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讓福康安當額駙,世人便猜測他是私生子,其實是另有隱情

2020-12-17 左都御史

福康安是乾隆朝的紅人,也是戰功赫赫的大將。不過人們關注的還不是福康安的成就,更多的還是關於他神秘莫測的身世。幾經傳說,野史中便將福康安當成了乾隆的私生子。那麼,這樣的傳說究竟靠不靠譜呢?

福康安的家世不是一般的顯赫,其富察氏家族出了很多重量級的人物。父親傅恆歷任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二十餘年,幾個兄弟福靈安、福隆安、福長安,不是額駙就是軍機大臣,一門顯貴。但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姑母孝賢皇后,是乾隆帝的嫡後,寵信倍至。

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就是沒有功勳,也可加官進爵。但氣人的是,這樣一個官二代、富二代偏偏又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乾隆帝天生喜歡美男子,福康安從小的時候就被他帶入宮中撫養。要知道,皇家別看表面光鮮,其實親情很是淡薄,福康安硬是把乾隆皇帝心底那點殘存的父愛給激發出來了。

在看到福康安後,乾隆便將他當親兒子對待,兩人感情日漸增長,情同父子。正是乾隆帝對福康安不同尋常的態度,才讓世人紛紛猜度,皇帝放著這麼多兒子不去寵愛,偏偏把侄兒放在身邊。於是乎,民間便調動了所有的想像力,想來想去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那就是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也只有這個理由,才能解釋乾隆帝對福康安的寵愛。

民間既然有這樣的猜測,那自然也要製造一些證據。於是野史中便繪聲繪色地編排出了具體的情節。傳言,傅恆的夫人也是滿洲有名的美女,一次入宮覲見富察皇后,沒曾想遇到乾隆皇帝,乾隆在看到她的那一刻,頓時覺得三千粉黛無顏色,為眼前人所傾倒。

之後,乾隆帝便借著種種藉口「遇見」傅夫人,兩人之間也就慢慢有了感情,再後來就有了福康安。當然,這些野史記載不足為信,但是,乾隆寵信福康安卻是不爭的事實。

乾隆三十二年的時候,剛滿13歲的福康安就承襲了雲騎尉,四年後便當上了御前侍衛,一年後,又升任戶部侍郎,不久之後又升遷為滿洲鑲黃旗副都統,並且受命趕赴四川任平叛將軍。儘管福康安這一路升遷的背後都有乾隆在做幕後推手,可是福康安也非草包,他還真是有點本事的。

福康安在軍中初從阿桂,在他手下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對於軍務更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其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乾隆深感欣慰,對他多次嘉獎,先後任其為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太子太保等,恩寵可謂盛極一時。乾隆也曾想要給他封個王爵,但這終究不合祖制,才不得不暫時放棄這個念頭。

但是乾隆帝的這個願望始終記在心裡,既然不能直接封王,那就繞道,讓福康安多積軍功,到時自然而然便可封王了。可軍功也不是那麼好拿的,所以每次在福康安出徵前,乾隆都竭盡所能為他挑選精兵強將,希望能夠讓他既安全又能得軍功,出則必勝。

在其後的攻大小金川、剿滅林爽文起義、鎮壓回民起義、平定廓爾喀等重大戰事中,福康安表現不俗,因功封侯封公。不過有件事也是讓人想不通的,而且也正是這件事,更讓人懷疑福康安是乾隆帝的私生子。

按理說,福康安是乾隆的紅人,什麼好事他都輪得上,可唯獨在選額駙上沒有福康安什麼事。旁的先不說,福康安的大哥福靈安和二哥福隆安,都是額駙,單單福康安沒有選上,這確實沒道理啊。

於是,人們又猜測,乾隆不讓福康安當額駙,顯然就是怕錯亂血緣。不過,話也不能這麼說,想來乾隆不讓福康安當額駙還是與他想封福康安王爵有很大的關係。道理也很簡單,要是當了皇家的額駙,那自然就無法獲得王爵。

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帶兵鎮壓苗民起義,初戰告捷,乾隆大悅,破格封福康安為貝子,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因為,福康安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貝子的人。或許是驚喜來得太突然,又或許是榮耀太盛,福康安最終有點承受不起,與當年五月在軍中病逝。

乾隆得知後,萬分悲痛,淚水長流。這時再也沒人能阻擋他給福康安封王了,他的願望實現了,福康安被追封為嘉勇郡王,配享太廟,並建立專祠致祭。

清代歷史上,外姓能封王的,除了清朝剛入關時封的三藩異姓和少數蒙古貴族之外,也只有福康安一人了。這樣的至尊至榮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但這並不能說明福康安就是乾隆帝的私生子,從相關的清宮史料,以及乾隆帝本人的品格來看,他與傅恆夫人有私情應該是極小概率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傳言乾隆真有一個私生子,並且有些現代人知道這個私生子是誰
    在野史中,福康安其實是乾隆與自己皇后的弟媳瓜爾佳氏苟合產下的私生子,也難怪他長得很像乾隆爺了。金庸小說裡也是取野史裡的這個說法。 乾隆皇帝英名蓋世,風流韻事不勝枚舉。據說有一天,皇后富察氏把弟媳瓜爾佳氏叫進宮中做客,萬歲爺第一次看到小巧玲瓏、俊俏可人的瓜爾佳氏,便對她產生了好感。
  • 他是滿人中唯一被追封郡王的大臣,曾傳言他是乾隆的私生子
    傅恆有四個兒子,還有一個是福靈安,但論名氣最大的還屬福康安。瓊瑤的《還珠格格》中福爾康原型就是福康安,還有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和《飛狐外傳》以及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都有福康安一角,但故事情節皆為虛構的。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都說乾隆時期沒有辦他是因為皇帝寵愛,其實這樣說有點片面。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
  • 和珅貪汙肆無忌憚靠的是乾隆寵幸?其實他還有另一個大依仗
    據稱,和珅當權時期,他曾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同時還結黨營私,把控朝綱。不過,和珅發跡是在乾隆在位的中晚期,而且等乾隆駕崩後,繼位者嘉慶帝幾乎是立即將和珅投入大牢,並命其自殺,與此同時嘉慶還派人抄了和珅的家,所得盡數充公。由此,很多人都得出了一個印象:和珅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地貪汙,主要是因為他受到了乾隆的寵幸。
  • 延禧攻略的御前侍衛,后妃宮女都想嫁他,歷史上他妻子卻懷上了龍嗣
    對於她的美貌,乾隆十分動心,於是,就經常以皇后的名義召她進宮,實際上卻暗中與她私會。據野史記載,在一次皇家夜宴上,乾隆又暗中與傅恆妻子私會,還借著酒勁寵幸了她。於是,她就懷上了龍嗣,生下一子名為福康安。乾隆帝礙於面子,當然不會認這個兒子了。所以,福康安名義上還是傅恆的第三子。
  • 《金枝玉葉》魏瓔珞之女,歷史原型是誰,和福康安什麼關係
    該劇仍然有大家喜愛的魏瓔珞,不過女主角已經換成了她和乾隆的女兒,在劇中名為愛新覺羅·昭華。昭華公主從小由太后撫養,加上乾隆對她十分溺愛,因此昭華公主自小比較驕縱。 她原本與拉旺多爾濟有婚約,不曾想在十五歲時,遭到對方悔婚。
  • 清朝奇案故事:從被窩裡揪出的假福康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清朝乾隆末年,在湖南辰州(今湖南懷化一帶)發生一件怪事。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員「福康安」,被辰州知府清安泰抓了起來。而這個清安泰還是福康安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 這其中到底有何隱情?故事還要從福康安這個人說起。
  • 和琳抓住福康安的把柄
    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珅又被任命為殿試讀卷官,隨後又任教習庶吉士。滿朝文武望著和珅的不斷高升無不豔羨眼紅。他的財路大開,財源廣進,生活日漸跋扈囂張起來。不過,在皇上面前的和珅,卻永遠都是那樣一副畢恭畢敬的奴才樣子。一天,和珅返回府邸時天已經黑了,剛一進門,劉全就迎了上來告訴和珅,和琳從湖北回來了,帶來一壺好酒,正在書房等他。和珅無奈地笑了笑,心想這個和琳愛喝酒便喝,怎麼也把我當酒鬼!
  • 和珅、阿桂、福康安、和琳,這四位乾隆朝的寵臣,誰權勢最顯赫?
    、和琳,這四人皆為乾隆朝的寵臣,深受乾隆皇帝的重視,其地位較之其他臣子都要高出一大段。  阿桂,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阿桂成功取得徵伐大小金川的勝利,因功晉升一等誠謀英勇公。  福康安,乾隆六十年(1795年),苗民起義領袖吳八月被擒,清廷平定苗民之亂,福康安因功封為貝子,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一個非宗室出身的固山貝子。  和琳,乾隆六十年(1795年),和琳與福康安成功平定苗民之亂,和琳因功晉升一等宣勇伯。
  • 福康安的轎夫何以敢張狂喧囂?原來「打狗還得看主人」
    清代《棲霞閣野乘》、《三異筆談》等史料筆記,就記載了乾隆朝大臣福康安轎夫橫暴囂張的遺聞軼事。     文章說,福康安行軍時,挑選的都是精明強壯的轎夫。轎夫分成四班更替,一天可以行走一百裡。(另有記載:轎夫每人須良馬四匹,凡更役時輒騎馬隨從)福康安即使在前線督戰,也不經常騎馬,由於福康安特別重用轎夫,他的轎夫特別橫暴。
  • 乾隆寵愛永琪,為何卻給他唯一的女兒,一個尷尬的位號
    而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就是永琪嫡福晉西林覺羅氏,與側福晉索綽羅氏。不過,這兩個人,最終只給永琪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綿億。在歷史上,其實永琪有過六個兒子,不過最後只有綿億活了下來。但除了兒子,實際上永琪還有個女兒。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永琪唯一的女兒。
  • 她是乾隆唯一的嫡公主,與額駙狂生五個孩子,死後享受皇帝待遇
    乾隆是一個嫡庶觀念比較嚴重的皇帝,他一心想要將皇位傳給嫡子,然而,永璉、永琮卻接連去世,後來繼後那拉氏失寵,唯一的嫡子永璂也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最終乾隆還是將皇位傳給了令妃所生的永琰(嘉慶帝)。
  • 他是三藩後大清唯一的異姓王,為啥封王真相成謎
    父親是乾隆朝第一功臣、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恆,姑媽是《延禧攻略》裡乾隆最疼愛的女人富察皇后,也就是說福康安是乾隆的外甥。福康安雖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在那個八旗子弟盡醉於靡靡之音的時代,他卻自幼熟讀兵書,弓馬嫻熟,文武全才,以知兵著稱於世,參與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亂、廓爾喀入侵西藏等戰事,無役不從。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襲雲騎尉,授三等侍衛,命在乾清門行走。
  • 其實另有隱情
    彭陟焱博士也在其著作《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中有說道:「僅有彈丸之地、數萬人口的大小金川,卻致清王朝先後共投入了近60萬人力、7000萬帑幣,其代價遠遠超過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由於較先前的君王更加重視商業的緣故,乾隆時期商業發達,使得乾隆二十八年起,也就是公元1764年(這時還處在大小金川戰役)國家財政收入開始逐年增長,到公元1778年達到頂峰,足足有八千萬兩以上,這較之前翻了數十倍。也就是說,清朝的財政收入相對之前只增不減,它對於這次戰爭的損耗是絕對受得住的。
  • 李元霸其實不是被雷劈死的,而是另有隱情,李世民脫不了干係
    李元霸的死有好幾種說法,廣為流傳的有兩種,一種說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有種孤獨求敗的意味,於是,在一天打雷的時候要與天鬥,結果被雷劈死。另一種說法是,李元霸從小就怕打雷(這種說法與他的英雄氣概相悖),某次行軍遭遇暴雨打雷,他把手中的大錘扔向天空給自己壯膽,結果錘子掉下來把自己給砸死了。
  • 和珅的最大靠山不是乾隆,此人若不死,嘉慶可能不會處死和珅
    和珅並不只有乾隆這一個靠山,他在軍中頗有權力的弟弟和琳,才是他最大的靠山。 但和珅兄弟二人卻想借這件事,幫助乾隆打擊朝中頗有勢力的福康安。 於是,和琳就在上朝之時,寫奏摺彈劾李天培公器私用一事。 此次彈劾正中乾隆下懷,他藉此機會正好可以打擊朝中權傾一時的福康安的勢力,就派自己的心腹前去處理這件事。
  • 布蘭對他造成威脅,或另有隱情
    布蘭對他造成威脅,或另有隱情堅持社會主義24字核心,學習雷鋒精神。大家好,歡迎來到鬍子影視,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們主要來說說在接下來第八季《冰與火之歌》中很有可能成為主線的一個人物,他就是夜王。在第七季播出之後,很多網友們也是紛紛猜測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夜王是不是布蘭,還有就是夜王突然南下的真正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從電視劇裡面的一些細節問題來說說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