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玉山
《山海經》南山經南次二經有載:
又東五百裡,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囟比。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上此下鮆魚。
這山比任何山都吊的原因在於,山的名字叫 浮玉 結果山上沒一塊玉,次他一次的成山,載曰:
又東五百裡,曰成山,四方而三壇,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外門內豕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上虎頭下乎勺,其中多黃金。
人家多金多玉卻叫成,大概是玉浮不起來,流不走吧。
2.天虞山
天虞山 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這座山是我看見過的最高冷的山,下面洪水泛濫,但是不可以上。
3.錢來山
西山經[華山](疑是衍文--答主)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這座山山名是西山中最好,錢來,大概我們不小心遺失的錢都在這座山上。
4.石脆山
又西六十裡,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銅。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石頭酥脆,你要不要咬一口?
5.鹿臺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裡,曰鹿臺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犛牛、羬羊、白豪。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鳧徯,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
對,你沒看錯,是鹿臺,但是不是商紂王建的那座啊→_→我及其懷疑這山是鹿臺塌了後變的。
6.皇人山
又西五百裡,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皇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丹粟。
據說這山就是《紅樓夢》青埂峰的原型。
7.不周山
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這山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們都知道。
8.泰器山
又西百八十裡,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古代的泰字有大字意思,泰器山也可說是大器山,這山是挺大器。順便說一句,有一種觀點說,這裡的文鰩魚就是鯤鵬原型。
9.樂遊山
又西三百七十裡,曰樂遊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骨】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樂遊山,有沒想到樂遊原?可惜話樂遊原什麼關係都沒有。
10.玉山
西北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西王母住的地方,玉山。晉代郭璞注釋云:「玉山,這座山遍布著玉石,所以叫做玉山。《穆天子傳》中叫做群玉之山。」
11.長留山
又西二百裡,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少昊住的地方。
12.鳥鼠同穴山
又西二百二十裡,曰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鰠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上如下魚】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第一座四個名字的山,第一次被典籍記載的跨物種的愛情。→_→連物種都能不跨越,談啥麼愛情!
13.求如山
又北二百五十裡,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無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毗之水。其中多滑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求如,我一直沒搞懂他求什麼如
14.譙明山
又北四百裡,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15.涿光山
又北三百五十裡,曰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中多<同習>々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鹿霝}羊,其鳥多蕃。
推薦理由同上。
16.石者山
又北二百八十裡,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山不是石頭做的麼?為毛叫石者啊?不科學啊!!
17.邊春山
又北百一十裡,曰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槓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紋身,善笑,見人則臥,名曰幽鴳,其鳴自呼。
這山一定是晚東去的,桃李在上,開花一定好看,所以叫邊春,邊疆的春天。
18.蔓聯山
又北二百裡,曰蔓聯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名曰足訾,其鳴自呼。有鳥焉,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藤蔓糾纏,沒有草木,蔓聯。
19.管涔山
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管涔山的別名枕汾,這名字特有韻味。
20.爾是山
又北四百裡,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這山謙虛之最,不管誰來,你是對的!如此禪意,定是老僧!
21.發鳩山
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精衛之山,有英魂在此也!
22.帝都山
又北水行四百裡,至於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裡,無草木,有金玉。
叫帝都,但是跟任意一位帝王沒關係
23.錞於毋逢山
又北五百裡,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風劦】。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有理由懷疑淳于姓出自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