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天峨嵋酒家
北京最牛的宮保雞丁。作為北京第一家經營川菜的老字號飯莊,五十多年來憑藉一道普通卻又功力不凡的宮保雞丁揚名京城。正宗糊辣小荔枝口兒,雞丁帶皮,花生酥脆,醬汁甜酸適口,微辣帶麻。而且有普通,精品和限量版三種,後者有腰果的加入,更顯豐富華麗。
地址:西城區北禮士路58號
華麗樓酒家
看名兒以為是個大飯店,其實門臉挺小,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主打川菜,端上來就傻眼了,分量那個大啊!宮保雞丁挺地道的,雞肉超嫩、又麻又好吃。人均50
地址:西城區北禮士路149-3號
天和晟
老北京的裝飾風格,一層大廳還有個戲臺子,逢周五六日晚上七點多都有免費表演。京劇、變臉、唱歌、魔術,一邊吃飯一邊還能看現場演出,實在精彩。宮保雞丁做得別具特色,量超大,價格很實惠,雞肉特別多,改良酸甜口,一點都不辣,愛美食,搜威信meishi010。
地址:小瓦窯小屯路4號(近473路車站)
力力豆花莊
力力豆花莊是一家正宗的川菜館,前身是力力餐廳和豆花莊。1954年建店,郭沫若先生對力力餐廳情有獨鍾,親自為餐廳題寫了「力力」匾額。他家的宮保雞丁是鹹鮮口,最傳統的口味。上菜速度挺快的,普通的宮保雞丁限量,點了個腰果的宮保雞丁,味道也不錯。人均69
地址:東城區廣渠門外大街27號
眉州東坡酒樓
開了多年的老店,生意一直十分紅火。朋友聚餐,家庭聚會,總是能聽見歡聲笑語。而最拿手的宮保雞丁,雞肉炒得火候特別到位,口感很嫩,花生飽滿酥脆,酸辣的味道正好,是每桌必點。
地址:朝陽區團結湖東裡1號樓
郭林家常菜
這家的宮保雞丁也很正宗哦,量很大,而且材料跟峨嵋酒家的一樣,都是雞腿肉做的哦,其他的就一般了。人均51
地址:西直門外大街德寶新園乙15號
太熟悉家常菜
太熟悉家常菜經常去團結湖店吃,因為離家很近嘛,宮保雞丁做的也是很不錯的,每次必點的菜!人均69
地址:團結湖路團結湖公園東門南側
新川辦餐廳
四川駐京辦飯店有老店和新店之分。今天介紹新川辦,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路312號。進了川辦大院,吃的點有三個,一般吃炒菜的地方在「6號樓」。走油辣路線,缽缽雞、夫妻肺片、毛血旺、宮保雞丁。就是肉菜綜合的菜式裡,肉的分量太小。這菜式比較適合寒冷的天氣。愛美食,搜威信meishi010。人均100
地址:朝陽區小紅門路312號
四川飯店
餐廳有著京城川菜第一家的美譽,「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這家餐廳先前是從四川抽調名廚組件而成,名人宴是其一大特色,開水白菜是鎮店名菜。宮保雞丁是每桌必點的名菜。
地址: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3號樓星街坊購物中心1樓(積水潭橋南側)
張媽媽特色川味館
沒有黃瓜丁;辣椒是幹辣椒,不是青椒不是紅椒不是辣椒醬辣椒油辣椒籽;花生是白胖子;花椒也是乾枯的舊花椒,分量也恰到好處。可是一吃——花生脆,雞肉嫩,辣椒捕捉著舌尖的味蕾,花椒則麻痺了舌頭,讓人覺得酥麻卻不嗆人。愛美食,搜威信meishi010。人均50
地址:安定門內大街分司廳胡同5號
東四民芳餐廳民芳還是老北京的味道,就是過道狹窄,人很多,中午有等位的。上菜較快,烤鴨量少,炒菜味道不錯,都是宮保雞丁,燒帶魚,大拌菜這種家常菜。也是東四一帶人們常推薦的小館子之一,就是家常味,很多人的小食堂,宮保雞丁是大家常點的。人均69
地址: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79號
花家怡園
花家怡園名聲在外,經營新派京菜的四合院餐廳,地處簋街西部,是花家怡園的總店。霸王雞和宮保雞丁都做得很不錯,看來廚子擅長做雞肉。人均150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235號
如果你覺得出去吃不過癮,小編還為勤勞的吃貨們準備了詳細食譜,自己動手試一試吧
宮保雞丁的做法
1.雞胸肉或雞腿都可以,切丁。上漿,放料酒醃製下
2.蔥姜蒜,蔥要切成小段
3.黃瓜或青椒切丁
4.小火炒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後,放蔥姜蒜,幹辣椒。花椒,炒香,放入雞肉,放1湯匙料酒,炒到雞肉變色
5.放作料,醋2湯匙,糖2勺,鹽
6.放入花生和黃瓜丁
7.調入水澱粉,勾芡,即可
延伸閱讀:宮保雞丁那點事兒
宮保雞丁,又稱宮爆雞丁,川菜系中的傳統名菜,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泛濫成災」,幾成中國菜代名詞,情形類似於義大利菜中的義大利麵條。
宮保雞丁的來歷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楨有關,有三種傳說:
一說:丁寶楨原籍貴州,清鹹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幹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製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二說:丁寶楨來四川,大興水利,百姓感其德,獻其喜食的炒雞丁,名曰「宮保雞丁」。
三說:丁寶楨在四川時,常微服私訪。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雞丁,叫家廚仿製,家廚以「宮保雞丁」名之。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這道菜源起於著名人物左宗棠。
說左宗棠最喜歡吃家廚給他做的雞,而做法就是將雞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筍丁,木耳等配料一起抄。清朝巡撫有宮保,少保等稱號,又因為左宗棠曾任巡撫,被稱為左宮保,所以人們就稱此菜為宮保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