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下臺只有十天的川普政府再發最後的瘋狂,在日前宣布下周13日至15日美駐聯合國代表訪臺之後不到三天,國務卿蓬佩奧再次加碼,發表聲明稱美將停止官方在與臺灣接觸上的限制。
此言一出,立刻引發民進黨當局的歡呼。
蔡辦在第一時間發文表示感謝,聲稱聲明充分反應臺美堅實的夥伴關係,讓臺美關係不斷推展至目前的緊密友好。
蔡辦發言人張惇涵
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通過推特感謝美方解除交流限制,同時感謝美國國會兩黨支持。
綠營民代陳婷妃則聲稱相信拜登政府上臺之後,不會去做任意的改變,還認為這次的宣布對臺灣很重要,希望蔡英文未來可以到美國進行所謂正式訪問。
相比綠營的如獲至寶,國民黨和民眾黨則要謹慎得多。
國民黨表示敦促民進黨當局務必追求獨立自主的對外關係,以務實地因應對美及對大陸關係間的連鎖變化,不要變成美國與大陸任何一方對弈的籌碼。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也提醒,美國正值政權交接期,川普政府已進入看守時期,此時宣布如此重大政策的未來延續性不免令人懷疑,他也質疑,美國取消對臺交往限制,臺灣「六長」可「正式訪問」華府嗎?
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甚至分析,拜登上臺之後,新任國務卿或許會利用要恢復對臺灣的限制一事,與大陸談判交換。
柯文哲的民眾黨也表示,川普政府任期將屆,這些舉動是否實質促進臺美關係?臺灣民眾所關切的是未來新政府上任後,這樣的條件是否仍存在?這是蔡英文必須向臺灣人民說清楚、講明白的。
而被吃了豆腐的拜登團隊,反應也很不爽,拜登交接團隊官員今天回復媒體詢問時表示,正如拜登在競選時所清楚表明的,他會落實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
看完各方的反應,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所謂「限制解除」,到底有可能解除哪些限制?
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限制,所謂「限制」,其實是美國在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等系列對臺方針政策指引下形成的一套對臺交往交流原則,其中就包括美臺之間高級官員、防務部門官員、外事部門官員不互訪、不交流、不接觸等政策,並對相關領域進行限制,比如民進黨當局高級官員不得進入白宮,進入美國只能算過境等等。
現在蓬佩奧取消這些限制,那美臺高級官員有可能互訪嗎?蔡英文有可能拜訪白宮嗎?川普蓬佩奧是否會竄訪臺灣?
臺灣方面現在的高層人物,比如領導人、副領導人、行政機構、外事部門的負責人、副手、這些高層想要訪美,難度很大,一個是時間,離川普下臺只剩十天,這麼短的時間無法安排妥當,而且民進黨當局也得擔心美國總統接班人拜登不高興。因此臺方竄訪美國的機率幾乎為零。但是蓬佩奧接見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什麼的還是很方便,美方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繼續打「臺灣牌」,而且民進黨當局拒絕不了,也求之不得。
相比民進黨當局的上門拜訪,蓬佩奧或川普訪問臺灣則更加事關重大。很早以前,就傳出川普在任期最後極有可能上演「臺灣驚奇」,然而直到如今,川普也沒有動靜,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敗選翻盤上了,反而是蓬佩奧不斷爆出「仇中」、「反中」言論,持續加碼打「臺灣牌」。雖然蓬佩奧已經派出美常駐聯合國代表訪臺,但是蓬佩奧是否會失心瘋,在剩下十天不到的時間裡面,再次挑戰兩岸紅線,竄訪臺灣,外界仍然保持高度警惕。
那麼蓬佩奧的這個聲明我們怎麼看待?該如何反制?
首先,蓬佩奧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川普敗選翻盤尋找機會和轉移視線,甚至想要激怒大陸,讓大陸作出出格動作,甚至挑起衝突。因此未來,蓬佩奧或許真有更多激烈動作,外界將對此高度警惕。
其次,蓬佩奧一直在給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的對華政策下指導棋,然而拜登政府現在被蓬佩奧吃豆腐吃得越狠,到時候可能翻過來的力度也會越大。從拜登這次對蓬佩奧的聲明也可以看出來,拜登對於蓬佩奧的政令是相當不以為然。
再次,民進黨當局綁定川普這艘快沉的船,還想著火中取慄,渾水摸魚,純粹是取死之道,現在蹦得越歡,死得越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早前就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內少數反華政客不斷上演「最後瘋狂」,不擇手段利用所剩任期蓄意破壞中美關係,服務其個人政治私利。這種伎倆逆歷史潮流而動,違背兩國人民友好民意,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對於蓬佩奧之流最後的瘋狂,大陸一定會作出必要、強烈的反應,如果蓬佩奧真敢訪臺,那麼相信中美和兩岸間的「地動山搖」是可以預期的。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