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 處暑:夏將止,秋未滿

2021-02-12 愛天涯

今日處(chǔ)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即炎暑天行將結束,秋天腳步越來越近。一場秋雨一場涼,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幹支歷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鬥七星,彎彎的鬥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處暑的準確時間為8月23日18時37分,標誌炎熱的暑天即將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情況將出現轉折,氣溫開始逐漸下降。

作為我國權威的天文測算部門,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實施中國的日曆編算和發布。每年編算次年的農曆日曆,其中包括朔望和節氣時刻,時間均精確到分鐘,作為標準在每年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中正式發表,並以《日曆資料》的形式對外發布。

據了解,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處暑意思是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此時節,天氣雖然轉涼,但是中午前後仍然很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老虎」的說法。


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古人稱鷹為義禽,秋氣肅殺,鷹感其氣而開始大量捕獵鳥類,食前必先陳列祭祀之。二候「天地始肅」,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這是告誡人們,秋天天地肅殺,人也應該順應自然,做到收斂而不驕淫。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梁等農作物的總稱,「登」是成熟的意思。

北方秋意漸濃——在北方地區,時至處暑節氣氣溫開始走低。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小露鋒芒。

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雨水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曰:「一場秋雨一場寒」。



南方秋虎當道——處暑過後,副熱帶高壓雖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在受它控制的南方地區,人們往往會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有的年份,處暑過後,天氣炎熱程度甚至比夏日更甚,因此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在江淮一帶,也有人將處暑解釋為「處在暑日當中」,其威力可見一斑。

秋日的美景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現,五彩斑斕,令人遐想。此時,田野上正一派忙碌景象。古代的文人墨客們自然會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佳作。

唐代孟浩然在《初秋》詩中寫道:「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悽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同時代杜牧的《秋夕》詩也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詩中的詩情畫意,我們那個時代的兒童,都會有真情實感的。現在的孩子們蝸居在整齊劃一的鋼筋鐵骨的高層建築裡,是很難再有那種純然的原生態體味了。

宋代的幾位詩人寫處暑的詩也頗有新意。仇遠在《處暑後風雨》中云:「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王之道《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有「大旱彌千裡,群心迫望霓。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之句。

處暑養生

處暑後,天氣往往較為乾燥、少雨,人體皮膚可能會因此而變得緊繃,甚至起皮脫屑、毛髮枯燥無光澤、頭皮屑變多、嘴唇乾燥或裂口,或者產生大便乾結等症狀,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秋燥」,處暑的「秋燥」屬於溫燥,氣候變化差異大,常使某些疾病在這時候覆發或加重,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另外,由於早晚溫差大,極易感冒。

處暑之時,人們的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穿著:雖有「春捂秋凍」一說,但處暑過後,早出晚歸者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是夜間外出,要多穿衣服。

鍛鍊:早晚可適當運動,中午氣溫偏高,仍需要避免室外運動,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不宜晨練一直到太陽當空。

飲食:有些人在處暑過後往往胃口大開,但此時仍不宜多吃肉類等高蛋白食品,可選用適合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夜寢:白天若室溫不高可不開空調,開窗使空氣流通。晚上入睡前,應關好門窗,因深夜往往降溫幅度較大。

滅蚊:處暑過後仍是蚊子繁殖高峰期,必須重視家居滅蚊,噴灑殺蟲劑。

一場秋雨一場涼,「可愛的夏天就要過去了,我們還十分懷念這個夏天……」我想起60多年前,我的小學國文課本上的這句話。是的,這個夏天真的和我們漸行漸遠了.

-END-


||||

微信號:lytyhw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相約天涯...



相關焦點

  •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在二十節氣中,有一節氣名為處暑,時間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是屬於秋天的一個節氣。那麼你知道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
  • 處暑是什麼時候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當時間行走到處暑這個節氣上,夏天終於收好行裝走了。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那麼處暑到底是什麼時候呢?
  •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內涵介紹
    立秋代表進入秋天的意思,而立秋過後的節氣是處暑,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處暑是什麼意思呢?處暑有哪些農諺呢?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代表寓意: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 今日處暑!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處暑習俗 處暑後天氣還熱嗎
    今天是2019年8月23日,處暑。處暑即為「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處暑
    立秋過後,就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下一個節氣處暑。
  • 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什麼意思 處暑節氣養生圖片
    一般情況下,處暑節氣是在每年陽曆八月下旬,今年也不例外。在今年,處暑的具體時間是在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那麼處暑是什麼季節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2017年處暑是幾月幾日  2017年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2017年08月23日 06:20:09 星期三 (丁酉年(雞年)七月初二)  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鬥七星,彎彎的鬥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處暑節祝福語朋友網說說與圖片大全
    #今日處暑##處暑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
  • 處暑節氣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 處暑說說心情早安語錄
    北京時間8月23日18時2分迎來「處暑」節氣,標誌炎熱暑天即將結束,逐漸進入到氣象意義上的秋天,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情況將出現轉折,氣溫開始逐漸下降。  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處暑節氣的圖片,以及分享一些處暑說說心情早安語錄。  處暑節氣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
  • 處暑民俗習俗有哪些?處暑節氣吃鴨子有什麼寓意?
    8月23日將迎來24節氣的處暑。處暑是標誌性節氣,天氣由熱轉涼。降水稀少十分乾燥。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而處暑節氣正是農曆七月。這個時節,柔和的涼風習習吹來,讓人感到陣陣涼爽,而不像夏天那樣的熱風,讓人難以承受。每個節氣都會有一些特色的習俗,處暑也不例外,處暑這一天百姓都怎麼慶祝呢?處暑節氣民俗有哪些。
  • 2020處暑是幾月幾日幾點 處暑節氣吃什麼食物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22日23時45分迎來「處暑」節氣,這意味著暑熱即將終止,氣溫開始下降,初秋漸次登場。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從立秋開始的第二個節氣,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太陽輻射減弱。
  • 節氣 | 處暑·真正的暑熱終結者~
    」2020年8月22日 帶著涼意的處暑節氣終於來了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秋天節氣「處暑」可沒少因為這個名稱被誤解畢竟在大家的認知裡「暑」之一字是夏天的專屬名詞而處暑的季節屬性因此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節氣「處暑」有著「終結暑熱,開啟秋季」的雙重身份是名副其實的暑熱終結者「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處暑節氣是三伏天的休止符,也是秋季的小序曲。嫋嫋涼風在這場對決中佔據上風,千金難換的「處暑秋」正式上線霸屏。
  •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以及應候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這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50°,處就是止的意思,處暑就是暑氣至此而止的意思,預示著炎熱即將過去了。處暑五天一候,也分三候。一候,鷹乃祭鳥。天地間萬物有開始凋零的跡象了,比如荷葉有開始枯萎的跡象等等,劉徹的《秋風辭》裡面更有「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也是在描述處暑二候的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梁等農作物的總稱,登,在這裡是成熟的意思。箕子的《麥秀歌》更有「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等都是在描述處暑三候的禾乃登。
  • 處暑節氣,艾灸養生早知道!
    東漢《四民月令》有云:「處暑中,向秋節,浣故制新。」意思是說過了處暑就到了秋天了,需要準備換季的衣服了。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 痰溼質-處暑節氣的「活法兒」
    痰溼體質處暑運動小貼士:適當出汗,分次補水適當出汗即是平衡人體陰陽的有效手段,也是排除痰溼的必要之舉。處暑節氣痰溼質也不要忘了運動鍛鍊這件有益於健康的事。原則上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散步也好,打球也罷,韻律操也行,只要身上剛出一層薄薄的汗就可以了。
  • 二十四節氣民俗美食之處暑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交接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是說,處暑之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天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
  • 處暑節氣養生吃什麼 處暑飲食養生食譜推薦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2018年處暑具體時間是8月23日12時9分,處暑節氣到來,天氣還會熱嗎?氣溫下降逐漸明顯,但「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此時節「秋乏」,保證充足睡眠、養精蓄銳;貼秋膘要循序漸進,飲食不能過於辛辣油膩,多飲水,常喝粥,防秋燥。處暑養生吃什麼好?
  • 「處暑」用英文怎麼說?雙語說節氣
    「處暑」用英文怎麼說?:雙語說節氣處暑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有「終止」之意,處暑的到來意味著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正在脫離炎夏,邁入涼爽秋天,因而可譯為End of Heat。
  •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暑將退 伏而潛出
    2020年8月22日 農曆七月初四 節氣釋義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表示躲藏、終止。
  • 民俗:「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處暑節氣後天氣還很熱嗎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三伏天裡大家喊著天氣那麼熱,巴不得趕緊泡在水池裡。眼看處暑即將迎來了,北方比南方要更早進入秋季,所以天氣也稍微涼快些。
  • 主播說節氣 | 主播王琪問問你,處暑的「處」是什麼意思?
    每年的公曆8月23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處暑節氣,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那這處暑節氣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氣呢,處暑的處又是什麼意思,咱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處暑從文字上就能夠感受的到這是一個反應溫度變化的節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當中有 處暑 七月中 處 止矣,暑期至此而止矣,處暑的諧音是出暑,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