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如果你沒有來過桃園眷村,失去的是一次對臺灣文化的理解;如果你沒有吃過桃園眷村的早餐,錯過的卻是臺灣本土的味道。
在有人願意排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也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眷村中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更有人表示,一個連碗都會寫詩的食肆,才是有腔調的文藝……
今天,你去桃園了嗎?成為北上人人掛在嘴邊的話,而就是這樣一家餐廳,文藝和逼格相互融合,賣的卻是最最簡單的早餐——豆漿油條燒餅。這次到上海出差,O2O君就去體驗了「對立」創新的桃園眷村。
眷村,是指早年因為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從大陸遷至臺灣的軍人及其眷屬所建的房舍。特殊的形成原因,也造就了眷村文化對故往情感的集結、守護與傳承。
眷村對臺灣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影響都不可小覷,鄧麗君、林青霞、楊德昌等等很多名人都在眷村生活過。臺灣一共有900左右個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顧名思義,「桃園眷村」就是臺灣生活文化的一種映射。
縱觀其整體,桃園眷村以對立衝突的手法,在顧客心目中形成強烈的衝擊和記憶點,這種獨特的體驗自發在朋友圈中傳播。
在有人願意排兩個小時,只為和心愛的人分享一杯眷村的豆漿;也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眷村中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更有人表示,一個連碗都會寫詩的食肆,才是有腔調的文藝,總之,火遍整個餐飲圈……
桃園眷村就在臺灣文化中陳釀發酵,在上海開了6家分店,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各開設了一家。在裝修上,每一家都有略微差別的詩意裝修,全黑系門頭讓桃園眷村看上去時尚、大氣,逼格滿滿。
從去年年底在上海泰州路開了第一家小店之後,空前的火爆景象讓多家購物中心拋出橄欖枝。已不僅是一個餐廳,成為一個帶有強烈臺灣特色的文創品牌。
寫意、木頭、復古,是「桃園眷村」店內設計的三個關鍵詞,帶著濃濃的臺灣風味,設計師當然來自臺灣。門口處就有眷集的詩詞,店內細節處滿滿都是都是臺式小風情,朋友圈上鏡指數超高。
菜單採用簡潔、復古的木製牌,菜品分為燒餅、飯糰、包子、油條、飲品和冰品6大類,算下來總共20餘種,產品研發全部出自臺灣師傅。
6元一根的油條,最低8元一碗的豆漿,燒餅也從10元到32元不等,飯糰16、22、28三個價位,而肉包26元兩個起售,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點奢侈的價格依然擋不住顧客的熱潮。
桃園眷村將油條、豆漿等等傳統早餐以追溯「老味道」「舊情懷」為主題改頭換面,賦予新的腔調。豆漿和燒餅是他家的招牌產品,據介紹,豆漿也能售出1000多碗。
精工細作的帶有臺灣風味的傳統早餐+精心設計的帶有復古情懷的文藝店面環境,這些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就餐體驗帶給顧客強烈的顛覆感與心理衝擊,大量顧客帶著獵奇的心理來,也真就感受到了全新的體驗,於是好感油然而生。
產品都靠手工製作,主打的經典搭配就是燒餅配豆漿,人氣超高,還有油條,這是爆款,基本上是每桌必點。
開放式的明檔,看著比較乾淨。店面用的還是老式的門板,因為所有東西都是現做現賣,所以門口常常人頭攢動排著長隊。服務員態度特別親和,工作服都帶著古風感。
在顧客體驗上,喝完豆漿你會發現碗底還有「眼前一亮」的小彩蛋,碗底藏詩這事逼格真的很夠,這種表白方式,文藝到不要不要的。
桃園眷村的營業時間是早7點到凌晨2點半,但其實清早並非是客流高峰。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全時段的經營,以提升餐廳空間和時間的利用。
在每個城市都會有一間店鋪作為24H全時段運營的試點,「經營早餐品類」的桃園眷村打破了早點不做夜宵的傳統思維,這也是一個創新。
目前,開設多種形式的店,不同形態的店客流高峰也不一樣。比如上海第一家店,是街鋪社區店,老百姓成了最常光顧的食客,通常是晚上10點這裡會排大隊;而對於購物中心店,還是正常的午、晚餐客流會多。
開業營銷玩得也很文藝,開門見禮來店即送「誕生禮」,每一家新店還贈送限量版 「誕生卡」。桃園眷村正在加速拓店計劃,預計今年新建20家左右的門店。
總結:眷念桃園舊時的古早之味,不僅僅是一家食肆,更是一種值得回味的生活方式。本身主打對「古早味」溯求,整體形象也是頗有格調,加上「舞獅」「穿越」「小眷村」「眷市集」等活動的渲染,儼然已經成為了文青們的打卡聖地。
採用對立元素所產生的富有詩意的平衡,以過去的回憶烹飪當今時代感,桃園眷村就是是一個充滿「對立」的品牌。當一個品牌自身具有一些衝突對立屬性,它變得更吸引人,更具可傳播性。
- END -
作者:羅華山 | 來源:餐飲O2O | 整編:小貝
合作/投稿/諮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