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

你知道嗎,李小龍18歲時的理想是醫生或藥劑師,這個理想分明地寫在他給某導師的諮詢信裡。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著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

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著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收錄在《李小龍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龍向親朋好友的傾訴交流之語,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武學探索歷程:詠春——中國功夫(詠春、太極等)——致力於全接觸實戰——截拳道,以及蘊含其中的哲學理念。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人,多年修習太極拳,這自然對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李小龍有著啟蒙性的影響。太極拳對李小龍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還是一輩子的,他日後在自創的截拳道中將有關「太極」「無極」「陰陽」等理論發展成為截拳道的核心理論。

因為《一代宗師》《葉問》等影視作品,李小龍的師父葉問可謂家喻戶曉。作為近現代香港武壇德藝雙馨的武學名師,葉問是香港武術界的領袖人物,更是詠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李小龍街戰失利後,受好友張卓慶的影響,決定投入到詠春門下。開明的葉問不僅不反對李小龍繼續練習太極拳,也不反對自己的弟子與別的拳派過招,恰恰相反,他還特別注重實戰訓練,因為他知道一個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實力,習武者只有在「講手」或「實戰」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與強大。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

另外,李小龍和老一輩武術家邵漢生學習過北派功夫,跟「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學習過跆拳道踢法,受埃德·帕克的空手道影響發展了新型格鬥技藝,跟隨加藤修造學習過柔道……同時,李小龍一直密切關注著西方的拳擊、擊劍等運動,借鑑頗多。可以看出,李小龍的武學淵源是駁雜的,但他卻能融萬千武學於一爐,為己所用,在前人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他在給一生的密友曹敏兒的書信裡表露:「想過上好日子有兩條路:一是靠苦幹,一是憑創意(當然,這也需要實幹)。勤勞節儉的確能造福生活,但唯有那些敢為天下先的創新之人才能收穫真正的財富。在美國,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在追求創新。正是這些『想法』成就了今日的美國,一個好點子能助一個人達成畢生所願。」

李小龍在美國的大學裡修習哲學,在書信裡逐漸體現出了他對武學具有哲學性的深度思考。比如在給最為親密的朋友之一木村武之的信裡,他展現出的學習功夫的過程正是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的。在1964年的一封書信裡,他通過「修身養性」「無思」「無想」「知退」「無為法」「貴柔守雌」來闡述他的武學理念。

「一直以來,我都以武術家為志,以演員為職,

但首先,我要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作為第一位在西方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對宣揚中華武術、甚至重塑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形象認知都起到了重大作用。通過他的電影,眾多西方人改變了「光頭、長辮、旗服」等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西方影視裡一再出現中國武術高手,使得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

《青蜂俠》劇照

李小龍在片場為莎朗·塔特指導動作。

在李小龍的書信裡,他也非常滿意自己在西方靠武術獲得的成績:「縱然我現已涉足新的領域(演藝),但回首過去十年,發揚中華武術一直是我奔走的主要重心。而我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最令人滿意,三位全美自由式空手道冠軍如今都師從於我,為此,『中國人』這三個大字也在武術界內威名大振。」這幾句話雖說只有短短幾行,卻令人熱血沸騰,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在生活中、在電影裡處處體現,振奮了無數華人的心。所以,時至今日,李小龍和他塑造的影視形象依然令無數人心生敬意。

「後浪」李小龍作品系列

《截拳道之道》(全新修訂版·平裝版)

最具影響力的李小龍武學名著,永不過時的截拳道理論經典。

《李小龍基本中國拳法》

李小龍傾囊分享中國拳法的訓練方式與格鬥技巧。權威之作,多場景實戰模擬,展現「以少勝多」的功夫之道。

《李小龍技擊法》(全新完整版)

風靡全球30年,唯一由李小龍真人示範的截拳道寶典。

《李小龍健身法:肢體表達的藝術》

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健身經典。

《生活的藝術家》

一直以來,李小龍都以功夫高手的形象聞名於世。但本書卻告訴讀者,他還是出色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社會學家和靈魂的探求者。

《生活的哲學》

體現李小龍哲學家身份的經典文本。

《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

李小龍誕辰80周年紀念版。15年鼎盛時光,138封珍藏信札,李小龍親筆告訴你……

《我是李小龍:自述畫傳》

一本集中展示李小龍一生的剪貼簿,

以獲獎紀錄片《李小龍自述》為基礎,

精選200餘幅李小龍精彩劇照和罕見家庭留影,

並配以其自述文字。

本文圖片多出自此書。

本文圖片由後浪出版公司獨家提供

相關焦點

  • 李小龍與 Hip-Hop:「水」的哲學
    今天是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紀念日,我就李小龍與Hip-Hop這一話題展開一些思考,來看看李小龍是怎麼影響 Hip-Hop 文化的。因為他們需要對抗生來就不平等的種族命運,而電影裡一個個不畏抗爭的英雄形象符合他們所追求的人物塑造和精神信仰。而在一眾的功夫電影裡,在那個年代最知名的莫過於是李小龍了,可以說在那個年代他們的偶像除了拳王阿里以外,最崇拜的便是李小龍。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雖壯年而逝,但李小龍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成的。美國政府甚至將每年的6月8號定為李小龍日,可以說是對他最為崇高的敬意了。如果說李小龍所拍攝的功夫片使得他成為了名滿天下,但真正給予他一切的是,他超高的武學造詣。
  • 受辱若驚,只因恐人輕賤 | 李小龍誕辰80周年
    今天(11月27日)是李小龍誕辰80周年。李小龍激勵了很多人。影迷著迷於他非凡的身體素質,習武者折服於他對格鬥藝術的真知灼見,而其他人則從他的哲思中得到指引,將武學中的身心合一,轉化成一種生活方式。
  • 新書讓你「再認識李小龍」 原來他還是個詩人
    「你以為他是一介武夫,其實你根本不了解他。」這是印在中信出版集團不久前推出的新書《再認識李小龍》封面上的一句話。  「人的靈魂可以通過詩歌表達情感」  據悉,李小龍曾於1961年進入華盛頓大學學習戲劇、心理學及哲學,這段經歷為他奠定了文學情懷和哲學思考的基礎。與此相關的資料集中在本書第九章「李小龍的詩與信」中,書中寫到李小龍不僅創作過大量詩歌,甚至還嘗試把中國古詩詞譯成英文。
  • 李小龍,一個讓功夫寫進英語詞典的人
    李小龍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以影視為主要職業的技擊家,以其短暫的一生給世界帶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李小龍對世界的影響卻不僅限於「功夫片」本身,他讓世界看到的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所具有的「武道精神」。他使人們看到了一種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和骨氣,這正是習武之人所追求的「浩然之氣」。李小龍通過他一系列的中國「功夫片」,以及在世界武壇中的強悍形象,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從而使「Bruce Lee」成為在世界各地都路人皆知的大英雄。
  • 李小龍為什麼會大受追捧?武術和電影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在這
    每一個喜歡動作片的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每一個華人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今年是李小龍的80周年誕辰,他那令人神往的傳奇一生又讓我們回想起一個問題:李小龍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地位?
  • 李小龍是不是天下第一?妻子在晚年說:有一種對手李小龍非常懼怕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師承南派武學大宗師詠春拳傳人葉問先生,子1960年從葉問門下出師進入美國西雅圖大學之後,他便把整個人生中心放到了武學的研究之上,為了宣揚中華武術,他於校內組建了一隻武術隊
  • 泰森正面回應:我怎麼可能打不過李小龍?
    雖說李小龍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畢竟拳王泰森還健在,早年間,泰森曾對李小龍作出評價,他說李小龍關於水的武道哲學令人吃驚,並形容李小龍是一位「殺手」般的存在,但此前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他與李小龍如果街頭相遇誰更厲害。
  • 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截拳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李小龍的弟子伊魯山度說:「1967年初的一天,我與李小龍兩人一道,驅車行駛在旅途中,我們一邊開車一邊談論著西洋擊劍術。小龍說,西洋劍術中,最精湛的技巧,就是它的『阻擊』(stop-hit,意即『防守-反擊』)。一次成功的『阻擊』,意味著對手進攻你時,你不僅僅要防禦對手的攻擊,而且還要在截住對方劍招的同時順勢反擊,防守與反擊同步,一氣呵成,這樣你的搏擊效率將大大提高。」
  • 香港郵政將發行紀念功夫巨星李小龍特別郵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1月23日消息 香港郵政11月27日在功夫巨星李小龍先生誕辰八十周年之日將發行以「李小龍——武藝傳承」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的消息,香港郵政11月27日(星期五),即李小龍先生誕辰八十周年之日,將發行以「李小龍——武藝傳承」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以回顧其電影藝術與哲學思想,讓各位共同緬懷這位一代巨星的風採。消息說,李小龍是近代最著名巨星之一,縱然離世逾四十七載,這位傳奇的武術家仍在啟迪後世。
  • 李小龍有沒有打敗過泰拳手?專家:他是空談主義者,實戰很難贏
    【文/搏擊江湖】一直以來,人們在影視作品當中都看到過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巨星李小龍和泰拳王或者說泰拳手比武的畫面,而且李小龍一腳將泰拳手踢飛到了水中,據說泰拳手飛出去十幾米,可見李小龍的腿法絕對霸氣
  • 均安功夫小鎮借李小龍IP構建產業生態圈
    李小龍祖籍是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功夫片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把中國傳統武術與東西方武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把中西方哲學融入武術實踐中,創造出中外拳術結合體截拳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武學思想,促進世界技擊術的發展。
  • 香港郵政發行李小龍特別郵票紀念其八十周年誕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香港郵政11月27日在功夫巨星李小龍先生誕辰八十周年之日將發行以「李小龍——武藝傳承」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的消息,香港郵政11月27日(星期五),即李小龍先生誕辰八十周年之日,將發行以「李小龍——武藝傳承」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以回顧其電影藝術與哲學思想,讓各位共同緬懷這位一代巨星的風採。消息說,李小龍是近代最著名巨星之一,縱然離世逾四十七載,這位傳奇的武術家仍在啟迪後世。
  • 如果李小龍還活著,今年已經80歲了,他還會是一代武術宗師嗎?
    說起李小龍練武的緣由,並不因為他是天生的「絕世武學奇才」,恰恰因為他自幼身體孱弱,需要鍛鍊調理,於是,身高僅有一米七三,近視高達一千度,兩條腿長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龍走上了武學之路。他的啟蒙師傅是老爸李海泉,據說是一位太極拳高手,從李小龍七歲開始教其練習太極拳。十三歲時,李小龍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師傅:詠春大師葉問。
  • 李小龍在信件中說到: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張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1969年1月4日,李小龍從洛杉磯貝萊爾家中致信遠在澳大利亞的詠春拳師兄、也是髮小張卓慶師傅,表達思念之情的同時,討論武學是兩人永恆的話題。這裡先通過這封信來聊聊李小龍是哪國人?他的功夫是不是中國功夫?
  • 《想透徹:當代哲學導論》我們為什麼要思考哲學問題
    通往哲學的道路有很多。曾發展出不少現代量子理論核心概念的物理學家薛丁格發現,當他以原子的尺度考量事物時,便深深為世界之本質感到困惑不解,由此進入了哲學。我的一個朋友是在開始成熟的友誼與愛情時進入哲學的,那時他還只有十幾歲。他感到很迷惘:你以為自己很容易就能理解某個人,到頭來卻發現你對她一無所知。這一點引領著他去探索我們是否真的知道在其他人的心靈裡發生了什麼。
  • 關於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言論,專家這樣解讀
    【文/搏擊江湖】江湖上關於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影視巨星李小龍始終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近日則傳出一個消息,說李小龍在信件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去了信心 徐教練是福建某搏擊俱樂部的資深教練,也是國家武術一級裁判,社會體育一級指導員,此人比較低調,不願意透露全名。
  • 「一代功夫宗師」李小龍,當年的女兒李香凝,現如今怎樣?
    標題:「一代功夫宗師」李小龍,當年的女兒李香凝,現如今怎樣?中國功夫一直為人稱道,在國際上被人知曉和很有影響力的功夫巨星,那就很少了,一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李小龍絕對是其中的代表。作為一代功夫巨星,他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會被報導,他有一個女兒,剛開始也是媒體的關注的中心,只要有一點消息,就會被無限的放大,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慢慢的不被人提起,當是只要一提到李小龍,大家還是會想起她。那到現在她怎麼樣了呢?小編想大家還是很關心她的狀況的。
  • 我們為什麼忘不了李小龍?
    影迷著迷於他非凡的身體素質,習武者折服於他對格鬥藝術的真知灼見,而其他人則從他的哲思中得到指引,將武學中的身心合一,轉化成一種生活方式。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東華醫院,「布魯斯」(Bruce)是一名醫院裡的護士給起的,因為是個好記的英文名就一直沿用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