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市巨頭崛起,打敗沃爾瑪、家樂福,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2020-12-18 財經八卦喵

雖然現在的電子商務已經很發達了,萬物皆可網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會去超市購物,這種體驗是網購無法替代的。

通常,人們去超市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小區周邊的大型超市,我們經常看到的超市品牌有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

其中,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超市巨頭,連續7年登上世界500強榜首,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239.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64萬億元,這個營收規模是阿里巴巴的7倍多。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中國開出了442家門店,不做比較的話,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但是,如果沃爾瑪跟這家中國超市巨頭相比,在國內的門店數量還是有所差距的,它就是「華潤萬家」,號稱中國超市之王,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根據中國百強超市榜單顯示,2019年,華潤萬家營業收入為1012.54億元,打敗沃爾瑪、家樂福等多個知名品牌,在該榜單中位居榜首,成為中國最大的超市集團。

華潤最早於1938年在深圳成立,當時的名稱為「聯和行」,後來改名為「華潤公司」,先後做過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代理商、香港冷鏈食品供應、石油等業務,直到1983年,香港華潤大廈落地,才改名為現在的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是一家多元化企業,在香港和內地都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還包括雪花啤酒、怡寶水、萬家超市、萬象城等多個知名品牌。

其中,華潤萬家主要經營零售業務,1991年在香港開出第一家超市,後來慢慢擴張,收購了廣東本土的萬方超市和萬佳超市,從而奠定了在內地零售市場的基礎。在廣東有了知名度之後,華潤萬家才逐漸向全國各地擴張。

2004年,華潤在江蘇收購了當地最大連鎖超市「蘇果」,藉此搶佔華東市場。另外,華潤萬家在華北地區立足,也是通過收購當地最大的連鎖超市企業「天津月壇」來實現的。

由此看出,華潤萬家的擴張並非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就比如它通過收購廣東本土知名連鎖超市企業,成功佔據華南市場後,再將這個成功的模式複製到其他市場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另外,收購的對象都是在當地深耕多年的的知名連鎖超市,在別人打下市場的基礎上,將對方買下,改個名就可以變成自己的了,省了很多試錯成本。

當然,華潤萬家在擴張的過程中,難免也有失誤的時候。2014年,華潤萬家的門店數量高達4000多家,規模夠大了,但是利潤卻跟不上。為此,華潤萬家及時剎車,果斷調整經營策略,將門店數量縮減至3000多家。

目前,華潤萬家穩居中國「超市一哥」的寶座。隨著新零售市場的興起,華潤萬家也不甘落後,推出「萬家MART」、「萬家LIFE」等新零售品牌,去迎合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並且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抗風險能力更強。

至於華潤萬家能否一直保持其在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那就留給時間來作答吧。

相關焦點

  • 「超市一哥」崛起:門店數量超3000家,連沃爾瑪、家樂福也不及它
    對於群眾來說,日常出門購物都會去超市,在我們平時生活中,超市還是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的。當然說起超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沃爾瑪、大潤發或者是家樂福等,這些超市屬於零售行業「領頭羊」,在市場佔據的份額也是不容小覷的。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加上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零售業佔據居民生活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 國內最大的超市集團:擊敗沃爾瑪家樂福,它在全國擁有3000多家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提起超市,相信我們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一些大型超市的名字: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等等。由於人們對日常消費品的剛需,超市巨頭們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營收業績方面往往能夠斐然的成績。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尤其是2003至2006年的3年間,家樂福門店數以每年16家的速度遞增。2004—2010年期間新增的門店數就達到141家,是前九年所開門店的三倍多,覆蓋領域也從2004年之前的14個省區拓展至23個省份。這也使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家樂福在外資零售始終保持門店數第一,成為中國市場上名副其實的大賣場巨頭。
  • 曾以一敵二,打敗家樂福和沃爾瑪,如今卻巨虧20億,黯然離場!
    那些大型外資零售集團,也紛紛敗走中國,就連曾經力戰家樂福和沃爾瑪的人人樂,也沒能撐過去,淪落到賣身求存的地步。對於人人樂,可能深圳地區的人更加熟悉一些,因為人人樂的起源,就在深圳。從人人樂創立至今,也已經有了23錢的發展歷史,在整個零售行業中,人人樂也算是比較有資歷的一個零售巨頭了。
  • 國內最大的超市集團:擊敗永輝沃爾瑪,它在國內拿下3000多家門店
    在我們的生活中,超市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食品、零食、日用品,甚至是衣物,我們往往都可以在超市中買到。近些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騰飛,人們的錢袋逐漸鼓了起來,而超市行業也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因此,很多外資超市品牌,比如沃爾瑪、家樂福等都將業務延伸至我國市場。
  •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推薦語:眾所周知,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曾經,新鮮的大賣場運營模式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吸引力,本土超市較弱的競爭力也讓這些外資超市取得了明顯的優勢,比如大名鼎鼎的家樂福和沃爾瑪便是當中最亮眼的主角人物。然而在電商的衝擊下,這些洋超市的收入增速和門店擴張速度開始瘋狂下滑,甚至出現了大量關店的現象。那麼我國電商行業發展究竟到何種程度了?
  • 又一民營超市巨頭倒下!曾大戰家樂福沃爾瑪,如今卻「割肉」求生
    幾乎每天都有崛起的神話和落敗同時上演。時代變化的趨勢越來越快,特別是在今天的網際網路行業,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受到影響。其中最典型的還是將會是電商行業對零售業的衝擊。自馬雲推出淘寶以來,給實體店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許多線下商店紛紛倒閉,一些巨頭也受到了影響。而現在中國又一零售巨頭倒下了!它就是人人樂。
  • 擊敗沃爾瑪家樂福,中國的超市之王誕生,銷售額過千億!
    以全球超市巨頭沃爾瑪為例,這家企業曾多次蟬聯世界500強榜單首位。而沃爾瑪背後的沃爾頓家族,更是全球最為富有的家族之一。全球最富有家族排行榜中,控股沃爾瑪連鎖超市的沃爾頓家族以1905億美元高居榜首。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進入21世紀,加入WTO的中國在2004年徹底放開外資零售業,外資超市進入了迅猛擴張期。2010年,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在中國門店數量均在200家上下,根據當時媒體報導的數據,光是排名前三的外資超市就佔據當時31%的市場份額。
  • 民營超市巨頭倒下,曾大戰沃爾瑪家樂福,5年虧損17億被「賣身」
    1995年,國外超市巨頭家樂福和沃爾瑪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任職深圳金屬交易所公司總經理的何金明發現一個問題,為何國內沒有做大型連鎖超市的呢?經過市場調查後,何金明從中嗅到了商機,他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於是決定辭去高薪工作,自己出來創業。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慘澹,誰在圍剿大超市?
    開了60年的家樂福,這次算是「涼透了」。6月23日,深陷關店和負增長泥沼的家樂福,將中國業務80%的股權作價48億元人民幣,賣給蘇寧易購後正式退出中國。作為大超市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也曾想過改變命運。2016年11月1日,家樂福將上海斜土路店改造成24小時營業門店,迎合「夜行動物」們的需要;2017年1月18日,家樂福順應「小而美」潮流,開出了「瘦身版」賣場……這些都沒能挽回家樂福的敗局。在幾年時間裡,賣場的生存模式迅速從Normal切換到了Very Hard。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慘澹,誰在圍剿大超市
    開了60年的家樂福,這次算是「涼透了」。6月23日,深陷關店和負增長泥沼的家樂福,將中國業務80%的股權作價48億元人民幣,賣給蘇寧易購後正式退出中國。 作為大超市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也曾想過改變命運。
  • 否認離開中國?4年關閉74家門店,家樂福已離開,沃爾瑪還在堅持
    沃爾瑪回應「無出售計劃」上面說到一些國際零售巨頭,近年來紛紛縮減了在華投資規模,以及門店數量,用來節約成本。其中也包括,全球最為著名的零售巨頭沃爾瑪。光是在2019年時,沃爾瑪就關閉了在中國的十幾家店鋪。
  • 坐擁3000家門店、年賺上千億的超市巨頭:連沃爾瑪都敗在了它腳下
    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全國人民都只能在家「關禁閉」!除了採購必要的生活所需品和食材意外,大街上幾乎一個人都沒有。企業無法按時復工,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虧損而支撐不住,將要倒下。然而,就在其他行業都在叫苦連天的時候,有一個行業卻營收大漲,它就是超市行業!在疫情之下,大部分的實體店都只能關門,無法正常營業,只有為大家提供生活所需品的超市,可以正常營業。
  • 家樂福中西區分拆 沃爾瑪將投5億改造門店
    昨日,記者從家樂福方面了解到,家樂福(中國)決定進行結構調整,在原有的五大區基礎上新增中部大區,這也意味著之前家樂福(中國)的中西區將分拆為中區和西區,成都則依然是西區的總部。  與此同時,沃爾瑪宣布今年還將投入近5億元人民幣,升級改造全國50家門店。有分析認為,這預示國內零售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 又一國產超市巨頭倒下:曾打敗家樂福沃爾瑪,今5年虧17億終退場
    當何金明發現國內綜合超市商機時,家樂福和沃爾瑪分別於1995年和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然而,當時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大型超市,何金明決定辭職創業。 不過,隨著家樂福、沃爾瑪門店的增多,人人樂的客流開始明顯下降。 於是,為了與這兩家超市巨頭展開競爭,何金明下定決心,探索家樂福和沃爾瑪的經營模式,如管理模式、打折活動、商品擺設等。後來,他不僅整合和學習了這些外資巨頭的商業模式,還發動了價格戰,一天調整好幾次價格,最終贏得了用戶的青睞。不久,人人樂附近的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都被「擠」走了。
  • 蘇寧近日收購家樂福 沃爾瑪轉型山姆會員店,年底開出寧波第二家...
    沃爾瑪轉型    在蘇寧收購家樂福之前不久,5月30日,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商店開出了它在寧波的第一家門店,選址江北萬象城,這是山姆在中國的第25家店。6月18日,沃爾瑪又關停了寧波華僑店。這是沃爾瑪自今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關閉的第14家門店。
  • 曾「逼停」家樂福沃爾瑪!今卻虧損17億「割肉求生」,慘敗告終!
    一次偶然的機會,何金明發現了國內綜合超市的商機。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次年沃爾瑪也進入了中國市場。那時,中國很少有大型超市。因此,何金明決定辭職。憑藉個人的人脈和銀行的信任,何金明於1996年成功獲得100多萬元貸款,並成功在深圳南山區創辦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開業之初,人人樂的客流非常火爆,日銷售額高達6萬元。
  • 中國本土4大超市品牌,真正國產,門店遍布全國,不比跨國超市差
    在全球零售這一市場,表現最為出色的就是沃爾瑪了。早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沃爾瑪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國內170多個城市都開設了門店,在國內零售這一市場的地位還是不容小覷的。不過隨著本土零售品牌的崛起,國內也有著不少出色的超市。而下面這4個都是我們中國本土的超市,屬於真正的國產。門店遍布全國,一點也不比跨國超市差。不知道你去過幾家呢?
  • 又一老牌超市「倒閉」:曾擠走家樂福沃爾瑪,狠虧17億後「賣身」
    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第二年,沃爾瑪也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大型超市。因此,何金明(人人樂創始人)決定辭掉鐵飯碗下海創業,憑藉他多年的人脈資源,何金明成功獲得了100多萬元的貸款,並於1996年在深圳南山區成功建立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