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單獨二孩」政策通過時間與廣東有時間差,這中間生育二孩罰款嗎?
二孩申請者須父母開一份「獨生子女證明」,但證明的具體格式有要求嗎?
符合「單獨」條件,收養了一個孩子後又生育一個孩子,能申請「二孩」嗎?
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12月底通過單獨二孩決議,廣東政策落地為3月底。
一到三月生了娃,罰款嗎?
廣東是繼浙江、江西、安徽、天津、北京、上海、廣西、陝西、四川後,第10個正式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省份,如果按照廣東通過相關條例的時間算起,二孩的時間節點在3月27日。但這個時間點,卻令一些符合「單獨」政策的家庭遭遇了「冰火兩重天」——晚於26日出生的「二孩」成了寶貝,早於27日(晚於國家條例2013年12月28日)出生的成了「債務」。這合理嗎?
昨天,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規處處長李如章和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原所長鄭梓楨與網友就「單獨二孩」的話題進行了交流——
「單獨二孩」時間點需明確
廣東放開「單獨二孩」後,網上對於政策落地前搶生的媽媽們看法很多,有人為她們抱不平,也有人評價「為什麼要這麼急」。
李如章認為,廣東省政策的落地時間是3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議是在去年12月28日通過的,兩者之間有三個月的時差。「按照我對法律的理解,在12月28日全國人大決議生效之後出生的,都應該算是合法。雖然廣東的政策落地晚了三個月,但是全國人大的決議對全國公民都是生效的。」
但鄭梓楨認為,個案情況都有不同。但是,從整個社會來說,社會治理與建設應該依靠法治,「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從國家政策時間開始計算有一定道理,具體還是看這個過渡期怎麼算。」鄭梓楨說,即便把分界時間推到去年的12月28日,「如果有人提出跟這個時間只差3天怎麼辦?又怎麼去考慮這個情況?所以我覺得還是按法律辦為好。搶懷搶生的媽媽如果是抱著僥倖心理,那就要承擔風險,承擔罰款責任。」
廣東只花了3個月,就讓國家政策落地,鄭梓楨認為,這已經表現出了對搶懷媽媽們的善意和寬容,「3月27日之後生的都沒有問題,3月27日之前生的要求優惠,要求網開一面,我覺得這就有一些讓有關部門為難了,因為合法界限定到哪一天合適,很難說清。」
將組織培訓以解決辦證難
政策落地了,但是否能執行到位?這是網友普遍關心的話題。例如,國家衛計委提出不可以「人為設置門檻」,基層執行時能做到嗎?
「就以往的經驗來說,各個地方會有一些『土政策』,『人為設置門檻』就是土政策。現在有些地方辦證仍不順暢,這就提醒我們各個辦事部門需要制訂出臺一些程序。」鄭梓楨認為,廣東制訂單獨二孩政策,並未保留生育時間間隔和年齡限制,「這也是一種『不人為設置門檻』,讓老百姓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設定生育計劃。」
李如章也認為,政府需要做好的主要是衛生、醫療、基礎教育等公共服務的配套和統籌工作,「政策剛落地肯定會熱一陣子,出現『二孩』小高潮,今年是小高潮,明年也是小高潮。五年後,這些『小高潮』裡出生的小孩就要上幼兒園了,教育、醫療等就是各級政府真正要下工夫去做的。」
據了解,就在本月,省衛計委將組織全省相關部門進行培訓,對流程的統一、辦證的標準都會進行規範,屆時辦證難的問題會得到有效的解決。
人口數量可能會局部增長
放開二孩,是不是意味著人口數量會大幅增加?這也是網友十分關心的問題。
作為人口學專家,鄭梓楨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一對夫婦一生中生兩個小孩,雖然短期會導致人口增長,但是從長遠來說,總的人口數還是會逐步下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他是這樣算出來的:一對夫婦如果平均生2.1個孩子,這時整個人口數量是靜止的,因為一對夫婦是兩個人,生兩個小孩的話正好置換,而多出的0.1是屬於死亡的。所以,要是一個家庭平均生2.1個,總的人口數不增不減。而如果只生兩個,並沒超過2.1。「也就是說,單獨二孩政策可能會造成人口數量局部增長,但是對整個國家來說,人口數量不會增長。」
鄭梓楨認為,目前人口總數仍然需要控制,「人口還會增長,增長到15億甚至到16億才會停下來。在人口數量得到控制、勞動力有一定的儲備、人口結構不大起大落的情況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是合適的。」
對生二孩的選擇會更理性
當代年輕人的生育觀跟30年前相比,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鄭梓楨認為:「三四十年前如果允許生兩個,大部分家庭肯定是選擇生。然而現在政策放開後,並不是100%的單獨家庭都願意生第二胎,有50%已經算很好了。」
鄭梓楨分析,由於醫學水平的發展,孩子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80後、90後的年輕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他們不願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說生第一個小孩是因為盲目,『人要我也要』的心理,那麼到第二個小孩,特別現代社會,人們就會考慮到成本、效益和經濟壓力,理性地去處理這個問題。」
但李如章提出,「別讓錢決定孩子」。年屆半百的他認為,到了四五十歲時就會深刻體會到,只有一個小孩太孤單了。小孩年紀小時是他孤單,長大後他工作了,是父母們孤單。
參加互動的網友也有不同的態度:網友「夢凌」認為,80後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成長中很孤單,「我不能讓我的女兒這麼孤單,所以我計劃給她生一個弟弟的。」網友「王蒙蒙」則表示:「雖然政策放開了,但把孩子生出來是要負責任的,所以作為單獨家庭還是要做好準備才行。」
鄭梓楨認為,很多家庭出現了考慮和猶豫,這是一種理性的態度。社會發展得越快,生活水平越高,整個人口的生育率會下降是正常的。「從宏觀方面來說,不管個體怎麼想,整個趨勢是生育率下降的。具體到家庭,責任還是要考慮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