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十字抗菌、在腦袋鑽孔、放血和灼燒……宋朝時候的英國人這樣治病

2020-12-25 瀟湘名醫

疫情之下,醫學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很難想像,如果疫情發生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會是怎樣的情形。

在古代社會,由於醫療條件十分有限,一些在當代社會常見的疾病對於那時的人們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疑難雜症,更不提讓現代人都有些招架不住的病毒了。

為了治病,古人們想盡了辦法,這其中不乏一些聽起來很不靠譜甚至有些嚇人的治病方法。譬如十世紀的英格蘭人,就「發明」了幾種「硬核」療法。

十字抗菌法

現在我們用消毒液、洗手液或者專門的藥物來抗菌、抑菌,但對於十世紀的英格蘭人來說,他們並沒有這個條件。那麼他們該如何抗菌呢?主要是通過清洗,例如通過洗澡讓自己變得更乾淨衛生。

不過清洗也是非常有限的。一份10世紀的歐洲修道院守則規定每位僧侶每年洗澡五次,但是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的個人衛生標準來看,這有點太狂熱了。一位晚些時候的評論者甚至嘲笑丹麥人每星期六都要洗澡。可見當時的人們洗澡的頻率是較低的。

更為日常的抗菌手段是十字符號。如果有一點食物從盤子上掉下來,當時一份文獻的建議是,撿起來,在上面畫個十字,加上調料,然後把它吃掉。

人們知道把掉到地上的食物撿起來放到嘴裡有一點風險,但是他們信任自己的信仰。我們知道,抵抗許多嚴重疾病的能力會受到所謂「積極的心態」的影響——對於中世紀的人來說,這就是「信仰」。

為什麼人們會相信十字能夠抵抗病菌、帶來健康呢?這主要是因為《聖經》。《聖經》中至少有三十五次耶穌以信仰的力量擊敗疾病的奇蹟,而信徒們知道,聖徒們仍然使這一非凡的傳統保持著活力。

有文獻記載,在十世紀的溫徹斯特,有人們通過觸摸聖斯威森的遺物而痊癒的實物證據:「古老的教堂掛滿了拐杖(從一頭到另一頭,每面牆上都是)和跛子用的凳子,他們在這裡被治好了。而且能被掛起來的拐杖和凳子還不到它們總數的一半。」

鑽孔治療法

在英格蘭一些偏遠地區的墓地,人們曾發現13個年代尚未確定的盎格魯-撒克遜頭骨。這些頭骨上都有整潔的鑽孔,有證據表明其中的9個頭骨在此後痊癒了,這就排除了它屬於某種邪惡獻祭或是死後儀式的可能性。

今天,對頭骨的環鑽是一種頭部受傷後的外科手術。在頭骨上打孔可以緩解大腦的淤血和腫脹,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13個盎格魯-撒克遜人接受這種劇烈但相對安全的療法。現代的醫生使用醫療機械鑽進行類似的手術,鑽開頭骨;在公元千年,做手術的人則使用當時的木匠和石匠用的半機械的弓鑽。

事實上,羅馬人早就用過帶有鋒利金屬鑽頭的弓鑽,這種弓鑽利用繞緊皮帶的木柄來迴轉動,其原理與在頭頂架設木桿的車床一樣。不過,對於十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說,它更有可能是被當作一種驅魔手段,目的是解救被惡靈所折磨的靈魂。

惡魔、精靈、幽靈是醫學的另一面,疾病纏身的人們相信通過神聖的幹預可以抵禦它們。因為,既然是上帝治癒了疾病,那麼推測最初是魔鬼造成了疾病也是合情合理的。

盎格魯-撒克遜人把精靈視為魔鬼使人的身體受苦的特別助手。人們就像我們今天談論細菌那樣談論「精靈的射擊」(elfshot),把感染解釋為心懷惡意的靈體射出的某種無形的箭矢或飛鏢造成的結果。於是順理成章的是,箭矢在治療中應該發揮重要影響。

一個10世紀的德國醫方建議,如果你身體一側感覺刺痛或是痛得特別厲害,那麼在痛的地方放一個箭頭或是其他什麼金屬物體,然後念誦下面這條咒語:「出來,蟲子,和其他九個小蟲子一起,從骨髓到骨頭裡面去,從骨頭都肉裡面去,從肉到皮膚裡面去,從皮膚到箭頭裡面去。」為了免得萬一它聽起來像是異教徒的咒語,患者還被告知要加上一句祈禱詞:「誠心所願,我主。」

放血和灼燒

許多盎格魯-撒克遜醫學都以古典時代的四種體液觀念作為醫學理論的基礎。四種體液是指血液、黏液、紅膽汁和黑膽汁,人們相信它們對應著火、水、氣、土四種自然元素。四種體液在身體中以不同比例結合,導致了不同的情感和身體構造。

「血液多的人幽默,它使人樂觀,外向,喜好說話和發笑。紅膽汁使人瘦削,即使吃得多也是這樣,它使人敏捷,勇敢,易怒,活潑。黑膽汁把人變得因沉穩而嚴肅,甚至憂傷。黏液使人遲緩,嗜睡,健忘。」當時的醫生這麼認為。

體液的漲落隨著季節而變換。「在收穫節前的兩周要避免放血療法,」鮑爾德醫書指示道,「此後的三十五天也是如此,因為有毒的物質到處飛,對人傷害很大。」根據這部醫書,在一年中的夏季,人們不應該在中午的烈日下出門,而是應該像羅馬人和南方的民族那樣,建造有厚土牆的房子,以便躲避「空氣中的灼熱和毒素」。

四種體液的理論把發燒和其他不適歸因於體內有過多的血液,而去除這些「壞血液」在公元千年的醫學實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致命的疾病到僅僅感到不適,都會使用水蛭吸血或是切開血管放血。

除了放血之外,還有另一種用於平衡體液的方法——灼燒術。灼燒術是用燒紅的鐵通條,以一種極為痛苦的針刺療法的方式,灼燒人體的不同部分。一份9世紀的義大利手稿詳細列出了身體上可以灼燒的點。這是歐洲已知最早描繪醫療程序的插圖。

藥物治療法

治病最基本的就是藥物治療,尤其在中醫中,中藥更是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十世紀的英格蘭,當時的人們也很重視藥物,只不過他們的藥方和中國古人的不太一樣。

成功的藥物治療包括幾種成分,它們全部列在10世紀一份被稱為「鮑爾德水蛭書」(Bald’s Leechbook)的文獻中。「水蛭書」是指醫書,因為中世紀的人們依賴水蛭治療疾病。鮑爾德的名字題寫在扉頁上,否則我們也無從知曉書的主人姓甚名誰。

從手稿可以看出,它是一份工作手冊。後來有人給它加上了插圖和注釋,它很可能就是鮑爾德醫生的病案簿,按照從頭到腳的順序很方便地列出了藥方。一條治療頭痛的藥方是用紅色的大手帕把茜草莖扎在頭上,而治療凍瘡的藥劑則是把雞蛋、葡萄酒和茴香根混合在一起。

鮑爾德治療帶狀皰疹的藥方顯示出盎格魯-撒克遜人對於樹木的賞鑑不凡,因為這種藥水中要用到至少15種不同種類的樹皮:山楊、蘋果樹、楓樹、接骨木、柳樹、黃華柳、桃金孃、山榆、橡樹、黑刺李、樺樹、橄欖樹、山茱萸、水曲柳,還有引鳥花楸或是山梣。

鮑爾德醫書中使用的一些原料有致幻劑的作用,說明使用它們的目的是為了緩解病痛,使病人情緒高昂,而沒有什麼治療的效果。它們是中世紀的嗎啡,很像是莎士比亞的名著《麥克白》裡面女巫熬製的魔藥中的「青蛙皮」,確定無疑具有導致幻覺的特性。

《麥克白》這齣劇作撰寫於17世紀初,但國王麥克白卻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大約生於1000年。編年史中記載,麥克白在大約1040年到1057年間統治蘇格蘭。他在位的大部分時間忙於驅趕維京人。

《麥克白》中的一些巫術可能借鑑了鮑爾德醫書中的一些藥方:可以用油炸後碾碎的黑蛇治療蜘蛛叮咬,悶燒山羊毛產生的煙據說對下背部的疼痛有效,而塗抹焚燒蜜蜂的灰製成的藥膏被認為肯定可以治療謝頂。

現代的研究無法證明這些處方包含任何有醫學意義的成分。但它們的稀奇古怪一定讓醫生和病人都感到印象深刻,就像現代有些人相信犀牛角和羊胎可以入藥一樣。

上述這些治病方法乍看上去可能讓人很難理解,但其實這些方法都是當時的人們在其文化背景和醫療條件之下所總結出來的經驗。時代不斷發展,經驗不斷豐富,醫學也不斷進步。

今日活動

公元千年,在東方的中國,距離靖康之變還有127年;在西方的英格蘭,羅馬人離開已近六個世紀,諾曼人的到來還有66年。那時候英格蘭人的精神信仰、日常飲食、城鎮貿易、醫療手段、愛情生活等等有何不同?相信這本《千年:諾曼徵服前夜的英格蘭日常生活》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帶給被疫情和酷暑禁足的你一次神奇、生動的奇幻之旅。在我們的自有微店今天限時5本5折包郵噢,長按識別二維碼參與秒殺吧。

【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讀書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放血、催吐、灌腸等,歐洲中世紀的西方醫療手段究竟有多恐怖
    在我們的想像中,中世紀的西方世界很美好,有類似指環王裡面那種高聳入雲的城堡,有浪漫的愛情,有忠誠的騎士,有美麗的公主,有盛開的玫瑰,但另一方面,中世紀的西方卻十分殘酷,治病靠自己,活著靠運氣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誇張,那麼中世紀的西方醫療究竟有多恐怖呢?
  • 200年前西方恐怖的放血療法,不管什麼病,放血就能治
    望著越來越虛弱的患者,三名醫生決定進行當天的第四次放血。就這樣,美國的首任總統在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內,被醫生放走了大約80盎司(2365毫升)的血液,佔他身體總血量的40%左右。在三名醫生竭盡全力的救治之下,令人尊敬的華盛頓老先生於當晚10點左右溘然長逝。
  • 歐洲的「人血饅頭」:為了治病爭奪屍體,將行刑場圍得水洩不通
    腦袋是智慧的核心,《清夜錄》記載:「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歐洲古人認為頭髮的藥用價值極高。類似的說法數不勝數,比如血液、骨肉……在這一時期的歐洲古人眼中均是價值連城,千金難求,尤其是健康的年輕人的頭髮、骨肉、血液。當時的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每當有年輕的囚犯要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刑場周圍總是被圍得水洩不通,整個場景說是萬人空巷也不誇張。
  • 觀畫治病的例子說明:書畫養眼又養心
    書畫不僅是藝術,還能養生治病。觀畫可以治病的例子,在古時不勝枚舉,如隋煬帝欣賞《梅熟季節滿園春》,使煩渴症不藥而愈;宋代詞人秦少遊常觀唐代詩人王維《輞川圖》,腸胃病逐漸好了起來;明代唐伯虎一幅《仕女圖》治癒了書呆子的單相思病;清代王時敏觀賞王石谷《秋山紅樹圖》後,咳嗽霍然消失。
  • 中世紀,醫學史上的至暗時刻:醫生和死神,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引言想像中的中世紀很美好,花團錦簇,珠光寶氣,一切都是非常的浪漫,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那個時候,生一場病,分分鐘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生不如死。可以說,醫生和死神是畫上等號的,病能不能好,全靠運氣。再加上在走偏的、極端的宗教思想的影響下,在這樣極為不利的醫療條件下中世紀的醫學迎來了至暗時刻。宗教盛行,巫醫時代開啟在中世紀初期,基督教開始盛行,那個時候醫學就跟宗教捆綁到一起,把人們拉回到了巫醫時代。
  • 老一輩把中藥渣倒在十字路口,迷信還是行善?你家有這樣的習俗麼
    十字路口倒下中藥渣,有人迷信、有人行善,你們那是不是這樣的呢             不少人都見過在十字路口上倒滿一地的中藥渣,農村最為常見,我小時候村裡有幾個十字路口我都不願意走,一股中藥味,每次走那邊,我都把鼻子閉著。那麼他們到底為啥子這樣做呢?道理何在,總不會無緣無故的吧!
  • 容聲452升十字對開冰箱測評,看看它和普通的冰箱有哪些區別吧
    今天來給大家深度測評一款容聲452升十字對開冰箱,看看它和普通的冰箱有哪些區別吧。容聲 452升十字對開冰箱精緻外觀+觸控顯示屏容聲452升十字對開冰箱不同於市面上千篇一律的冰箱,更能體現生活的美學。首先,它將新潮風尚帶進廚房,來自於自然設計靈感的3D微雕青山黛輕奢面板,青山如黛,深於藍而淺於黑,然後結合圖案微雕整合技術和圖案分層印刷工藝,打造出立體磨砂的時尚美感,冰箱面板色澤鮮豔持久,賦予它獨特質感的同時,又增添了冰箱的耐用性與易清潔性。搭配LED豎向觸控顯示屏,用手點一下就會亮,觸碰3秒"滴"一聲就能解鎖,很方便。
  • 中國古代有中草藥,古代西方人用什麼治病?最後一種不忍直視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中國古代有一則神農嘗百草的神話故事,神農氏就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在神話中,神農氏為了解決藥物五穀和雜草毒物的區別,親自嘗遍了所有的植物,讓人們從此分得清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治病的藥物。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是足以見得中國中草藥的應用很早就開始了。
  • 哈爾濱小學生畫的思維導圖:《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
    看到這樣的信息,我心裡特別高興。這位老師不僅自己學習使用了,而且用來指導學生,用在他們的學習上,而且產生了挺好的效果,這是真正的學以致用哈,特別贊。感謝這位老師,也感謝同學們的認真。關於下面幾幅圖,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為什麼宋朝的經濟如此發達!但是宮殿卻這麼小?原因只是這樣!
    而到了唐朝的時候又有自己的大明宮,號稱是「千公之宮」,而到了明朝兩朝都是選擇紫禁城,雖然面積沒有之前各個朝代的宮殿雄偉,但是在建築方面卻更加的精緻。而我們一說起當時的宋朝,可能就有人說不出來了,宋朝作為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第一個朝代,那麼估計宮殿也是非常豪華的,但是歷史真的是這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當時的宋朝的宮殿。
  •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宋朝熱:被歷史低估的「幸福朝代」
    與刻畫其他朝代的古裝劇不同,隨處可見的禮樂教化和慢下來的風雅生活,代替嬪妃宮鬥,「生活家」的日常再掀起一股「宋朝熱」。宋朝是歷史課本中那個「積貧積弱」的朝代?還是那一抹站在近代門檻上的「現代的拂曉」?藉助影視劇的力量,今日,我們重新還原、審視古文明對現代人的啟迪和鼓舞。
  • 劉亦菲活動生圖曝光,神仙顏值狀態好,似「圓規」畫的腦袋引熱議
    在娛樂圈,劉亦菲的骨相數不勝數,無論是胖還是瘦,精緻的鵝蛋臉都能展現出不同的美感,相貌可以複製,但氣質是獨一無二的,早些時候劉亦菲就因喜歡「亂穿」而受到網友的關注,都說人要靠衣著,但有時候衣服也要貼上。日前,劉亦菲出席某珠寶活動現場,大家再次領略到劉亦菲之美。
  • 原裝進口十字對開門 LG線性變頻冰箱熱賣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LG GR-B24FWSHL 601升韓國原裝進口十字對開門線性變頻冰箱。這款冰箱由韓國原裝進口,758mm纖薄機身、830mm加寬設計,在節省佔地空間的同時加大了儲物空間。採用先進的UV光催化抗菌技術,抗菌效率高達99%,可以讓我們安心食用。十年保修的線性變頻壓縮機噪音小、製冷強勁更節能。
  • 黑蒜意外走紅價格讓合肥人「望而卻步」 專家:沒有治病功效
    雖然有一定食用功效,但並沒有治病功效。銷售價在40-60元/斤據了解,黑蒜最早是從日韓國家傳過來的,用特有的發酵工藝,將帶皮的新鮮生蒜,放進高溫高溼的發酵箱裡發酵60~90天,鮮大蒜便由白及黑。「變身」後的黑蒜,剝開酥脆的焦糖色外皮,裡面的蒜瓣顏色烏黑,如木炭一般。
  • 黑蒜意外走紅價格讓合肥人「望而卻步」 專家:沒有治病功效……
    雖然有一定食用功效,但並沒有治病功效。銷售價在40-60元/斤據了解,黑蒜最早是從日韓國家傳過來的,用特有的發酵工藝,將帶皮的新鮮生蒜,放進高溫高溼的發酵箱裡發酵60~90天,鮮大蒜便由白及黑。「變身」後的黑蒜,剝開酥脆的焦糖色外皮,裡面的蒜瓣顏色烏黑,如木炭一般。看起來似乎沒什麼食慾,但口感卻從脆變綿,味道也有了變化。
  • 製作百葉窗的方法,內含鑽孔制榫詳細教程
    百葉窗簾是家裡常見的窗簾類型,通過許多薄片連接摺疊而成,百葉窗簾分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它可以靈活調整葉片,可以保護家中的家具防止紫外線照射褪色,不僅具有通風、遮光和隔音的用途。 百葉窗簾非常有用,但很多朋友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使用百葉窗簾時,不小心卡住,又害怕用力將百葉窗搞壞。
  • 揭秘「放血治療」騙局,江蘇已超200人上當!
    7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接到一位退休老人曹老太太的報警,稱被某保健品銷售公司的業務員張某騙去醫院體檢並進行所謂的「放血治療」,最後損失21800元。老人告訴民警,一年前她在超市門口接到該公司的傳單,得知他們要舉辦一場養生知識講座,到場還有禮品贈送,老人便去聽了講座,也由此認識了業務員張某。
  • 古代歐洲名醫治病有多荒唐?阿拉伯學者看後一針見血:他們太愚昧
    古時醫術還沒有現今這麼發達,當染上疾病後,人們會千方百計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個方法究竟能不能治病?那麼就看看古代歐洲名醫治病有多荒唐?阿拉伯學者看後一針見血:他們太愚昧。
  •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書畫市場為何在宋朝大放異彩
    宋朝文化昌盛,自由的藝術環境促進了藝術家的藝術發展,從而推動了書畫市場的發展宋代文化昌盛是大家都認可的,在宋朝迎來了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巔峰時刻,良好的人文環境給書畫藝術提供了創作和買賣的空間。繪畫比書法在民間有著更大的利益,所以宋朝當時還存在一個很大規模,以民間畫工為主體,及創作與出售為一體的職業畫師。他們以擁畫和出售畫作為生,雖然繪畫消費水平高,但是競爭也很激烈,所以他們的創作題材多是為了契合市場需求,作品是純粹的為了書畫市場的交易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