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有趣的山名

2020-12-13 水煮歷史

1.浮玉山

《山海經》南山經南次二經有載:

又東五百裡,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囟比。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上此下鮆魚。

這山比任何山都吊的原因在於,山的名字叫 浮玉 結果山上沒一塊玉,次他一次的成山,載曰:

又東五百裡,曰成山,四方而三壇,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外門內豕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上虎頭下乎勺,其中多黃金。

人家多金多玉卻叫成,大概是玉浮不起來,流不走吧。

2.天虞山

天虞山 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這座山是我看見過的最高冷的山,下面洪水泛濫,但是不可以上。

3.錢來山

西山經[華山](疑是衍文--答主)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這座山山名是西山中最好,錢來,大概我們不小心遺失的錢都在這座山上。

4.石脆山

又西六十裡,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銅。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石頭酥脆,你要不要咬一口?

5.鹿臺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裡,曰鹿臺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犛牛、羬羊、白豪。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鳧徯,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

對,你沒看錯,是鹿臺,但是不是商紂王建的那座啊→_→我及其懷疑這山是鹿臺塌了後變的。

6.皇人山

又西五百裡,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皇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丹粟。

據說這山就是《紅樓夢》青埂峰的原型。

7.不周山

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這山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們都知道。

8.泰器山

又西百八十裡,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古代的泰字有大字意思,泰器山也可說是大器山,這山是挺大器。順便說一句,有一種觀點說,這裡的文鰩魚就是鯤鵬原型。

9.樂遊山

又西三百七十裡,曰樂遊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骨】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樂遊山,有沒想到樂遊原?可惜話樂遊原什麼關係都沒有。

10.玉山

西北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西王母住的地方,玉山。晉代郭璞注釋云:「玉山,這座山遍布著玉石,所以叫做玉山。《穆天子傳》中叫做群玉之山。」

11.長留山

又西二百裡,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少昊住的地方。

12.鳥鼠同穴山

又西二百二十裡,曰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鰠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上如下魚】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第一座四個名字的山,第一次被典籍記載的跨物種的愛情。→_→連物種都能不跨越,談啥麼愛情!

13.求如山

又北二百五十裡,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無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毗之水。其中多滑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求如,我一直沒搞懂他求什麼如

14.譙明山

又北四百裡,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15.涿光山

又北三百五十裡,曰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中多<同習>々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鹿霝}羊,其鳥多蕃。

推薦理由同上。

16.石者山

又北二百八十裡,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山不是石頭做的麼?為毛叫石者啊?不科學啊!!

17.邊春山

又北百一十裡,曰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槓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紋身,善笑,見人則臥,名曰幽鴳,其鳴自呼。

這山一定是晚東去的,桃李在上,開花一定好看,所以叫邊春,邊疆的春天。

18.蔓聯山

又北二百裡,曰蔓聯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名曰足訾,其鳴自呼。有鳥焉,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藤蔓糾纏,沒有草木,蔓聯。

19.管涔山

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管涔山的別名枕汾,這名字特有韻味。

20.爾是山

又北四百裡,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這山謙虛之最,不管誰來,你是對的!如此禪意,定是老僧!

21.發鳩山

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精衛之山,有英魂在此也!

22.帝都山

又北水行四百裡,至於泰澤。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裡,無草木,有金玉。

叫帝都,但是跟任意一位帝王沒關係

23.錞於毋逢山 

又北五百裡,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風劦】。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有理由懷疑淳于姓出自這裡。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裡有趣的山名
    1.浮玉山《山海經》南山經南次二經有載:又東五百裡,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囟比。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上此下鮆魚。4.石脆山又西六十裡,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枬,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銅。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石頭酥脆,你要不要咬一口?5.鹿臺山《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裡,曰鹿臺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銀,其獸多犛牛、羬羊、白豪。
  • 《山海經》中的「奇山」,距中原16670裡,後被證實是金字塔
    另外,考古隊還在湖北大冶市的銅綠山一帶發現了一座5000年前的古老銅礦遺址,裡邊有不少通風井和採礦挖出來的穴道廢墟,運轉了至少3000年。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發達的青銅器並非來自他們口中的西亞,而是從本土採煉銅礦石自己冶制而成。
  • 《山海經》那些事兒:尷尬了,竟然有座山叫夫夫山!
    01《山海經》裡多少山《山海經》裡到底有多少山呢?原書中有記載:右南經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萬六千三百八十裡;右西經之山,凡七十七山,一萬七千五百一十七裡。右北經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裡;右東經之山志,凡四十六山,萬八千八百六十裡。
  • 《山海經》所記載的地形是佛家須彌山的南瞻部洲的地形?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先說說另一個假設,在西遊記之中,經常提起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大唐屬地為南瞻部洲,從一些記載之中可以得到答案,四大部洲的記載來自於須彌山分布圖,而須彌山一詞則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和八小部洲組成。
  • 揭開山海經裡的秘密:我們身邊的這個寵物,居然是山海經裡的兇獸
    《山海經》的出現和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謎,近年來,《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讓人們發現神獸有可能真實地存在過!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有一些被記載的怪獸在現代能對應的上,而且分毫不差!《北山經》中曾記載著一種怪獸,「其形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 人面獸,九頭蛇,《山海經》原來這麼有趣
    提到《山海經》,你最先想到什麼?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曾提過,他的一個遠房親戚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這部奇奇怪怪又充滿誘惑力的繪圖書,成了他年少時最渴求的東西。《山海經》被譽為中國最難讀的書籍之一,到底是有多特別呢?
  • 東天山山海經:菜籽溝山神記
    土裡有從前的人氣,草綠的樣子,風吹過山頭的樣子,冬天下雪的樣子,都帶著從前的時光。這個菜籽溝人知道,山神也知道。 在《山海經》裡,時間之神叫噎,他總是在吞咽著萬物的瞬息。所以,時間有光,那是萬物的靈化成的。 東天山是古崑崙區域,與天相接的天山,自然也是神話的源頭之一。只是那時古人的眼大、腳大,看什麼都混沌通明。
  • 山海經,山海經中最沒排面的山神,但祭祀也要有儀式感
    魯迅先生很喜歡山海經,在他得作品中多次提及山海經,他有一篇文章就叫《阿長與山海經》。魯迅先生不僅喜歡山海經,對山海經的研究也十分的深入。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到:山海經蓋古之巫書。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但在《山海經》裡,這種叫做狌狌的動物還有另外兩幅面孔,有說他為人首豬身的,能知道往事,卻不知道未來。還有說他為人形披獸毛的。鯥《山海經》裡記載了一種神奇的魚,鯥,念 lù。「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 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
  • 山海經裡說了什麼?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每個中國人幼年時期的神話啟蒙幾乎都是從這些故事開始的而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出處那就是《山海經》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古今語怪之祖」魯迅先生在散文《阿長和山海經》裡說從小就渴望得到一本
  • 《山海經》解密,哪座山最可能是神話裡的不周山,神話還是歷史?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記述志怪陸離的奇書。裡面的奇聞異事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從古至今,可以說是從來沒斷過對山海經裡故事的探索。《山海經》這本書即是神話故事,也是地理方志,書中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包羅萬象,可以說,這本書充滿了神秘和神奇色彩。
  • 山海經|鳥身龍首的山神
    夕陽已經西下,我攤平手中的銀杏山,翻開《山海經》的某一頁,思緒便在一頁《山海經》裡翻飛:凡鵲山之首,自招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yi ),糈(xu )用稌(tu )米,白菅(jian )為席。
  • 山海經裡名不見經傳的九尾狐,為何在韓國和日本這麼受歡迎?
    關於它們的藝術形象,早在古代的《山海經》裡就有了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翻譯過來就是:「青丘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氣。」對比現在的狐狸,幾乎從未聽到能吞食人這一新聞。
  • 《山海經》異獸實力前五名,第一名吊打夸父,第三名如虎添翼
    除過以上內容,《山海經》裡還描述了許多遠古異獸,總共有30多個異獸登場,如,九尾狐、狌狌、讙、狡、蠱雕、窮奇、猙、駁、巴蛇、無支祁、應龍,等等。這些異獸都是龐然大物,長相奇特兇悍,力大無窮,戰鬥力遠遠超出同時期的人類,甚至連一些遠古大神跟這些異獸交戰,也很難佔到便宜。
  • 取名起名字大全:山海經裡唯美的女孩名字
    山海經裡唯美的名字女山海經本來就是一本充滿了神話色彩的著作,從裡面的字詞取女孩名自然變得特別唯美仙氣。以下是推薦的山海經裡唯美的名字女,一起來欣賞下。(1)唯美仙山名寓意好浮玉——來源於「又東五百裡,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囟比。」浮玉諧音通富裕,十分優雅唯美又充滿了富貴之義。浮本義是漂浮、展現,玉一般是指美玉,結合用作女孩名字展現了女孩高貴典雅的氣質,唯美又不失好寓意。
  • 《山海經》所記載的地形是佛家須彌山的南瞻部洲的地形?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先說說另一個假設,在西遊記之中,經常提起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大唐屬地為南瞻部洲,從一些記載之中可以得到答案,四大部洲的記載來自於須彌山分布圖,而須彌山一詞則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和八小部洲組成。
  • 山海經裡的十二巫祖
    《山海經》云:「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2、句芒:青若翠竹,鳥身人面,足乘兩龍,東方木之祖巫。
  • 華為註冊商標名「鴻蒙」,原來出自山海經,山海經還有哪些好名字
    《山海經》裡的嘉榮是仙草,長的很快,沒多久就很高,外觀美麗非凡,「嘉榮」在《山海經》中指美好,美妙的意思,還可以編織成衣,有防雷雨的作用。可見「嘉榮」本身就寓意著吉祥、平安、庇佑的內涵,江南易林之所以沒有取名「嘉榮」是因為,「榮」有些普通,但「霆」就與眾不同了。首先我們看單字「嘉」怎麼用作名字怎麼理解呢?「嘉」在古文中就是美、善、好的意思。
  • 山海經|《山海經》中的三危山竟然是……
    今天讀《山海經》中的三危山。《山海經》中記載的三危山,就是今天甘肅省敦煌市的三危山。三危是《史記》中記載的最早的敦煌地名,因三峰對峙,被稱為三危山。三危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裡的地方,它的主峰在莫高窟的對面,是敦煌的第一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