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禪寺牌坊
這幾天我把人歸納了一下,分成五種,你們聽完之後對照自己,看看屬於哪一種。很有幸,每天有那麼多人來找我、煩我,當我煩的時候就會觀察,就會深思。你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我這裡,如果我不能自我解決,就要痛苦了。逢苦不能化苦,就永遠受苦。所以必須學會化苦的方法。
第一種人非常有禮貌,為人處事很委婉、儒雅、不急不躁,我們說這種人很有修養,天塌下來都不急。在他的人生中沒有輕、重、緩、急,從來就是一個節奏。我們農村有句話形容這種人是「一捶子打在肚子上,打不出個屁」——沒反應。
如果你是個性情中人,跟這種人打交道,你肚子都會氣炸掉。因為他永遠是一個調子。這種人給人感覺非常值得信賴。因為他很有禮貌、很有風度。只有牽扯到具體的事情時,他的缺點才會暴露出來,你才能真正認識他。平時喝茶、聊天,當鄰居、做朋友,他的缺點都不會暴露出來。你就是跟他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能也無法真正認識他。
第二種是非常有個性的人,用佛門的話來講,就是我執很重的人,很有主張和主見,誰到他身邊都會被他轉、被他駕馭,而他從不會被別人轉、被物轉。他不是駕馭人的能力很強,而是駕馭人的欲望很強,駕馭人的欲望和駕馭人的能力是兩回事。這種人徵服別人的欲望很強,總想讓別人聽他的,跟著他走,但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在駕馭別人。
這種類型的人在某些領域、某些位置上能發揮他們的優勢,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從政、從事行政管理和當領導的人中居多。不具備這種個性是無法駕馭人的。而且這種類型的人喜歡跟人打交道,他從不會跟風從雲,給人的感覺永遠是有主張、有主見,不被外物所轉,你跟著這種人是絕對有方向的。一般人都喜歡這種人,因為多數人都沒有方向、沒有主見、沒有思想,都喜歡找一個方向明確的人,找一個依靠,這樣才有安全感。所以第二種人特別有市場。
第三種人內心非常混亂,我們說這種人沒有主心骨、沒有主見:哪邊的力量大,他就跟哪邊跑;哪邊的利益多,他就往哪邊湊;哪邊說的話好聽,他就往哪邊靠。只要你的手段高明一點,他就跟著你跑。因為他沒有思想,什麼都看不清、辨不明。
但他給人的感覺是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個性很好,從不跟人爭,從不跟人辯,誰叫他,他就跟著誰跑。今天你叫他,他跟著你跑;明天別人叫他,他也跟著別人跑;後天另一個人叫他,他還是跟著跑。最後你會發現這種人是一個沒有中心、沒有主見、沒有落腳點的人。
第四種人是活死人——活著已經死了的人。他除了吃、睡、玩,什麼都不願意幹,也不會幹。我們罵這種人是行屍走肉。其實只要是個人,只要想學想幹,沒有不會幹的事。一天不會,兩天不會,難道三天還不會嗎?一個月不會,兩個月不會,難道三個月還不會嗎?因為他什麼都不想學,當然也就什麼都不會幹,整天就是吃、喝、玩、閒聊、閒逛、說是非、吹牛皮。所以這種人叫行屍走肉、活死人!
第五種人叫做自由人,也就是我們佛門裡所說的做得了主的人,他能與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適應不同的環境。他從不給自己定性是屬於哪種類型,而是根據需要而成長:昨天他還是個農民,今天因為某種因緣需要他當領導,他通過學習、觀察、請教,很快就適應,就能勝任了。所以我把第五種人叫做自由人。而前四種人都給自己定性、分類了,不會根據需要而成長,做不了主,所以不是自由人。
第一種是禮貌型的人,第二種是我執型的人,第三種是混亂型、跟風從雲、沒有主心骨的人,第四種人是活死人,第五種人是自由人。大家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人。
你們可以借這五種類型的人來剖析自己,這也是了解自己的一個方法。一個不了解自己的人是無法成長的。不僅世間上存在這五種人,在我們修煉的過程中也會經歷這五個階段和層次。為什麼世間上會有這五種類型的人呢?因為我們內在具備這五種力量,或者說五種屬性。所以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這五種層次的力量會以不同的形式逐漸顯現出來。
當然,第五種人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不管通過什麼途徑,最後必須成為第五種人,你才算是一個優秀的人,一個綜合素質好的人。因為第五種人是自由的,沒有定型,他會根據需要而成長。世間上講適者生存,不是有一句話說「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嗎?第五種人看上去像是沒有原則的人,實際上他很有原則,他的思想非常成熟,只是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而前四種人都給了自己明確的定位,把自己框了起來,局限了自己的發展。
一個人要想改變和提升自己,的確需要環境。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才能成長呢?實際上任何一種環境都能讓我們成長。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前面所講的五種性格和特徵,只是更偏向其中的某一種,或者在某個階段,某種性格特點更加明顯和突出而已。
只要是人,都會成長,也都在成長。每個人都想完善自己,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尊重和愛戴。只是有時候看不清自己,不明白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哪一種人才是真正優秀的,能被大家接受、認可和喜愛的人。我們佛門裡講修行首見地,實際上做人也同樣是首見地,首先要明白哪一種人最受歡迎。
一般人可能會喜歡第一種人,因為跟他打交道,你的尊嚴不會受到傷害。你就是做錯了事,他也不會批評你,他做任何事情都心平氣和。但是當你需要他站出來為你說兩句公道話時,你就甭想了。因為他內在缺少一股陽剛的力量、正義的力量。他只會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只會錦上添花,沒有膽識、魄力為別人雪中送炭。
第二種我執型的人,你跟他打交道是要犧牲自我的,他很快就會把你的自我打掉,把你的我執砍掉,讓你的磁場消失、融化在他的磁場裡。你必須無我,才能跟這種人一起生活、共事。否則,你就會跟他碰撞,就會受傷。
當然,當你和這種人一起共事或者一起生活時,在日常小事上他會照顧你,會秉公辦事,遇到外面的事情他也會庇護你。但是,真正碰到大事、生死攸關的事情,牽扯到切身利益時,他會有一百個理由不幫你,有一百個理由不保護你。而這一百個理由都不是他的問題,都是你的問題、別人的問題,導致他無法幫你。總之,他不幫你是有充分理由的。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人隨處可見。
第三種是混亂型的人,沒有主心骨,沒有中心點,你給他一個笑臉、一點利益、一個誘餌,他就跟你跑了。或者只要別人給他的利益稍高於你給的,他就跟著別人跑了。
第四種人跟第三種相似。但第四種人比第三種人稍好一點,他不會特別在意功名利祿,你給或不給他利益,他都不會歡喜或者不歡喜。你對他好,他不知道感恩;你對他壞,他也不會生氣。他好像是個麻木不仁的人,所以我給他取個名字叫「活死人」。
大家看看在自己成長的過程當中,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不同的環境裡,是不是都經歷了這五個階段,都出現了這五種現象?一個成熟的人,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人,一個有正確人生定位的人,無論他的性格還是個性,表現出來的都是第五種。
在我們東華禪寺的常住中,這五種人都有。我想大家都會把自己往第五種人靠,認為自己是個自由人,做得了主的人,能夠根據需要而成長。如果你通過修煉達到了第五個層次,那麼你到任何一個團體、任何一個環境,都會根據這個團體、這個環境的需要去付出、去奉獻。大家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我們修行人只有達到了第五層次,才能與大自然、與萬物相應和溝通。沒有達到第五層次,你是無法與身邊的人事物相應和溝通的。
了解了這五種人,了解了自己是屬於其中的哪一種之後,我想大家就應該知道如何去調整和提升自己了。但是凡夫總喜歡犯一個錯誤:唉,我就是這種人,我就是這種個性,改不了,沒辦法!改不了,你就無法進步;不進步,你就派不上用場;沒有用場,你就不會有收穫。收穫就是你的福報,就是你的結果。
一個派不上用場的人怎麼修福報,怎麼廣結善緣呢?發揮不了作用,無論是福報、功德還是人緣,你都得不到。只有成為第五種人,隨處都能起用,你才能廣結善緣,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常說某某人修為很好,一個人的修為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在做事中體現出來的。而第一種人只是停留在語言上,所以別人很難認識他、看清他。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能看清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佛法講信、願、行,為什麼最後要落在行上呢?前面的信和願都是指導我們如何行的。信、願不明確,你怎麼努力呢?一個信、願明確的人一定會行。因為信願裡面包含了智慧,也包含了人品。一個人離開了行願,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成功,到哪裡都不會受歡迎。
有一種人,你讓他做一件事,他搞不懂,就刨根問底:為什麼要我這樣做?你給我講清楚、講明白,否則我就不做。第二種人沒搞懂,也不問你,也不去執行。還有一種人,只要領導發話,無論聽懂沒聽懂,他都會用心去做,也許做完了還搞不懂為什麼領導叫他這樣做,領導的意圖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
我打個比方,一個盤子像這樣拿在手裡,多數人是不是看到盤子往右邊倒?但實際上重心是在左邊。重心究竟在哪一邊,只有操盤手知道。所以你不當操盤手的時候,看到的永遠是現象,實質你是感受不到的。如果你和操盤手走得比較近,可能會體會一部分。如果你錯開了兩三步,你怎麼想都想不通,無法理解為什麼盤子的重心跟你看到的不一樣。
所以在修法的路上,上根器的人,師父把法傳給他,他聽不懂,但會按那個方法一直修下去。中根器的人,師父把方法傳給他,他搞不懂為什麼師父讓他這樣做,要師父給他解釋清楚,否則他就不去修。沒有根器的人,你告訴他這樣修有什麼好處,對他身體有什麼好處,對他心理有什麼好處,對他現在和未來有什麼好處,會有兩個結果:一是他相信你所說的好處是存在的,但他不會去做;二是他連你說的話都不相信,認為你這些都是迷信,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情只有我們自己親自嘗試,拿自己的身體去驗證之後,才會慢慢理解,並不是一驗證,馬上就能理解。當下驗證,未必當下就理解。
我看到東華禪寺有些人思想不正,主意很多。你可以按你的主意、你的觀點、你的想法去修行、去做人、去處理問題,看看是否行得通。如果行不通,為什麼你不放棄你的觀點,用別人的方法呢?一個人要放棄自己的觀點是很難的,放棄自己的觀點意味著死亡——思想的死亡、觀念的死亡、自我的死亡、我執的死亡。人難就難在放棄。
所以要說服一個人是很難的,就一個凡夫而言,幾乎不可能。如果你讓他自己改變,他永遠都無法度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階段,只有用霹靂手段強行把他的我執砍掉,把他的路堵死,讓他沒有機會發揮,他才不得不改變,才能度過前面這四個階段,達到第五階段。但是當你放手的時候,他還會時不時地回到第四、第三、第二、第一階段。這時候他會發現過去都是錯的,他已經不適應了。
所以佛法制定的戒律就是一種霹靂手段。你要想破第一層的虛榮心,破第二層的我執,破第三層的東搖西擺,破第四層的惰性,從而達到第五層的自由、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就要遵守佛教的清規戒律。戒律能幫你很快地超越前面四個層次,達到第五層。
你說你可以靠自己慢慢地修,慢慢地爬,可是人往往會找到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對的,任何一種行為你都能證明它的正確性。比如第一種行為、第二種行為、第三第四種行為,你都能找到理由證明它是正確的。但是佛不給你找理由的機會,他可以強行把你拉到第五層。只要你遵守五戒十善,就可以從一二三四層跳到第五層。
作者:東華禪寺開山方丈釋萬行,萬行大和尚倡導以人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從農禪並重的祖訓,「堂上坐禪,堂下禪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歲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四十歲創立東華禪,讓學人通過學修「東華禪」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