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看看白樂天的生活,是不是很羨慕?

2020-12-18 歷史的天空種子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有詩魔的稱號。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年少成名是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16歲的時候,帶著自己的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來到了京城。也因為這首詩他的名氣是有很大的提升的。再到後面白居易寫的長恨歌,賣炭翁和琵琶行。這些都是很有名的作品,三首詩把白居易當時的看法表現的是很深刻。在當時長恨歌也是傳遍了大街小巷,白居易還真是性情中人。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白居易的生活,看看你是不是很羨慕呢?

生活是人慢慢過出來的,白居易也不例外。在寫詩方面是有他的情懷的,就是賞花都能寫出一首意味深長的詩。白居易對於生活也是很享受的,是天生的樂天派。都知道詩人是離不開酒的。白居易也喜歡喝酒,但是市面上賣的酒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口味了。那該怎麼辦呢?白居易開始自己學習釀酒,他釀的酒是甘甜而清冽。味道還是很香的,你路過他家的時候都能聞到酒的香味。在當時他的釀酒也是很出名的,酒是有了。但是還要好好研究下酒怎麼能喝的有情調?這是白居易的下一個課題。

白居易在生活中,喜歡叫幾個朋友過來。在船上一邊看著美景,一邊品著自己的小酒。看看歌伎的表演。想想當時的場面,多麼讓人心曠神怡。看來白居易還是會享受。他寫的詩問劉十九。在下雪天的時候邀請朋友來自己家裡面喝酒,加上有火爐的渲染。還是很有情調的,看來閒暇的白居易對於生活是有品位的。對於酒的喜歡也是不能掩蓋的,喝酒雖好。但是傷身,白居易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不知道呢?他對於喝酒養生也是很了解的。白居易簡直是寶藏男孩,還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

白居易在小的時候,也是有過醜事的。他把自己寫的詩給街上賣菜的人讀,還有家庭婦女。就連8歲的小孩都不放過。他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人能聽懂他的詩,看來白居易在寫詩上面也是花了不少功夫的,要不他寫的詩是不分社會群體的。大家剛開始的時候以為白居易his瘋了,後面知道了也還是很配合白居易的工作的。白居易的老年生活也是不安分,他會約幾個好友到洛陽的寺廟去聚會,去了幹什麼呢?都是一群老頭了,他們吃吃飯,喝喝酒。對對詩,暢所欲言。這樣的晚年生活是很幸福的,還讓人羨慕。

白居易是很會享受生活的,在工作當中也是很盡職盡責的。對於百姓他是認真的,在水利方面他也還是有所作為的。給西湖修堤壩,在洛陽玩的時候。覺得河灘有問題,他自己掏錢去修。對於工作他是一絲不苟的,在工作之餘是很會享受生活的。白居易的生活是很讓人羨慕的,大家對白居易的生活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面留言。

相關焦點

  • 造化無為字樂天——白居易
    (原標題:造化無為字樂天——白居易) 雖然後人常誇讚「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白居易10首經典寫茶詩,足見樂天對「茶」的愛及貢獻
    把茶大量移入詩壇,使茶酒在詩壇中並駕齊驅的是白居易。從他的詩中,我們看到茶在文人中的地位逐漸上升、轉化的過程。我們一起讀讀樂天這些詩,看看樂天對茶是怎麼一個「愛」。寶曆(唐敬宗年號,825—827)年間,常州賈刺史和湖州崔刺史共同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境會亭茶宴,可是白居易因病不能參加,於是寫下這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表達自己的羨慕之情。
  • 以「樂天」自許者白居易
    在唐代詩中,對自己的立身處世有著明確的思考,並通過詩文創作將自己的人生觀點、生活態度加以多方表述的並不多,而白居易卻正是這樣一位有這方面的特色的詩人。白居易以畢生精力從事創作,一生留下了300多篇詩文,「凡平生所慕所感,所得所喪,所經所遇所通,一事一物以上,布在文集中,開卷而盡可知也。」(醉吟先生墓志銘並序)這就是說,白居易一生的經歷遭際、窮通得失以及他的「所慕」(人生理想和價值取向)、「所感」(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均記錄、表述在他的詩文中了。
  • 白居易的「佛系樂天」,平淡瀟灑走一生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此時的唐朝已經盛世不在,白居易從仕途到晚年這幾十年中,從校書郎到江州司馬又到貶謫再到任刺史一職,在這些經歷中白居易逐漸真正詮釋了他的「樂天」性格。也許這是詩人在人生變化之後對自己的無奈自嘲,也許是經歷仕途坎坷之後心靈的衝淡和平和。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淺談白居易
    如果說要論盛唐詩詞我們繞不來李白杜甫,那麼要說中唐詩詞也一定繞不過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作為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風格創作,他的政治主張以及體現其主張的諷喻詩,和其對詩歌創作過程中通俗性、寫實性風格的突出強調和表現,為後世文學作出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一生作詩2800餘首,有「詩王」之稱。他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除諷諭詩之外,還有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
  • 司馬青衫白樂天的愛恨情仇
    唐朝在文學史上有三位超一流的作家,分別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和「詩王」白居易。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白居易的愛恨情仇。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 從《池上》看白居易的「白話文」古詩
    白居易,唐朝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所以又稱白香山。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的國度,湧現出了無數的很著名的大詩人,最負盛名的當屬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三位大神了。而在這三大詩人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白居易了。
  • 樂天一句詩中的蘇州無人能及,果然是天堂,讓白居易折腰的地方
    美如畫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讓帶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歌,這首詩中的蘇州風情萬種,這種美可能真的只有蘇州有了。蘇州柳唐代:白居易金谷園中黃嫋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來處處遊行遍, 不似蘇州柳最多。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 白居易的人生: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白居易出生之時,藩鎮李正勢力已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到了他的家鄉。白居易二歲時,祖父母卻先後病逝。而白居易無人照顧,終日埋頭刻苦鑽研詩書,讀書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時候,頭髮倒白了不少,引得世人側目。
  • 抵制樂天?白居易:不是我,別開槍!
    近日,據洋蔥日報社稱,一些學生當學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看到需要全文背誦,就產生牴觸情緒,後來有人一看白居易字樂天,就找到理由稱:愛國就不背白居易的詩。為此,很多學校緊急發公告教導學生不要誤傷,白居易雖然字樂天,但韓國沒有宣稱他是韓國人,白居易的詩還得照常背。
  • 降薪裁員:當白居易的中產階級幻夢被擊碎之後
    白居易這才找到他想要的生活,他偷著樂呢。生活的真相,被是非成敗,患得患失的焦慮掩蓋得太久了,以至於竟然被忽略了。那些整天只知道忙著奮鬥,忙著計算得失的人,往往都看不見、認不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心不安,你就不過是個被時代和欲望所抽打的陀螺罷了,你身不由己,你停不下來。
  • 蘇軾對白居易的「白俗」的評價,究竟是「貶」還是「褒」?
    有人認為白居易的作品很俗,很平淡,不含蓄,無餘蘊。宋朝蘇軾說過這樣一句話:「郊寒島瘦,元輕白俗。」他說的郊、島、元、白,指的是孟郊、賈島、元稹和白居易。寒、瘦、輕、俗是對上述四人的評價。這個評價是貶義還是褒義,就有不同的見解。其他三人這裡不談。只談蘇軾評價白居易的「白俗」。
  • 白居易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四句更抒寫了恬淡心境
    聽聞朝廷的好消息,杜甫心花怒放,白日放歌、青春作伴;得知愛妻仙去,蘇軾心情沉重,塵灰滿面,鬢白如霜。中唐有一位詩人,晚年時也寫詩表達自己的複雜感受。下面分享白居易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四句更抒寫了恬淡心境。
  • 白居易贈詩「你想我了嗎」,元稹酬贈「沒想」,都說元稹水平高!
    如白居易為劉禹錫寫信作詩,劉禹錫就寫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復他等等。互相贈送的兩首詩,合在一起還被稱為和(hè)詩。不過互贈詩歌,也不是隨意去寫,有時在「格式」上還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有一種叫「次韻」的古詩體寫作方式,就常常被用在「酬贈詩」中。據說這種創作詩歌的方式,源自於白居易和元稹。
  • 從妖貓傳到白居易,在那紫陽花盛開的地方
    白居易在周至縣做縣尉時,與陳鴻、王質夫同遊終南山黑河畔的仙遊寺,聊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一時感慨萬千。王質夫舉起酒杯,道:「百代稀見的傳奇故事,非遇出世之才不能潤色記載。樂天精於詩,深於情,何不一歌其事,以使聞於後世,不致湮滅。」乘著酒興請白居易把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寫成詩歌。白居易欣然命筆寫成《長恨歌》;陳鴻也撰寫出《長恨歌傳》。
  • 菱花鏡上行:白居易的鏡中人生
    以鸞鳥為題材的銅鏡被廣泛應用於唐人的社會生活之中,成為人們日常梳妝照容的器具。留存至今與鸞鳥相關的唐鏡為數不少,多為雙鸞鏡,孤鸞鏡少見。贈友:曉日鏡前無白髮白樂天鏡詩中的贈友詩數量較少,僅有5首。最早的一首《以鏡贈別》,約作於唐元和七至八年(公元812-813年)故鄉下邽。
  • 白居易的這樹杏花,讓我想聽《常回家看看》了
    從白居易的這首《種桃杏》,我們可以看到他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我在無比佩服和羨慕的同時,也被深深感動。我認為,他的這種適應調節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很有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 關心民間疾苦,不忘自身享樂,你不知道的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詩人,他還在世即獲大名,所謂有泉水處有柳永詞,有樂天詩。他的聲名甚至遠播朝鮮、日本,在日本他的聲譽超過了李白。白的詩歌淺白易懂,白寫詩之後,總要念給普通人聽,直到沒文化的婦人能夠聽懂方才滿意。
  • 白居易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詩,開頭14個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王」和「詩魔」之稱。白居易的詩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其一生共留下近3000首詩作,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