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農網陳培江:C2F訂單農業模式推動有機農產品的變革

2020-12-21 鳳凰網

(訂單農業)「手中有訂單,種養心不慌。」訂單農業成為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實際上訂單農業是指農產品訂購合同、協議,也叫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越來越多企業加入了訂單農業隊伍,在董事長陳培江的帶領下,物農網不僅加入了訂單農業的隊伍,而且成為了訂單農業的領跑者,致力於成為中國訂單農業的獨角獸。

作為物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培江認為,在中國,農業服務市場是個萬億級的大市場,2018年被定義為農業服務的井噴之年,尤其是訂單農業。2012年至2018年間,農業服務領域——訂單農業,已經成為諸多大企業、創業者布局的重點。

物農網就是其中一家,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C2F訂單農業模式,為農業、農民提供市場對接的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公司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目前,物農網擁有四個板塊——物農優品、物農家倉、物農食堂、物農108,各個版塊都在飛速發展中。物農網在陳培江董事長的帶領下,2017年物農網轉型為C2F訂單農業模式,如今已走到訂單農業新風口,走上了C2F訂單農業會員制電商的快車道。

2019年7月1日,「物農科技躍龍門」全國運營中心大會在深圳總部召開,會上發布了物農網的品牌升級、商業模式升級、物農標準升級計劃,重點介紹了物農網大力推行的C2F訂單農業模式。會後,分布在全國的物農網各運營中心,開始聚焦「社群運營」,打造C2F訂單農業生態網。除此之外,物農網董事長陳培江介紹了物農網這兩年的成績,以訂單農業為基礎,2018,物農網共成立94家代理公司,覆蓋14個省,46個市縣區;2019年,物農網已在全國建立了900多個店長社群,覆蓋了全國各大城市近百萬級的社區居民,這進一步奠定了物農網訂單農業的堅實基礎。他表示,正是因為C2F訂單農業的正確性、先進性,物農網才取得如此佳績。

2019年9月,由物農網主辦,中國有機大會《有機慢生活》協辦的「物農網·有機中國行」有機產品招商大會,在物農網深圳總部圓滿落下帷幕。會上,物農網董事長陳培江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家優秀有機產品友商共聚一堂,其中 23個有機商家與物農網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一起為物農網的客戶打造高品質的有機生活。物農科技董事長陳培江向大家做了題為「命運共同體」的報告,他說物農網的目標是達到全球最受尊重的訂單農業電商平臺,他認為訂單農業的方向才是人類正常的發展方向,需要什麼就做什麼,這才符合人類的本質需求。以訂單農業為前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是他希望和大家達到的關係目標。陳培江把高瞻遠矚發揮得淋漓盡致,參會人員皆認可他的C2F訂單農業模式以及合作共贏思想。

2019年11月,物農網董事長陳培江,榮獲「中國有機30年·創新人物獎」。中國有機30年大會以「有機30年,致敬綠水青山」為主題,由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中國有機大會組委會主辦,南平市農業農村局、《有機慢生活》承辦,中國生態有機社團聯盟、物農網、守護大地綠色聯盟協辦。「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到吃得健康,是現代人必然的消費升級,這就要求電商走向C2F訂單農業模式,物農網將心懷有機情愫,繼續砥礪前行,依託物農網連結餐桌到田間的C2F訂單農業新模式,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安全、健康、自然的食材」,陳培江還指出,C2F訂單農業模式將會加速推動有機農產品的營銷變革。

在陳培江的帶領下,物農網風風雨雨走過兩年,將繼續秉承著「承擔社會責任,解決食品安全」的初心,拓展新思路,以終為始,扛起C2F訂單農業的大旗:立足家庭健康,連結餐桌到田間,按需定製,構建產銷一體化,社區數位化的訂單農業生態網。在訂單農業這條路上,物農網正不斷創新發展,立志做中國訂單農業的獨角獸!

相關焦點

  • 物農網董事長陳培江:C2F訂單農業模式推動的變革
    物農網就是其中一家,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C2F訂單農業模式,為農業、農民提供市場對接的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公司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目前,物農網擁有四個板塊——物農優品、物農家倉、物農食堂、物農108,各個版塊都在飛速發展中。物農網在陳培江董事長的帶領下,2017年物農網轉型為C2F訂單農業模式,如今已走到訂單農業新風口,走上了C2F訂單農業會員制電商的快車道。
  • 物農網:網際網路+農業=C2F才是最佳模式
    (記者專訪物農網)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是堪稱風口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也是物農網的主要發展模式。具體表現為物農網同農產品購買者之間籤訂訂單,根據客戶訂單組織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
  • 物農網C2F訂單農業模式,築牢糧食供應鏈
    物農網最早提出了「C2F」訂單農業模式。田間直達餐桌是C2F模式的典型,直通消費者與農場,集中需求訂單,農場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按需生產,大大降低農場的運營成本,提高產出的精準性,優化了產業結構。不止是農產品,未來的快消品,都將會進入一種C2F的模式,即:連結餐桌與田間,按需定製。
  • 物農網成功於納斯達克掛牌上市:10萬億網際網路+農業迎來領頭羊
    「基於熟人社交的C2F訂單農業模式蘊藏無限的商機,物農網赴美上市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未來的市場估值還將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成立於2015年的物農網主營C2F訂單農業,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主導,直接對接農副產品源頭進行認購、認種、認養,農戶根據銷售訂單組織安排生產。C2F訂單農業讓消費者和農戶直接聯繫起來,減少中間環節,通過嚴格的商品準入,搜尋篩選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原產地、地理標誌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食品等,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優質普惠的購物體驗。
  • 物農網:訂單農業先行,銷量一路走高
    物農網深諳訂單農業的重要性,在2017年毅然決然走上了訂單農業的道路。如今,發展了2年訂單農業模式的物農網,取得了眾多佳績,碩果纍纍,戰績滿滿,正走在C2F會員制農業電商的快車道上。目前,物農網採用C2F訂單農業模式已開展物農認種、認養、認購等新模式;除此之外,在C2F訂單農業模式下,物農網還發展了物農加倉、物農食堂等新模式,這兩者或是以訂單農業模式與社群經濟相結合,或是以訂單農業模式與生態經濟相結合。物農家倉是訂單農業物農網「從餐桌到農場」的家庭健康產品定製解決方案,,通過訂單農業滿足居民對營養美味、實惠健康、安全飲食的多重需求 實現「舌尖上的自由」。
  • 物農網「再出發」,勇立資本市場潮頭
    四十不惑的深圳經濟特區卓爾不凡,深圳的無數創新型企業正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訂單農業領域的會員社交電商平臺「物農網」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據專業證券平臺雪球財經顯示,物農網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文件,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多多農園」模式:一杯咖啡豎起的農業變革新標杆
    目前在國內,提到電商和農業產業鏈的變革,就不能不提拼多多——早在上市前,拼多多已成為農貨上行主要渠道的平臺;此後,拼多多在扶貧領域被稱讚「拼」勁十足;4月21日,拼多多又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生產咖啡的雲南保山,並定下了5年內打造1000家「多多農園」的小目標。
  • 虧損三年的物農網上市後暴漲 C2F模式是風口還是炒作?
    來源:華夏時報摘要:近日,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企業物農網(WNW.US)上市即迎暴漲,上市三天股價上漲15.35倍,最高時增長到發行價的20.13倍,曾觸發多次熔斷。此番暴漲引發市場對物農網和C2F模式的關注,但在股價沖天的背後,物農網卻背負著132萬美元的虧損,且連續三年虧損。
  • 安徽省部署推動有機農業發展
    發展有機農業是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有效途徑。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指導意見,提出到2021年我省全國有機農業示範 (農產品)基地數達20個,基地面積達85萬畝,全省有機農產品數達1500個以上。 2025年,建設40個基地,面積180萬畝左右,產品數達2000個以上。
  • 安徽省出臺指導意見 部署推動有機農業發展
    發展有機農業是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有效途徑。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指導意見,提出到2021年安徽省全國有機農業示範(農產品)基地數達20個,基地面積達85萬畝,全省有機農產品數達1500個以上。2025年,建設40個基地,面積180萬畝左右,產品數達2000個以上。  意見提出,要依託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牧則牧、三產融合發展。
  • 特石模式趟路有機農業生態鏈
    本報記者 曹英 劉雅卓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發展綠色農業等政策紅利的推動下,有機農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風口。破解農業痛點「現代農業過度依賴農藥、化肥和石油礦產資源,大規模單一機械化種植,嚴重汙染土壤、水和空氣。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提質升級,變數量導向為質量優先、數量並舉,徹底解決農業生產方式的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問題。」特石生態循環有機農業產業化模式創始人、上海特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農直陳農業發展現狀。
  • 讓農產品的市場更大些!拼多多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
    截至2019年底的12個月期間,平臺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較上年同比增長174%,復購率超過70%。2019年,隨著拼多多農產品體系持續優化,各地區特色農產品呈集中爆發態勢。截至2019年底的12個月期間,平臺單品銷量超10萬+的農(副)產品達1500款,較上年同比增長近230%。「拼」模式於需求側的爆發力,推動一批「超級單品」脫穎而出。
  • 農物集與農業行業觀察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農物集公司北京總部,農物集創始人劉登峰與農業行業觀察創始人李劍籤訂了雙方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旨在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及農產品上行。在儀式上,農物集創始人劉登峰表示,農產品品牌塑造和供應鏈體系搭建上,存在許多痛點,需要新思維、新工具、新玩法、新參與者。同時,農業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需要目標一致、行動一致、思想一致的同業者共同服務。未來的農業商業化,更需要積極抱團者和擅於合作者。
  • 樺川發展現代有機農業促農增收
    近年來,樺川縣因地制宜,以科技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支撐,加快新基地、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民、新市場「五新」建設,實施「品牌農業」戰略,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有機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該縣橫頭山鎮地處半山區,地勢不平,土壤貧瘠,近年來,該縣按照自然條件、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積極引導橫頭山林場職工和當地村民發展草莓、藍莓、黑豆果等經濟作物。
  • 創新是有機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以「特石模式」為例
    創新是有機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以「特石模式」為例作者:韓農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了近三十年,雖說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從有機農業佔全國農業總產量(2017年,1.04%【1】)或者生產面積(2017年,1.76%,【1】)的比例來看,仍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難稱其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行業。
  • 劉奇:農業產業變革面臨的新挑戰
    要增加農業產業鏈科技含量,整體提升現代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科技的創新和應用任重道遠。  變革生態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農產品的綠色有機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農業生產活動中對開發對象的利用是變革生態鏈的主要方式。農業產業發展中的生態問題主要表現為忽視微生物的作用,農業生產活動開發對象只重視植物動物。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報告》以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託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在銷售農產品同時,拼多多也注重新農商的培育。《報告》將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發」為核心。
  • 農物集榮膺2019品牌農業影響力年度盛典「優農品牌設計典範」稱號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品牌化水平,實現品牌強農的發展目標,以「品牌強農,決勝小康」為主題,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鄉村產業發展司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指導,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聯合多家單位主辦的2019品牌農業影響力年度盛典於1月12日在京舉行。
  • 農業都值得重做!深度剖析馬來西亞Uk休閒農場的商業模式
    馬來西亞UK 休閒農場以休閒旅遊推動農產品消費,為遊客通過玩、吃、住、學為一體的系列產品,同時把農場的羊肉、奶製品、水果、蔬菜等農產品融合到休閒旅遊產品裡,從而改變銷售模式,以體驗式互動的形式帶動農產品銷售,從而獲得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