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肱二頭肌的訓練動作你會想到什麼?
是不是最簡單的訓練部位,只需要各種彎舉就能打發的一塊肌肉?
其實肱二頭肌的訓練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並不少。
肱二頭肌共有兩個頭:外側長頭和內側短頭。
肱二頭肌的主要功能是手肘的屈曲,其實在練肱二頭時,肱肌和肱橈肌的訓練也應該加入其中。
在鍛鍊肱二頭肌的時候,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以為做各種彎舉動作,就能讓肱二頭肌得到充分的鍛鍊,就可以讓肱二頭肌肌峰練得又高又大。
其實肌峰的高度,除了和肱二頭肌訓練有關,還和手臂上的其它很多肌肉有著深不可見的聯繫。
在肱二頭肌的下方有一塊肌肉,叫做肱肌,它在我們做彎舉的時候,是輔助性發力的。如果把下面那塊肌肉能夠墊高,對提高肱二頭肌的視覺效果是很直接的。
而這時候常規的彎舉動作是很難刺激到肱肌的,而錘式彎舉則能夠非常好地做到這一點。
在錘式彎舉的時候,需要讓前臂向內旋轉一些,而這個旋轉的動作就能很好地刺激到肱肌。
當然,如果只把肱肌給墊高也是不夠的,完美的肱二頭肌還需要足夠發達的內側和外側肌肉作為支撐,只有規模夠大才能讓手臂看起來更有力度。
那麼是不是用較大的重量就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呢?
並不是。
其實在鍛鍊肱二頭肌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用過大的重量來練習。
要知道一味地增加負重,不能夠也不足以讓你獲得更高的收益,還有可能導致自己受傷,所以不推薦使用過於重的負荷來鍛鍊。
當你準備要增加負重的時候,應該是當你的肌肉力量也提升了之後才應該做的事情。
健身時,尤其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閒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來分享4個利用牧師凳來進行的彎舉動作,牧師凳可以讓肱二頭肌的訓練更加孤立,訓練感受也會更棒。
動作1:反向牧師凳啞鈴錘式彎舉
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讓肱二頭肌孤立發力。
首先反坐在牧師凳上,使身體挺直稍向後傾斜靠緊後側,讓大臂後側的肱三頭肌抵緊牧師凳靠墊,這樣能夠讓肱二頭肌更好地進行孤立發力。
然後控制好呼吸,不要聳肩,用肱二頭肌發力帶動手臂向上舉起啞鈴,以全程動作為主,快速抬起啞鈴,然後慢放還原至起始位置。
每組12-15次,做4組。
動作2:牧師凳啞鈴集中彎舉
通常做這個動作時都會用槓鈴進行,但如果更換成啞鈴來進行動作你一定沒有嘗試過!
將槓鈴替換成啞鈴進行動作的好處是需要更多的核心去支撐動作,缺點是要犧牲一部分重量,但相信這個動作一定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動作要點:保持掌心朝上對握啞鈴,在彎舉的過程中將兩隻啞鈴用力向內擠壓併攏,同時向上做彎舉的動作,這樣的好處是能讓肱二頭肌的短頭有更集中的刺激。
每組做12-15次,做3-4組。
動作3:牧師凳啞鈴彎舉變式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同時鍛鍊到肱二頭肌和小臂肌肉?
有的。
在啞鈴彎舉中加入一些旋轉動作,就能夠使小臂和肱二頭肌都得到刺激。
動作要點:將單臂的肱三頭肌部位抵緊牧師凳墊子,以提供穩定支撐。
然後掌心朝上握緊啞鈴向上彎舉,保持1-2秒頂峰收縮,然後在準備下放啞鈴時將手腕向內旋轉至虎口朝上(也就是變換為錘式彎舉),然後慢慢下放啞鈴,到最底部是旋轉至起始姿勢,然後再次重複動作。
每組10-12次,做3-5組。
動作4:牧師凳錘式彎舉
用牧師凳的好處就在於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帶來更加孤立的訓練感受。
用牧師凳進行錘式彎舉和自由動作一樣,首先將一隻手臂的末端抵緊牧師凳靠墊,使掌心朝內握緊啞鈴,使虎口朝上向一側進行彎舉動作。
下放時儘量控制動作慢放,不要將手臂完全伸直,保持肱二頭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每組10-12次,做3-5組。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