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電子商務已經很發達了,萬物皆可網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會去超市購物,這種體驗是網購無法替代的。
通常,人們去超市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小區周邊的大型超市,我們經常看到的超市品牌有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
其中,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超市巨頭,連續7年登上世界500強榜首,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239.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64萬億元,這個營收規模是阿里巴巴的7倍多。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中國開出了442家門店,不做比較的話,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但是,如果沃爾瑪跟這家中國超市巨頭相比,在國內的門店數量還是有所差距的,它就是「華潤萬家」,號稱中國超市之王,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根據中國百強超市榜單顯示,2019年,華潤萬家營業收入為1012.54億元,打敗沃爾瑪、家樂福等多個知名品牌,在該榜單中位居榜首,成為中國最大的超市集團。
華潤最早於1938年在深圳成立,當時的名稱為「聯和行」,後來改名為「華潤公司」,先後做過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代理商、香港冷鏈食品供應、石油等業務,直到1983年,香港華潤大廈落地,才改名為現在的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是一家多元化企業,在香港和內地都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還包括雪花啤酒、怡寶水、萬家超市、萬象城等多個知名品牌。
其中,華潤萬家主要經營零售業務,1991年在香港開出第一家超市,後來慢慢擴張,收購了廣東本土的萬方超市和萬佳超市,從而奠定了在內地零售市場的基礎。在廣東有了知名度之後,華潤萬家才逐漸向全國各地擴張。
2004年,華潤在江蘇收購了當地最大連鎖超市「蘇果」,藉此搶佔華東市場。另外,華潤萬家在華北地區立足,也是通過收購當地最大的連鎖超市企業「天津月壇」來實現的。
由此看出,華潤萬家的擴張並非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就比如它通過收購廣東本土知名連鎖超市企業,成功佔據華南市場後,再將這個成功的模式複製到其他市場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另外,收購的對象都是在當地深耕多年的的知名連鎖超市,在別人打下市場的基礎上,將對方買下,改個名就可以變成自己的了,省了很多試錯成本。
當然,華潤萬家在擴張的過程中,難免也有失誤的時候。2014年,華潤萬家的門店數量高達4000多家,規模夠大了,但是利潤卻跟不上。為此,華潤萬家及時剎車,果斷調整經營策略,將門店數量縮減至3000多家。
目前,華潤萬家穩居中國「超市一哥」的寶座。隨著新零售市場的興起,華潤萬家也不甘落後,推出「萬家MART」、「萬家LIFE」等新零售品牌,去迎合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並且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抗風險能力更強。
至於華潤萬家能否一直保持其在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那就留給時間來作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