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綿綿說故事,喜歡看故事就點擊「關注」來找我吧!」
每個女人在走入婚姻之前肯定都是懷著美好的期望,可是往往現實生活與童話故事差別太大,充滿了一點一滴的雞毛蒜皮、操不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心,特別是結婚不只是兩個年輕人的結合,同時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如果雙方父母開明,兩個年輕人又互相包容,那肯定相安無事;可如果兩大家子人攙合在一塊,夫妻倆又搞不清楚狀況,那後果可就嚴重了,輕的吵架、心存芥蒂,重則離婚草草收場,所以,相處之道要重視。
昨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一般都是親人團聚吃月餅、互訴相思,這一晚如果平平安安,那麼就象徵著新的一年闔家團圓、幸福美滿。沒有結婚的人那就回家和父母在一塊,結了婚那就是一個小家庭與大家庭的團圓,一般父母只要期盼著孩子回來就行,可是總不能空著手回去,都會買點什麼東西送給雙方的父母表示感恩。條件好的可能送一些珍稀中草藥、補品,那麼條件一般的話可能送一些水果、月餅,不管多少都是孩子們的心意。
我們就收到了一個中年女人的投稿,由於中秋送禮的問題他們夫妻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正常,甚至到了離婚的地步,她想知道在送禮這件事情上面到底是誰錯了。
今年30歲的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結婚5年了,今年是在一塊過得第五個中秋,據王女士說,前幾年過中秋的時候大家都挺和氣,也沒有什麼矛盾,可一切從去年年底分家開始矛盾就激增了。原來王女士的小叔子比丈夫小8歲,去年剛大學,因為小,所以公婆自然偏愛一些,不僅上大學給的生活費多,而且隔三差五的向哥哥李先生要一些零花錢花花,一向大手大腳慣了,所以一年的支出也要一兩萬塊錢。
畢竟現在已經成了家,王女士就希望丈夫跟公婆說一下,不要總是讓哥哥嫂嫂這邊花錢,自己家裡面還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花錢的地方多了去,能省一點是一點,可省下來的卻也沒用到自家人身上,所以王女士有點不高興,可李先生說,畢竟這是自己的親弟弟,爸媽年齡也打了,自己總歸要多照顧一些,因此,王女士也不好多說什麼。
到了年底,小叔子帶回來一個女朋友見家長,公婆考慮到未來結婚,就準備把現在住的這個三室兩廳的大房子給小叔子,王女士和李先生現在住的是原來公婆單位分的房子,只有兩室一廳,雖說位於市區,但是小區環境破舊,門口道路狹窄還有一個菜市場,出行都不方便,唯一的好處就是學區,以後有孩子上學比較方便。當時聽完分配結果,王女士臉色大變,李先生雖然心有不滿,可是他一向孝順,所以也不敢忤逆父母的決定。
回到家,王女士便對著丈夫大倒苦水:「憑什麼現在這個大房子給你弟弟啊,不就因為找了個城裡的女朋友,現在就攀上人家示好,可怎麼不想想這麼多年誰對家裡面貢獻最大,你弟弟上學隔三差五的要錢,公婆生病也都是我們盡心照顧,結果,我們得到了什麼,受苦受累找我們,享福給別人。」李先生雖然知道妻子說的都是事實,可是卻不敢跟父母抗爭,因為幾十年來,他因為習慣了在家裡面付出,他從內心認同這就是自己的責任,即使父母對待自己和弟弟偏心,可是他只能說服自己,因為弟弟小,自己是老大,就應該顧上全家再顧自己。
當王女士試探性地跟公婆說分房的問題,公婆只當沒聽見,要麼就說讓她不要多話,自己的房子想分給誰就分,王女士遭了閉門羹回來跟丈夫說又沒人理會,自然心裡委屈得不行,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轉眼到了中秋,小叔子已經跟女朋友定下了婚事,準備過年就結婚,所以今年中秋公婆就希望大家都聚在一塊團團圓圓的。李先生因為工作忙,所以購買禮物的事情依舊交給妻子,可妻子心裏面怨氣積攢了這麼久一點沒消,只能發洩到買禮物上。到了超市,看到超市促銷的月餅又回想起過去的種種:擔心自己做的不好怕說閒話,每年王女士都是盡心盡力的採買,公婆年齡大了血壓高,因此,王女士貼心的買很多降血壓的保健品,過年公婆的新衣服都是幾套幾套的買,而自己一件羽絨服穿了四年都捨不得丟,對自己親媽都沒有這麼好,現在想想根本就不值得。
於是,王女士就直接買了一箱兩百多塊錢的月餅,就繼續給自己爸媽挑選禮物了。每年王女士夫妻回娘家都是上午,所以李先生也照常去,可是當李先生看到妻子帶來的幾箱禮品和紅包,心裏面詫異了一下,不過當著眾人的面也沒有說什麼。到了晚上,妻子拿出禮品的時候卻只有一盒月餅,不僅公婆變了臉,連李先生也驚呆了,直接飯桌上沒有跟王女士多說一句。
「你到底想幹嘛,就一盒月餅你不嫌寒酸啊。」
「不嫌。」
「誰讓你買的,今年去你媽家你知道花了多少錢嗎,買禮物就好了,你還給錢,你跟誰商量過了!」李先生正在氣頭上,全把氣撒了出來。
「我買的,我憑什麼不能買,我花我的錢,給我自己的媽買不需要任何人同意,就1000塊錢,完全不能彌補這麼多年我們缺失的親情,給你媽送一盒月餅就是我做媳婦的心意,你嫌寒酸,怎麼沒見你對我們家人大氣,你家裡面對你那樣你還講究,窮大方。」王女士似乎早已料到這一點,不急不慢地回著丈夫。
而李先生氣急敗壞,一時間口不擇言什麼難聽的話都說了出來,兩個人吵吵鬧鬧到半夜,什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甩了出來,竟鬧著要離婚,只留下寶寶在房間哭鬧不止。
其實這個事情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處理得不好只會讓家庭成員之間互生嫌隙。王女士做的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太過看重婆家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只會一味地付出,結果被人當成習慣毫不領情。而丈夫李先生因為家庭原因從小不受重視導致心理有偏差,但是卻不能承擔起小家的責任,還是把自己的利益轉手給他人,讓真正愛他的人寒心。這裡面王女士的公婆也是,一碗水端不平,厚此薄彼,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遲早要出問題。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不管是家庭富裕還是一般,總會被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叨擾,但是每個人要看清自己的身份,做個明事理的人,懂得相處之道。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但是對於雙方父母不能厚此薄彼,儘自己所能,不必苛求另一半,只要自己懂得尊重,那麼另一半也會潛移默化,長久的家庭經營有道終將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