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華為拋棄後,主業飄忽不定,寒武紀能否穿越寒武紀?

2020-12-13 騰訊網

近日,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再度迎來高光時刻,從3月26日申請獲受理到登陸科創板摘得AI晶片第一股名號,僅僅用時117天。

不過,與初次露面時那般轟動完全不同的是,暗潮正在湧動:7月20日上市首日中午收盤時,高達124%的振幅、43億的驚人成交額與58%的換手率表明,投資者對被這隻華為拋棄的迷失羔羊的前景無比擔憂。

01、華為的棄兒

對於許多人來說,寒武紀不同於華為、中興,也不同於蘋果、小米,是一個比較費解的名字,在熟悉地質、歷史、生物的人眼中,寒武紀並不陌生,系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約5.7億至5.1億年。

在生命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寒武紀格外引人注目,進入該時期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裡,驀地出現了幾乎所有類群祖先的多細胞生物,這一爆發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

一家公司被賦予如此彪炳千秋的名字,無疑寄託著創始人無限的期許。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的陳天石確實曾有機會讓寒武紀重新大放異彩。

德國當地時間2017年10月16日下午2點,在慕尼黑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慕尼黑舉行新品發布會上親自展示了華為Mate 10和華為Mate Pro。

憑藉強大的AI慧眼識物、AI隨行翻譯、雙指識屏、智能夜拍等功能,Mate 10被消費者驚呼為「第一款真正的AI手機」,其幕後的功臣正是寒武紀。2016年,陳天石帶著該公司研發出了我國首款人工智慧晶片,配置寒武紀AI神經網絡晶片後,Mate 10智能性空前提高,性能也增加了60%左右。

這次合作讓寒武紀一夜爆紅,2017年11月,該公司首次入選美國著名半導體雜誌《EE Times》「全球60家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公司」榜單,一個月後,寒武紀又奪得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頒布的「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企業100強」獎項。

此前,寒武紀僅有過一次5000萬元的融資,投後估值4.8億,那以後成了資本寵兒,三年完成了五輪融資,總金額高達46億元,估值也飆升至去年9月的221.6億元,金主覆蓋中科院、阿里創投、聯想、招商銀行、科大訊飛等30餘家知名公司或科研院所。

成功來得太快,人便容易飄飄然。

2017年11月,寒武紀召開了成立以來的首場發布會,一口氣推出5款硬體1個平臺,包括面向低功耗場景視覺應用的寒武紀1H8通用的寒武紀1H16和面向智能駕駛領域的1M等3款智能處理器IP終端產品。

在這場主題為「智能時代的引領者」的活動上,陳天石野心勃勃地表示,「3年內佔領10億智能AI終端,佔領中國雲端高性能晶片1/3市場份額」,初步支撐起中國主導的國際智能產業生態。

寒武紀不是空口白話,盟友華為是最有希望挑戰蘋果的品牌,僅手機年出貨量就超2億部,但陳天石忽略了一點:人家得願意帶你才行,而當時的寒武紀與華為的合作僅限於產品技術層面上,不存在任何資本上的聯繫。

現實也是,寒武紀的激動尚未消退,任正非已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有人說,華為收購寒武紀的提議受到陳天石的冷遇,也有人說,寒武紀晶片沒有滿足華為期望,總之,在短暫的蜜月期後,華為轉向自主研發。

02、AI晶片獨角獸沒有主業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陳天石慌了手腳。

2017年,寒武紀營收784萬元,華為海思承包了771萬元,佔比98.3%,次年,該公司營收增長至1.17億元,華為海思佔據了1.14億元。而過去一年,來自華為海思的銷售收入跳水至6365萬元,暴跌44%。

讓陳天石難受的不只是華為的拋棄,盟友變成對手,也較一般競爭對手可怕多了。作為寒武紀的第一個客戶,華為不僅對前者產品優劣勢瞭然於胸,在匹配麒麟晶片、Mate 10手機等過程中,華為對寒武紀的技術同樣無比熟悉。

寒武紀在招股書坦承:

「華為海思未來與本公司在終端、雲端、邊緣端人工智慧晶片產品領域均存在直接競爭。由於華為海思及其母公司為全國知名科技集團公司,其選擇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晶片產品使得公司IP授權業務收入下滑較大,而且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現實殘酷得多。創業者中盛傳華為學誰,誰死;誰學華為,誰死。這句話有點誇張,寒武紀似乎並不覺得。2019年,寒武紀研發投入5.43億元,研發人員數量680人,同期,華為海思研發投入24.39 億美元,兩家公司相差近32倍。

在雲端智能晶片、邊緣端智能晶片、智能計算集群等方面,華為海思均已對寒武紀構成了有力的挑戰,根據陳天石單方面的研究,華為海思雲端智能晶片運算能力最高達到了512TOPS@INT8,製造工藝12nm,寒武紀思元270還停留在128TOPS@INT8,製造工藝16nm,相差一大截,邊緣端智能晶片同樣如此,前者已實現12nm工藝,後者還在16nm層面徘徊。智能計算集群的對比情況與雲端智能晶片相似。

有華為照顧的時候,寒武紀無需四處覓食,就可享受到海量訂單,倘若假以時日,寒武紀前途確實不可限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小弟羽翼未豐,大哥已經有了新歡,雙方分道揚鑣後,空留下一個沒了方向的寒武紀,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隨風飄蕩。

2017年、2018年,寒武紀主營業務中的主體為終端智能處理器IP,其收入在全部業務收入中的比重分別為99.7%、98.3%,這一數字到2019年驟降至15.5%,此前兩年收入為零的智能計算集群系統佔比憑空冒出並佔比66.7%。問題來了:寒武紀的主業是什麼?

陳天石辯稱,因經營時間較短,業務結構和商業模式尚處於發展變化中,人工智慧晶片技術也處於初期階段,未來仍將不斷推出新產品、經營相關新業務。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我們目前不知道什麼是自己主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在官網上,寒武紀對於定位卻很明確,就是全球智能晶片領域的先行者。

一家沒有主業的上市公司近乎於裸奔,是非常危險的,昨天還掙得盆滿缽滿,明天就很可能顆粒無收。

03、寒武紀的明天在哪裡?

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9年營收4.44億元,同比大增279%,但浮華之下危機四伏,若非依靠「賣身」和大股東中科院拉一把,業績恐怕不會好看。

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西安灃東儀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科曙光、華為海思是寒武紀當年的前四大客戶,分別貢獻了20708萬元、8108萬元、6384萬元、6366萬元,經業務穿透後,它們實則是三個客戶。

2019年4月,中科院計算機所與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籤訂協議,建設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項目,後交中科曙光、寒武紀實施。一期,寒武紀出智能加速卡,中科曙光出伺服器,二者聯合提供算力,因此,中科曙光創造的6384萬元銷售額最終也由橫琴商務局買單。二期直接由寒武紀承建,合同金額4.44億元,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近半,今年預計還能帶來2-2.4億銷售收入。

這場交易不是沒有條件的。去年8月,寒武紀與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廣東琴智科技研究院,專門負責橫琴項目的運維。根據天眼查,大橫琴科技正是珠海國資委旗下二級全資子公司。珠海向寒武紀送上一筆訂單,寒武紀則配合完成了一次招商引資,並奉上30%收益。

西安灃東儀享的8108萬元更是來之不易,寒武紀為了拿到西鹹新區灃東人工智慧計算創新中心項目向西鹹新區許諾了自己的西部總部。

問題是,中科院只是一個二股東,兒女成群的它不可能天天替寒武紀找項目,而西部總部也只有一個,複製不了幾回,寒武紀迫切需要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眼下卻不容樂觀,陳天石手頭沒有新的重大銷售合同,業績已亮起紅燈。

據招股書,該公司2020年1-6月預計營收8200萬元-8600萬元,同比下降約12.2%至16.3%,淨利潤-2.1到-2.3億元,全年扣非淨虧損預計6-8億元,超過過去三年的總和,半年過去了,寒武紀預期的好消息未公布一個。

這些壞消息令投資者倍感恐慌,尤其是第五次增資時進入的投資者較前一輪僅晚了二個月,寒武紀估值卻提高了316%,而陳天石也正是在此期間痛失華為。因此,寒武紀的上市與其說籌措資金做大做強AI智能晶片業務,不如說是一個絕妙的偷天換日計劃,幫助金主儘快出逃套現。

在招股書中,寒武紀計劃募集28億元投資新一代雲端訓練晶片及系統、雲端推理晶片及系統、邊緣端人工智慧晶片與系統三大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弔詭的是,陳天石根本不差這點錢。

到2019年底,寒武紀帳上趴著3.8億元銀行存款與近39億銀行理財產品,若剔除所謂的補充流動資金需求,該公司銀行理財產品就相當於三個項目所需資金的兩倍以上。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寒武紀除了介紹一個項目背景、進度計劃等外,絕口不提投資回報率,這進一步加重了人們的懷疑。

一位生物學家在看到寒武紀名字時不無感慨地說:「人們只知生命大爆發,卻不知這些生命中的絕大多數都化作了歷史的塵埃,延續下來的少之又少。」

陳天石的寒武紀能穿越寒武紀奔向未來嗎?還是會像寒武紀的大多數生物一樣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呢?(首發於英大金融雜誌,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寒武紀的寒武紀
    類比另一則廣為流傳的定義——寒武紀(Cambrian)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5億年,前一個紀是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紀,後一個紀是奧陶紀。而或許正是前述公司的前世今生均不明朗,使得人們不得不更加謹慎的審視這家風口上的公司。
  • 寒武紀的野心註定其與華為海思「一拍兩散」
    為何市場會對寒武紀的前景產生如此巨大的分歧?與華為分道揚鑣或源自外因?目前市場主流言論偏向於把海思不再與寒武紀合作的原因歸咎於「華為控制欲太強」以及「寒武紀與第三方勾肩搭背」。眾所周知,華為在核心技術的把控上是有潔癖的,所以基本上在技術研發上都是不辭辛勞、親自上陣。
  • 寒武紀求生指南:如果我們穿越到寒武紀,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如果真的有穿越這回事,而且很不幸地穿越到了寒武紀,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活下去呢?一、 初到寒武紀要是我們隻身穿越到寒武紀,而且很幸運地沒有落到海中,而是落到了陸地上,當我們環顧四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望無際的荒漠,這些荒漠的表面和火星類似,一片紅色,碎石密布。
  • 華為麒麟集成寒武紀的意義在哪?
    自從AlphaGO做了一個大廣告之後,人工智慧逐漸成為熱點,什麼公司都想讓和人工智慧發生點關係,手機公司也不例外。蘋果、小米都有過舉動,那麼這次華為麒麟970集成NPU意義何在,對人工智慧和華為本身有何益處呢?我們來看一下。一、 手機上用人工智慧的意義在哪?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設想或者說幻想已經很久,但是人工智慧技術長期停滯不前。
  • 借力寒武紀 華為手機將實現「整容式」拍照
    按照麒麟960和華為旗艦手機通常上市的時間推算,麒麟970晶片即將在下半年上市。目前臺積電最先進的工藝已提升至7nm,但離大規模量產還有距離。華為的旗艦手機通常有千萬量級的出貨量量,從產能角度看,麒麟970晶片不可能採用最先進的7nm工藝。業界普遍認為麒麟970與聯發科X30一樣,採用的是臺積電的10nm工藝。
  • 寒武紀至暗時刻,AI晶片還有戲嗎
    在移動處理器領域,全球也基本上市高通一家獨大的天下,雖然華為海思十多年冷板凳在這個領域有所起色,也主要是靠著華為手機快速發展的帶動,如果沒有華為手機,華為海思恐怕還要做十年冷板凳。人工智慧晶片也不例外,寒武紀所選擇的是一個只能成為壟斷寡頭的路,也就是說,如果寒武紀無法做到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壟斷廠商,那麼其前景將是暗淡的。所以上交所的靈魂 20 問,其實只是關注了寒武紀在短期的財務指標和基於現狀的行業競爭比較分析。
  • 寒武紀網劇什麼時候播出 寒武紀全集小說結局劇情介紹
    ­  《寒武紀》作為一個超級IP,從小說連載後就有大批的粉絲在追更,其中的瘋狂程度不用多說,自從傳出翻拍網劇的消息出來後更是備受關注,而且據悉這個劇組都是非常有來頭的,加上幾位人氣小生,寒武紀的播出定會帶來一片追劇熱,據悉,本劇目前的播出時間確定本月,將會在優酷上播出,可是月底已經到了呢?關於本劇的消息一點也沒有啊,難道又要延期了嗎?
  • 寒武紀光速上市背後的估值焦慮
    從科創板IPO申請,到獲得上交所受理,到如今成功過會,成立僅四年的AI晶片公司寒武紀在面對衝擊科創板「考場」後,即將交出一份很漂亮的答卷。在2016年,AI晶片在國內仍舊是一個比較新奇的概念。而在Alpha Go與諸多世界級棋手進行了「人機大戰」之後,人工智慧的關注度被拉到了最高。
  • 寒武紀概念股有哪些?寒武紀申購發行價格多少
    寒武紀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確定發行價格為64.39元/股,本次科創板上市發行剔除無效報價和最高報價後剩餘報價擬申購總量為3,405,910萬股,整體申購倍數為回撥前網下初始發行規模的1327.12倍。戰略配售投資者包含中信證券(600030)、聯想北京、美的控股、OPPO移動、中證投資。
  • 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穿越寒武紀
    2019-11-01來源:中國旅遊報作者:閒雲這個秋日去澄江,不為看撫仙湖的一碧萬頃,也不為看祿衝浪漫的陽光海岸,只為到帽天山穿越寒武紀,聆聽5億多年前的故事,探生命起源、賞地球「顯生宙」之美。上午9點多從昆明趕到澄江,小吃店一碗炸醬麵下肚,就近包車直奔帽天山。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越深的地層越古老 圖/見水印我們現在在河邊、湖邊、海邊見到的沙灘、泥灘,如果沒有人類幹擾的話,它們也將被埋藏到地下深處,經過漫長的時間後最終變成一種叫做砂巖或泥巖的巖石。1859年,達爾文在進行地質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比寒武紀巖層更為古老的巖層中找不到化石,但是從寒武紀開始,化石卻好像不要錢一樣大量地出現。(寒武紀:5.41-4.85億年前)
  • 火箭般的寒武紀,哪些作業可以給我們抄?
    一、寒武紀IPO的關鍵時間點及橫向對比寒武紀於2016年3月成立,2020年3月獲得IPO申報受理,2020年6月獲得IPO註冊批文,預計2020年7月中上旬掛牌上市,其創始人是一位85後科學家,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222億元。光看這些數字,就足以說明其光鮮和特殊之處。
  • AI晶片第一股將上市,除了寒武紀,還有哪些大玩家?
    02寒武紀的技術優勢在哪裡優勢是對比出來的,我們以智能計算集群系統為例。在行業內,寒武紀的主要競爭對手為英偉達和華為海思。對比華為海思,寒武紀的優勢:(1)商業開放性和兼容性更強。由於有中科院的背景,浪潮信息、聯想、中科曙光、新華等多個廠商的各類伺服器產品搭配,同時可以適應不同品牌的CPU。(2)生態更開放。
  • 寒武紀網劇第二季會開拍播出嗎 寒武紀第一季大結局分析
    ­  超級網劇《寒武紀》自播出後就引發了網友追捧,不過很多人對於《寒武紀》第一季的結局卻看不懂,那麼《寒武紀》第一季的結局到底講述了什麼樣的劇情呢?《寒武紀》還有沒有第二季呢?­  那麼《寒武紀》有沒有第二季呢?
  • 寒武紀成科創板AI晶片第一股?背後透露出哪些關鍵信息!
    上交所6月2日披露,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發過會。寒武紀於3月26日進入科創板「考場」,經過兩輪問詢後快速過會,歷時68天,刷新了科創板審核速度。目前來看,寒武紀應該是國內人工智慧晶片上市第一股,估值可能在按照在200-300億。
  • 寒武紀有第二季嗎 寒武紀2什麼時候播出?
    ­  《寒武紀》電視劇已經大結局了,寒武紀結局居然是一個悲劇收尾,劇中唐印驚天身世大曝光,唐印生母竟然是撿子的養母,詹士禮對唐印直言撿子是自己親生兒子,還指責唐印父親橫刀奪愛。面對詹士禮突如其來的「真相」,唐印淚如雨下」,結局裡撿子唐印深情吻別話離殤,最後撿子墜海似得重生。不過很多網友想看寒武紀大結局劇情介紹,但是大家想知道寒武紀有第二季嗎?
  • 寒武紀網劇什麼時候播出 小說劇情和人物介紹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武紀網劇什麼時候播出 小說劇情和人物介紹 《寒武紀》作為一個超級IP,從小說連載後就有大批的粉絲在追更,其中的瘋狂程度不用多說,自從傳出翻拍網劇的消息出來後更是備受關注,而且據悉這個劇組都是非常有來頭的,加上幾位人氣小生,寒武紀的播出定會帶來
  • 寒武紀將於7月20日登陸科創板 將成AI晶片第一股
    寒武紀有什麼護城河?有市場分析認為,寒武紀在上市之前,丟掉了最重要的護城河——與華為海思的合作關係,但是強大的人才儲備和領先的技術,依然是公司重要的護城河。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寒武紀的收入全部來自IP授權,而華為分別貢獻了其中的98%、97%。但在2019年,IP授權收入斷崖式下滑,寒武紀的主要收入來源變成了智能計算系統集成。
  • 寒武紀上市首發過會:業績大幅縮水 還購近39億理財
    經過對上交所兩輪問詢以及審核中心意見的回覆,5月22日,寒武紀披露了招股書上會稿。在上會稿中,寒武紀大幅增加了風險提示部分,包括公司持續穩定經營和未來發展存在不確定、IP授權業務持續化發展、雲端智能晶片及加速卡業務相關的關聯交易及客戶拓展、在手訂單和合同無法按期執行等風險。
  • 遊記:前寒武紀!
    洪荒海洋;從前寒武紀海洋開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拉開帷幕。前寒武紀:地球誕生~約,前古生代。疊層石見證地球第一次出現氧氣、原核生物等。想起幾代人幾十年種的樹被人幾天推平的新聞………澳大利亞南部埃迪卡拉生物群代表化石:距今約,埃迪卡拉生物群滅絕後,迎來寒武紀初生命大爆發。生命海洋;古生代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