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茶博士」當選中國茶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

2020-12-18 經濟日報

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名單近日出爐, 來自全國的10名茶科技專家榜上有名,其中陝西鹹陽涇渭茯茶公司的胡歆博士是當選者中唯一來自茶葉企 業的科研人員。

畢業於中山大學的胡歆博士,現任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近年相繼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養計劃等。胡歆常年圍繞茯茶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聚焦行業突出共性關鍵技術開展茯茶科研工作。近年來,在國家星火計劃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的支持下,胡歆圍繞茯茶發酵加工理論、生產技術、工藝裝備、產品創新等方面開展研究,並將相關成果進行推廣應用,有效提升了陝西茯茶的加工水平、產品品質、裝備工藝和產業規模,帶動了陝南部分地區茶農增收,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作為企業科研團隊帶頭人,胡歆組建了陝西省茶葉領域唯一的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茯茶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配套創新團隊」。所在的鹹陽涇渭茯茶研發中心被認定為「陝西省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林業局茯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工業(茶葉)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等。

胡歆還負責籌建了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茯茶工作組,並擔任執行秘書長,這是陝西省第一產業中首個全國層面的標準化機構,主要承擔茯茶國家標準的規劃、立項、起草制定(或修訂)、意見徵求和標準宣貫等工作。2016年,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科研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茶葉行業所獲得的最高科技獎項。

相關焦點

  • 企業「茶博士」當選中國茶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
    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名單近日出爐, 來自全國的10名茶科技專家榜上有名,其中陝西鹹陽涇渭茯茶公司的胡歆博士是當選者中唯一來自茶葉企 業的科研人員。畢業於中山大學的胡歆博士,現任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近年相繼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養計劃等。胡歆常年圍繞茯茶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聚焦行業突出共性關鍵技術開展茯茶科研工作。
  • 茶資訊 | 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優秀女茶葉科技工作者...
    此次評選工作自3月上旬開展以來,經各省市級茶葉學會等單位推薦,共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及企業等的「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候選人28位、「中國茶葉學會優秀女茶葉科技工作者」候選人23位,覆蓋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 茶行業科技人員最高榮譽揭曉 陝西「茶博士」胡歆入選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名單近日出爐,來自全國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推薦的10名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陝西茯茶產業龍頭企業——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胡歆博士入選這一中國茶葉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行業榮譽。
  • 茶行業科技人員最高榮譽揭曉 陝西「茶博士」胡歆入選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名單近日出爐,來自全國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推薦的10名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陝西茯茶產業龍頭企業——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胡歆博士入選這一中國茶葉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行業榮譽。
  • 用科技力量發掘陝西的「黑金寶藏」——「茶博士」胡歆的執著與堅持
    項目相關成果獲得專利授權28項,並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陝西省專利獎一等獎等榮譽,通過在西安、鹹陽、漢中等地的5家茯茶企業中推廣應用,建成了高標準、高效益、規模化、清潔化的茯茶現代化生產示範工程,有效提升了我省茯茶原料加工水平、裝備水平和產業規模,用科技力量帶動陝南茶農增收致富。
  • 用科技力量發掘陝西的「黑金寶藏」——「茶博士」胡歆的執著與堅持
    項目相關成果獲得專利授權28項,並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陝西省專利獎一等獎等榮譽,通過在西安、鹹陽、漢中等地的5家茯茶企業中推廣應用,建成了高標準、高效益、規模化、清潔化的茯茶現代化生產示範工程,有效提升了我省茯茶原料加工水平、裝備水平和產業規模,用科技力量帶動陝南茶農增收致富。
  • 王雲英當選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王雲英當選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另有兩人獲評省「最受關注的科技創新人物」本報訊(記者郭玉培 通訊員張法銘)日前,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省科學院、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我市千益紅酒業董事長王雲英當選。
  • 「茶博士」胡歆將陝味兒茯茶推向國際
    從古法製作向智能化轉變的創新 來到陝西從事茯茶工作以來,胡歆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創新茯茶,深耕十年,他從理學博士變成了大家眼中年輕的「茶博士」,先後獲得2016年度「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 「茶博士」胡歆將陝味兒茯茶推向國際
    從古法製作向智能化轉變的創新 來到陝西從事茯茶工作以來,胡歆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創新茯茶,深耕十年,他從理學博士變成了大家眼中年輕的「茶博士」,先後獲得2016年度「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 三院士現身中國茶葉科技年會,小罐茶發聲助力茶產業科技發展
    近日,2019中國茶葉科技年會在深圳盛大舉行。中國茶業科技年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屬的中國茶葉學會主辦,包括中國茶葉學會會員、茶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社團機構及特邀代表共計800餘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小罐茶作為現代派中國茶,在茶產業的現代化、科技化研究中工作卓著。本次受邀出席年會,小罐茶作為科技茶企的代表,就產學研合作與科技創新方面的成果、經驗進行了分享。
  • 當「茶博士」遇到600年的陝西茯茶……
    2011年,胡歆從中山大學博士畢業,上學期間他主要從事的是植物生理生化研究,畢業的打算也是回到高校繼續從事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不過隨後,網上一則來自陝西的企業招聘信息引起了胡歆的關注,中意於這家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在招聘待遇中提供的科研待遇,胡歆就投了簡歷來到陝西參加了面試。
  • 高秀兵:「茶博士」的「扶貧經」
    位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的腹地,石阡苔茶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前幾年,茶園種植零亂,茶葉管護標準不一,茶樹始終沒有成為老百姓的搖錢樹。  2012年,貴州省農科院結對幫扶石阡縣以來,精準選派科技幹部助推石阡農業產業發展,茶科所的「茶博士」高秀兵隨著科技幹部下農村的大流,於2014年開始,踏上了石阡「扶貧路」。
  • 高秀兵:「茶博士」的「扶貧經」
    位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的腹地,石阡苔茶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前幾年,茶園種植零亂,茶葉管護標準不一,茶樹始終沒有成為老百姓的搖錢樹。  2012年,貴州省農科院結對幫扶石阡縣以來,精準選派科技幹部助推石阡農業產業發展,茶科所的「茶博士」高秀兵隨著科技幹部下農村的大流,於2014年開始,踏上了石阡「扶貧路」。
  • 水滸中的「茶博士」是什麼人?茶與博士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
    在此基礎上,所以宋、魯、魏等諸侯國紛紛設置「博士」一職。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第為魯相。——《史記》其實,戰國時期,最早的博士叫「祭酒博士」。因為能當選者,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祀時他們要先端起酒灑在地上,實行祭禮,所以名之為「祭酒博士」。
  • 給世界的一杯好茶——重慶首屆鬥茶大賽落幕
    歷時半個月的評選後,「重慶茶葉三大品牌暨十佳茶葉產品」、「重慶市十佳茶葉企業」、「重慶市十佳手工制茶師傅」、「重慶市茶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四大類獎項均塵埃落定。  此次大賽作為重慶參加由農業農村部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的準備工作,得到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普洱茶王牛津發聲 助力中國茶品牌出海
    企業掌舵人紀翔擁有三十餘年企業管理實戰經驗,不僅是中國古代十大茶人紀襄廷第四代傳人,還擁有高級經濟師、高級評茶員、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多個頭銜,並連續十五年被評為昆明市優秀企業家。追溯普洱茶王集團的歷史,「普洱茶王」名號乃清朝光緒皇帝欽賜,已有138年之久。
  • 湘益茯茶榮譽出品國家科技進步獎紀念茶
    於1939年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租賃「德和慶記」茶號組建「湖南省磚茶廠」,次年改為「中國茶業公司安化磚茶廠」。新中國成立後,該廠總體搬遷至安化縣小淹鎮,並於1953年改名為「安化第二茶廠」,同年試製茯磚茶成功。1958年,「安化第二茶廠」遷建至益陽市,改名為「湖南省益陽茶廠」,並將手築茯磚茶全面改為機械壓制茯磚茶。
  • 科技引領中國茶業,小罐茶入選《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白皮書案例
    大會以「新技術引擎 新商業增長」為主題,網易、科大訊飛、寶島眼鏡、小罐茶等企業共聚一堂,分享數位化運營經驗、探討新技術與新商業未來。特別地,本次網易智企還聯合全球頂級戰略管理諮詢羅蘭貝格,篩選出各行各業中數位化實踐優秀案例,重磅發布《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
  • 茶資訊 | 「科創中國」茶產業科技服務團 助力柳州三江「青茶...
    7月12-16日,2020年「科創中國」茶產業科技服務團助力三江侗族自治縣「青茶」產業脫貧攻堅活動啟動儀式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舉行。該項活動由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科創中國」茶產業科技服務團派出9位專家,在學會理事長江用文研究員的帶領下走進三江,為三江茶葉產業發展「把脈」開「良方」,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武夷心紅袍結 茶博士李遠華三十五載情系武夷茶
    三十五年間,李遠華著述的關於武夷巖茶的論文、文章達到100多篇,他主編和參編了《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海峽茶產業報告》、《武夷茶大典》、《茶文化學》等12部在茶產業有影響的著作上百萬字,還指導本科生、研究生著述100多篇各類以大紅袍為研究主題的論文、文章。著述累牘,學子盈門,這些為李遠華贏得了「大紅袍理論導師」的讚譽,他還擔任了南平市茶葉學會的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