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250萬人口的西柏林被史達林封鎖,美國如何力挽狂瀾?

2020-12-16 歷史研習社

文/狟先森

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後,美、英、蘇三國正式確定了對德國和柏林的佔領。為了便於美英軍隊順利進駐西柏林,蘇聯同意劃出三條經過蘇佔區直飛西柏林地區的空中航線,並為飛機提供雷達服務。可是,1948年3月,蘇聯突然採取單方面行動,拒絕給飛入蘇佔區的飛機提供雷達導航,導致4月5日發生蘇聯戰鬥機與英國運輸機相撞、機毀人亡的慘劇。

蘇聯為什麼要單方面撕毀協議、封鎖空中通道?

01 建立一個親蘇政府的願望泡湯

1945年5月2日,柏林被蘇軍攻克。元氣大傷的蘇聯就開始考慮建立一個親蘇的德國政府,確保自己西面領土的安全。1947年德國實際被劃成東、西德以後,蘇聯就得和美、英等國家商量合作才能實現建立統一政府的計劃。但是美、英等國並不買蘇聯的帳,1947年7月在巴黎會議上,美國確定把西德納入馬歇爾援助計劃的對象,這意味著把西德變成西方陣營中的反蘇前沿堡壘。

圖:德國佔領區示意圖

蘇聯人想要極力阻止德國脫離自己控制的趨勢。1947年11月,蘇聯外交部長莫洛託夫帶著龐大的代表團浩浩湯湯趕赴倫敦開會。等他剛在會上說希望能達成建立統一的德國民主政府時,馬歇爾就反駁說成立這種政府「是一種欺騙和幻想。」會談不可避免的破裂。1948年2月23日美、英、法等國再次召開解決德國問題的會議,直接不邀請蘇聯人,自己就制定了一套建立西德政府完整的計劃。

這種明顯無視自己的行為極大刺激了蘇聯。蘇聯決定採取報復行為,讓西方陣營看到一意孤行的後果。

02封鎖柏林與空投物資

時隔一月,1948年4月23日,蘇聯宣布對經過蘇佔區去往西柏林的車輛一律進行嚴格檢查。美國為了看看蘇聯人是不是真的動真格了,故意讓一輛火車從西柏林地區開出,剛一經過蘇佔區,就被勒令停下,接受檢查。

蘇聯還以「技術困難」為由切斷了水運。除了切斷交通,6月30日蘇聯還切斷了由東柏林地區供應的大部分電力。當時的西柏林地區有250萬人口,糧食和煤炭儲備只能堅持一個月,封鎖卻遙遙無期,整個柏林陷入危機。

地面封鎖後,蘇聯人還一度準備封鎖空中航線。只是4月15日發生的慘案讓西方一下子強硬起來,派戰鬥機對所有運輸物資的飛機護航,這一做法才壓住了蘇聯的報復心,勉強保留住了空中航線。

利用空中航線運輸物資的計劃就這樣提上了日程。

圖:西柏林人們望著運輸物資的飛機

6月28日開始,大規模的空中援助便開始了。10月14日前,物資運輸全由美軍負責,但擁有250萬人口的西柏林每天需要8000噸物資,美國的運力難以保證西柏林的全部需求。因此10月14日成立了英美聯合空中補給線小組,總指揮就是當年負責中國「駝峰」運輸計劃的特納將軍。為防止蘇聯幹擾,美軍還讓B-29戰略轟炸機護航。到1949年5月12日封鎖解除時,飛機運輸的物資達到158萬噸,基本滿足了西柏林地區的物資需求。

03 封鎖失敗後被迫妥協

封鎖不僅沒讓西方妥協,反而讓蘇聯自己陷入了巨大人道主義危機中,而飛行員的舉動卻讓美國頗受好評。

空運中,許多飛行員發現很多小朋友總是望著天空,於是自發地購買的一袋袋糖果,並用降落傘空投給他們。1948年的12月,飛行員還發動了個「聖誕老人行動計劃」,將成千上萬的小禮物空投給小朋友們。這些舉動讓人們盛讚美國「最具人道主義」。於是,在美國的宣傳攻勢下,蘇聯毫無還手之力,眼睜睜看著自己站到了「人道主義」的對立面。

圖:西柏林小朋友歡呼美國飛行員運來的食物

美國又拿起「封鎖交通」做靶子,在媒體上大罵蘇聯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以250萬人的生命為代價,順便把分裂德國的鍋摔給了蘇聯。更要命的是,蘇佔區主要以重工業為主,當美國發起反封鎖運動以後,蘇佔區和東柏林根本無法得到煤炭和鋼鐵,很多工廠被迫關停,工人失業又進一步造成許多東柏林居民逃亡西柏林地區。

面對人道主義危機和美國的反封鎖,史達林選擇了妥協。蘇聯不僅主動恢復對西柏林地區的電力供應,還發還了扣押的全部火車。1949年5月4日達成協議,宣布5月12日零時解除封鎖。到這時,建立一個親蘇的德國政府的目標自然也沒有實現的可能了。

二戰後,蘇聯第一次與西方陣營的「比賽」就這樣敗下陣來。

參考文獻:

1、沈志華:《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年。

2、牛勇:《英國與柏林空運》,《首都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

相關焦點

  • 1948年6月24日,蘇聯開始封鎖西柏林
    1948年2月至6月,美國、英國、法國等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提出「倫敦建議」,內容為法佔德區與英美佔德區協調經濟政策,共同管制對外貿易,並共同制憲,成立西德國家,以西德為中心復興歐洲。圖為1945年柏林布蘭登堡門前的英國士兵。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宣布由6月21日起西佔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即發行有B記號之馬克。
  • 東柏林 西柏林
    史達林決定不惜代價要率先拿下這座城市,蘇軍動用了250多萬軍隊從多方向進攻,用了20天的時間,付出了死傷35萬官兵的巨大代價,攻克了柏林。因為是蘇軍打下了這座城市,所以柏林城的主要街區都被蘇軍佔領。根據「雅爾達協議」,盟軍隨後兵不血刃進入柏林,只能佔領布蘭登堡門以西的地區。戰後,柏林成了美蘇英法四國「共同佔領區」。蘇軍所佔部分,成為了日後的東柏林。
  • 德國柏林人口365萬,GDP為2500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什麼水平?
    它位於德國北部的低平原上,平均海拔不到50米,總面積約900平方公裡,人口365萬,是目前德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人口發展由興旺走向衰落的城市。柏林發展小史追溯歷史,柏林在13世紀時原是易北河的一條支流上兩個相互分離的貿易集鎮,於公元1237年才見於文字記載。
  • 第一個翻越柏林圍牆,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士兵舒曼的結局是什麼?
    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陣營逐漸疏遠。準備跨過鐵絲網的康拉德·舒曼1948年2月至6月,美國等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提出所謂的「倫敦建議」。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宣布,從6月21日起,西佔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即發行有B記號馬克。蘇聯得知後,於6月19日提出抗議。
  • 三巨頭雅爾達會議密商戰後格局 罔顧中國利益
    「雅爾達」備忘: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舉會,商討戰後世界的安排,最終達成了有關的決議和決定,籤訂了《雅爾達協定》,發表了《克裡米亞聲明》。蘇聯承諾在結束歐戰三個月後參加對日作戰。
  • 史達林捏準了美國的軟肋,為蘇聯攫取大量利益
    【千古浪】任何一場戰爭都會以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結束,二戰也不例外,如何劃分戰後的利益,就體現在當年的《雅爾達會議》達成的協議之中。 雅爾達會議召開之時,德國已經成為強弩之末,覆滅的結果是板上釘釘的了。
  • 美蘇對抗啟示錄——史達林與「大國合作戰略」
    一切還得從當時的國際形勢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面對風雲變幻的大國關係,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確保戰後的蘇聯能有一個相對安全的國際地緣環境,他不得不加快解決戰後世界安排問題的步伐。為了鞏固蘇聯在二戰中迅速擴展的勢力範圍,史達林決定暫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保持合作狀態,為此,他提出了「大國合作戰略」。
  • 戰後蘇聯如何對待德軍俘虜?統統送往西伯利亞做苦工
    勇哥在上一篇文章《德軍如何對待蘇軍俘虜?四種人捉到後立即就地槍決》中提到,德軍殘忍對待蘇軍戰俘,使得至少178萬蘇軍俘虜慘死於戰俘營。有讀者評論:「蘇軍也非善類,他們是抓到德國黨衛軍納粹黨員及傷員等等也是就地殺掉……」「二戰結束後蘇聯對德國也瘋狂的報復……」「蘇聯對待德國和日本的俘虜也一樣的殘酷……」上面這些評論,都是對的。
  • 戰後越南是如何恢復人口的?聽聽當地女性怎麼說,網友:太慘了!
    戰後越南是如何恢復人口的?聽聽當地女性怎麼說,網友:太慘了!每次發生戰爭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每個參戰國家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經濟損失還是小事、重要的是人口銳減,二戰後每個國家為恢復人口也是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越南就是其中一個損失人口嚴重的國家,那麼戰後越南是如何恢復人口的呢?
  • 戰後格局竟然由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決定——再議70年前的雅爾達密約出爐的臺前幕後!!
    第66項:軍靴,每月最少20萬對。當時希特勒已經入侵蘇聯,史達林於是回信給羅斯福說,「我們作出全面戒備,以確保和美國合作,對抗我們的共同敵人——嗜殺的納粹主義。」羅斯福對戰爭充滿樂觀。1943年6月他寫給史達林的信中說,「為了達到最後勝利,我們需要有團結和犧牲精神。」「這種精神,鼓勵我們肩負起領導世界和平的任務。」。
  • 一九四三年在埃及召開的開羅會議,蔣介石參加了,而史達林為什麼沒有?
    開羅會議(英語:Cairo Conference),代號「六分儀」會議,亦稱第一次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4次高峰會議之一,會期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華民國、英國、美國在埃及開羅召開,三國領袖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出席
  • 韓戰解密,史達林的別有用心
    戰後,史達林扶植金日成二戰勝利後,美國和蘇聯瓜劃分地盤,朝鮮以三八線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邊是蘇佔區,南邊是美佔區。史達林為了更好的穩定佔領區,便選中了金日成,打算扶持他做北朝鮮的領導,這也算是順手扶持起一個親蘇政權,做為蘇聯的外圍勢力。
  • 德國的「北上廣」,排名前三的城市人口加起來不足700萬
    柏林是德國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350萬,位於德國東北部。雖然柏林作為首都政治地位顯赫,但經濟上並不算富裕,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6年德國人均GDP為40521美元,而柏林人均只有36455美元。柏林在歷史上非常特別,二戰後被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柏林是東德的首都,西柏林則屬於西德,中間有一道柏林圍牆隔離開來。
  • 戰後越南是如何恢復人口的?聽聽當地女性怎麼說,網友:厲害!
    所有的戰爭,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比如說二戰時期,每個參戰的國家都會有不同的損失,比較嚴重的就是人口銳減了,對此每個國家為了恢復人口,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那麼戰後越南是如何恢復人口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當地女性怎麼說。
  • 戰後越南是如何迅速恢復人口的當地姑娘都說:這個方法有點狠
    戰後越南是如何迅速恢復人口的當地姑娘都說:這個方法有點狠 2020-12-0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