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遊記:靈魂和身體,都在路上,靈魂體驗美,身體享受累

2021-01-11 養成教育知識分享驛站

作者本人聲明:該文章獨家發布於百家號平臺,抄襲必究。

人到中年,妻子突然轉性,提出了旅遊的想法,我是一個懶人,給出了一個就近旅遊的提議。於是就有了這次鳳凰山之遊!

靈魂和身體,都在路上,靈魂體驗美,身體享受累!

凌晨4點,旅遊大巴準時出發,這是一個28人的團!

窗外下著小雨,車內寂靜,8個小時的車程,別人什麼感受,我不知道,因為我沉浸在昏昏沉沉的睡意中!

吃完第一次旅遊餐後,實在睡不著了,只能選擇窗外的風景,綠樹和農家的院落,並沒有一絲美麗和精緻!

大巴車停在一個喧鬧的場所,導遊宣布今天的項目是"空中花園「。觀光車載著我們,開始進入了蜿蜒的山道!兩旁都是綠樹,一切都很普通。

看見棧道,徒步的旅行開始了!

景色並不驚人,可是空氣裡瀰漫著森林的氣息,舒適在不經意間,從肺部吸入,整個人的心情都大好,心靜下來了!

前面的遊人不多,整個棧道6000多米,靈魂和身體都隨著棧道蜿蜒在山景之中,我的靈魂沒有沉浸在美景中,而是身體在路上,享受著累!空氣的純淨,洗滌著肺!

」雁蕩行經雲漠漠,龍丘宴坐雨濛濛「今天的天氣很好,可是山裡的景色就是在不經意中改變!禪的味道,不約而至!天空泛起了無際的雲,給山頂加分不少!

山頂就這樣到了!空中花園,四月花以勝,七月我來看花園,顯然錯過了季節!可是美景卻依然美麗!觀景臺上的遊人也成了風景!

這裡有亂石堆成的精緻,這裡有溼地花園的淡雅,都在下山的不經意中,存在留影中。

雖然錯過了空中花園的花期,但是景色宜人,深感不虛此行!第二天的大峽谷之行保守期待!

農家的公雞起的非常早,凌晨3點我們都被喚醒了!

儘管我們恨透了它,可是不可否認這傢伙長得帥極了!

早晨六點,我們就被導遊安排,開始了鳳凰山大峽谷之旅。第一景是瀑布,因為這段時期雨水多,所以很壯觀。

沿著棧道而上,景致在延伸,橋和溪水混然一體,所有的感覺都非常的純淨。

前面的遊人成了另一份景!

棧道下的溪流,給人一種壯觀的感覺!

漸漸的美麗景色,已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拍照的興致轉向有特點的點,還真拍到了一個特別的景點。

山道蜿蜒,

這裡的環境保障很好,除了棧道有人工修飾的品質,其他的幾乎每一塊石頭都保持著自然的味道!

就在這時,身體已經感覺到了一絲疲憊。

蜿蜒的山路,當見到的,就是景!

可見當時規劃棧道的人,對這個大峽谷可是用了心。

這裡的瀑布非常的壯觀,可是手機沒電了!

剩下的就是沿著棧道,艱難的爬行,幾乎想要放棄的時候,想起了導遊的話,觀景不走回頭路!而且,爬山的棧道太陡,根本無法回頭,只能堅持!堅持!仿佛景色在突然間,都消失了!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爬到山頂!

當回到觀光車的時候,我已經耗盡了全部的力量,身體上的每一塊肌肉都非常的痛!

當天中午吃了飯,回程的大巴車已經變成了睡房,半睡半醒時,仿佛又遊了一次空中花園,和創意精緻的大峽谷!

除了手機中的照片,最大的 所得就是印入心底的美!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徐霞客遊記》:我們的身體和靈魂都需要在路上!
    幾百年前,有一個人,也是寄情於山水,年青時已立下了「問奇於名山大川」的志向,他21歲出遊,在那個以騾馬和雙腳丈量大地的年代,他用了30多年的時間,東涉閩海,西登華山,北及燕晉,南抵雲貴兩廣,邊走邊記,其所著手稿被人們爭相傳閱、抄錄,被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他就是徐振之,他所著的書便是《徐霞客遊記》。
  • 身體與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一年四種風景的老君山,總是能羈絆住遊客們的心,在閒暇時刻去爬老君山,去看日出,去散步,去欣賞大自然,是多麼一種美的體驗。在洛陽老君山,要用眼睛享受風景,要用雙手觸摸微風,要用心靈體會文化真諦,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破曉時分,濃霧滾滾,山峰、木屋、水潭和松樹若隱若現;起風後,薄霧散盡,空氣裡是馥鬱的青草香。陽光溫暖炙熱,霧氣散盡、豁然開朗,眼前山峰顯露真容。禾木鄉,喀納斯腹地,處在阿爾泰山密林深處,獨特地理環境營造與世隔絕的感覺,被喻為&34;。
  • 【五臺聖境】朝五臺山,你的身體和靈魂可以同時在路上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讓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然而,大多數人面對的現實是,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只有每一天的朝九晚十。
  • 「五臺聖境」朝五臺山,你的身體和靈魂可以同時在路上
    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  ——梭羅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讓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 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記鍾書閣之旅
    人們常說「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但我不明白身體和靈魂為什麼非要在路上,安靜地休息不好嗎?看著上校起起落落,又不斷峰迴路轉的人生,感慨人生變化無常,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因果裡。書和咖啡是絕配,看書怎能沒有咖啡。拿上一本書,點上一杯咖啡,在虛無的想像和真實的味道之間,來回品味,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 看到都覺得爽!發現玉林一個好玩的地方,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那麼來這裡就對了!  今天的太陽也是很毒辣的,但,依然阻擋不了我內心的狂野;一個臨近博白平山村,浦北縣,樟木交界的地方,從羅山水庫還有進去一段距離;這裡環境優美,沒有樹木的遮擋,風景極威。肯定有人問,這有什麼玩的?
  • 從曼谷一路向北,來一次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旅行
    從曼谷一路向北,來一次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旅行,去位於泰國東北地區心臟位置的孔敬府來一起製作手工逛夜市吧工藝村莊裡由懂房屋建築設計的主理人們打造成別具風格的茅草和木屋結合的建築式樣,有幾分回歸原始自然的遺世獨立感。也專門成立了一間手工藝創作空間,在這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精巧手工藝品,也面向大眾向遊客們提供體驗參與製作手工,切身感受作為一個工匠人精神的不易和傳統手工藝的文化魅力。
  • 暑期吃喝玩 | 相聚四海,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
    享受一個舒適充實的假期?機智的老闆娘從親朋好友處討教,並研究各大知名麵館的味道,就光八角、大料都吃了無數,最終經過自己鑽研,配出了自家麵食的獨家配方,讓這個開業只有一年半的小店站穩腳跟。在此期間,常常出現拿錯單,免費蹭飯等情況,老闆甚至還接到過封閉小區居民的求助,在外賣單上留言,讓他幫忙代購各種食物和生活用品,熱心的老闆也因此認識了不少朋友。現在,這些老闆曾經幫助過的朋友們都成了麵館的常客。
  • 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要選擇一個
    有這麼一句流行語: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喜歡旅行,喜歡看世界,喜歡在未知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你只有看過世界,才不會對世界蠢蠢欲動。可能有些人覺得旅遊需要準備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是我想說,只有你有喜愛旅行的心,即便是沒錢,你也可以在路上。我聽過騎行在旅行的、也聽過徒步旅行和邊旅行邊工作賺錢的。只要你喜歡、有勇氣,總有適合你的方式。我選擇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方式,帶上錢、行李和相機即出發,除了熱愛旅行,我也熱愛我的工作。
  • 美女旅行博主背後的故事,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
    享受一些,接受一些肯定會累的,她說,每一個工作都有它累的地方。你享受了它的好,就要承受它的壞。曉嵐是一位旅遊體驗師,平時大家對她的朋友圈印象就是美景+美照。很多人會羨慕這個工作,邊旅行邊賺錢。但其實,她們全程都在拍照、思考、記錄素材,每一次出發都是一場體力和腦力的雙重考驗,真心累。好在時間自由,可以見識廣闊的天地。在許多人都只能被生活推著走的當下,能有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還能謀生,已經是幸運了。02.
  • 《行者無疆》:要麼旅行,要麼看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一本引人入勝的遊記,一本蕩滌靈魂的聖經!沒有一口氣匆匆讀完,因為有太多值得回味、研讀的細節。畢竟這不僅是一次歐洲山水的風光領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風土人情的揣摩與領會。行者無疆,學海無涯。餘秋雨感嘆,「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書中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
  • 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帶上虎哥去散心吧
    有人說,要麼行走,要麼閱讀,身體與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生活中,總是給自己或者別人下各種定義,不知道為什麼就那麼一個瞬間我想告訴我自己,別給自己立人設下定義。放飛自我一次。不用考慮將來就現在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吃你喜歡的食物,甚至幹你想幹的工作。就七月,驕陽似火,是該找個清京的地方去玩玩了!
  • 人生,不顧身體卻靈魂,總有一位是在路上!
    1、生活依舊艱辛,人生尚不如意,我們會一起,度過光陰,每一個片段都值得珍惜,皆因有你。我只要有你的陪伴,有你的日子,四季深深,拂過心間都是甜。2、人生從來就不是一場痛苦與煩惱的遊戲,它應該是內心世界之所以達觀和自尊的存在,更是對自我偏激的一個反思,放下糾結紛爭,承擔平靜自在,活一場生活的超越和解脫。可以這麼理解,人生是一場忘我無我的堅持,不是一場自私自我的僵持。3、世界偌大,人生百態,人無完人,事無曲線。我們以怎樣的心態來對應百變的人生世事?
  • 現代娛樂與書香氣息結合的一家民宿,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徽宿遇書房寫在推文前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他說因為民宿讓他改變了很多,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和客人泡茶聊天,從客人中也學到了很多也讓彼此成為好朋友。小福想這就是民宿和酒店的差別。難怪,他們第二次來住的客人都很多。能有這麼走心的民宿,相當於你在廈門多了一個家。
  • 以「讀」抗「疫」: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既然「疫情」困住了腳步大家常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書中記敘了他在英國古堡中,體驗純正貴族生活、體驗現在英國人返古式的生活、與陌生老人暢談戶外尋寶/親歷的英式醫療、教育點滴……書中充滿她對歷史文化甚至歷史八卦的獨特思考,都用生動的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
  •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滾鐵環遊戲或許是厭倦了生活的這個小圈子每天有條不紊地運轉著,或許是不習慣成長路上的各種社會關係交割帶來的孤獨和煩惱我不想安於現狀,在這個生活中的單調的行走,我不想幻想過的激情和青春困頓踟躕於美好的光陰,我也不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壯志消磨於無形的吃喝之中,我還有太多的願望沒有實現。除了旅行能帶給我健美的身體和有趣的情操外,讀書也是讓我豐富和思考的不竭動力。為什麼當書籍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卻感到無從選擇的窘境?為什麼學生會沉迷於網絡小說或快銷書籍這類沒有營養的附庸品?
  • 讀書與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計劃一直變化拖延,既有身體的原因,也有搶不上票的原因,等等。攻略改了又改,塗了又塗,寫了好多頁,最後才確定下每天的行程。也許不能算是深度行,但至少大小都有兼顧。你得把地圖、行程、交通等等研究透,實際上在做好攻略之初,許多地方你已經走了好多趟了,一點點推演,估算時間差和容易出紕漏的地方,再反推……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裡開篇就講,「藝術描述帶有極強的簡括性,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還必須承受那些為藝術所忽略的環節。」他說一本遊記裡稱「旅行」了一個下午趕到了某地,而後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不可能「旅行」一個下午。
  • 讀書與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計劃一直變化拖延,既有身體的原因,也有搶不上票的原因,等等。 攻略改了又改,塗了又塗,寫了好多頁,最後才確定下每天的行程。也許不能算是深度行,但至少大小都有兼顧。你得把地圖、行程、交通等等研究透,實際上在做好攻略之初,許多地方你已經走了好多趟了,一點點推演,估算時間差和容易出紕漏的地方,再反推……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裡開篇就講
  • 素人版花兒與少年丨這個暑假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於是,當一大波渴望「出走「的靈魂,終於等到翹首期待的暑假時,旅行即將在路上。恰逢一年一度的畢業季,這趟旅行還沒開始,便已經承載了不同以往的意義。所以到底選擇怎樣的目的地,才能不辜負這長時間以來的期待和自帶珍貴光環的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