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小庫嘉年華期間推出的新書,適讀年齡分布在3-6歲、7-9歲、10歲以上這三個年齡段。
上架的新書中,有的雖然比較晚才開始編輯,但因為極其打動人心,我們便列為「力保書」,小夥伴們通力合作,把它的進度條拉快。這就是《大蛇》,法國藝術家阿德裡安·帕朗熱的最新作品。
阿德在創作時,總是給自己限定嚴格的規則,總在尋找出人意料的講述方法。他的故事因精彩的實驗形式而越發有力、神秘,你能感到書頁間在暗暗蓄積能量,直至最後一個畫面奔湧而出。
這批新書裡也有早早完成,遲至現在才面世的重要作品,如挪威大詩人英厄·哈格魯普的《好奇怪:挪威童謠輯錄》。出於對作家的崇敬之情,譯者李樹波老師為能翻譯她的作品,向我們表示感謝。我們能說什麼呢?弄花香滿衣。
還需提及一本既簡單又複雜的繪本——《聽說有魚感冒啦》幾乎完整地再現了一個謠言滋生、擴散、作惡、被質疑、被擊碎的全過程,捲入其中的不同處境的角色們,說出的話做出的決定都特別有代表性,是此類題材不可多得的範本。
這個故事帶出一個詞:媒介素養。如何辨識信息的真偽,如何區分事實和觀點,這是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需要早早掌握的能力。
此外,我們會給每一本新書,附上更詳盡、更美觀、更易讀,提供導讀功能、背後故事的圖書詳情,讓選書這個過程,也能收穫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但願讀小庫嘉年華上架的這批新書,能幫你和孩子消磨一段美好時間。
▼
探險、相見與回家
《大蛇》
千萬不要誤解這書名。故事裡確實有一條很大的蛇,但它絕非生物學意義上的蛇,而是代表一種情感、一種心理。它會讓你追問自己,越長大越孤獨嗎?
左右滑動查看,男孩一路跋涉……
男孩終於來到山洞,見到了大蛇。大蛇感謝他的到來,因為它非常孤獨。
你來,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男孩說出一個讓它震驚的消息,它對此竟一無所知……聽完男孩的話,大蛇認識了自己,不再感到孤單。
大蛇是誰?為什麼只有男孩能看見它?男孩醒來那一刻,是現實,還是入夢。很多疑問沒有唯一答案,留待你去解讀。
《女孩與海》
一看是阿德的書,讀者必須很警惕: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但不止這些吧?事實上,真的不止。
他書裡的男孩女孩總是在想事兒的樣子,他們往往孤身一人,抱定一個念頭,出發去探險,和意料之外的角色相遇,返家之後仍久久沉吟其中。
你需要藉助一張印有女孩頭像的透明膠片,疊加在書頁中,拼出潛藏其中的圖案,看看她路上遇到了什麼,猜一猜她沒有說出的思緒。
透明膠片覆蓋在書頁上,顯示出風雨中飄搖的小船的圖案。
▼
和家人耳鬢廝磨
「找不著」系列之
《亂七八糟的聖誕節》
節日裡,越亂越喜慶。氣氛被忘東忘西的爺爺搞得太熱鬧了,也亂得讓人腦殼疼。不過孩子們看上去都很淡定,能不能找齊聖誕樹上的一應物品?這個聖誕節就靠你們啦。
所有裝飾都齊啦!還有好多好多禮物。
B.B.柯羅寧,「找不著」圖畫書作者,擅長製造雜亂、混亂和錯亂。如何排除幹擾,快速發現目標?讓孩子沉迷在這些絢爛、優雅、時尚、幽默的畫面中,期許一下他們的觀察力大突破吧。本書是《好亂好亂的屋子》《丟三落四的野餐》之後的新作。
《講個故事給我聽,好嗎?》
有沒有發覺,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識字,他們都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小孩,只有不想講故事的大人。
把書翻回第一頁,喵喵地讀起來。
跟娃兩個人頭挨頭臉對臉,能看到嘴唇蠕動,能聽到朗讀間隙裡細微的呼吸聲、倒氣聲,還能一邊讀一邊指認,還可以隨意倒帶、快進……這些都是親子之間的私人訂製,奢華專享。
常抱怨「給娃講書講得口乾舌燥」的家長,恐怕只是帶點兒炫耀的吐槽。講故事好處這麼多,不如我們就勇敢地做「只要你想聽,我有求必應」的大人吧。
《聽說有魚感冒啦》
一句別有用心的謠言,引發魚群內部巨大的慌亂。魚群分化、對立、互相排擠,被謠言擊中的弱者無奈獻身。面對不知哪天也會落到自己頭上的謠言,只能等待和接受嗎?
魚群分化,被謠言慢慢蠶食。
終於,一條黑魚發出疑問:「這些消息是哪兒來的?」我們可以跟孩子重演這個故事,一起討論討論,有一天他們也能獨立思考,發出某種情境下的關鍵一問。
▼
跟朋友互相牽掛
《我有一堆超齊心的朋友》
繼河馬在《我有一堆超強大的朋友》中,被朋友們從泥窪裡拉出來,又借你之手抖抖乾淨之後,動物園的朋友們又需要你的幫助啦。
這次是小烏龜,它為自己做什麼都慢而憂傷。朋友們想到一個好主意,它們連成一條大滑梯,也不忘拉上你,大家齊心協力,讓小烏龜體驗到有史以來最快的一次。一次又一次,衝衝衝,從白天到深夜,大家都心甘情願,為了朋友花時間。
左右滑動查看。小烏龜一下飛了出去,那一瞬間,所有動物都緊緊連在一起!
《我畫了一個神奇動物》
有時候,小朋友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比如這個不甘心度過無聊一天的小女孩。在她頭腦裡,有四個玩偶朋友當助手,整架子的材料、全屋子的家具隨她選用,所有顏色、所有線條任她指揮。
……再添上兩隻耳朵。神奇動物誕生啦!
最後陪她遊、陪她飛、陪她開火車的,還有她一手創造出來的神奇動物。無聊?那是什麼呀。
▼
去外面看看世界
《好奇怪:挪威童謠輯錄》
英厄·哈格魯普是挪威人最熱愛的詩人之一,她的許多詩都深受兒童和成人喜愛。她用強烈而直接的詩句寫出複雜的感情,甚至成為幾代人童年時的行事準則。孩子們讀過書裡的詩歌,可能會促使他們自己也寫起笨笨的押韻句。
保羅·雷內的根在水裡,南法的海,西班牙的海,溫暖的藍綠冷色。
繪者保羅·雷內·高更的祖父就是著名的印象派畫家高更。本書的插畫,以黑色線條的卡通風格呈現,輔以淺綠色、寶藍色、海藍色、南瓜色和芥末色。評論家稱,保羅·雷內的畫一派鮮明,他把顏色當舞檯燈光用,舞臺上主角是線條,吟詠的,戲劇的,開玩笑的,扯閒篇的,異象世界的。
在北歐,童謠往往配上氛圍恰當的音樂,人們會讀或者唱出來。我們也找到了這本書的配樂資源,將為其中文版做一次配樂嘗試。
《奇石:米開朗基羅的大衛》
《忠犬:尤利西斯的阿爾戈斯》
米開朗基羅過人的藝術天賦誰最清楚?是那塊讓數名藝術家又愛又恨、欲哭無淚的巨石;尤利西斯和妻兒,三人互相苦等二十年,終得相見,誰見證了全過程?是尤利西斯回家時,首先認出他的那條老狗。
米開朗基羅的巨石
尤利西斯的忠犬
這兩個老故事,由巨石和老狗開口講述,它們直擊而切身的經歷傳遞給我們的,是更加強烈的情感體驗。
▼
戲劇人生·第三輯
《浮士德》
《威廉·退爾》
《鐵手騎士》
《智者納旦》
《強盜》
讀小庫戲劇人生系列共三輯17冊,至此出齊。第一輯莎士比亞經典悲喜劇7冊,第二輯世相百態輕喜劇5冊,新上架的第三輯為崢嶸歲月歷史正劇5冊,帶孩子重返正義與邪惡、道義與榮耀交織的歲月。
他毫不動搖地堅持理想,為正義、忠誠、騎士的榮譽而戰,更為自由而戰。
雖是鴻篇巨製的改寫版本,但就像二十五年來致力於為孩子改編名著的芭芭拉·金德曼所說,不追求情節上與原劇完全一致,但故事基本核心忠於原著,且竭力保留原劇的語言風格。
經典不應束之高閣,無論改編還是插圖,都為搭起一座通往殿堂的橋,讓孩子們也可以領略經典的魅力。
▲
本文作者:讀庫編輯·劉亞
▼
原標題:《陪你度過讀小庫嘉年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