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最大科技飛地「飛出」創新發展新藍海

2020-12-26 溫州日報甌網

溫州最大科技飛地「飛出」創新發展新藍海

2020/12/23 08:11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802

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設立一周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商報記者 張晨

創力電子與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合作,開展《物聯網數據的特徵分析及應用》的聯合攻關;恆豐泰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交大等多所上海高校達成人才培養協議;亞龍智能裝備與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達成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在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交出的年度成績單上,這一項項合作內容勾勒出溫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對接上海優勢資源的美麗路徑。從去年12月16日落地上海嘉定,經過一年的運營,這個溫州最大的科技飛地無疑「飛出」了溫企創新發展的新藍海,「把擁抱創新資源的『臂膀』伸向大上海」的美麗願景正一步步照進現實。

從無到有,鍛造長三角創新策源地

2019年12月16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剛剛發布之際,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正式開園,作為當前溫州規模最大的「科技飛地」,這是溫州與嘉定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結出的最新碩果。園區重點面向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吸引溫商企業研發機構入駐,拓展「技術在上海,轉化在溫州,產業在溫州」的合作模式。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溫州發展的「華山一條路」,那麼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的設立,無疑為這條路增添了又一處美麗風景。

自開園以來,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主動對接上海的區位優勢資源,同時克服疫情影響、入駐時間短等不利因素,引導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設立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中心,讓科技飛地的融合發展成效逐步顯現,鍛造溫企融入長三角發展的創新策源地。

目前,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已經入駐企業28家,行業覆蓋智能裝備、數字經濟、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企業、新材料、新業態等,共入駐人才團隊200餘人。並與11家科創平臺、孵化器及投融資機構建立項目合作,與8家中介機構建立創新創業保障服務,形成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協同創新,破解溫企人才技術難題

科創園的設立,不僅僅是邀請一批溫企研發機構把辦公室搬到上海這麼簡單,而是通過這個平臺,真正緩解或者破解我市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遭遇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問題。

目前,科創園已經推動浙江創力、恆豐泰、浙江敦豪斯等入駐企業與上海復旦大學等高校院所和上海技術服務企業達成6項產學研項目、5項人才合作項目和10餘項技術合作。在推動異地聚才方面,科創園實行以項目合作、第三方掛靠、智力租借等多種方式,積極協助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同時,引入溫州銀行、泰越資本、維度資本等5家投融資機構,通過定期舉辦項目路演等形式,積極為入駐機構融資需求尋求合適資本或基金。

科創園不僅是為企業在滬建立的「橋頭堡」,更架起了溫州與嘉定合作交流的橋梁,促成雙方有關部門互通互訪,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推進溫州與嘉定科技創新重大戰略事項合作。如借力上海嘉定良好汽車工業資源,促成溫州「首屆汽摩配產業博覽會」與上海市級汽車行業專業孵化器「尚研科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孵化中心」合作共辦活動,通過產業互通實現兩地優勢互補。積極嫁接溫嘉兩地互補資源,加強開展技術應用推廣,促成上海國家機動車檢驗中心等行業平臺對接入駐企業,宣傳引導創新技術開發應用。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會成為溫企融入長三角發展的創新策源地,加速企業的轉型升級,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日前舉行的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開園一周年的交流會上,與會的企業代表們紛紛暢談了這一年來的收穫,也為園區今後的發展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見,對於園區的未來,企業的未來,大家都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湖北省黃石市創新發展中心主任禹愛民率隊到訪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
    2020年12月10日,湖北省黃石市創新發展中心主任禹愛民率隊到訪溫州市工業科學研究院運營的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就「如何規劃建設科創飛地、飛地運營管理模式及扶持政策」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隨後,調研團參觀了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主樓展廳,並召開座談會。會上,雙方分別就「科創飛地」的功能定位、運營模式、人才招引、政策配套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等方面開誠布公地展開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討。
  • 通川區: 「飛地經濟」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通過近4個月的努力,中關村(達州·通川)飛地孵化中心完成了總面積1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建設,成立了北京飛地孵化工作小組,促成了「北京飛地孵化器」與「通川本地加速器」的有效銜接。同時,通川區還成立了「融入東西部大循環—通川(上海)協同新示範中心」(簡稱示範中心)。「飛地經濟」的完美互補和錯位發展,解決了瓶頸制約,有助於提升兩地優勢產業的發展空間。
  • 安康:飛地經濟讓經濟「飛」起來
    這是安康最大的優勢——山清水秀,也是安康發展的阻礙之一——可供發展之地極為緊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這裡的自然條件,「限制開發的生態地區」是這裡的政策限制。如何處理好經濟開發和生態保護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安康實現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必答題。飛地經濟,應運而生。
  • 金東:科創「飛地」為企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今年,其依託已建立的「飛地」平臺,與浙江大學合作完成「高能效高壓放電電源的負荷主動匹配技術與產業化應用」研究,斬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根據杭州、大連、西安和鹽城四座城市不同的資源稟賦,我們的四家『飛地』分別承擔著產品升級、新品開發、體系打造及人才建設的功能。」
  • 江蘇如東:持續打造孵化「飛地」 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中國江蘇網9月14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朱愛梅)「這是如東縣深化『滬深孵化、如東轉化』人才招引、產業培育新模式,深度連結長三角、珠三角創新資源富集地,全新打造的第五個『飛地』孵化器。產業招商、人才招引的前置化,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更深入、更長效的區域合作新路徑。」
  • 「飛地經濟」助推銅川經濟新飛躍
    我相信在『飛地經濟』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的發展會大有前景。」近日,在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內,銅川市初創科技企業——陝西蟻創匯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澤宇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公司雖然成立才兩個多月,但團隊已擁有十餘項國家專利,並在今年各類中省雙創大賽中收穫了14個獎項。公司對「飛地經濟」這一合作機制高度認同,入園熱情很高,經過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牽線搭橋,雙方成功「聯姻」。
  • 看浙江26個加快發展縣如何"飛"起來
    2科創飛地到2020年,杭州(衢州、麗水)海創園、杭州(柯城)科創園等重點「飛地」基本建成,杭州未來科技城山海協作科創平臺啟動建設;到2025年,全省建設「科創飛地」數量8個以上,一半以上「飛地」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項目孵化、生產服務等方面達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標準;建成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的「飛地」孵化平臺和「飛地」孵化示範基地。
  • 長三角論壇 | 「飛地經濟」助力長三角深度融合
    目前,作為跨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形態和平臺載體,「飛地經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長三角地區眾多城市加快「飛地」布局,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創新和產業合作走向深度融合。又如,2018年12月,浙江嘉善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約建設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聚焦以智能傳感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第一個重大區域合作產業平臺,並已入選浙江首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大平臺。長三角「創新飛地」構建創新孵化與產業化網絡。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以跨區域人才團隊培育、孵化器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等為特徵的「創新飛地」開始進入爆發期。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烏魯木齊「飛地經濟」蓄勢起飛(圖)
    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招商服務局副局長安翔:今後,招商引資將在「飛地經濟」模式和「飛地園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藉助企業以商招商、以產招商、以會招商,把「飛地經濟」模式與高新區(新市區)的優勢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經濟新動能。
  • 瀋陽市出臺政策支持發展「飛地經濟」
    原標題:瀋陽市出臺政策支持發展「飛地經濟」  遼中、新民、康平、法庫建「飛地經濟」園區  連續3年設2億元市「飛地經濟」以獎代補資金  日前,瀋陽市政府對外公布了全市關於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各區、縣(市)共建「飛地經濟」園區,強化區域間合理分工、優勢互補,構建相互支撐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 赤峰雙創服務中心特色服務產品——飛地孵化
    、資本、技術、市場、供應鏈等資源的雙向流通和資源共享,強化飛出地在創業創新方面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飛入地的創新創業。 「不為所有,但為所用」,實現兩地資源效用最大化:飛入、飛出地區的部分資源無法轉移,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例如,飛出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創業氛圍,飛入地的產業優勢、市場資源等無法轉移,但是可以通過建立「飛地孵化器」,將飛出地作為飛入地的創新創業「空間站」、「加油站」,充分利用飛出地的創新創業資源和專業的創業服務機構孵化培育有利於飛入地產業升級和企業發展的產業領域。
  • 一場掀起於「溫州矽谷」的網際網路科技戰「疫」
    在溫州福地、杭州甌海科創飛地導師徐星巍、徐順、陳煒等建議下,短短5天時間,參與小組的溫州福地信息軟體園入駐企業致一科技、彈個工網絡科技、引力聚合科技等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攻堅開發,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開發的各類應用在抗擊疫情中助力「居家硬管控」、「農貿市場」管控能發揮了科技力量。
  • 嘉善大雲:「飛地抱團」飛出強村富民「雲空間」
    從村幹部手中接過3000元分紅,繆家村村民張愛英不禁對村裡今後的發展充滿期待。今年年初,繆家村首次以現金形式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220萬元村集體股份分紅,發放到3366名村民手中,村民實實在在嘗到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除了合作社帶來的紅利,55萬元來自「強村計劃·飛地抱團」一期項目的收益入帳,也讓不少鄰村村民「眼熱」。
  • 溫州啟動國際未來科技島項目 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該項目將藉助浙大創新創業研究院和浙大校友企業的科創、人才、資本等優質資源,聚焦溫州產業發展需要,把七都島建設成為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服務、國際人才集聚」為一體的國際未來科技島,打造輻射長三角、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 飛地論壇暨2019年四川省三州五縣飛地創服系列活動成功舉辦
    7月27日,由四川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共青團省委指導,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心、中共會東縣委、會東縣人民政府主辦,共青團涼山州委、涼山州就業局、阿壩州就業局、甘孜州就業局協辦的飛地論壇暨2019年四川省三州五縣飛地創服系列活動在涼山州會東縣舉行。
  • 「飛」出一條共富路!「南湖-若爾蓋」飛地產業園落成
    「南湖-若爾蓋」飛地產業園作為全省首批東西部協作「飛地園區」建設項目,從奠基開工到建成運營,用時僅一年。   「該園區主要招引高質量精密機械和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南湖-若爾蓋」飛地產業園建成運行,不僅將有助於提升若爾蓋縣的發展內增動力,對南湖區來說也是一次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區域能級的機會。希望雙方能夠以本次開園儀式為契機,整合各自的運營管理經驗,共同打造一個具備高質量發展潛力的「飛地」產業園區,為明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添磚加瓦。南湖區也將盡最大努力,貼心當好「店小二」,為入駐項目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好的發展環境。
  • 《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規劃》發布,傳遞哪些發展新動向?
    ——全國民營經濟科技創新示範區。充分發揮溫州民營經濟創新創業優勢,進一步激活溫州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潛力,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探索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打造市場準入最優試驗田、全力打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成為全國以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新創業引領區。
  • 鹽城大豐迎來高鐵時代 加速打造長三角「飛地經濟」發展樣本
    站房呈現出一對鹿角的形態,進站口、候車廳裝飾充滿灘涂草地、麋鹿水鳥……在即將開通運營的鹽通高鐵大豐站,這些元素將鹽城市大豐區的「美」展現得一覽無遺。隨著鹽通高鐵開通運營,「大豐故事」也將隨著南來北往的旅客,流傳到大江南北。地處黃海之濱的大豐區,素有「麋鹿故鄉、黃海港城、上海飛地、革命老區、長壽之鄉」的美譽。
  • 營建「溫州勝景」 !如何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廣大溫州企業家、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紛紛表示,這是溫州面對新的發展態勢作出的又一戰略選擇,意味著溫州把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擺上了更加突出位置,必將推動溫州的營商環境、創新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 上海最大「飛地」在江蘇,如今長這樣……
    距上海280公裡,佔地307平方公裡,在鹽城市大豐區,有一片上海「飛地」——上海農場,這裡,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青春記憶。  在「飛地」紐帶連接下,大豐與上海從農產品保障向產業聯動縱深拓展,這塊「飛地」已成為大豐發展的新動能、上海發展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