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時代的智慧學習-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詠懷

2020-12-12 智慧語文教育

今天跟梁老師一起穿越唐朝,領略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李益的詠懷佳作:《洛橋》。體會高超的比興寫作技法。

【詩文閱讀】

洛橋

唐.李益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文學常識】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大曆十才子」之一。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長於歌詩,貞元末,與宗人李賀齊名。每作一篇,教坊樂人以賂求取,唱為供奉歌辭。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為有名。

【寫作背景】

「洛橋」, 一作「上洛橋」, 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大唐盛世,陽春時節,這裡是貴達士女雲集遊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之亂後,已無往日盛況。河南縣還有一處名園遺址,即西晉門閥豪富石崇的別廬金谷園,在洛橋北望,約略可見。詩人春日獨上洛陽橋,北望金谷園,即景詠懷,以寄感慨。

【詩詞鑑賞】

首句先寫目中景。眺望金谷園遺址,只見楊柳依依,在春風中擺動,春姑娘給垂柳脫去灰白的衣裳,又換上淡綠的外套,讓綠色的翡翠飛上枝頭,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條的舞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榮的風景。

緊接著寫心中情:面對這一派春色美景,只有詩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日繁華的洛陽橋上,獨自欣賞這美景,似乎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新愁,覺得分外冷落,不勝感慨萬千。看春光,青花落影,流水潺潺,清波漫舞,眼眸處,流光溢彩,春光燦爛,早已繁華落盡,物是人非。抒發了對好景不常、繁華消歇的歷史盛衰的感慨。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空間。

【技法點撥】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所造成的獨特意境和情調。以金谷園引出洛陽橋,用消失了的歷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華,這樣的構思是為了激發人們對現實的關注,而不陷於歷史的感慨,發人深省。

用柳姿舞腰的輕快形象起興,仿佛要引起人們對盛世歡樂的神往,卻以獨上洛橋的憂傷,切實引起人們對時世衰微的關切,這樣的手法是含蓄深長的。

【藝術評價】

詩人從現實看歷史,以歷史照現實,從歡樂到憂傷,由輕快入深沉,巧妙地把歷史的一時繁華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融為一體,意境浪漫而真實,情調遐遠而深峻,相當典型地表現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時代脈搏。應當說,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詩中,它是別具一格的即興佳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千古一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出自杜工部的《登高》,全詩如下:《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 《墨魂》聯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我在何處登高所見的...
    杜甫聯詩攻略 題目:「無邊落木蕭蕭下,不... 墨魂是一款以歷代詩人為題材的古風養成類型遊戲,遊戲採用遊戲養成的模式為大家帶來了古時詩人的節氣與性格,有趣的養成體驗。遊戲中聯詩的答案分別都是什麼呢? 杜甫聯詩攻略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跨學科視角下的杜甫《登高》
    其主旋律是表現家國之恨、身世之痛和歷史的滄桑感。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小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蒼茫闊大,撫今追昔,感嘆宇宙,慷慨悲涼。登高言愁敘悲的審美傾向尤為突出。通讀唐代大量的登高詩,發現很多都充滿悲情。古代登高這種行為本身就蘊含了一定的文化內涵。
  • 學寫詩詞必備技能之「對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這段話是《聲律啟蒙》中的句子,就是我們寫律詩,必須要學的技能——對仗。格律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而律詩是有對仗要求的。律詩共八句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首聯和尾聯不需要對仗,中間的頷聯和頸聯是必須要對仗的。
  • 《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中「落木」為何不換成「落葉」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詩出自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先說詩中為什麼用「落木」而不用「落葉」,除了直觀大氣,朗朗上口外,從詩律上講,唐代杜甫的《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詩句中用落木而不是落葉,是要符合平仄律,木、葉平仄不同,「無邊落木蕭蕭下」為「平平仄仄平平仄」。
  • 煙花三月的春天裡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送別情
    語文智慧教育是我最為推崇的教育,引導學生開拓、延展自己的生活領域,全方位地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語文教學和做人(育德)結合起來,在傳授語文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語文強調讀、寫、聽、說訓練,要求學生用更大的格局和眼光去看待知識,引導學生將語文的學習對象從語言拓展到文學、文化、藝術、歷史、哲學等更廣闊的空間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三河一中
    在三河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關懷下,我校現已建成辦學條件良好、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布局合理、辦學成績顯著的現代化學校,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氣度不凡的教學樓、實驗樓,高標準、公寓化的宿舍樓,寬敞開闊的塑膠跑道運動場,可容納6000人就座的看臺,功能齊全的綜合科技樓,50%的綠化面積,為師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社會化管理的餐廳、醫院、儲蓄所、書店、洗衣房、綜合商店、浴池、理髮部等滿足了師生學習、生活的多種需求。
  • 杜甫在《登高》中寫「無邊落木蕭蕭下」,為何是落木,而非落葉?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思是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那麼,為什麼詩人不用「落葉」,而是要用「落木」呢?
  • 馬雲: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個更不可能了,這不張近東父子剛抵押所有股份,找阿里借了10個億嘛,何況阿里還是蘇寧易購的大股東,沒有這麼害大股東的道理。 難道美團的王興? 從兩年前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之後,與美團的本地生活競爭就正面打響了。
  • 謎面:無邊落木蕭蕭下,胡適說除了出題人自己沒人猜中
    第一個:屈原,原因是日本投降是屈服在美國原子彈下;第二個:蘇武,因為日本投降是因蘇聯紅軍武力參戰;第三個:共工,因為是中共抗戰工作的結果。一則小小燈謎,引出種種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的分析,可見燈謎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廣。
  • 《畫境長恨歌》隱藏成就無邊落木蕭蕭下怎麼做 隱藏成就無邊落木...
    導 讀 《畫境長恨歌》隱藏成就無邊落木蕭蕭下完成攻略是什麼呢?
  • 範閒背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是說木頭從天而降嗎?
    不過,《登高》一詩是杜甫晚年窮困潦倒時所寫的詩,並不符合靖王府詩會當時的情境,而且,在《慶餘年》這個異世界,要理解《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詩,是有困難的。我剛讀到杜甫的這句詩時,腦海中自動生成一幅畫面,無數的木頭從天而降,那場面,震撼人心,但過於奇幻,不用想也知道這肯定不符合詩的原意。
  • 方舟大語文 || 周末悅讀:人生如葉,一生一落,一落一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從初春到深秋,從新生到成熟,這也是人生命歷程的寫實,每一段有每一段的劇本,每一段有每一段的精彩。秋葉飄下, 相信它們最終是坦然的,因為它們每一片,都曾見過最美的春天;它們每一片,都能在風中飄落時,從容而輕聲說一句:再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華,就該樂其樂,盡餘歡。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塵緣,人生有相遇就有別離,花開花謝,緣起緣落,所有浮沉,有一天都會變成午後的那一窗風清雲淡,而陽光依舊溫暖,時間面前,一切終將釋懷。
  • 陳師道最經典的8句詩,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最經典的8句詩,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1. 孤臣白首逢新政,遊子青春見故鄉。——宋代陳師道詩《和寇十一晚登白門》。滿頭白髮的落魄臣子,在晚年又喜逢新政;在外漂泊的遊子,在大好的春天又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這著實是讓人欣悅的。2.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
  • 落木蕭蕭人迢迢 52gg《萬界》態度造就輝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一首我們小時候學的詩句中的一句,在52gg《萬界》中細節決定成敗,態度造就輝煌。只是了解可解決不了問題,玩家們要是想要更強,打下的基礎更加牢固的話,可就要認真對待各個副本咯,更多精彩的玩法盡在52gg《萬界》,玩家們,一起來玩吧!萬界玩家交流群:217573482
  • 小學語文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後咱們都要唱《姥姥的澎湖灣》?
    上古時代的漢民族共同語稱為「雅言」,到了漢代稱為「通語」,明清時代稱為「官話」,民國初年稱為「國語」,新中國以後叫「普通話」,名異實同,本質上都是民族共同語。而且,共同語的形成,正是不同方言區的人們為了溝通的需要,不斷相互模仿,相互遷就,相互調整,相互融合而逐漸產生的。從這個角度說,沒有方言,就沒有共同語。
  • 小學語文把「外婆」改成「姥姥」,以後要唱《姥姥的澎湖灣》了?
    上古時代的漢民族共同語稱為「雅言」,到了漢代稱為「通語」,明清時代稱為「官話」,民國初年稱為「國語」,新中國以後叫「普通話」,名異實同,本質上都是民族共同語。近年來,「討說法」「大忽悠」「不折騰」等方言被大眾接受並進入普通話,也是方言影響共同語的明證。即使在推廣普通話的語境下,方言和普通話也是不矛盾的。
  • 重慶段長江詩意朦朧,你那兒呢
    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重慶處於長江中上遊地區,算是長江頭吧,近些天,由於重慶大雨不斷,在重慶這個霧都的盛名下,長江更是增添了一份朦朧的詩意美,沿岸的朋友們,你們那兒呢!重慶的霧與眾不同,獨一無二,重慶的霧有長江的味道,有嘉陵江的功勞,更有環山點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雖是夏天,沒有無邊落木,卻有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的盛景。長江極盡的遷就這座城,迂迴宛轉,只為你在某處安靜看他。養育了這座城,這座城也懂他。
  • 56歲的杜甫獨自登高,異鄉漂泊中作下一首詩,成「古今律詩第一」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這一聯全在寫景,緊扣秋聲、秋色。秋天江水水位下降,岸邊沙石最蒼白,詩人用一「清」一「白」,冰冷之感油然而生。成群的飛鳥盤旋而落,尋找自己的家園,成為詩人無所歸依的折射。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