國寶。
  • 京都最不能錯過的「京都第一景」和小眾的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也許是沒有大力宣傳,和清水寺比起來三十三間堂的名氣顯然不夠大,這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地方,善於發掘小眾景點的我不會錯過這個殿堂級的日本國寶。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蓮華王院的正殿,因其內供奉有1001座觀音而聞名。這些排列整齊的觀音像,鏤空工藝之精細到了讓人驚嘆的程度。目前,其本堂建築以及本尊、坐姿千手觀音、走廊及主佛後的木造二十八部眾立像和風神、雷神像,都已被列為日本國寶。
  • 不得不去的三十三間堂
    多年以前偶在一冊書中看見一批精美佛像,下面註明著三十三間堂28部眾,這批佛像一直佔據著我記憶的一部分。 4月京都之的一天參觀完京都國立博物館的造像展,的確很不錯。然而時間尚早,總覺得意猶未盡。當走出京都博物館的一剎那,本能的被馬路一側顯眼的一排紅色文字給引了過去,「三十三間堂」是那樣的眼熟,但猶如遊客中心的三十三間堂外圍建築,實在勾不起我的回憶。直到進入後,映入眼帘的三十三間堂正殿建築,才把我拉回到了多年前翻閱的那本畫冊前。而接下來的參觀,便是一個接連一個的驚嘆.這種驚嘆和震撼非親臨者所不能感受。
  • 三十三間堂,日本古建築,都有種讓人心動的感覺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日本天台宗寺院。以供奉一千尊觀音雕像,聞名於日本。為蓮華王院的正殿,日本國寶,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築。主建築物呈長方形,長度達60米,因建築物內有33個以梁柱隔開的空間而得名。
  • 京都最不能錯過的「京都第一景」和小眾的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也許是沒有大力宣傳,和清水寺比起來三十三間堂的名氣顯然不夠大,這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地方,善於發掘小眾景點的我不會錯過這個殿堂級的日本國寶。這是個「土足嚴禁的寺院」,整整一大間屋子的鞋架,放鞋子的時候要記住鞋架的編號,不然出來的時候會找不到鞋子。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蓮華王院的正殿,因其內供奉有1001座觀音而聞名。
  • 三十三間堂
    京都三十三間堂是日本聞名天下的古代經典佛教建築之一,收藏著日本佛教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這些作品均為日本國寶。
  • 三十三間堂.
    來源:設計目錄京都三十三間堂是日本聞名天下的古代經典佛教建築之一,收藏著日本佛教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均為日本國寶。在京都三十三間堂中,以一尊高334.8cm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其製作於鎌倉時代之建長6年(公元1254年),距今已有755年的歷史,仍然保存完好。
  • 京都隨想——三十三間堂的歷史與傳承
    三十三間堂外圍,不遠處可見京都國立博物館談及這座歷史悠久的佛堂,我首先能聯想到的便是它的地理位置、歷史淵源和千百年來的滄桑經歷。三十三間堂的所在地京都,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是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從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京都)開始,京都先後經歷了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戰國時代、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直至公元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才真正意義上結束了長達一千多年的首都歷史。
  • 遊記:三十三間堂和蟹道樂之行
    考慮到金閣寺也不能離得很近,也不能進到寺裡參觀,都是在規劃好的位置遠遠照一張相,專門花時間和路程不太值得,所以就放棄了金閣寺。最後一天京都的白天,我們在各種比較之後,放棄了銀閣寺、京都御苑等,最後計劃去三十三間堂和二條城,這也純屬是個人興趣愛好,其實京都真的太適合慢慢逛,去哪裡都很美。
  • 三十三間堂,日本古建築,都有種讓人心動的感覺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日本天台宗寺院。以供奉一千尊觀音雕像,聞名於日本。為蓮華王院的正殿,日本國寶,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築。主建築物呈長方形,長度達60米,因建築物內有33個以梁柱隔開的空間而得名。
  • 日本之行丨三十三間堂Sanjusangendo—止於思
    泡完湯過完早,嚼著朋友塞我嘴裡的口香糖,第一站就來到位於京都博物館對面的三十三間堂(Sanjusangendo)。淺陋者如我,來日本前才第一次聽說這名字,以為是頗為現代的藝術館之屬,也未起心動念去搜索查閱相關資料,只想如願並隨緣地接近她、感知她。直到來到她的面前,於曾導口中得知,三十三間堂是專門供奉觀音菩薩的廟堂。
  • 京都三十三間堂
    京都三十三間堂是日本聞名天下的古代經典佛教建築之一,收藏著日本佛教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均為日本國寶。在京都三十三間堂中,以一尊高334.8cm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其製作於鎌倉時代之建長6年(公元1254年),距今已有755年的歷史,仍然保存完好。
  • 遊記:三十三間堂和蟹道樂之行
    考慮到金閣寺也不能離得很近,也不能進到寺裡參觀,都是在規劃好的位置遠遠照一張相,專門花時間和路程不太值得,所以就放棄了金閣寺。最後一天京都的白天,我們在各種比較之後,放棄了銀閣寺、京都御苑等,最後計劃去三十三間堂和二條城,這也純屬是個人興趣愛好,其實京都真的太適合慢慢逛,去哪裡都很美。
  • 【禪林佛藝】三十三間堂
  • 考韓國國際駕照暢遊日本-三十三間堂
    在韓國DE駕校拿到了國際駕照後,就準備好時間開始了我的日本自駕遊之行,此次去京都的三十三間堂看一看。三十三間堂正式的名稱叫做蓮花王院,因為大殿間隔為三十三間,是世界上最長的單一木結構建築,所以世人都叫這裡三十三間堂,而且這裡的門牌上也寫這名字叫三十三間堂。所以不知道本名也就不足為奇了,最關鍵,日本有很多這種情況,例如東本願寺,西本願寺,都有兩個名字。
  • 千手觀音林立的京都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原是後白河上皇命令平清盛在其御所內修建的佛堂。整座建築高16米,寬22米,縱深120米,外觀上採用了正規鋪瓦屋面的日式歇山頂建築形式。因正面被柱子分割成三十三間,每間約為一米八,故通稱為三十三間堂。據說目前為全世界最長的木製建築。
  • 日本國寶,京都三十三間堂
    日本國寶,京都三十三間堂 來源:設計目錄 京都三十三間堂是日本聞名天下的古代經典佛教建築之一,收藏著日本佛教造像藝術的巔峰之作,均為日本國寶。
  • 京都三十三間堂收藏了1000座國寶觀音,無法講述裡面的美與震撼!
    三十三間堂始建於1164年的佛教寺廟主廳裡收藏了1000座國寶觀音。環繞觀音的是一千尊被柏樹和金箔環繞的佛教雕像。主廟內禁止拍照,寺廟周圍有神龕和家庭網絡,還有出售古董、美食和甜點的小商店,京都國家博物館也坐落在這座寺廟的對面。
  • 精美絕倫的佛教造像——京都三十三間堂
  • 1001千手觀音 齊聚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由後白河天皇興建。一九九二年,為天皇舉行的第八百次忌日法事上,一千零一尊木立像曾齊聚一堂。之後因借調、修繕等緣由,終難再聚。如今時隔二十六年後,一千零一尊木像重聚於堂上,至十一月二十六日為止,民眾皆可買票入內參拜,機會難得。圖說:日本京都的三十三間堂,歷經七百年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