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姓杜,專看大戶,
大家都叫我杜大戶!
在中國文化史上,杜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傑出代表。他不但繼承了儒、道、佛的傳統文化精神,而且又有所發展。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對杜甫的思想起過影響,但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
他不僅僅實踐了儒家的一些道德倫理觀念,他還用自己的實踐,行為豐富,充實了儒家思想的內涵,使儒家思想變得更加切實可行。這也是杜甫對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貢獻。
杜甫將佛家的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與儒家的仁者之心打通,而且把佛、道的清淨心與對淳樸自然,和平寧靜生活的嚮往貫通了起來。這些都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全國紀念、祭祀杜甫的地方有許多處,比如我們這一季講的河南鞏義的杜甫故裡,其他地方的還有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西安杜公祠、三臺縣梓州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鬱的文學意境,還有著融合了自然風景的生態文化景觀,同時也具有寓教於景的意義。
杜甫故裡坐落在河南鞏義市筆架山下,是杜甫出生和生活的地方。
杜甫故裡紀念館通過雕塑、三維立體動畫、實景、書法、展板等形式展現了杜甫從「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的童年,到十年漫遊、十年求官、十年漂泊的人生長卷。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他憂國憂民,揮毫賦詩,留下了140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他是我國詩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他的詩被後世譽為「詩史」,他被尊稱為「詩聖」,更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南宋理學宗師朱熹對杜甫的評價極高,朱熹認為中國歷史上有五位偉大的人物,第一是漢代的諸葛亮,然後是唐代的杜甫、顏真卿、韓愈,最後是北宋的範仲淹。朱熹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皆所謂光明正大,疏暢洞達,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意思就是他們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的人,是在人格上成為楷模的人。這顯然不是一種文學的評價,而是一種道德的評價、一種文化的評價。
杜甫文化影響的是千秋萬代,除了杜甫出生的地方,杜甫一生遊歷各地,在他居住過的其他地方,也建設了杜甫草堂、杜甫公祠來紀念杜甫。
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詩聖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毗鄰浣花溪而建,後經歷代修葺重建而保存至今。詩人在這先後住了將近四年,杜甫草堂將古典園林與杜甫詩意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整個景觀的設計和建設無不體現出杜甫草堂特有的園林文化藝術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以及杜詩的精神與意境。「萬裡橋南宅,百花潭北莊」正是出於此。
西安杜公祠
元稹在《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稱道杜詩「上薄風騷,下該沈宋,古傍蘇李,氣奪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今人之所獨專矣。可見杜甫文化的影響力。長安是杜甫人生中的重要時期,但在長 安為杜甫創建專祠已是七百餘年後的明朝中後期。
杜甫是用他的整個生命,用他一生的實踐行為,豐富、充實了儒家的內涵。
儒家學說從本體上來說,它是一種實踐的哲學,它非常重視人的行為、人的實踐。你們看,不論是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們在青年時代、中年時代,當他們還年富力強的時候,都不寫書,不忙著從事著作。他們終年悽悽惶惶,奔走於天下,主要是從實踐的角度推行他們心目中的道,直到老了,沒有精力東奔西走時,才定下心來寫著作,把他們的思想用著作的方式留給後人,擴大影響。
儒家在本質上最強調的是實踐,強調的是人生中的行為,追求生前的功業建樹。從這個意義上說,杜甫最好地體現了儒家精神,甚至是發揚著儒家精神的一個歷史人物。
關注老杜!一起看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