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湖南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廳長王瑰曙向全球第一家孔子課堂——泰國曼谷岱密中學孔子課堂負責人推介並捐贈《心學智慧——<傳習錄>中英文雙語漫畫讀本》一書。據悉,該書在今年6月就已作為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優質素材被湖南省外事辦、寧波市外事辦所採用。這本書的編寫繪製離不開一群年輕人的不懈努力。他們,就是寧波大學陽明文化海外傳播青年志願者團隊。
一群大學生的「知行合一」
寧波大學陽明文化海外傳播團隊,由來自該校英語、日語、德語、藝術設計、歷史學、金融等專業的2名研究生、7名本科生組成,其中5名核心成員均是中共黨員,其他人也都是入黨積極分子。在這支團隊中,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學科交叉通力合作,30個月堅持不懈沉心研究,參加了20餘場學術會議和文化活動,在實踐中知行合一。
起初,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團隊研究重點是以《傳習錄》為中心的陽明學海外傳播現狀。得益於語言專業的優勢,團隊成員能夠與留學生進行深度交流,也能通過交換學習走出國門調查研究。在對14個不同國家年輕人進行訪談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孔孟思想可謂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陽明文化卻面臨話語權被搶奪的危機。日韓兩國積極研究陽明文化,逐漸形成自成風格的陽明學派,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互動,一時大有「喧賓奪主」之勢。
在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驅使下,團隊迅速行動起來,到圖書館查詢文獻資料、到博物館考證歷史發展、通過網際網路搜索前沿動態,充分利用一切海內外資源,對陽明學海外傳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分析。
經過系統的梳理與分析,陽明學海外傳播面臨的困境逐漸清晰。首先,現存通行較廣的《傳習錄》英譯本主要採用西方話語對陽明思想進行闡釋;其次,當下融媒體模式盛行,而陽明學仍然通過單一的紙質媒介和文字模態對外傳播,傳播面和傳播廣度受到極大限制;第三,哲學家群體對《傳習錄》的專業解讀,主要針對英美高校東亞研究或宗教學研究的專業人士,影響範圍有限,由此心學智慧未能達到其應有的影響力。
究其根本,西方世界缺少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能夠準確闡釋陽明學核心思想而又通俗易懂的普及型讀本。這也間接導致陽明學尚未能夠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世界哲學的體系建構中去。由此,繪製一本通俗易懂的《傳習錄》中英雙語漫畫讀本的想法應運而生。
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是一場在陽明故裡跨越500餘年的對話。
團隊完成了近千頁《心學智慧——<傳習錄>中英文雙語漫畫讀本》,包含近500幅漫畫。該讀本一改傳統的純文字傳播模態,將言微義豐等的陽明思想變為靈動的漫畫形象。當厚重的心學思想理念以立體、多維的方式傳播呈現,將心學智慧帶入中外讀者的日常生活,陽明文化就有了更多人情味和親和力,也為現代人的「知行合一」提供更高境界的智慧引導。
今年5月,由團隊完成的作品——「傳好中國文化:陽明文化對西傳播的實踐探索——基於《傳習錄》海外傳播比較研究後的優化升級」,經過層層比拼,斬獲浙江省第十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團隊的實踐成果豐富了陽明學傳播媒介、擴大了受眾群體,得到多方認可。國際著名漢學家安樂哲、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等專家高度讚賞這一成果,認為是努力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有效嘗試。中國外文局、孔子研究院等亦給予高度評價,指出該作品體現的是青年學子強烈的家國情懷與文化擔當,對於推動新儒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據了解,漫畫讀本已被寧波市外事辦、寧波市王陽明研究院、湖南省外事辦等多方機構採用,並將於年內由國家一級出版社刊印發行。
與此同時,漫畫電子圖書也受到海外6所孔子學院的青睞,並作為輔助教材投入使用。本學期開學以來,冰島北極光孔子學院、黑山孔子學院為當地的漢語文化課增加了課後閱讀材料——《心學智慧——<傳習錄>中英雙語漫畫讀本》,作為漢語學習的補充。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句式特點和朗誦節奏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積極地在誦讀中感受中華經典的韻味。
冰島孔子學院的宋紅齡老師表示,書中漫畫插圖的形式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寓教於樂,效果很好。同學們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和中國哲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非常期待在接下來的課堂中繼續通過漫畫讀本與聖賢對話。
寧波大學出國訪學的教師將帶著漫畫讀本分赴韓國、英國和羅馬尼亞等國交流、傳播。赴瑞典等地的交換生也紛紛成為陽明文化使者,舉辦中國文化日,講述心學故事。國內國學雙語教學基地也已將漫畫讀本作為課堂教材進行推廣,讓更多青少年在品讀精彩故事、感受中華文化永恆魅力的同時,提高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點、線、面逐步推進,國內國外同步推廣。團隊嘗試用當代的方式賦予陽明文化被世界更廣泛認識和接受的形式,讓陽明文化在當下獲得蓬勃的生命力。
談起研究陽明學對西傳播實踐探索的初衷,團隊負責人費周瑛說,「陽明學是浙東文化的精髓所在,作為浙東學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傳承與傳播陽明學;同時作為一名外語專業的學生黨員,我們更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肩負起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團隊成員楊楠說:「傳統文化典籍在海外的傳播不僅是語言與文化的交流切磋,更是一種情愫,浸潤著歷史的厚重。我們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就是要做中西方文化長河之間的擺渡人,在更高更廣的平臺講好中國故事!」漫畫繪製者申熠輝更是感嘆道:「藝術表現是晦澀抽象的思想跳入大眾視野的一個支點,是一種幾乎人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傳承中華文化,任重道遠,而在傳承陽明文化的過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座右銘——知行合一。」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