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6月2日披露,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發過會。寒武紀於3月26日進入科創板「考場」,經過兩輪問詢後快速過會,歷時68天,刷新了科創板審核速度。目前來看,寒武紀應該是國內人工智慧晶片上市第一股,估值可能在按照在200-300億。
目前該公司主要業務主要分ip授權,智能計算集群系統,雲端智能晶片及加速卡三部分組成。
寒武紀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它最初聲名鵲起是因為華為。2017年9月,華為發布「全球首款手機AI晶片」麒麟970,其中集成了來自寒武紀的AI模塊寒武紀1A。作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品牌之一,華為不僅保障了寒武紀的產品銷售和收入,也讓寒武紀獲得了一個高起點。
不過到了2020年,寒武紀與華為的合作結束,華為採用自營晶片,這也對寒武紀的業績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從合作夥伴成為競爭對手,市場對於此次寒武紀通過科創板發審,除了和華為合作取消之外,寒武紀仍舊存在很多詬病的地方,質疑主要集中在營收、市值、市場份額以及產品壁壘(性能)等方面。
關於營收,官方數據給出的從2017到2019年,寒武紀的營業收入已經從784.33萬元增長到44393.85萬元,202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約為6億元至9億元。在這樣的一個營收數據下,中信證券給開出來了192-342億估值,雖然作為科創企業估值通常會偏高,但公司最終的價值還是要反饋到營收和利潤上的,這樣的一個估值和營收(利潤)反映到PE上,顯然是過高了。
關於市場份額和未來的業務增長,明眼人都清楚,寒武紀近年的快速發展更多地是傍上了華為,而後者在2020年已經暫停採購了,這時候就要考驗寒武紀在新客戶市場上的開拓能力。而晶片市場,寒武紀所面臨的競爭對手包括了英特爾、英偉達、華為海思、阿里平頭哥,個個都極其能打,想要在這些競爭對手中佔據市場,這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不得不說,現如今我們也需要寒武紀這樣的企業上市,給市場信心。
今年政府正在大力提倡搞新基建,新基建項目輻射了包括傳統基建、5G、數據中心等在內的諸多行業,被視為有效提振經濟的關鍵。政策東風吹來,有時候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我們Ai晶片龍頭,所以寒武紀上市恰逢天時,這也給了市場信心。
除了政策背景之外,產業發展需求也使得資本市場上需要更多像寒武紀這樣的公司。前兩年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國人晶片之痛,讓高層意識到補足自主晶片技術刻不容緩,除了應用最常見的人工智慧,晶片在軍工、航天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晶片技術已被視作國家全球範圍競爭力體的核心體現。產業的發展需要資本的加持,資本的介入就必然意味著上市,所以寒武紀的上市過會也給了資本在投資半導體晶片產業時一個友好的信號。
對於上市後的寒武紀,或許會讓投資人覺得有機會買入國內半導體晶片產業的未來之星,進而追捧;但或許也會面臨著新產品市場打開緩慢,營收增長乏力,股價要死不活。不管何種局面,公司的成色幾何,總歸要拉到資本市場上來溜溜,時間會給出最終答案。
你對寒武紀科創板過會怎麼看呢?歡迎討論!
聚行家,產業生態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