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9日訊(記者 周和平)今年是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36周年。受日本鹿兒島市政府邀請,本周,雅禮中學交響樂團與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舞蹈隊作為中國湖南省長沙市代表團前往參加10月20日舉行的第十三屆「鹿兒島亞洲青少年藝術節」,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的深厚友誼在這個金秋季節再次得到升華。
近日,長沙市檔案館向本報獨家解密了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的相關館藏檔案。抖落歲月的塵埃,這些檔案見證的是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穿越時空的友誼,長沙市仿照愛晚亭的樣子在鹿兒島捐建「共月亭」成為兩市友誼的見證。
檔案史志 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的友好交往始於1981年
在長沙市檔案館館藏的外事檔案中,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的檔案很豐富,既有結為友好城市的相關批覆文件,也有結為友好城市以來雙方來往交流合作的相關記錄文件,還有交往的實物,字裡行間彰顯的是長沙市與鹿兒島市36年來友好的真誠與務實。
據記載,鹿兒島市與長沙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百年前。1909年,留學日本的黃興從西鄉隆盛參與明治維新的經歷中收穫良多。
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的友好交往始於1981年6月,其時,鹿兒島市政府派出官員來到長沙考察。當年11月,鹿兒島市有友好訪問團來長沙參觀訪問,受到長沙人民的熱情接待。離開時,該訪問團表示願意促使兩市結為友好城市。根據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精神,1982年2月,長沙市也向鹿兒島市表達了結為友好城市的意願,並受邀於當年7月派出先遣團赴鹿兒島市,就結為友好城市進行商談,雙方商定於10月30日在鹿兒島市舉行締結友好城市籤字儀式。
經過準備,1982年10月26日,時任長沙市代市長的熊清泉率團前往鹿兒島市,於10月30日與鹿兒島市市長山之口安秀共同籤署締結友好城市協議書。在籤字儀式上,雙方交換了友好旗,長沙的大紅軟緞友好旗上繡著「和平共衛,友誼同珍」金色字,鹿兒島的綠色綾錦友好旗上繡著「友好萬古,和平永世」的金色字,長沙市和鹿兒島市結成湖南省第一對中日友好城市關係。
檔案鉤沉 模仿愛晚亭建成「共月亭」落戶鹿兒島市
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結成友好城市以來,交往頻繁,合作密切。30多年來,鹿兒島市成了長沙市國際友城交往中最為頻繁、最富有成效的典範,「愛晚亭」「出口」到鹿兒島市、鹿兒島市贈送「友好和平」青銅群像就是其中的見證。
據記載,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籤署締結友好城市協議時,長沙市的嶽麓山和鹿兒島的櫻島山作為兩城的相似點,成為雙方關注的一大話題。在隨後的交往中,長沙市決定仿照嶽麓山的愛晚亭,在鹿兒島市捐建一座亭。1985年,模仿愛晚亭建成的「共月亭」在鹿兒島市天保山公園亮相,成為該市的一大新景點。鹿兒島市贈送給長沙市的「友好和平」青銅群像,於1984年落戶長沙的曉園公園,由4組8個中日青年組成,他們昂首挺胸,嚮往未來、熱愛和平,象徵著中日兩國人民將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至今是曉園公園的一處核心景點。
這些年來,長沙市與鹿兒島市的交流合作在多個領域展開。記者注意到,市檔案館館藏文件中就有《長沙市友好代表團和長沙市農業、新聞友好訪問團訪問日本鹿兒島市情況的報告》。1986年,長沙市經濟技術友好代表團訪問鹿兒島市,通過與政府官員和經濟貿易界人士的廣泛接觸和洽談協商,取得了引進汽車鑑定檢測設備、合作加工骨粉、以多種方式銷售長沙產品、派醫務人員進修等成果。
相關信息顯示,30多年來,長沙市和鹿兒島市積極開展對口交流,長沙市10餘次派出經濟考察團赴鹿兒島市訪問,多次在鹿兒島市舉辦商品展,同時利用各種機會舉辦多種投資座談會或說明會,以促進經濟領域內的合作。自1984年起,長沙市每年向鹿兒島市派遣2名研修生和2名農業實習生,至今已派遣100餘人。兩市還就充分挖掘旅遊資源、推介旅遊線路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多次探討,相互為對方開拓海外旅遊市場提供便利,促進了長沙和鹿兒島兩市友誼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