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食物或是幽門螺桿菌的「溫床」,不想感染誘發胃病,奉勸少碰

2020-12-24 復禾健康

幽門螺桿菌,對於有過胃病的人並不陌生,絕大部分的人患胃病都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所致的,如果不能及時除掉,還會慢慢加重病情,誘發胃癌。

那麼問題來了 ,幽門螺桿菌危害力那麼大,它是怎麼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的呢?其實,這就跟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了,比如有些就是因為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感染上的。

3類食物或是幽門螺桿菌的「溫床」

1、醃製類食品

醃製食品在現代人餐桌上是很常見的家常菜,比如燻魚、臘肉、鹹菜等,都是很常見的傳統美食,經過烹飪做出來下飯香,可以增加食慾。不過,這類食物所含的鹽分較高,如果長期食用,很容易損害胃的健康,所以也就會給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打開了大門。

2、生冷食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都開始講究新鮮感,很多人開始嘗試吃生冷食物,像魚生、溏心蛋、三分熟牛排等。這類型的食物與熟食相比,口感很獨特,能提起人的別樣感覺。

但是這類食物沒有經過高溫的殺菌,吃進肚子很容易引進細菌,所以加大了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從而引發胃病。

3、路邊小吃

隨著社會發展,大街小巷的小吃攤越多來多,香噴噴的,讓人饞得流口水,然後忍不住去買來吃,像烤肉串、炸魚、麻辣燙等,美味且價格實惠,深受人喜愛。

但是,你想過嗎?這些流動性的攤點,衛生質量有保證嗎?答案肯定是沒有,所以經常吃路邊不衛生的食物,會讓狡猾的幽門螺桿菌趁虛而入。一旦進入胃內,它就會大量繁殖,最終誘發胃病,如果本身就有胃病了,那麼也將加重病情。

所以不想幽門螺桿菌纏上你,那麼請記得少碰上述這3類食物,嚴格管好自己的嘴,不讓幽門螺桿菌入侵你的胃。

如何防治幽門螺桿菌呢?做好幾下幾點,幽門螺桿菌會離你遠遠的

1、共餐不共筷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都喜歡共餐制,因為這樣最能體現出團結、有愛、和諧的傳統觀,這或是我國幽門螺桿菌的發生的情況都高於其他國家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對於經常在外面吃飯的人來說更是容易感染,因為有些餐館裡的餐具可能消毒措施做得不好,而共餐的人又不停的輪換,所以就很大程度又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因此,就餐時餐具建議單獨使用,不要和他人混淆使用,避免幽門螺桿菌經由人的唾液等途徑傳染。

2、常吃殺菌食物

《千金翼方》曾記載了一個食療殺菌方,就是利用具有殺菌養胃的食材,來進行改善胃部的環境,讓胃變得不再適合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準備丁香,火麻仁,大麥,山楂,茯苓,猴頭菇,佛手等等十味食材,科學配伍,製成茶包,開水衝泡,如果經常喝能夠增強胃動力,緩解腸胃的不適,對腸胃有非常好的養護效果。

關於養護腸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潘國鳳醫師提到了丁香:

丁香出自《雷公炮炙論》,藥性辛、溫。歸脾、胃、肺。丁香含揮髮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

提醒您的是,丁香是幽門螺桿菌的天生剋星,它能夠祛除口臭,清楚幽門螺桿菌,完全得益於,它裡面所含的丁香油和丁香酚,這兩種物質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消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

3、調整生活作息

腸胃也是需要休息的,所以如果沒有什麼事情,儘量不要熬夜,這樣才能給腸胃一個充足的休息和恢復時間,抗菌能力才會變得更強,才不會生病。

4、勤清潔口腔

幽門螺桿菌的生命力很強,它同樣也能在我們的口腔生存,所以口腔也是幽門螺桿菌的第二張「溫床」,所以要預防幽門螺桿菌,還要做到每天勤刷牙,防止牙菌斑滋生,才有利於預防感染。

相關焦點

  • 奉勸大家:3種食物要少吃,易招幽門螺桿菌,小心胃病「找上門」
    說到胃病大多是吃出來的,可能大家都會想到辛辣食物、燒烤、醃製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對胃具有刺激性,多吃易造成胃損傷,從而導致胃病的發生。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除了這些食物,這幾種食物也要少吃,特別容易招惹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會導致胃病的發生。
  • 幽門螺桿菌的「剋星」,常吃這5種食物,遠離胃病侵襲
    幽門螺桿菌對於有胃病的人是很熟悉的,幽門螺桿菌對胃有害,導致了胃潰瘍、胃炎、胃癌等胃病。幽門螺桿菌螺桿菌感染性很強,主要通過嘴巴傳播,被稱為「一病一家感染」。據統計,中國近7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幸檢查出來了幽門螺桿菌,那麼不必驚慌,需要在飲食上有所注意,平常的食物裡面就有幽門螺桿菌的剋星,還有其他的飲食習慣也可以避免幽門螺桿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飲食是幽門螺桿菌的剋星。1、丁香茶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具有抑菌、抗炎作用,能改善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等胃病。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這5種食物細菌較多,儘量少碰,預防胃病發生
    胃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而致使胃部生病的一大因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們胃部生存的一種微生物。而這種細菌會導致我們胃部出現疾病,影響胃部健康。
  • 幽門螺桿菌的「幫手」被找到,多半和這4種食物有關,儘量少吃
    生活中患有胃病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胃病得不到好的控制,會轉化成胃癌。胃癌的主要幫兇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進入人體後會跟胃部細胞黏附在一起,很難通過排便將它排出來。久而久之就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誘發胃潰瘍等,這些炎症會慢慢轉變成胃癌。
  • 3種食物是幽門螺桿菌的「加油站」,若你一口不碰,胃壯如牛
    很多人出現消化不良、打嗝、噯氣的情況就會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造成的,如果任由其繼續發展,很容易出現胃潰瘍、胃反酸甚至更嚴重的後果。 早期感染幽門螺桿菌雖然不會有什麼明顯徵兆,但若繼續熟視無睹,不及時阻止起發展壯大,最後遭罪難受的都是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防範幽門螺桿菌的「侵襲」。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多半會有這3個症狀
    進行呼氣試驗前,受檢者需空腹3小時,若是用完殺菌藥後複查治療效果,則需在停藥後一個月後複查。值得一提的是,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HP感染也不能同「胃病」劃等號,呼氣試驗陰性,不等於沒有胃病,診斷患何種胃病,還需要做胃鏡檢查。日常生活中怎樣感染的幽門螺桿菌呢?共餐,以及經常在外就餐使用了不乾淨的餐具,沒煮熟的食物等都有可能感染。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之後是很容易被根除的,但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傳染能力特別高,如果根除之後飲食不注意的話,很容易被再次感染上,因此總是反覆復發胃病。幽門螺桿菌會通過哪些方式傳染?有些孩子家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將嘴裡咀嚼的食物餵給孩子,這樣就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呼籲孩子的碗筷要專用,要拒絕咀嚼以後再餵食給孩子。另外,如果唾液裡有幽門螺桿菌,深度接吻也可以導致;3、胃-口途徑:如果患者有胃食管反流吐出來的食物裡有幽門螺桿菌,其他人接觸到也會導致傳播。部分患者還擔心做胃鏡是否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幫兇」已找到,奉勸:寧願不吃也別碰,以免得不償失
    導語: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知識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細菌,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它主要吸附在胃黏膜上,這樣就會損傷胃黏膜的健康從而引發胃炎和胃潰瘍,是很不利於身體健康的。當中對於一些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來說,主要與日常生活不注重調節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像以下這幾種食物,勸你還是趕緊忌口為好,避免加重病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如何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有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如何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有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十人九胃病」,就是說十個人當中就有九個人有胃病。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最怕」這5種藥,醫生:常喝口臭溜了,離胃病遠遠的
    因為孫先生家裡有很多人都做過測試,他還在網上了解到很多關於幽門螺桿菌的知識,知道它與許多胃病有關,結果出來之後,孫先生果然被診斷出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感染的?3、重口味的人群——容易刺激胃黏膜,使腸胃抵抗力下降;4、有胃癌家族史的感染者——清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癌發病風險降低40%。5、經常吃外賣的人——常吃垃圾食品,很容易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
  • 一旦出現4個異常,十有八九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及時是查查胃
    幽門螺桿菌,堪稱胃病的「禍根」。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便會誘發一系列胃病。 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都與幽門螺桿菌,脫不了干係。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一個人的胃裡,是否有大量的幽門螺桿菌呢?
  • 一人感染,全家都被傳染?幽門螺桿菌的4個跡象,為何當初沒重視
    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全家都被汙染近日,據媒體報導:南京一男子出現胃痛,通過檢測才發現自己家全家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據數據顯示,我國超過一半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平均感染率可達到59%,其中兒童感染率平均為40%。
  • 嘴巴出現3個異常,或是幽門螺桿菌在作怪,不妨了解一下
    在生活當中,很多人患上胃病的原因都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從而引起的胃病。而且這種看似非常常見的幽門螺桿菌,其實非常難以驅除,即使是強酸也奈何不論它,它依然能夠依附在胃裡,侵蝕胃黏膜,誘發腸胃疾病。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的傳染性還極強,在一起聚餐的時候,只要其中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在場的其他人就很有可能會被感染到。但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引發的胃病要如何判斷呢?
  • 飯後若有這3種表現,或是感染幽門螺桿菌,建議你重視起來
    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10個人當中其中有8個人有胃病問題,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病也是最常見的。那麼這個細菌為什麼如此可怕呢?胃黏膜受損的時候幽門螺桿菌繁殖的速度最快,同時會導致胃壁出現磨損,導致胃痛反反覆覆。
  • 幽門螺桿菌最怕的4物,長期堅持3個好習慣,胃病會慢慢好轉
    現代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潰瘍、胃炎、胃癌、胃黏膜淋巴瘤等胃病的罪魁禍首。而且,幽門螺桿菌還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有胃病「定時炸彈」的之稱,一人感染,可能全面得病。幽門螺桿菌對胃的傷害非常大,不但會引起胃炎,還會擴大潰瘍面積、引起胃酸瘋狂分泌,因此,不管是什麼人的胃,都抵擋不了這樣的破壞。不過,幽門螺桿菌也有最怕的食物,可以很好的克制它。
  • 中科院院士:燒開水裡放一把它,幽門螺桿菌清光光,胃一天天好了
    畢竟我們的胃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它負責食物的運輸以及消化代謝廢物,一旦受損,將會誘發一系列的併發症,而胃病的根源其實與幽門螺桿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作為一種活性細菌,一旦在胃部大量滋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一、哪些原因會產生幽門螺桿菌?
  • 身體若出現3種表現,或是在提醒你,胃裡的幽門螺桿菌過多了
    導語: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就很可能會導致身體內的細菌出現感染的情況,很可能會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幽門螺桿菌就屬於其中危害較大的一種。而且他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它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唯一能夠在胃部的強酸環境下依舊存活的細菌。
  • 三種食物是幽門螺桿菌「天敵」,常吃點,老胃病「不藥而愈」
    三種食物是幽門螺桿菌「天敵」,常吃點,老胃病「不藥而愈」 研究表明,西蘭花對殺死導致胃病的幽門螺桿菌具有神奇功效,建議胃病者適當多吃。 新鮮的西蘭花含豐富的萊菔硫烷,其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 「十胃九不好」,身上如有這4個跡象,或要注意幽門螺桿菌了
    幽門螺桿菌能寄生在人們的胃裡,對胃黏膜、胃環境造成損害,大大影響胃的使用效率和壽命,引起多種胃不適。十人胃九不好,若身上有這4個跡象,胃不好的原因或是幽門螺桿菌。3、上腹痛:經常在進食後感到上腹部不適或者疼痛,一般說明胃黏膜上有傷口。食物一碰到就總是長時間的痛,很有可能是幽門螺桿菌造成的損傷。4、消化不良:幽門螺桿菌造成胃部傷害的前期,很多人會有消化不良、消化變差的情況。
  • 幽門螺桿菌侵襲,胃或會給出「信號」,養胃,四類食物別不捨得吃
    提到胃病就少不了幽門螺桿菌,大部分胃病的病因之一都是幽門螺桿菌入侵。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將近一半的人都被幽門螺桿菌所困擾,常見的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都與這種細菌脫不了關係。所以,如何才能預防以及治療幽門螺桿菌成了人們十分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