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兩年來的實體店生意大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於電商興起而導致的實體店失業大家都抱著唏噓的心情,不是自家的店樂得其成,遇到自己的店鋪只能無語問蒼天。但是最近的幾大外資紛紛開始了自己的「拋售」確實是讓人們看到了零售業的大危機。
眾所周知的是這幾年全球的零售行業都在陷入冰凍期,不管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都在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就在不斷的零售業面臨著虧損、倒閉的危機時,已經開始有不少外資企業「逃離」中國市場了,在前有沃爾瑪關閉門店,後有家樂福「賣身」活命之後,中國的各大零售業也紛紛開始蠢蠢欲動。就連德國最大的零售巨頭麥德龍都被傳聞在競購自己的中國區業務了。
1995年家樂福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從此劃開了屬於零售行業的時代標誌,隨後便不斷的有外資進入中國,沃爾瑪、萬客隆等等紛紛嗅到了商業利潤的味道,緊隨家樂福其後進入中國市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那些曾經僅有一個門店的小外資品牌如今在中國已經長成了一顆參天大樹,但是隨著電商的崛起,這一顆顆的大樹再也經歷不住風吹雨打了。連續的虧損已經榨乾了他們的精血,如今只能揮刀自斬雙臂了!
就在2019年6月23日,家樂福發布公告稱旗下的子公司已經盡數賣給了蘇寧易購,總價達到了48億元。也就是說蘇寧易購如今已經持有家樂福80%的股權了。現如今直接控股家樂福。為什麼曾經第一個打下中國市場的零售巨頭卻走到了如今大包賣資產的地步呢?這還要從家樂福這幾年的收入來說。
從2009年電商剛剛崛起的時候家樂福就開始有了危機感,但是電商的崛起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到了2012年家樂福的營收和利潤就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17年,家樂福在這一年裡虧損了近11億元。營收更是大大的下滑,家樂福在中國這二十幾年裡也負債了不少,眼看著負債就要超過總資產了,家樂福不得不忍痛割愛將旗下的資產全部打包出賣。
就在家樂福打包賣資產的同時,另一位中國的外資企業也在不斷的關閉自己的門店,就連計劃中的新店都在不斷的削減面積,曾經的兩大外資零售業就這麼慢慢的隕落,電商的崛起是真的打斷了零售業的發展之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