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哥打峇魯年餅麻粩開賣 成本變高售價上調

2020-12-11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2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日前,馬來西亞哥打峇魯唐人坡經營約50年的著名年餅麻粩正式開市。然而,由於麻粩原材料成本越來越高,業者無奈之下進行了漲價。

在製作麻粩的原材料中,糯米的價格浮動最大。2018年,一包25公斤裝的糯米要價95林吉特,如今卻賣到188林吉特一包。此外,81歲的老業者李義安說,麻粩是年餅之中工序最繁雜的,從挑選都蒸煮糯米、炒芝麻、處理芋頭和麵團,到上麥芽糖和芝麻等等,都十分耗時。

李義安說,麻粩製作成功與否,最大的關鍵是各種原材料的嚴格挑選及達到等級標準,否則,很大可能會失敗收場。但讓人無可奈何的是,今年製做麻粩原材料,如糯米、芋頭、芝麻和麥芽糖的價格漲幅都很大。

「因為品質上的要求,所以糯米、芋頭、芝麻和麥芽糖,這些原材料都來自泰國,我們3個月前就入手準備了。不過,糯米價格浮動真的很大。」他強調,不介意買貴的原村料,最怕的就是貨不真,價不實,最終導致失敗收場。

糯米不純,芋頭品質不好,都會影響麻粩的製做成敗,有時候失敗率會高達20%-30%。李義安感慨,面對這種情況及損失,生意真的不好做。

哥打峇魯的熟客都知曉,唐人坡麻粩每逢農曆新年前才開賣。由於貨源有限,所以十分搶手。但因為原材料紛紛喊漲,所以今年業者將售價調漲了1林吉特,也就是從2018年的每250公克16林吉特調整至17令吉。而李家麻粩每年售賣情況都很好,李義安相信,消費者能夠諒解並繼續給予支持。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哥打峇魯市中正華小舉辦中秋活動
    馬來西亞哥打峇魯市中正華小舉辦中秋活動
  • 哥打京那峇魯 -- 風下之鄉
    哥打京那峇魯是沙巴的首府,也是通往沙巴其他地方的大門。原來的城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嚴重的破壞,現今已發展成一個現代化而繁榮的城市,著名的景點 包括:博州物館、州回教堂、Yayasan沙巴大廈及Gaya市集。此外,沙巴更擁有永遠的碧海藍天、擁有珊瑚礁的海域、美麗動人的日落景色以及遠處籠罩 在霧裡的山區。
  • 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2016-11-19   中新社海口11月19日電 題: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作者 洪堅鵬  在海口頗具南洋風情的騎樓老街,有一家充滿馬來西亞風情的
  • 「第二屆峇峇娘惹文化周」在馬來西亞舉行
    馬來西亞僑生(峇峇娘惹)公會總會長顏泳和(左3)、馬六甲州議員楊勝利(左4)等嘉賓為文化周開幕。新華網發(王大瑋 攝)  新華網馬六甲8月28日電(王大瑋)「第二屆峇峇娘惹文化周」日前在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舉行。  這屆文化周的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峇峇娘惹文化藝術論壇、峇峇娘惹生活回顧展、文藝表演、藝術聯展、藝術品鑑定等活動,受到當地市民的熱烈反響。
  • 一個馬來西亞峇峇娘惹家庭文化交融的春節故事
    中新社馬六甲2月13日電 題:一個馬來西亞峇峇娘惹家庭文化交融的春節故事中新社記者 陳悅大年初八午夜,和家人一起莊重的往供桌上擺放金豬(烤豬)、燒肉等菜餚以及甘蔗、鳳梨等水果後,馬來西亞僑生公會會長顏泳和告訴中新社記者
  • 馬來西亞舉行峇峇娘惹文化周促進海絲文化交流
    新華社馬來西亞馬六甲8月30日電(記者林昊 王大瑋)第三屆馬來西亞峇峇娘惹文化周25日至30日在馬來西亞歷史名城馬六甲舉行,以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  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長顏泳和在文化周期間表示,歷史上,中國與馬六甲等今天馬來西亞所屬地區有著不解之緣。
  • 閩南的一種傳統美食,麻粩
    麻粩是吉日良辰的必備品 土貨哥麻粩永春縣——閩南的小縣城在這裡的傳統婚俗納彩的禮物中除金器外,花包和鮮花外還有一樣傳統美食那就是當地美食茶點——麻粩 >當地有一習俗兒女訂婚時要挨家挨戶分發喜糖喜餅而其中必備的就是麻粩 而這一習俗並不算老家人首創或獨創,民間傳說麻粩是諸葛亮首創為劉備迎親之用可見此物歷史悠久麻粩是兒時最惦記的美味 , 在那個缺少零食的年代麻粩不常有逢年過年,家有喜事才有我們念念不完的麻粩那是孩提時最美好的回憶 從此,麻粩便成了我們兒時最惦記的美味
  • 馬媒:馬來西亞華人豬肉店現人潮 市民自嘲像「辦年貨」
    【來源:中國僑網】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當地時間3月18日,馬來西亞哥打峇魯市華人豬肉檔天未亮就已經一片人潮買肉買菜,市民自嘲有種「辦年貨」準備過年的感覺。馬來西亞全國行動管制造成哥打峇魯華裔一早就湧到位於雙浪慕達路的華人豬肉檔購物,其中,最搶手的當然是豬肉。豬肉販代表蔡長志告訴記者,4個肉檔今天賣出超過20頭豬。他相信是市民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不出門防疫,所以大家當天多買。
  • 馬來西亞小鎮美食之峇株巴轄篇
    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如中國大,甚至不如中國東北三省的面積,全國的人口密度也不如上海。這位於東南亞的國家,卻擁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吸引人的地方。馬來西亞全國有許多美麗和獨特的小鎮,這些小鎮雖然小,但生活節奏緩慢悠閒;小鎮也不像大城市那樣有著年輕人喜歡的商場,娛樂設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網紅人氣美食,但它卻一如既往的保留著其淳樸的民風。
  • 北京美食 | 坐落在望京的東南亞網紅餐廳,峇峇娘馬來西亞餐廳
    還有想一睹望京風貌的遊客在繁忙的辦公區樓下,甜點的香氣飄灑在街道上有小男孩玩平衡車,時不時地向咖啡廳裡的媽媽招手夜晚,老老小小聚在音樂噴泉旁邊⛲️悠閒地看著這座城市工作到深夜的人我們好不容易才在導航的幫助下到達餐廳是一家叫做「峇峇娘
  • 【心花路放】探索馬來西亞哥打京那巴魯風土人情 4天3夜179美元全五星級
    亞庇(曾譯作哥打京那峇魯,哥打京那巴魯或哥打基那巴魯,馬來語:Kota Kinabalu,簡稱K.K.)是。馬來西亞獨立前,其英文名稱為Jesselton。 哥打京那巴魯(當地人簡稱KK)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的首府,面朝波瀾壯闊的中國南海,背靠雄偉壯觀的基納巴盧山,而四季如春的氣候,造就了當地人熱情好客的性格。
  • 第一屆峇峇娘惹文化研習營在馬六甲開營
    新華網吉隆坡10月23日電 由馬來西亞僑生公會主辦、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和馬六甲鄭和·朵雲軒藝術館協辦的第一屆峇峇娘惹文化研習營22日在馬六甲正式開營。新華網發 王大瑋 攝    參與第一屆峇峇娘惹文化研習營的學生共有12人,分別來自中國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    馬來西亞僑生公會會長顏永和表示,峇峇娘惹文化是馬來西亞極具特點的民族文化之一,如今開始被更多的中國學者所關注,也在馬六甲掀起了一股峇峇娘惹文化熱潮。
  • 高清:馬六甲峇峇娘惹婚禮
    原標題:高清:馬六甲峇峇娘惹婚禮 2月8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婚禮主持人為新娘調整鳳冠。  馬來西亞馬六甲市有20多萬華人,有許許多多關於華人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是最早期移民到馬六甲的華人與當地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生下的後代,男孩稱峇峇,女孩叫娘惹,此後逐漸形成峇峇娘惹族群。一些峇峇娘惹人至今仍奉行傳統婚禮,程序十分講究,敬茶、紅包一樣都不能少。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2月8日,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新人互餵對方吃湯圓,象徵圓滿。
  • 遇見峇峇與娘惹
    在馬來西亞,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葡萄牙人等各類族群的後裔組成了多元文化的社會,儘管他們民族不同、信仰不同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什麼是峇峇娘惹?「Baba and Nyonya」,中文翻譯為「峇峇娘惹」,有人也把他們稱為「Peranakan Cina」,意思是「土生華人」或「僑生華人」。有關峇峇與娘惹的由來,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峇峇娘惹」是什麼?大馬不可錯過的「清朝」豪宅學問大!
    QA&問:峇峇(baba) 娘惹是什麼?答:在大馬土生土長的華人我們稱之為「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是一個馬來語的音譯介詞,土生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峇峇娘惹們的婚禮非常富麗,至今保持許多清代婚禮的習俗,女方花冠霞帔而男方旗袍馬褂。儘管峇峇娘惹的交際語言可能是馬來語,英語,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依舊維持華人的傳統習俗和家庭觀念。
  • 峇峇是誰?娘惹是誰?紀錄片導演帶你走近多元而璀璨的峇峇娘惹族群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嘉賓介紹黃婉彬,廈門理工學院閩南話播音主持專業副教授、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前副會長,曾任廈門經濟交通廣播和閩南之聲廣播主持人,新加坡「麗的呼聲」電臺網絡頻道總監,從事閩南話播音主持超過20年,現擔任新加坡、馬來西亞
  • 《共生緣——峇峇娘惹情》首播
    東南網6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羅喆) 紀錄片《共生緣——峇峇娘惹情》日前在鳳凰衛視中文臺向全球首播。據悉,早期華人移民與馬來群島本地人通婚的後代中,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共生緣——峇峇娘惹情》由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黃婉彬策劃和擔任製片,歷時3年製作完成,跨越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進行拍攝,採訪了40多位關鍵人物,拍攝素材超過1200分鐘。該片共6集,總長120分鐘。全片通過對東南亞華人移民史的梳理,對海上絲綢之路進行進一步探尋,反映了峇峇娘惹族群的發展軌跡和人文風情,記錄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異國他鄉的落地生根和蓬勃生長。
  • 《小娘惹》「峇峇娘惹」的那些事兒
    峇峇(Baba)娘惹,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今馬六甲)、滿者伯夷國(今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今新加坡)一帶的華人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稱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音譯。
  • 馬媒:行動管制令期間 馬來西亞華人茶餐室送飯給獨居老人
    【來源:中國僑網】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期間不乏好人好事,日前,吉蘭丹州哥打峇魯市一名熱心小販免費送出飯盒給獨居老人和沒有辦法煮食的人士,另一位朋友義務出門替他送飯。這位平日在哥打峇魯市美食街「鄭和坊」華人茶餐室開檔賣飯面熟食的小販,幾天前在facebook上發帖:「我想問,您家附近還是哥打峇魯或華卡峇魯任何地方,有認識哪一些獨居老人嗎?或是沒有辦法煮食的人呢?我想要免費送飯給他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