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白居易為什麼被稱作詩魔

2020-12-18 歷史的天空種子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在中國詩歌的歷史上。有很多的代表性詩人,有實現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還有一人被稱為詩魔,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和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白居易的名氣也沒有他倆高。怎麼會被稱作詩魔呢?白樂天還有另一個稱號叫詩王。這稱呼是根據什麼來給的呢?白居易是河南人,他34歲的時候考中進士。他這年齡也不小了。在那個時候挺正常的,還有頭髮白了的參加考試。甚至是考了好幾次的都有。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白居易也一樣,考中後就開始了他當官的生活。

白居易作品

只能說他沒趕上好時候,那會唐朝出現衰敗的情況。面對當時國家的一些國事,白居易感到痛心。有憂國憂民食物心態。先後在很多地方當官,受到朝廷的排擠,開始被貶。晚年的時候在杭州當官,不過也就是一些頭銜罷了。每天的日子過得很無聊,白居易的一生也沒有得到皇上的重用,碌碌無為的官場生活。

樹下吟shi

官場的生活一般,也不能夠被人稱作詩魔啊。白居易的其好些詩文,這是有天賦的。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在當地還很有名。後面進了官場,他也沒閒著。也在寫詩。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從早上到晚上。可見他是多麼的刻苦。時間長了。他的舌頭也長了口瘡,手指因為經常寫詩長了老繭。白居易這麼喜歡寫詩,對詩歌的熱愛。後人稱他為詩魔,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月下飲酒

白樂天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看淡名利。唯一的愛好就是寫詩,出生在唐朝繁華還有詩文氣息的時代。也是一種幸運。而後考中了進士,當了官勤勤懇懇。得到百姓的喜歡,他寫的詩有三千多首。所以白居易被稱為詩魔。白居易的詩分為三類:暗喻,閒適和感傷三大類。通過暗喻的寫法,白居易寫了很多朝廷的腐敗和昏君。他的作品的題材大都是來源於自己身邊的和自己所看到的,有感而發的作品。他的是通俗易懂,沒有用了很多的典故。更容易讓人讀懂他的詩,和他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作品記載

他的閒適詩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語言平易。情調淡泊,他的意境更多的是和陶淵明的生活態度是一樣的,很符合後代文人的心裡。那種環境雖然顯示不會存在,但卻給人嚮往。他的思想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綜合,以儒家的思想作為主導。他繼承之前詩歌的一些優點,又加入他的個人的觀點。是現代主義創作的原則。

白居易

白居易的詩流傳下來很多,是我們重要的精神財富。他的詩作也在影響著我們。在他詩詞的陶冶中我們好像和他回到那個時代,了解那個時代發生的一些事。小編先說到這裡,你對白居易稱作詩魔有什麼你的看法或者是獨到的見解,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為何被稱詩魔?他上書主張嚴查刺殺宰相案,為何反被彈劾?
    白居易的作品語言通俗易懂,有「詩魔」、「詩王」之稱,是唐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詩王」還好理解,那白居易為什麼被稱為「詩魔」呢? 因為白居易很愛寫詩,他幾乎每天都有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有時甚至是從早上開始,直到晚上,因為他的刻苦,結果就到了口舌生瘡、手指長繭的地步,可見他對詩文的熱愛程度,頗似「入魔」,當然並非真的成「魔」。 正如白居易自己曾寫過《醉吟二首》,其中有兩句是: 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 「詩魔」白居易詩詞15首,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讀唐代「詩魔」白居易《池上二絕》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古詩是白居易的《池上》,《池上》是選入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中的一首詩,這首小詩通俗易懂,非常容易理解,這也正是白居易一貫的語言風格。據說白居易寫的詩,上到白髮老人,下到黃毛小兒都能聽懂。
  • 達則兼濟窮則保身,詩魔白居易此生跌宕起伏,終寄情山水
    他出生小官僚家庭,為人真實坦坦蕩蕩,也是十分接地氣,他寫的詩文婦孺皆懂,朗朗上口,他是白居易,一位前期想方設法出人頭地,中期絞盡腦汁為蒼生請命,晚期安安分分逍遙玩樂之人。飽讀詩書,出仕為官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剛出生不久,家鄉就發生了叛亂,戰火連綿燒得民不聊生。
  • 日本人為什麼把白居易視為恩人和偶像?至今還有粉絲來中國拜祭
    看《妖貓傳》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黃軒飾演的白居易那一句:「我知道我寫不出『雲裳衣裳花想容』,但你不能說我的長恨歌是假的。」相較於電影裡,白居易的妄自菲薄,仔細想想,在日本,好像不止夢枕貘的作品青睞於白居易,《長恨歌》在日本至今還依然是中小學教科書裡的「背誦全文」項目。
  • 「詩魔」白居易膾炙人口的詩句,原來有這麼多
    人物介紹 白居易(772—846) 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 素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生於河南新鄭,卒於河南洛陽 有詩文之才,滿憂國憂民情懷,屬現實主義流派 幼年多舛,雙親早故 但聰穎過人,勤奮刻苦 曾任翰林學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
  • 白居易:誰能想到白居易曠工賞花,還寫了首經典好詩?
    白居易在唐代是很受歡迎的詩人,不僅僅是寫的一首好詩。他還是很享受生活的,閒暇之餘自己每天喝喝茶,寫寫詩。邀約三兩好友一起去賞花,喝酒。這樣的生活怎麼能不讓人羨慕,雖然在官場的生活是起起落落,經歷了被貶。但是他有好的心態,誰能做到被貶之後還要做餅來消磨自己的時間。
  • 詩魔白居易這首詩,言淺字短,卻將愛情描繪的如夢似幻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和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提倡詩歌中以淺白易懂的語言,來描述現實的社會現象。白居易的思想,結合了儒釋道三家,但是一儒家的仁政為主,吸收了孟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主張,因為他的是多數是反應現實問題、揭露社會矛盾的,比如《賣炭翁》、《琵琶行》等。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白居易只會寫這種題材的詩,白居易號稱詩魔,他的詩題材相當廣泛,我們來看這一首《花非花》。
  • 白居易:詩魔白居易測字救姻緣的事情,你知道嗎?
    白居易是唐代的詩人,在當時也算是家喻戶曉了。白居易的愛好是有很多的,寫詩就是他的愛好之一。還喜歡靠喝酒和喝茶教朋友。還能寫對聯,不得不說白居易是一個寶藏男孩。還有哪些是我們不知道的呢?才藝多不說,人還很努力,刻苦學習多年只為能考取功名。考上之後官場也是一路高升。
  • 白居易最豁達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貧富值得一讀再讀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個詩人和他的一首七言,他就是「詩魔」白居易,可能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為什麼白居易會被稱為「詩魔」呢?只因白居易當時每天誦讀至舌頭長瘡,天天寫詩導致全是老繭,所以後世之人才稱白居易為「詩魔」。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注重於寫實,而且通俗易懂,有著強調諷喻的傾向。而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白居易的經典七言,出自白居易的《對酒》系列。
  • 被譽為「詩魔」的人是誰?憑啥他被稱為「魔」?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是傳說中的「詩魔」,給你三秒鐘猜一下詩魔是誰。神仙魔佛,都是古人印象中具有飛天遁地打能力的人,所以假如給一個人的稱號上冠上了其中一個字的話,那就說明這個人的本事是得到大眾認可的,即使是「魔」這個詞放在這裡,也是褒義而不是貶義。
  • 古詩詞鑑賞-《暮江吟》唐.白居易
    【詩人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 茶界「凡爾賽文學」大師:白居易
    我為什麼會說白居易是「凡爾賽文學」的大師呢?因為我想到了他一句關於茶很有的詩句「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是不是很凡爾賽?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於河南新鄭,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 古詩詞鑑賞-《憶江南》唐.白居易
    【詩人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 「窮則獨善其身」,白居易何出此言?
    言簡意賅卻又韻味悠長,這,就是白居易的才華,也是他的送別方式。儘管他的身影已經消失在歲月輪迴之中,但那些膾炙人口的佳作卻透過文字向我們展示著那位詩人的風華絕代。提及白居易,他的大名如雷貫耳,我們都非常熟悉。
  • 村夜古詩帶拼音版 村夜白居易古詩注音版
    白居易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中作詩無數,留下了許多名篇,《村夜》便是其中一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注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村夜》  唐·白居易  shuāng cǎo cāng cāng chóng qiè qiè,cūn nán cūn běi xíng rén jué。
  • 白居易:看看白樂天的生活,是不是很羨慕?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有詩魔的稱號。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年少成名是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16歲的時候,帶著自己的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來到了京城。也因為這首詩他的名氣是有很大的提升的。再到後面白居易寫的長恨歌,賣炭翁和琵琶行。
  • 為什麼白居易在日本被捧得最高
    然而在日本,白居易的地位卻是首屈一指,遠非李、杜所能比擬。在平安朝,「文集」一詞,甚至可以作為《白氏文集》的專有名詞來使用;現今已普遍對古人直呼其名,而日本人卻還稱白居易為「白樂天」,稱字不稱名,在洛陽白居易墓,日文的獻碑甚至比中文的都多,碑文竟將白居易譽為「日本文化的恩人」。白居易為什麼在日本有這麼高的地位?
  • 白居易給劉禹錫拜年,聊了些什麼
    這天的洛陽城,上演了一段文學史上的佳話:中唐兩位偉大詩人——「詩魔」白居易和「詩豪」劉禹錫互相拜年,留下了兩首優美的詩章。  「詩魔」先行中隱洛陽  洛陽在唐朝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經濟文化中心,而且還幾度成為政治中心。  唐太宗時,朝廷曾三次遷到洛陽辦公。
  • 《琵琶行》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共同的命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