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與戲曲表演相映生輝和節奏

2020-12-16 天好傳媒

戲曲是以虛擬為主要表現形式、「四功五法」為主要表現手段的綜合性舞臺藝術,是我國特有的、獨具風格的戲劇形式。戲曲音樂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文場、武場,文場指管弦樂,武場指打擊樂。

打擊樂是構成戲曲音樂總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具特色的旋律、豐富多彩的內容、靈活多變的表現手段,通過音響的製造與表演相配合,使審美主體(觀眾)利用聽覺感受,把聲音體態形象化。歐陽予倩先生說過:「中國戲曲是以鑼鼓起家的。」戲曲鑼鼓音樂是伴隨戲曲表演而產生的,它離開了表演就會變得抽象乏味;戲曲表演如果沒有鑼鼓音樂的配合也會顯得軟弱無力,甚至根本無法去表現。

運用打擊樂是戲曲藝術獨有的形式。戲曲「四功五法」的程式規範都與打擊樂緊密相連,鑼鼓在劇中起著貫穿、連接、強調的作用,它與戲曲表演相輔相成、相映生輝。

一、體現舞臺節奏

舞臺節奏的內在依據和動力是人物的思想情感,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則是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空間的大小高低。舞臺節奏往往通過演員表演速度的快慢變化、表演幅度的大小變化、動作力度的強弱變化和人物情緒的張弛變化等加以體現,是生活中自然節奏的誇張和提煉。戲曲以虛擬為主,虛實相生的表演風格離不開鑼鼓的配合,舞臺場面的千變萬化、人物情節的千差萬別、舞臺調度的瞬息萬變、舞臺空間的頻繁更替等,這些都體現出戲曲舞臺節奏的多變性特徵。

舞臺節奏有多種,比如:奔騰、激越的舞臺節奏;緩慢、深沉的舞臺節奏;緊湊、強烈、扣人心弦的舞臺節奏;從容不迫的舞臺節奏等。下面以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柯湘的首次出場為例:大幕拉開,打擊樂演奏激越的【急急風】鑼鼓,為柯湘的出場造足氣氛,在主題音樂的旋律中,柯湘在【四擊頭】中從容自若地上場亮相,緊接著【撕鈸】,一個威武的革命者形象,展現在舞臺正中的高臺上。回龍腔後,打擊樂合著國際歌的節拍奏【撕鈸】,有力地配合了柯湘怒視敵人等舞蹈動作。在其後的唱腔中,音樂協同【串子】鑼鼓以及【串子】的變奏,使柯湘逼視團丁、「圓場」、單雙腿「搓步」,以及蹲身、起身、轉身、提鏈等舞蹈動作更加威武挺拔,氣勢逼人,十分鮮明地體現了奔騰激越的舞臺節奏。

戲曲舞臺上,劇情的發展、人物的表演、情緒的變化等,每時每刻都體現著舞臺節奏,同時由於上述變化,舞臺節奏也要隨之變化。鑼鼓要反應這些細微之處的節奏和變化,指揮者必須善於分析一齣戲,分析一場戲舞臺節奏運動的層次,發揮鑼鼓體現舞臺節奏的「點睛之妙」。

二、烘託人物情感

戲曲表演是演員依據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行為邏輯以及規定情境,應用「四功五法」的表演程式,去表達人物複雜感情的藝術形式。戲曲舞臺上人物感情的藝術表現方法有多種,有吟誦、念白,有歌唱、身段,有對唱、對白,有背唱、背白;可以載歌載舞,也可以只歌不舞,只舞不歌,還可以時歌時舞;能使場面熱鬧非凡,也可以使其靜若無人;不排斥大段的唱、白,也不排斥內心的獨白和潛臺詞,等等。

一般認為,戲曲鑼鼓音樂主要是強調節奏。這種認識不錯,但也不盡然。阿甲同志認為:「生活裡人的內心情感的節奏,都是從他在行動中對人對事的態度裡產生的,人對事物的態度變了,節奏也就變了。因此,節奏總是和人物感情的變化分不開。」節奏與感情是彼此照應的兩個方面,感情是節奏的內在依據,節奏是感情變化的外部體現。演員通過唱腔、念白、身段、舞蹈等手段表達角色的感情,戲曲鑼鼓音樂則從節奏入手,貫串表演手段,連接聲音和體態,以速度、力度、音量、音調等變化去適應人物內部情感的表達,從而使動與靜、快與慢、抑與揚、強與弱、長與短等諸多強烈的對比,以及時間、空間、力度、心理、情感、氣氛等因素體現得更加融合、更加鮮明。由此可見,鑼鼓音樂不單純是對節奏的強調,它具有一定的音樂性和表達感情的能力;舞臺節奏不是一般形式上的處理,而是一定思想內容的表現。

(一)表達感情

戲曲舞臺上,人物感情的表達有外在和內在兩種形式:外在,指外部形體動作;內在,指內心感情變化。內心感情是創造外部形體動作的依據;外部形體動作又是內心感情的表現,它使角色的心理視像形象化。

戲曲舞臺上,演員外在的形體動作和角色內在的感情變化通常是統一的。但是,也會出現動作和感情不相同的狀況,即內心感情非常激動而形體動作的節奏則相反。

(二)交流感情

藝術舞臺上人物的感情交流,是指「情感的交接傳遞,它起著適應感情和促進感情變化的作用。」人物感情的交流分角色的自我交流、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交流和角色與觀眾的交流等。

舞臺上,常常用道白、眼神、旁唱、獨唱、啞劇動作、內心獨白或潛臺詞等作為交流感情的手段。鑼鼓音樂的作用在於把各類人物的感情特別是內在感情勾畫出來,把關鍵內容、重大情節和微妙關係加以誇張和強化,使觀眾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雙關語是用於表達感情的一種語言方式,既是與同臺角色之間的感情交流,又是角色與觀眾的交流,它需要通過鑼鼓音樂的強調,加重道白的語氣和分量,提醒觀眾明白話中之內涵。至於以啞劇形式進行各種人物感情交流時,戲曲鑼鼓音樂的作用就更為明顯了,它主要是依靠鑼鼓對動作力度的強調,同時,統一了表演節奏,如《三岔口》「夜鬥」一折。

(三)變化感情

舞臺上,人物的感情變化,是指某個人物的出現所帶來的感情變化,也有同一個人物因重大事件導致前後感情發生變化。感情突變時,【單錘】、【叫頭】等用得較多,它可以表現由喜變悲或由悲變喜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變化,強調角色和觀眾始料未及的突發性事件,起「驚嘆」作用。由此可見,戲曲鑼鼓音樂與演員富於情感的表演密不可分。

三、渲染舞臺氣氛和製造舞臺音響效果舞臺氣氛是指某種特殊情緒的製造和渲染,是舞臺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著誇張又不完全是誇張,往往作為劇情的鋪墊,著意揭示戲的主題,刻畫人物性格。舞臺氣氛隨著劇情發展不時轉換,有的歡快熱烈,有的哀傷悲憤,有的莊嚴肅穆,有的沉寂籟靜……戲曲中各種舞臺氣氛的塑造,打擊樂起著重要的作用,如《長坂坡》中,幾員大將、幾個回合,就能顯示渾身是膽的趙雲所進行的殊死搏鬥;《失街亭》中,兩堂龍套、四個下手,就能表現馬謖、王平和魏國大將張郃進行了一場驚險的戰役。沒有打擊樂,那戰鬥氣氛是表現不出來的。武戲如此,文戲也一樣,無論是載歌載舞的《打花鼓》、《小放牛》,還是有聲有色的《四進士》、《宇宙鋒》,宋世傑三上公堂,趙豔容一怒裝瘋,沒有打擊樂人物形象定會相形見絀。

還比如,《穆桂英大破洪州》的三通戰鼓,未見穆桂英其人先聞其聲。在緊張激越的【急急風】中眾兵士上場,穆桂英再內唱「導板」,鑼鼓和唱腔渲染了她震撼天地的聲威,接著在加奏堂鼓的【急急風】中,大將們蜂擁而出,馬童合著激越高亢、不斷變化的鑼鼓點,奔騰跳躍地翻筋鬥,然後在高低有聲的【四擊頭】中,雄姿英發的穆桂英才躍馬揮鞭地上場。她躍馬翻身,揮鞭亮相,給人以豪情橫溢、神採飛揚、頂天立地之感。一個重要人物的出場,憑著先聲奪人的鑼鼓渲染,使舞臺氣氛熱烈雄渾。

另外,舞臺音響效果離不開打擊樂,需要打擊樂去製造、去渲染。比如《碰碑》的朔風、《秋江》的激流,孫玉姣的開門、關門等,都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四、結語

戲曲打擊樂就像人體中的經絡一樣,串通了四肢百骸,使戲曲活躍起來,有筋有節,賦予了戲曲藝術生命和色彩,有如金聲玉振之妙。打擊樂和戲曲表演就像「風借火之勢,火借風之威」,兩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

來源:葉晨光.淺析打擊樂與戲曲表演相映生輝的審美特徵[J].戲劇之家,2020(17):22+24.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花車巡遊精彩演繹戲曲魅力
    花車巡遊飽含純正的戲曲味道,還充滿著青春活力的時尚元素。(記者 安紅麗 攝)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安紅麗 張凱航)10月1日,以「中國夢·中華魂·戲曲情」為主題的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鳴鑼開唱。
  • 翰墨僑韻與紅木家具相映生輝
    (原標題:翰墨僑韻與紅木家具相映生輝)     丹青溢金彩,椽筆寫豪情
  • 【戲曲知識】戲曲中的文/武樂隊在戲曲表演中的使用技術
    戲曲音樂中的打擊樂、彈撥樂、管弦樂等組成的節奏不是獨立於表演之外,而是結合戲曲情境和演員的形體動作來表演的,它也和渲染整個舞臺氣氛不能分割。 音樂節奏和形體節奏又是互為作用的。 唱腔要有板有眼,板眼又隨著唱腔的發展而有變化;動作要合乎鑼鼓經,鑼鼓點子又要跟著動作的變化去靈活適應。動作和唱,誰是主導,要看具體情況,從著重做功的戲來說,音樂節奏服從表演節奏。打擊音樂的節奏如要講細,可以細到打在演員眼珠的轉動上,眼皮的開闔上,鼻翅的閃息上,絲絲紋路的表情上。
  • 「圖片新聞」臨潭縣冶力關 綠水青山與特色村落相映生輝
    漫步在臨潭縣冶力關,綠水青山與特色村落相映生輝,儼然一幅賞心悅目的水彩畫。 (李 楊)
  • 園林中的戲曲,戲曲中的園林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10月23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北京市豐臺區委、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陽光劇場盛大開幕。
  • 川劇打擊樂將赴滬參加中國音樂文化非遺日
    川劇打擊樂將赴滬參加中國音樂文化非遺日 華西都市報2019-05-30 01:48:32.0文體匯   5月30日,「2019第二屆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文化非遺日——鑼鼓『瞧』起來:中國傳統戲曲六大劇種經典鑼鼓展演活動」將在上海舉行。
  • 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北京園博開唱 每天投放700張免費預約票
    國慶期間,豐富多彩的戲曲文化活動接力登場,盛大的花車巡遊表演、唯美精緻的園林演出、高潮迭起的票友大賽、精彩絕倫的戲曲電影展映……異彩紛呈的戲曲文化活動將貫穿戲曲文化周,與秋日園博園美不勝收的風景相映生輝,為廣大市民奉上一道豐富的節日文化大餐
  • 「戲曲知識」戲曲表演的四種基本功(唱、念、做、打)(續)
    幾百年來,戲曲美學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演員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有的演員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卓越的演員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戲曲的唱,從來不是穿插在戲裡的獨立的聲樂表演,而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 活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四類地方小戲曲簡介
    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戲曲是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戲曲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目前我們傳承下來的主要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
  • 2020年本科音樂表演西洋打擊樂初試難不難?
    以下,是天津音樂學院2020年本科音樂表演西洋打擊樂初試信息,可參考。01小鼓(可看譜演奏)自選練習曲或樂曲一首,要求能夠充分展示出節奏感以及基本功和技巧。演奏曲目程度不低於或相當於所列教材:德勒克魯斯《小鼓教程》、 安東尼.塞羅尼《節奏肖像》、 米切爾彼得《小高級教程》、 埃克哈特.科內《小鼓教程》。
  • 極光與冰雪相映生輝,風景與冒險交織成趣
    此時,極光與冰雪相映生輝這裡,風景與冒險交織成趣加拿大西北地區的冬季奇觀不用懼怕冬日的寒冷,穿上足夠暖的衣服,帶上一杯熱可可,無需耗費多少耐心追尋和等待。極光,就悄悄地在眼前出現,踏著輕盈的步伐,像仙女舞動著五彩的衣裙,在你的生命記憶中留下飄逸仙蹤,享受這大自然最偉大的饋贈。
  • 中國打擊樂奏響阿根廷頂級劇院
    來自中國的打擊樂獨奏家李飈帶領著他的樂隊,用手中翻飛的鼓槌徵服了到場的3000名觀眾。對於阿根廷古典樂愛好者胡安·佩雷斯來說,一個中國演奏家,帶領著幾個西方人,在阿根廷頂級劇院演繹探戈音樂之父皮亞佐拉的組曲,「這是一生一次的藝術體驗。」    作為當代世界音樂界為數不多的打擊樂獨奏家,李飈在阿根廷的演出反響用「轟動」一詞形容毫不為過。
  • 中國古代戲曲表演場所,有哪些講究和典型特徵?
    中國傳統戲曲演出源於上古時代用於娛神的原始歌舞,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綜合舞臺藝術,其後又混合了文學、音樂、美術、武術、雜技等各類表現形式,直至12世紀的宋、金時代已形成與當今較為相似的完整戲曲藝術,並且與古希臘戲劇和古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
  • 小劇場戲曲展演日趨成熟 帶動戲曲表演新發展
    一人獨角一臺戲,靠的是崑曲青年才俊黎安的紮實功底和深情演繹,更倚重一堂樂隊別開生面的唱和與伴奏,令人驚豔。戲曲原本是戲一半曲一半,不知何時起,樂隊成了漫不經心的伴奏。而《草橋驚夢》的文武場完全進入舞臺演出狀態。他們融入主人公的表演之中,或幫腔,或搭訕,或旁白,連佛經佛樂也是由樂手們和聲歌詠,好聽耐聽。演員樂手同心同德完成了當晚的整場演出。樂手們的藝術創造力得以充分體現。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它所起的主要作用
    經過優選,常用的幾十種曲牌除能配合動作、輔助唱念、表演和表現戲劇情節外,還可使京劇藝術更富有感染力,起到渲染舞臺氣氛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僅以《貴妃醉酒》一劇中的各種曲牌的應用,就可看出各種曲牌對烘託劇情所起的作用。
  • 聊聊戲曲表演中的「絕活」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說戲曲表演之不易,非須經過長期訓練不可。衡量一個劇種是大劇種還是小劇種、一個戲班是職業戲班還是業餘戲班、一個藝人是受過科班訓練還是半 路「下海」,其表演基本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然而,一個戲曲藝人要想走紅,成為有票房號召力的名角,僅有大家都須掌握的行當基本功還不行,還要有「絕活」。
  • 厲害了,特邀為馬克龍、默克爾獨奏表演,中國最年輕打擊樂演奏家
    他曾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議會副主席,德國議會議員等歐洲重要政治人物進行獨奏表演,並獲得好評。他多次在德國亞琛市政廳,中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館,荷蘭大使館,德國拜仁歌劇院, 維也納藝術大學演奏廳,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地方演出.
  •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精彩紛呈,好戲連臺,「名團名劇名家」「地方園地方戲」「戲曲票友大賽」「戲曲主題數字體驗展」「5G直播」……2020年戲曲周的各項活動將陸續登場,與秋日園博園美不勝收的風景相映生輝,為群眾奉上精彩的戲曲文化大餐。
  • 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5大劇種12場演出26名國家一家演員等你來
    等12場演出將通過5G直播,與秋日園博園美不勝收的風景相映生輝,此外,26名國家一級演員邀您足不出戶圍觀「園林中的戲曲」。值得了解的是,突出群眾性與互動體驗性是中國戲曲文化周的一貫特色。票友大賽作為中國戲曲文化周群眾性的重要體現,是廣大戲曲愛好者切磋戲曲藝術、交流戲曲文化、接觸戲曲名家的平臺。本屆戲曲周將繼續為大眾提供廣泛參與、了解戲曲文化的空間。今年的票友大賽在往屆「京劇」單一劇種基礎上,增加「評劇」與「河北梆子」,形成多劇種競演。另外,戲曲數字體驗展將會在園博園內的夢唐園亮相。
  • 朱宗慶:「小眾」打擊樂跨界變大團(圖)
    兒時起,朱宗慶就被打擊樂吸引,無師自通學習了鋼琴、打擊樂、小喇叭和單簧管後,他考入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那時打擊樂還是非常冷門的音樂種類,藝專都還未開設該專業。198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打擊樂團,二十多年間,逐漸發展出四個樂團,他也促成了各種跨界合作,1993年,雲門舞集首次來大陸演出時,朱宗慶打擊樂團就作為現場配樂一同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