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眷村,用高逼格情懷賣豆漿,如今火遍餐飲圈!

2021-02-14 餐飲O2O




在北京、上海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如果你沒有來過桃園眷村,失去的是一次對臺灣文化的理解;如果你沒有吃過桃園眷村的早餐,錯過的卻是臺灣本土的味道。

在有人願意排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也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眷村中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更有人表示,一個連碗都會寫詩的食肆,才是有腔調的文藝……

今天,你去桃園了嗎?成為北上人人掛在嘴邊的話,而就是這樣一家餐廳,文藝和逼格相互融合,賣的卻是最最簡單的早餐——豆漿油條燒餅。這次到上海出差,O2O君就去體驗了「對立」創新的桃園眷村。

眷村,是指早年因為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從大陸遷至臺灣的軍人及其眷屬所建的房舍。特殊的形成原因,也造就了眷村文化對故往情感的集結、守護與傳承。

眷村對臺灣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影響都不可小覷,鄧麗君、林青霞、楊德昌等等很多名人都在眷村生活過。臺灣一共有900左右個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顧名思義,「桃園眷村」就是臺灣生活文化的一種映射。

縱觀其整體,桃園眷村以對立衝突的手法,在顧客心目中形成強烈的衝擊和記憶點,這種獨特的體驗自發在朋友圈中傳播。

在有人願意排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也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眷村中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更有人表示,一個連碗都會寫詩的食肆,才是有腔調的文藝,總之,火遍整個餐飲圈……

桃園眷村就在臺灣文化中陳釀發酵,在上海開了6家分店,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各開設了一家。在裝修上,每一家都有略微差別的詩意裝修,全黑系門頭讓桃園眷村看上去時尚、大氣,逼格滿滿。

從去年年底在上海泰州路開了第一家小店之後,空前的火爆景象讓多家購物中心拋出橄欖枝。已不僅是一個餐廳,成為一個帶有強烈臺灣特色的文創品牌。

寫意、木頭、復古,是「桃園眷村」店內設計的三個關鍵詞,帶著濃濃的臺灣風味,設計師當然來自臺灣。門口處就有眷集的詩詞,店內細節處滿滿都是都是臺式小風情,朋友圈上鏡指數超高。





菜單採用簡潔、復古的木製牌,菜品分為燒餅、飯糰、包子、油條、飲品和冰品6大類,算下來總共20餘種,產品研發全部出自臺灣師傅。

6元一根的油條,最低8元一碗的豆漿,燒餅也從10元到32元不等,飯糰16、22、28三個價位,而肉包26元兩個起售,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點奢侈的價格依然擋不住顧客的熱潮。

桃園眷村將油條、豆漿等等傳統早餐以追溯「老味道」「舊情懷」為主題改頭換面,賦予新的腔調。豆漿和燒餅是他家的招牌產品,據介紹,豆漿也能售出1000多碗。

精工細作的帶有臺灣風味的傳統早餐+精心設計的帶有復古情懷的文藝店面環境,這些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就餐體驗帶給顧客強烈的顛覆感與心理衝擊,大量顧客帶著獵奇的心理來,也真就感受到了全新的體驗,於是好感油然而生。

產品都靠手工製作,主打的經典搭配就是燒餅配豆漿,人氣超高,還有油條,這是爆款,基本上是每桌必點。

開放式的明檔,看著比較乾淨。店面用的還是老式的門板,因為所有東西都是現做現賣,所以門口常常人頭攢動排著長隊。服務員態度特別親和,工作服都帶著古風感。

在顧客體驗上,喝完豆漿你會發現碗底還有「眼前一亮」的小彩蛋,碗底藏詩這事逼格真的很夠,這種表白方式,文藝到不要不要的。


桃園眷村的營業時間是早7點到凌晨2點半,但其實清早並非是客流高峰。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全時段的經營,以提升餐廳空間和時間的利用。

在每個城市都會有一間店鋪作為24H全時段運營的試點,「經營早餐品類」的桃園眷村打破了早點不做夜宵的傳統思維,這也是一個創新。


目前,開設多種形式的店,不同形態的店客流高峰也不一樣。比如上海第一家店,是街鋪社區店,老百姓成了最常光顧的食客,通常是晚上10點這裡會排大隊;而對於購物中心店,還是正常的午、晚餐客流會多。

開業營銷玩得也很文藝,開門見禮來店即送「誕生禮」,每一家新店還贈送限量版 「誕生卡」。桃園眷村正在加速拓店計劃,預計今年新建20家左右的門店。

總結:眷念桃園舊時的古早之味,不僅僅是一家食肆,更是一種值得回味的生活方式。本身主打對「古早味」溯求,整體形象也是頗有格調,加上「舞獅」「穿越」「小眷村」「眷市集」等活動的渲染,儼然已經成為了文青們的打卡聖地。

採用對立元素所產生的富有詩意的平衡,以過去的回憶烹飪當今時代感,桃園眷村就是是一個充滿「對立」的品牌。當一個品牌自身具有一些衝突對立屬性,它變得更吸引人,更具可傳播性。

- END -

作者:羅華山 | 來源:餐飲O2O | 整編:小貝

合作/投稿/諮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相關焦點

  • 桃園眷村,用高逼格情懷賣豆漿,如今火遍餐飲圈!
    成為北上人人掛在嘴邊的話,而就是這樣一家餐廳,文藝和逼格相互融合,賣的卻是最最簡單的早餐——豆漿油條燒餅。這次到上海出差,O2O君就去體驗了「對立」創新的桃園眷村。在有人願意排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也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眷村中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更有人表示,一個連碗都會寫詩的食肆,才是有腔調的文藝,總之,火遍整個餐飲圈……桃園眷村就在臺灣文化中陳釀發酵,在上海開了6家分店,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各開設了一家。
  • 桃園眷村等網紅早餐店在購物中心的進退思考
    聯商網消息:最近,《聯商網》報導了兩則有趣的新聞:一則是《街邊店大升級 杭州網紅早餐遊埠豆漿或開進嘉裡中心》,另一則是《桃園眷村上海4家門店「停業」,它怎麼了? 》,兩個同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店,一開一關,在購物中心一進一退,構成了一幅別有意味的生圖。
  • 桃園眷村|12元一碗豆漿 冤大頭還是為情懷買單
    桃園眷村2019.02.24關於品牌,關於情懷,在時下提倡的消費主張顯得格外契合,有人願意花幾千元買一部性價比不算高的錘子手機,或許只是為了羅永浩的「工匠精神」買單;也有人願意花上千元買roseonly的玫瑰花,而路邊的花店只賣10元,打動他的是品牌為其穿上的美麗外衣。
  • 火遍朋友圈的「眷村裡」,並非來自臺灣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家叫「眷村裡」的南京餐飲店刷爆了?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這家迅速走紅的店就在張府園地鐵站附近,賣的是臺灣風味美食,但價格不便宜。別看名字裡有「眷村」二字,但它不是臺灣品牌餐飲店,只是借鑑了臺灣元素。據稱,店裡每天都在排隊,就餐者以年輕人居多。
  • 因為文青,賣油條也可以有高逼格情懷,上海火了,北京也火了
    「桃園眷村」在上海已經開了好多家店,每家都是極盡別致的裝修,寫意、木頭、復古,是「桃園眷村」店內設計的三個關鍵詞。雖然其實簡單粗暴地說,「桃園眷村」就是一家賣燒餅油條的「早餐店」,每一處小細節都是大寫的走心,逼格情懷高高的。
  • 桃園眷村:把豆漿油條變成詩 拒被定義網紅餐廳
    編者按:餐飲行業競爭激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面對這樣一個紅海市場,仍有一些奮不顧身的投資者不斷湧入。如何在餐飲行業保持競爭力,唯有在不忘初心、回歸本質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今,餐飲行業已經迎來了多元化時代,業態層出不窮、快速迭代,尤其是在深圳這個外來人口集聚的城市,一些「小而美」正在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時尚。
  • 用老味道、舊情懷、新吃法籠絡人心,這家賣豆漿油條的店做對了什麼?!
    那麼,在「籠絡」人心上,這家賣豆漿油條的店到底做對了什麼?桃園眷村的研發副總裁黃信智在「2018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品鑑(FBIC)」為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成功心訣。他在LV邊上開了間燒餅油條店,火遍上海灘,網紅門為吃上一口甘願排隊兩小時,這為桃園眷村賺足了噱頭,其營業額也在短期內猛增兩倍。從2014年開的第一家店開始,桃園眷村先後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開了多家門店,其中上海泰州路店的24小時營業,深夜食堂的概念像是 把誠品書店的做法移植到餐飲行業。
  • 上海4家門店「停業」,桃園眷村怎麼了?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桃園眷村,時間在舌尖
    看到「桃園眷村」四個字,第一個念頭便是臺灣島上安置國民党家眷的房舍,來自五湖四海的飲食風格在此匯聚,由此形成眷村文化,其中這個「眷」字令人回味悠長。未曾想到的是,這家剛剛開業便大紅大紫的「桃園眷村」,賣的卻是最平常的豆漿油條。
  • 花萬裡軟裝設計之文藝範濃厚的桃園眷村
    桃園眷村,一家目前經營豆漿、燒餅、油條等傳統的小吃,而消費價格卻是比平常的美食多出幾倍,依舊成為餐飲界的網紅,而且分店越開越多,開一家火一家……花萬裡餐飲設計跟大家一樣會問,究竟為什麼能以溢價於平常幾倍的價格在餐飲紅海中活得風生水起?
  • 桃園眷村正式入駐德基廣場!
    「桃園眷村」源於一個地名,卻遠不止是一方地域風味的象徵。它致力於營造的,也不僅僅是味覺,而是一種關於「眷」的生活時態。謂之「眷」的情懷——眷戀過去的,眷念遠去的,眷愛逝去的。桃園眷村裡的每一種食物也不僅僅是供人品用,它們是傳統手藝的美味,也是融匯了情的交流,更是時間流轉的載體將昨天的回憶再現。
  • 桃園眷村:網紅餐廳是怎樣煉成的
    今年,網絡上的直播火了,也帶火了一批博人眼球的網紅。有傳言說,有家餐廳,網紅們為了吃上一口,寧願穿著高跟鞋排兩個小時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桃園眷村。這當然也是一種營銷的噱頭了,不過桃園眷村這家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廳,確實可以說是一炮走紅,從2014年上海泰州路開始,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在北京、上海,還有成都,開了11家店,而且幾乎是開一家火一家,成了一種飲食的新時尚。
  • 桃園眷村等網紅早餐店在購物中心的進退思考
    聯商網消息:最近,《聯商網》報導了兩則有趣的新聞:一則是《街邊店大升級 杭州網紅早餐遊埠豆漿或開進嘉裡中心》,另一則是《桃園眷村上海4家門店「停業」,它怎麼了? 》,兩個同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店,一開一關,在購物中心一進一退,構成了一幅別有意味的生圖。
  • 都讓我點評桃園眷村,那就說說什麼是眷村菜
    去年在南投走訪時,見到了經過翻新修建後,依舊還在使用的眷村。拿牛肉麵來說,有賣川味紅燒牛肉麵的,自然是四川人做的,而有的牛肉麵店會賣牛肉卷餅,卷餅裡還會放整根的蔥,這無疑是山東的流派。而這些不同的家鄉味道,又逐漸南北交融在了一起。    所謂南北和,既指一家店賣得駁雜,從北方的麵食到南方的小吃都賣。又指口味的綜合,很多攤檔賣陽春麵,桌上卻放著臺式酸菜和湘味的辣椒油。加上一勺炸醬,又變成了北方的吃法。
  • 聶豹:有核、有品和有力是桃園眷村產品文化的根源
    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一個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品牌,卻做著24小時的生意,卻要求包括產品在內的所有餐廳元素都自成風景。看上去如此另類的餐飲品牌,有人願意為Ta排隊兩個小時,只為一杯豆漿、一根油條;也有人不惜花大量時間,在這裡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
  • 桃園眷村,一個刷爆朋友圈的早餐品牌是這樣煉成的
    因此,桃園眷村藉由這樣一個名字,希望能用味覺喚醒人們對於時間的記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這是一種以時間為食材做成的料理,是流轉於時光中的一處小憩,是一道海峽割捨不斷的舌尖記憶。早點如此貴,刷爆朋友圈,成為餐飲界的網紅,而且分店越開越多,開一家火一家,空前的火爆景象讓國內購物中心紛紛向桃園眷村拋出橄欖枝。
  • 豆漿油條界的「愛馬仕」來寧 桃園眷村進駐德基廣場
    這是一首出自一碗豆漿的詩,而這碗頗具「情懷和腔調」的豆漿就是出自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受歡迎的餐飲品牌「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   如今,桃園眷村已經登陸德基廣場,南京的「吃貨」們很快就能在家門口品嘗到這豆漿油條界的「愛馬仕」了。
  • 桃園眷村在上海關了4家店,稱是為升級做準備
    桃園眷村高層稱,桃園眷村今年正在進行全面品牌升級,不僅會有對產品的整體調整,也有對消費場景的更新設計,更多的是商業模型的優化。將按城市級別按商圈來升級模式,一線城市A類商場店,繼續開大店,而在二三線城市,則是高性價比的小店。桃園眷村曾經是國民小吃升級的經典案例。
  • 微講堂第6期:桃園眷村品牌化運作 打造圍繞「眷」品類生活平臺
    12元一碗豆漿、25元一個燒餅……早點如此貴,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為什麼能刷爆朋友圈,成為餐飲界的網紅? 而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即桃園眷村)一開始就是通過這六大要素運營品牌。    運營一個品牌,首先,我們要解決消費人群的劃分。目前,行業都是以縱向切割消費人群,用60後、70後、80後、90,用生理年齡層來劃分人群。當時,我們想到的是:是不是可以用橫切面劃分消費群?最後,我們通過這樣劃分,重點就抓住中產階級這個消費群體,這也就是我們提出的族群。
  • 桃園眷村上海4家店停業 國民小吃該怎麼提身價?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