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石拱橋,用天然石料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拱橋,這種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橋梁又多有附屬小品建築,如橋頭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瓊華島前的石拱橋,兩端就各有一座規模甚大而美麗的牌坊。石拱橋是中國傳統的橋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橋這一體系多種多樣,在中國橋梁發展史上一經出現,發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鐵路公路橋梁工程技術傳入中國以後,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古代橋梁建造的輝煌成就。另外橋梁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最成功地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為讀者詳盡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歷史及特點,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性說明文!
羊場橋是單孔石拱橋,橋寬4.1米,跨度13.6米,總長21.3米,橋面距河面5.2米!
用石灰石拱砌而成,
前河由西向東北流經海岱,在橋北側折向東南,從橋下流過,
該橋從橋面到兩側路面分別設有臺階,皆為石鑲徹,從路面青石磨損度看應建於民國時期!
現已經是宣威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轉到側面,看到橋旁立有兩塊碑:一塊是宣威市人民政府立的文物保護碑,上排書「宣威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字樣,中間則是「羊場橋」三個大字,下面有兩行小字,分別是「宣威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23日」和「宣威市人民政府2013年」字樣,
由於有泥土覆蓋,後面的字看不清楚,估計是確立為保護文物的時間和立碑年份;另一塊則是羊場橋簡介。
這座橋主要用於連通海岱集鎮與格木卡之間的交通。現在橋身保護相對完好,河水清幽,橋旁還有綠竹婆娑,河岸樹木青蔥,遠看,在藍天白雲下自有另一番風景,它是地方歷史與人們的記憶,是人們生產生活的歷史,特別是橋身鑲砌了青石臺階,這在石拱橋中也是比較少的遺蹟。
海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