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手臂進階術:肱二頭肌全方位刺激》的第十講,今天我們將和大家討論下肱二頭肌的第二個技術:超級組訓練。
如果你已經熟練掌握了我們之前講解的,肱二頭肌全面刺激的動作;
如果普通的訓練模式並不能給你帶來更強的泵感和增肌效果;
如果你的訓練時間有限,渴望通過高強度刺激,來強化自己手臂的薄弱部分……
那麼你最起碼應該嘗試著,在手臂訓練日安排超級組訓練計劃。
什麼是超級組訓練?
第一類:針對同一目標肌群,採用不同的兩個動作連續刺激,使肌肉持續發力。這樣的超級組,是針對某一弱勢肌群的強化刺激,例如肱二頭肌。
常規的訓練計劃以動作個數作為區分,例如槓鈴彎舉5組,牧師凳彎舉5組……每一組之間設置組間歇,從而更好地恢復體力。
但超級組跳過了組間歇的過程,讓我們將兩個動作結合起來,讓肌肉充分力竭。例如我們做一組牧師凳彎舉,不要休息,馬上把啞鈴拿起來做錘式彎舉。
當你的第二個動作也完成之後,你就可以休息一下,下一組動作依然是把兩個動作連貫起來,一口氣做完。
這樣做四組相當於平時的八組(2個動作*4組),而且是在組間歇更少的情況下。這樣你可以告訴別人:我剛剛完成了一個「牧師凳彎舉+啞鈴錘式彎舉」的超級組。
如何安排肱二頭肌超級組訓練?
根據我們往期的專欄內容,我為你提出如下幾個建議:
體前彎舉+體後彎舉:(這兩個概念請參看第二講的內容。)不同體態下的彎舉,可以分別對外側頭和內側頭進行強化刺激,不妨將這兩個模式下的不同動作進行組合,讓自己的手臂全方位獲得提升。
舉例:上斜啞鈴彎舉(第四講)+凳上彎舉(第五講)
針對弱項的針對性強化:針對寬度和厚度的打造,動作選擇是不太一樣的;針對不同部分肌群的強化,動作行程是不太一樣的。把針對弱項的動作篩選出來組成超級組集中訓練,自然會更加高效。
舉例:打造肱二頭肌的厚度,你完全可以把外側頭的訓練動作和啞鈴錘式彎舉進行結合。
不同器械的優化組合:很多人覺得自己只用啞鈴彎舉就可以,這是非常片面的。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訓練效果,不同的訓練者應該嘗試多種器械,進而更了解自己的訓練習慣。舉個例子:也許你只喜歡吃西瓜,但是吃蘋果對你的健康有好處,那麼你也應該嘗試著把蘋果納入到飲食體系當中。
手臂訓練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習慣了啞鈴,但也要嘗試將繩索、固定器械、龍門架不同形狀的握杆,都放到自己的彎舉模式當中。
把任意兩個動作靈活地組合,就可以形成一個超級組動作,而這可能就是你手臂進階的鑰匙。
舉例:啞鈴彎舉+繩索錘式彎舉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槓鈴彎舉最好不要和其他動作構成超級組,一方面是動作選擇的重量較大,再引入到超級組訓練中容易受傷;
另一方面,槓鈴彎舉可以採用上一章提到的「半程訓練技術」進行優化,進而提升手臂泵感。
第二類:將目標肌群和它的拮抗肌訓練動作放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