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為何被稱詩魔?他上書主張嚴查刺殺宰相案,為何反被彈劾?

2020-12-11 騰訊網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

意思就是:經過孤山寺以北、賈公亭以西,水面初漲、白雲低垂。有幾隻早出的黃鶯鳥,在爭著有陽光的樹窩取暖,誰家新來的燕子在築巢。花兒爭著開放想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長的還只到馬蹄那麼高。最愛湖東的美景,讓人流連忘犯,綠楊蔭中又有一條白沙堤。

白居易的這首《錢塘江春行》,是通過描寫錢塘湖早春的景色,來反映出他對錢塘湖的喜愛,當然也體現了他對自然美麗的熱愛。白居易曾做過杭州刺史,這首詩就是寫於他在杭州刺史任上。

提到白居易,大家是熟悉這個名字的,因為他的詩篇在上學的時候是學過不少的。其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朝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作品語言通俗易懂,有「詩魔」、「詩王」之稱,是唐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詩王」還好理解,那白居易為什麼被稱為「詩魔」呢?

因為白居易很愛寫詩,他幾乎每天都有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有時甚至是從早上開始,直到晚上,因為他的刻苦,結果就到了口舌生瘡、手指長繭的地步,可見他對詩文的熱愛程度,頗似「入魔」,當然並非真的成「魔」。

正如白居易自己曾寫過《醉吟二首》,其中有兩句是:

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所以,白居易就有了「詩魔」之稱。

宰相被刺,白居易主張嚴查,卻被彈劾

白居易雖然出身於一個做官的家中,但他的父親並不是什麼大官。當然,給白居易讀書的能力還是有的。而白居易不僅聰慧,而且刻苦,所以他在文學上是學有所成。

之後白居易通過自己的才能而步入仕途,做過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子左贊善大夫等。

有一天當朝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殺身亡。武元衡和白居易相識,並且還有一段以詩相唱相和的經歷。武元衡被刺殺後,當時朝廷掌權的宦官和官僚集團面對宰相被刺殺一點也不著急,這讓白居易很看不下去,於是就上書要嚴查兇手。

但當時朝廷權貴根本不關心宰相武元衡被刺殺案,反而說白居易是東宮的官,卻搶在朝廷諫官之前議論和上書朝政,這是越職言事的行為。於是朝廷權貴不嚴查刺殺宰相之案,反而彈劾白居易越職。

白居易為什麼被彈劾呢?當然不僅僅是因為越職言事那麼簡單。

因為,在此之前白居易認為皇帝喜愛文學,又賞識他,所以就頻繁上書言事,同時還寫了很多反映社會的詩,其中一些詩又是諷刺性的詩,如此就得罪了權貴。所以,白居易就受到了彈劾排斥。

於是沒多久,白居易就被貶去江州做司馬。當然他在外面轉了幾年後,又得以被召回京。

後來有一次白居易因上書有關河北的軍事問題卻不被採用,於是他就請求外放到地方為官,朝廷準其所奏,就讓他去做了杭州刺史,《錢塘江春行》就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作。

後來白居易的官職屢又升降變動。直到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去世,享年75歲。他去世後,諡號為文。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白居易為什麼被稱作詩魔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在中國詩歌的歷史上。有很多的代表性詩人,有實現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還有一人被稱為詩魔,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和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白居易的名氣也沒有他倆高。怎麼會被稱作詩魔呢?白樂天還有另一個稱號叫詩王。這稱呼是根據什麼來給的呢?
  • 達則兼濟窮則保身,詩魔白居易此生跌宕起伏,終寄情山水
    飽讀詩書,出仕為官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剛出生不久,家鄉就發生了叛亂,戰火連綿燒得民不聊生。他隨父親東奔西走,之後父親遷升鎮守徐州,為了家人安全免於戰亂,將他送到宿州符離,白居易從小就聰慧非常,且讀書十分刻苦,甚至有傳聞他勤奮好學太過用功以至於少年白頭。
  • 白居易的母親墜井而死,讓他背上「不孝」的罪名,是怎麼回事
    白居易,唐朝著名詩人,雅號「詩魔」,是中唐「元白詩派」的中堅人物,詩歌風格以重寫實、尚通俗、明白曉易著稱,注重現實題材與發掘融入詩歌的現實意義,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宗旨,他的很多作品如《長恨歌》等都是唐朝詩歌領域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
  • 被譽為「詩魔」的人是誰?憑啥他被稱為「魔」?
    至於白居易為什麼會被稱為「詩魔」,這個事情還要從白居易小的時候說起。相傳,白居易從小就對文學表現出了非同凡響的熱愛和天分,最為痴迷的時候甚至能夠念詩念到口中生瘡手上出繭,甚至早生白髮,這一番操作下來,說他沒對文學瘋魔都不可能了。
  • 白居易《琵琶行》,為何「江州司馬青衫溼」?這兩個字才是關鍵詞
    李白、杜甫、白居易(772~846)三人是唐代詩壇的領軍人物,在坊間,白居易雖不及李杜二人影響力大,但也不可等閒視之。在日本,白居易的地位頗高,甚至可以與聖人孔子比肩。因為曾有「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與元九書》)之言,所以後世稱其為「詩魔」。
  • 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譽為「詩魔」和「詩王」,他與元稹共同倡導了唐代中期的「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 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這首詩出自白居易之手,那時他被貶到江州擔任司馬。劉十九,是白居易認識的一位隱士,白居易提到劉十九的詩有兩首,在另一首詩《劉十九同宿》中,白居易稱他是「嵩陽劉處士」。綠蟻,指浮在新釀米酒上的綠色泡沫,幼小如蟻。醅,指沒有經過過濾的酒。
  • 韓國人抗日為何熱衷刺殺?
    1906年,旅美韓國青年張仁煥、鄭在寬、田明雲等人,刺殺了韓國美籍外交顧問史蒂芬斯(此人公開為日本吞併韓國辯護),這是韓國人為追求國家獨立而進行暗殺的濫觴,此後,韓國義士們在反日刺殺之路上前赴後繼,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壯義烈畫面。
  • 「詩魔」白居易膾炙人口的詩句,原來有這麼多
    人物介紹 白居易(772—846) 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 素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生於河南新鄭,卒於河南洛陽 有詩文之才,滿憂國憂民情懷,屬現實主義流派 幼年多舛,雙親早故 但聰穎過人,勤奮刻苦 曾任翰林學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
  • 白居易公然曠工去賞花,還寫下一首諷刺朝廷的詩,成為永恆經典!
    然而在大唐史上,白居易卻有留有兩個同樣出眾的名號!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為詩歌瘋魔的一位醉吟先生,語出他自己的詩句「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一個驚悚的字眼足以證明他對詩歌的認真態度;白居易還被稱為「詩王」,詩歌王國產量最高的一位王,他一生創作唐詩近三千首,在全唐之中首屈一指!正是因為有了魔的驅使,才有了王的誕生!
  • 白居易被貶江州,元稹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其中7個字戳中淚點
    唐朝時期,有兩位比親兄弟還親密的詩人,絕對配得上彼此的知己,志趣相投、情真意切,他們就是白居易和元稹。二人的關係,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咱們一起看一下。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才華和名氣僅次於李白、杜甫,穩坐唐代詩壇第三把交椅,被譽為「詩魔」和「詩王」。
  • 韓國總統彈劾案通過,韓國命運誰來主宰?
    12月9日,韓國國會以234票表決通過樸槿惠彈劾案。樸槿惠將暫停行使總統權力,韓國或迎史無前例「夏季大選」。  韓國總統彈劾案通過了,韓國政局必將陷入一片混亂,這不僅是韓國總統樸槿惠個人的災難和悲劇,也讓韓國政局陷入無序狀況,命運不知何去何從。  彈劾案獲得國會通過後,韓國憲法法院將隨即對該案進行審理,時間最長達6個月。而在此期間,樸槿惠在外交、國防和行政方面將被停止執行職務。群龍無首,可以想像,沒有總統的韓國會是一番什麼景象。
  • 詩魔白居易這首詩,言淺字短,卻將愛情描繪的如夢似幻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和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提倡詩歌中以淺白易懂的語言,來描述現實的社會現象。白居易的思想,結合了儒釋道三家,但是一儒家的仁政為主,吸收了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主張,因為他的是多數是反應現實問題、揭露社會矛盾的,比如《賣炭翁》、《琵琶行》等。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白居易只會寫這種題材的詩,白居易號稱詩魔,他的詩題材相當廣泛,我們來看這一首《花非花》。
  • 「詩魔」白居易詩詞15首,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韓城故事Ancient Stories:白居易
    白居易故居在韓城中唐大詩人白居易,祖居太原,他的先祖白建,有功於北齊,賜田韓城,子孫隨封地來韓,居家於韓城西南香山腳下的「白田屯」(事載《韓城縣誌》)。此村至今猶存,族人稱家譜載先祖白居易生於「白田屯」,幼年隨父遷居下吉(今陝西渭南市),晚年官場失意,返回韓城故居,崇奉佛教,修香山寺以供隱居。1984年在韓城金盆村發現古墓葬一處,內有「墓志銘」,敘其死者乃白居易的晚輩白敬宗。足以證明韓城為白居易的祖居無疑。(墓志銘石碑現存韓城市博物館)。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秘密警察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將他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一直到二戰後期,將這位德國木匠殘忍的殺害。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 詩聖、詩魔、詩豪,還有一個「小李杜」,都曾生活在鄭州這塊土地
    當時肅宗的宰相房琯因盲目效仿古人迎戰叛軍失敗,給唐軍造成了重大損失,肅宗一怒之下解除了房琯的宰相職務,作為與房琯「布衣之交」的老朋友,杜甫激烈進言,反對將房琯罷職,肅宗由此憎惡杜甫,將他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此再不重用。
  • 歷史上的白居易是什麼樣子?寫下《琵琶行》前後判若兩人
    但和李白杜甫齊名的唐代三大著名詩人之一白居易卻是一個例外,他的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史書記載,白居易從小聰明過人,讀書也十分刻苦,讀到口生瘡、手出繭,年紀輕輕滿頭白髮。15歲時,白居易拿著自己的詩去京城謀發展。當他去拜訪文學前輩顧況時,看到白居易的名字,顧況不屑地說,長安米貴,白居不易。不過,當顧況看到白居易的詩中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川普彈劾案一錘定音,被控煽動騷亂,歷史上首位總統兩度遭彈劾
    當地時間1月13日,國會眾議院以二百三十二投票最終表決通過川普彈劾案,一錘定音,其中還有10為共和黨投出贊成票,這也就意味著川普成為美國有史以來上第一位在四年任期間遭到兩次彈劾的美國總統。美國參議院大部分黨領袖透露,在當選總統就職前美國參議院將暫不會審判對川普的彈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