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雨客
一年一度,又到了看花的時節。花開四時,唯有春天是正宗,乍暖還寒時候,一樹的繁花綻蕊枝頭,遠望去,似虹霓,若雲霞,粲然一片,連料峭的春寒,也顯得不足道哉。
春天又是極為短暫的,她很快就消逝,當我們察覺,就已經是暮春了。能夠欣賞到早春的人,並不多,唐代詩人楊巨源是較為典型的一個。
城東早春
唐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新春時節,楊柳吐綠未綠,百花將開半開,這時寒意仍瀰漫,卻是詩人捕捉詩意的最佳時刻。楊巨源感慨,若是等到上林苑繁花似錦,也就到處都是看花人了,斯時,詩意也應已蕩然無存了吧。
這是懂春惜花的人。
宋代著名詞人賀鑄,又被人稱作賀梅子,詩詞素以款款深情著稱。他曾在一個春風和煦的日子,與心上人攜手看花,待到經年別後,他想起往事,於是寫下了這首:
西江月·攜手看花深徑
宋 賀鑄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當年攜手看花之時,兩人並肩牽手,情深依依,待到分別之後,寄書無由,夜長難捱,小窗風雨,令人柔腸寸斷,身在孤舟,心已鴻飛他鄉。
宋代詞人趙彥端看花回來後,想到景色清新,這詞也寫得明快。
看花回
宋 趙彥端
端有恨,留春無計,花飛何速。
檻外青青翠竹。
鎮高節凌雲,清陰常足。
春寒風袂,帶雨穿窗如利鏃。
催處處、燕巧鶯慵,
幾聲鉤輈叫雲木。
看波面、垂楊蘸綠。
最好是、風梳煙沐。
陰重燻簾未卷,
正泛乳新芽,香飄清馥。
新詩惠我,開卷醒然欣再讀。
嘆詞章、過人華麗,
擲地勝如金玉。
儘管我們無計留春住,卻有文字可以記錄春日,記錄花朵,記錄我們的心聲,也能記錄所有的相逢與離別。
古時,春日陪友人看花,也是雅事之一。
春陪相公看花宴會二首之一
唐 徐凝
丞相邀歡事事同,玉簫金管咽東風。
百分春酒莫辭醉,明日的無今日紅。
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木蘭花看得豔麗,謝得也快,很快就舒展柔條,不見花影了。一年年春來春去,何其寂寥。想到過往種種,不妨春酒盡歡,趁著春花大好,待到明日,就不會如此紅豔了……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
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 袁凱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
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黃家渡西多好春,黃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有花,須有酒。這金叵羅【注音:jīn pǒ luó】是金制的酒器。《北齊書.祖珽傳》﹕"神武宴寮屬﹐於坐失金叵羅﹐竇泰令飲酒者皆脫帽﹐於珽髻上得之。"飲酒花下,人生百年有多少如此時刻?花開花謝,人也老去了,不妨且聽狂生吟哦。
人家看花
唐 王建
年少狂疏逐君馬,去來憔悴到京華。
恨無閒地栽仙藥,長傍人家看好花。
鬱郁不得志的唐代詩人王建,京華寂寞,斯人憔悴,他希望能有地方栽下仙藥,在此依傍人家看花,也足得其趣。
夜後把火看花南園招
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諸公
唐 呂溫
夭桃紅燭正相鮮,傲吏閒齋困獨眠。
應是夢中飛作蝶,悠揚只在此花前。
詩人酒已醉,看百花妖嬈,他精神恍惚,是自己夢中化蝶了,怎麼悠然飛舞在了花前?
助明成祖朱棣君臨天下,論功第一的姚道衍,是著名的黑衣宰相,以文人身份入明代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他去徐園看花,春色早已闌珊,見到的是花落景象。
徐園看花已落
明 姚道衍
自笑尋花獨後期,殘紅粘砌綠縈枝。
尋常日對猶多恨,況是斜風暮雨時。
花落令人憐惜,尋常日就已是惆悵莫名,何況是斜風暮雨時呢?在他的詩中,讀到了些許人生多艱的況味,斜風暮雨,自然時時經歷,可又有幾人有閒庭信步的氣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