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炒臘肉,是江西南昌地區特色名菜。最早是生活在鄱陽湖邊的漁民發明的,用以鹹香柔軟的臘肉,更能襯出藜蒿獨特的水草清香,藜蒿如青絲帶,嫩綠中發亮,臘肉金紅微白,黃綠相間,觀之也使人食慾頓增。
藜蒿是鄱陽湖內的一種野生植物,每年陽春三月,南昌人特別偏愛用藜蒿炒臘肉。
它的製作簡單,把藜蒿除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一段,臘肉切成絲,外加一些蔥段。先炒臘肉,後加入藜蒿和蔥段煸炒,加入湯料,片刻起鍋,淋上小麻油即成,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俗話說:「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你能經受得起這道菜的誘惑嗎?
江南水鄉有歌謠:「正月藜,二月蒿」。早春二月,草長鶯飛、萬物復甦,這是蓓蕾嫩芽滿枝株的季節,也是藜蒿生長的季節。
藜蒿本是鄱陽湖沿岸那不起眼的水草,接受了寒冬的洗禮,剛從泥土裡伸展出來,便被食客摘取嫩芽,稱其曰「藜(泥)蒿芽」。藜蒿芽最經典的吃法是佐以臘肉、入鍋翻炒。雖也見過用以炒紅辣椒,炒香乾的,但於很多南昌人而言,藜蒿芽炒臘肉是春天的經典——藜蒿芽清爽,臘肉鹹香。
吃藜蒿要看時節,早春時節藜蒿是野味佳蔬,每當春風送暖之時,生活在水鄉澤園的南昌人會結伴到湖畔採摘藜蒿。歌謠稱:「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燒」,採摘藜蒿的季節性較強,過了三月藜蒿老柴如草,只能曬乾當草柴用了。老中醫有「正月仙草,二月蒿」的說法,意思是正月間的藜蒿採摘吃後,有祛溼、除毒功效。到陰曆五月時,人們用蒿草掛在門口可驅蚊、蠅和避邪。在《神農本草經》中,藜蒿被列為野蔬上品。用藜蒿炒臘肉是每個江西人都愛吃的一道家常野菜,一直享有「登盤香脆嫩,風味冠春蔬」的美譽。幾乎全國的贛菜館要證明味道正宗,菜譜上都少不了「藜蒿炒臘肉」,否則根本稱不上贛菜館。江西人吃黎蒿的歷史已逾千年,「下到三歲剛會走,上到老人九十九」都愛吃藜蒿炒臘肉。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連續劇《松柏巷裡萬家人》的主題曲就是《藜蒿炒臘肉》。看這歌詞就明白這道佳餚多麼受人歡迎:「呷稀哩喲?候死人奈!(吃什麼呢?饞死人了!)鄱陽湖裡咯幾根子草,南昌人飯桌上變成了寶。噴噴香咯日子紅火火咯過喲,活得有滋又有味,賽過那藜蒿炒臘肉,千家萬戶樂陶陶,樂陶陶。」碧綠的藜蒿加上紅紅火火的臘肉,就是江西人過年餐桌上少不了的壓軸菜餚,寓意著新年紅火有滋味!對於長輩來說,藜蒿不僅是一道清香逼人的美味,更具有神奇保健功能。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有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溼脾,補中益氣,長毛髮,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藜蒿具有清熱、利溼、殺蟲之功能,而現代醫學又發現常常食用藜蒿可達到降血壓、防癌抗癌、健胃等功效。接下來跟著大表哥一起到南昌瞧瞧那些做藜蒿臘肉一絕的店吧!
推薦理由:80年代老南昌,復古懷舊風格,南昌人的口味,偏辣【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出品: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整理、編輯:胡代江
【熱點】掃黑除惡宣傳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