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海鮮和啤酒,多吃這類食物也會誘發痛風,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12-24 註冊營養師溫斐婷

大部分人都知道,得了高尿酸要少吃海鮮,忌口啤酒,否則容易誘發痛風。

但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吃過多的水果,也很容易誘發痛風!

海鮮和啤酒是因為過多的嘌呤與酒精會誘發痛風,那麼水果的嘌呤又不高,為什麼多吃水果也會誘發痛風呢?

這其實是因為水果裡面含有的果糖在作怪。

果糖,顧名思義,就是水果裡面含有的一種糖,它跟葡萄糖一樣,也屬於只有1個分子的單糖。因為個頭小,所以跟葡萄糖類似,也能迅速通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

不過果糖在人體內的代謝和葡萄糖有很大的區別,它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對尿酸的生成有促進作用,果糖吃得越多,體內的尿酸含量就會越高

所以,如果一次性大量攝入富含果糖的水果,就會引起體內尿酸的大量生成,也就容易就引起痛風的發作。

另外,水果中其他的糖分,比如葡萄糖、蔗糖雖然不會直接地促進尿酸生成,但是它們會刺激體內長鏈脂肪酸的合成,也就是會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引起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間接引發高尿酸血症。

當然,如果你只是正常地吃水果,每天攝入量控制在200~350克以內,並不會對血尿酸水平產生過大的影響。關鍵是不能吃太多。

除了水果,這些高果糖的食物更需要小心!

甜飲料、糖果、糕點等加工食品,還有蜂蜜,果糖含量也相當可觀,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一定不要多吃這類食品。

大家在選購這些帶包裝的加工食品時,一定要注意仔細閱讀配料表上的信息,避免選擇含果葡糖漿、結晶果糖,以及蔗糖、葡萄糖、白砂糖、麥芽糖等添加糖的食品

相關焦點

  • 吃海鮮易誘發痛風 那吃河鮮大閘蟹呢?答案在此
    可是饕餮蟹宴後,有痛風的人卻是痛風復發。一個明顯的跡象是,近日,浙江省中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宋欣偉的門診裡,痛風患者扎堆來看病。風溼免疫科的病房裡,1/3的床位被痛風患者佔了。而這些病人中,大部分發病前吃過大閘蟹。&nbsp&nbsp&nbsp&nbsp40多歲的餘先生,是杭州人,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體重有160多斤,整個人看上去特別壯實,肚子尤其大。
  • 痛風不能吃什麼?這3類食物千萬要忌口
    痛風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以前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得此病,而現在好多年輕人也慢慢開始出現痛風。痛風也叫「吃喝病」,其實它和我們平時的飲食習慣有非常大的關係,比如:好多人喜歡吃海鮮的同時喝啤酒、吃很多油炸食物等等,這些都能誘發痛風的產生。
  • 不喝酒不吃海鮮痛風依舊復發?原來這些食物也不能吃!
    還有貝類、帶魚、動物、肉類、肉餡、肉湯、海鮮、啤酒這些食物都是含嘌呤很高的食物,含嘌呤比較低的食物,在動物性食物中有雞蛋、牛奶還有動物血。其他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堅果、糧穀類這類食物嘌呤含量就比較高,患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患者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在動物性食物中可以選擇的最好的就是雞蛋和牛奶。
  • 痛風的人謹記:5類食物謹慎吃,第5是紅肉,第1你能猜到嗎?
    大家都知道,痛風是因為攝入了太多含有嘌呤物質的食物,嘌呤物在身體內會轉化為尿酸,當尿酸過多,腎臟因為負荷太大無法及時排解出時,尿酸就容易在腎臟、關節等部位形成尿酸鹽結晶,從而誘發痛風。因此,我們就清楚了,要想不患上中風,要想痛風不復發,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食用含有嘌呤物的食物,同時也要減少食用能夠與嘌呤物合成為尿酸的食物。痛風的人謹記,5類食物謹慎吃,第5是紅肉,第1你能猜到嗎?
  • 多吃海鮮菌菇不怕每逢佳節"胖三斤"? 專家:易誘發痛風-糖尿病前期...
    海鮮菌菇不長胖,但容易誘發痛風  家禽、肉湯、海鮮是節日期間餐桌上的「常客」,這些食物雖然美味,但吃得太多,意味著你的身體可能會攝入過多的嘌呤。  冬季寒風凜冽,火鍋往往是聚餐的首選。吃火鍋時免不了要吃海鮮、肉類、動物內臟、菌菇、海帶,這些火鍋常用食材都是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往往不知不覺之間一盤又一盤的高嘌呤食物下肚了。  很多人認為,食物的精華都在湯裡,所以吃火鍋還愛喝湯,殊不知嘌呤更易溶解於久燉的湯中,一勺又一勺喝的可都是「高嘌呤湯」。
  • 記住這一點,幫你遠離痛風,海鮮啤酒不再怕
    不只是中秋、國慶節大餐,接下來兩個月,各種肥美海鮮將席捲餐桌。說到海鮮你有沒有眼前一亮,以高蛋白低脂肪著稱的海鮮可是許多人的最愛,只要不對海鮮過敏,一定要在這兩個月吃到爽。不過小編這時候可能要應景下,海鮮與啤酒一起吃會誘發痛風。對此,你是否已經聽到爛了?別忙著點叉,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說,教你如何在吃海鮮、喝啤酒後減少痛風發病率。有沒有好奇,快來看看吧!
  • 痛風是吃貨病?不止海鮮啤酒,痛風更愛找這5類人!
    很多時候,一旦不幸患上痛風,首先就會被貼上吃貨的標籤,因為通常人們認為痛風是由於飲食太放縱導致的。這當然不靠譜,因為除了飲食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尿酸的增高,痛風的發作!痛風,尿酸一定高!除了關節更要警惕內臟損傷和糖尿病的根由是血糖高一樣,痛風的根本問題是由於尿酸代謝障礙,使體內血尿酸增加,不能及時排出而蓄積,誘發的一系列疾病!不完全統計,我國痛風人群總數已經超過8千萬。高尿酸血症已是緊隨「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後,成為我國的「第四高」了!
  • 患有痛風人,以下食物儘量不要吃,吃多了或會痛風加重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痛風,對於引發痛風的病因有很多,但是多數的痛風都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而且患有痛風的人在生活中更應該注意飲食,那哪些食物是痛風患者所不能吃的,哪些又是能吃的。高嘌呤的攝入會導致體內的尿酸增高,很容易會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所以高嘌呤的食物,對於痛風患者最好是一點都不要吃。比如各種的動物肝臟、蝦、沙丁魚、肉湯、燒烤等一系列食物。不能吃高果糖的食物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吃錯了就可能會導致體內的尿酸升高,導致痛風。
  • 為什麼海鮮和啤酒一起吃,有的人會得痛風,有些人就沒事?
    身邊可能有人吶,吃完海鮮、喝完啤酒,痛風發作了,送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呢,醫生就會告訴您,海鮮中還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以後呢就轉化成尿酸,尿酸過多就導致你的痛風。所以少吃海鮮,尤其不要邊吃海鮮邊喝啤酒,所以呢這一條食物禁忌很多人就知道了,那麼其實它是針對特定患者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說海鮮和啤酒一塊兒吃就得痛風,吃海鮮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那麼對本來有痛風症狀的人來說,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應該避免。我們知道人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從食物當中呢也會攝入嘌呤,那麼嘌呤代謝以後呢。
  • 轉告家人:4類食物自帶尿酸,經常吃痛風遲早找上門,別不以為然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出現在餐桌上的食物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是通過食物的選擇不對,也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其中就有高尿酸,而導致高尿酸的主要因素除了自身的代謝問題,還有就是攝入過多的高嘌呤食物,因為過多的嘌呤進入到體內經過轉化就會成為尿酸,進而誘發痛風,除了會影響到平時的生活和工作,還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 痛風最忌吃什麼食物?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那麼痛風了,最忌吃什麼食物?飲食上要避免進食含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各種動物內臟以及各種海鮮、發酵食品和濃肉湯、火鍋等。另外也要控制飲食的總熱量,還要嚴格戒酒。要少吃含中等嘌呤量的食物,比如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鵝肉,各種豆類、豆製品,花生、腰果、芝麻等堅果。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含低嘌呤的食物,比如米、麥、甘薯、雞蛋、牛奶、果汁、蔬菜、水果等。痛風的誘發,大多是這幾個因素在「推波助瀾」!
  • 豆製品嘌呤高,痛風患者不能吃?非也,真正該忌口的是這四類食物
    豬肝,雞肝,豬小腸,牛肝等,都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如果攝入體內過多超過身體的極限,就會形成大量的嘌呤核苷酸,使尿酸逐漸飆升,增加患痛風的危險。高糖類食物生活中高糖類的食物比較多,尤其是含有「隱形糖」。瓶裝飲料,山楂類加工食品攝入體內過多都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 16歲男孩患上痛風!不喝酒不吃海鮮,只喝這玩意,家長後悔萬分
    夏季,又到了喝啤酒吃燒烤的季節。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也要稍稍控制。但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最近,醫院接診了一位16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 比啤酒海鮮還「可怕」的尿酸加速器,很多人天天吃!痛風或已登門
    痛風發作,腳趾劇痛僅僅是開始!它更讓人擔心的後果,是會持續損傷腎臟,誘發間質性腎炎,乃至腎衰竭。要知道,腎臟是尿酸最主要的排洩通道。這種泡沫,會較長時間不消退,頗具代表性。因此,如果你長期尿酸偏高,尿液呈現泡沫多的問題,要擔心腎臟已經受損。除了泡沫多之外,如果尿量過多或過少、尿液顏色如茶、尿液渾濁,也需要重視。儘早去醫院做相關檢查,評估腎損傷程度。
  • 為什麼不能吃海鮮喝啤酒,痛風的病因有哪些
    正所謂「海鮮我所欲也,啤酒亦我所欲也」,這兩種食品都是人們所喜歡的,而且人們也總是讓兩者發生關聯,一般吃海鮮的時候,總要喝啤酒,經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圍坐在一起,面前豐富的海鮮食品,然後一人一大杯冰鎮啤酒,邊喝邊聊,這樣才感覺更過癮,但是嘴是過癮了,身體卻受不了,海鮮配啤酒易誘發痛風。
  • 痛風不能吃海鮮嗎?事實上,2類海鮮可以食用
    海鮮大餐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而且很多人在吃海鮮時,特別喜歡搭配凍得冰爽的啤酒,吃起來那叫一個過癮。不過有一群人是享受不到這種過癮的,那就是痛風患者。 關於痛風患者的飲食禁忌,坊間有很多說法,有人說痛風患者不能吃海鮮,有人說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還有的人則認為痛風患者是不能同時吃海鮮喝啤酒,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痛風病人該怎麼「管住嘴」?
  • 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嗎
    區微存真◎ 本報記者 高文超 通訊員 孫靜 王瑩  流言:  一邊吃海鮮一邊喝啤酒是不少人的最愛,但網傳「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是真的嗎?  解讀專家: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付慶元主任  專家解讀:很多人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方式曾被稱為「最傷腎的吃法」。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如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洩負擔。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男子既沒喝啤酒也沒吃海鮮,可為何痛風發作了?醫生發現問題所在
    小張今年35歲,平時飲食從來不顧忌,總是吃大魚大肉,一到節假日便會和朋友遊玩,晚上常常喝啤酒、吃海鮮度日。直到有一次關節處的疼痛,以及僵硬到動不了,去醫院檢查得知自己患有痛風。讓小張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沒喝啤酒也沒吃海鮮,痛風卻發作了。首先,小張之所以患上痛風,很可能是因為尿酸生成、排出無法成平等關係,當機體代謝出現紊亂後,血液中尿酸不斷升高。再加上排出尿酸形成了障礙,外源性尿酸、內源性尿酸共同作用下,最終增加了痛風的發生。
  • 吃海鮮喝啤酒會引發痛風嗎?
    確實有喝啤酒吃海鮮然後痛風發作的實例。海鮮中大量含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之後會轉化為尿酸,尿酸過多會導致痛風。但實際上問題更複雜一些。嘌呤確實會代謝成尿酸,尿酸的累積確實會導致痛風,海鮮中也確實含有相當多的嘌呤。
  • 都說尿酸高及痛風的人不能喝啤酒,如果少喝點白酒會怎麼樣?
    很多人都聽說過,喝啤酒吃海鮮的人容易發生痛風,但為什麼會發生卻並不真正知道。事實上,並非喝啤酒吃海鮮的人都會痛風,所以不能把痛風的原因歸結於啤酒海鮮,那麼痛風是如何發生的呢?升高的尿酸與一些無機鹽結合便形成了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等處時就導致了痛風的發生。 綜上所述,痛風的發生追根溯源是由於肝臟生成的尿酸多了、腎臟排出的尿酸少了所致,是肝腎嘌呤、尿酸代謝障礙所導致的一種結果,吃了富含嘌呤的食物只不過是促進與加重了代謝障礙,這也是吃了同樣的食物正常人不會發生尿酸高與痛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