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朝聖,右腳降魔」 張楊兩部電影即將銀幕相遇

2020-12-25 江蘇頻道

今年6月公映的藝術電影《岡仁波齊》以黑馬之姿斬獲了超過9000萬的票房,即將破億,其豆瓣評分也一直穩定在7.7,影片叫好又賣座。不得不說,《岡仁波齊》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可喜成績,為國產文藝片找到了一條值得借鑑的道路。

乘勝追擊,該片導演張楊在同一時期執導的另一部西藏題材電影《皮繩上的魂》也正式宣布定檔8月4日。

和寫實克制的《岡仁波齊》不同,《皮繩上的魂》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公路片,根據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改編,講述一個背負原罪與世仇、死而復生的獵人經活佛點撥,一路降服心魔,最終將聖物天珠護送進入蓮花生大師掌紋地的故事。

據了解,《皮繩上的魂》曾拿下上海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影片大部分戲份取景於藏地無人區,森林、草原、沙漠、沼澤、皚皚白雪、鮮紅的丹霞地貌、一望無際的神山聖湖和傳說中「連花生大師」的掌紋地等等場景。

這部與《岡仁波齊》同時期、同地域完成的孿生作品《皮繩上的魂》將在8月4日全國上映。這是一部氣質絕然相反的電影,被比作朝聖的「反轉」,修行的另一條道路,讓人大呼過癮的「魔幻現實主義」和「西部公路片」屬性背後,指向的仍然是一段深入骨血的內心旅途。

兩部電影講述的都是在路上和尋找的故事,同時《岡仁波齊》也在探討真實與虛構的關係,而《皮繩上的魂》裡的作家人物,也是導演自身的投射,他所尋找的,同樣是一個真實與虛構的關係。《岡仁波齊》的拍攝,是張楊一步步理清對這種關係探尋的一個過程。

對張楊來說,通往內心神山的路並非如此簡單,這幾年張楊有些低調,尤其是《飛越老人院》後就很少露面,直到他一口氣拿出了《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兩部片子時,大家被震了一下。在大家都忙著開發IP、忙著各種觥籌交錯的項目和資本共舞時,他一頭扎進冷寂與荒涼的邊陲高原,像修行一樣拍電影,樸實無華的電影,拍出了像心跳和呼吸一樣的自然原色。

「大家都在按照各自的方法修行,包括我自己,這一年同時拍攝這樣兩部電影是我的電影修行,它意味著我必須放棄已知的技巧,跳出創作和市場的安全區,像第一次拍電影那樣,用純真的眼光去發現,用最笨的辦法去尋找。我想嘗試同時用兩種迥異的方式創作,它們應該是電影的兩個極端,而我,正希望在這兩極之間探索。這兩部作品創作形式雖大相逕庭,但內在有著極強的關聯性,我最終的目的,是尋找自己真實的生命和電影的關係。」這是張楊在對創作進行內心拷問後作出的大膽決定,他深知,兩條看似相悖的路,恰恰指向同一個答案。

《岡仁波齊》行走仍在繼續,《皮繩上的魂》8月4日公映。兩部電影,一次完整的修行。擇一技,終一生,拙如此,誠如此。人人都是朝聖路上的修行者,行走仍然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岡仁波齊》南京路演 張楊導演分享朝聖經歷
    給人脫胎換骨的感覺,是因為真實與純粹 著名影評人,電影文化工作者衛西諦在看過電影之後表示,這部電影讓他十分感動。在很早的時候,衛西諦就開始看張楊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也都能把文藝性和商業性的融合度做到非常高。張楊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創作者,但現在的電影市場讓張楊還是有一定的迷茫。
  • 《岡仁波齊》張楊對話蘆葦 探尋藝術電影朝聖之路
    本次展覽將圍繞影片背後的故事展開,並與同道藝術家一起,延展《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西安」是電影之都,是《岡仁波齊》國內路演的第三站。當天沙龍活動中,張楊導演攜手著名編劇蘆葦,西北代表性音樂家、跨界藝術家蘇陽,青年藝術家、獨立策展人董鈞,知名導演、製片人、編劇王楊,畫家、詩人王曉來到現場,就「觀眾需要藝術電影嗎」等多個問題進行暢談。
  • 《岡仁波齊》6月上映 張楊探尋藝術電影朝聖之路
    ­  第六代導演中堅力量張楊醞釀26年的新作《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本片講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裡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昨日,張楊導演與蘆葦、蘇陽等嘉賓一道探討「觀眾需要藝術電影嗎」?
  • 《岡仁波齊》定檔6月20日 張楊新片聚焦朝聖之路
    早在26年前,張楊就曾揣著3000元錢和一臺walkman獨自在西藏流浪3個月:「長途車一路顛簸,塵土飛揚中,我經常和自己對話:我的理想是什麼?這次旅行改變了我一生,它讓我變野了,在城市中再也待不住了……」從那時起,西藏成了他尋找人生和電影創作雙重答案的地方。「岡仁波齊在藏語裡就是神山的意思,2014年是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我想嘗試圍繞著它同時拍攝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它們應該是電影的兩個極端,而我,正希望在這兩極之間探索。」
  • 《海賊牌皇》試讀——左腳拌右腳平地摔
    第一章:左腳拌右腳平地摔一  「啊!!!」 堪比帕瓦羅蒂的男高音迴蕩在廣闊的大海上,而後一點亮光自天際邊亮起,一道影像劃破天空,向著海中的一葉扁舟砸去。 按照這個軌跡,恐怕這一葉扁舟註定是要葬身大海了。
  • 《岡仁波齊》長安取經 張楊探尋藝術電影朝聖之路
    從6月10日起,電影《岡仁波齊》開啟院線朝聖之路,此行歷經「北京、大連、西安、成都、重慶、廣州、武漢、南京」八市,主創將與不同領域的嘉賓進行跨界對談,全面解讀電影的臺前幕後,分享那些在路上找尋信仰的故事
  • 單板滑雪時你是左腳前還是右腳前!
    單板滑雪時你是左腳前還是右腳前!板類運動在剛接觸時有左腳前(REGULAR)和右腳前(GOOFY)之分,比如衝浪 滑板 單板滑雪 滑水板等等大家還習慣把中國人包括亞洲人以外的人稱作老外。
  • 十一位藏民拍朝聖電影 《岡仁波齊》背後的故事
    >  朝聖的故事在張楊的腦袋中生長了十幾年,不僅與他26年前第一次進藏,感到的自由精神有關,之後每一次回到西藏,一路上見到的風土人情都催化著這個電影種子的萌芽。後來終於確定了拍攝方案:就是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聖的隊伍拍攝。用一種苦行僧的方式,跟他們朝夕相處,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規定劇情,就從他們本身的生活裡挖掘故事和人物,我相信這裡面一定能拍出有意思的東西。」張楊對《岡仁波齊》的構想竟很快得到一批志同道合的電影人的認可,團隊和時機都成熟了,但找誰來演是個問題。
  • 《岡仁波齊》先導預告 關於朝聖旅程和電影夢
    「我以後會拍一個真正的磕著長頭朝聖的電影」,一個電影人的朝聖心願    朝聖的故事在張楊的腦袋中生長了十幾年,不僅與他26年前第一次進藏,感到的自由精神有關,之後每一次回到西藏,一路上見到的風土人情都催化著這個電影種子的萌芽。
  • 張楊拍攝新風格 紀錄劇情片《岡仁波齊》拷問靈魂
    老狼對此也感同身受,他表示,「我去過兩次岡仁波齊,但很遺憾都沒有碰到張楊的劇組,在海拔三四千米,甚至5000米的地方,能拍電影拍一年,這讓我很欽佩。」老狼說,「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抄近道,喜歡通過熱點事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群朝聖的人他們不是。作為一個出生、生活都在城市的人,我很難理解朝聖的力量,我來看這部電影,希望找到他們這麼做的答案。」
  • 26年的朝聖路:張楊最新電影《岡仁波齊》北京啟程
    在影片放映之後的「張楊導演的26年朝聖路」沙龍活動中,導演張楊攜手影評人史航、著名學者尹鴻出席,更有「神秘嘉賓」音樂人老狼驚喜現身,四人圍繞電影《岡仁波齊》中信仰與朝聖的主題展開討論,張楊還在現場分享了自己與西藏多年的不解之緣。
  • 十一個藏民素人要拍一部朝聖電影—《岡仁波齊》(3/7)
    「我以後會拍一個真正的磕著長頭朝聖的電影」,一個電影人的朝聖心願朝聖的故事在張楊的腦袋中生長了十幾年,不僅與他26年前第一次進藏,感到的自由精神有關,之後每一次回到西藏,一路上見到的風土人情都催化著這個電影種子的萌芽。
  • 從傳播學角度解讀電影《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作為把關人,他們對信息進行搜集、過濾和加工,最終決定呈現哪些信息以及如何呈現這些信息,這些信息即電影的故事情節。 (一)導演張楊:尋找自己真實的生命和電影的關係 1997年,張楊導演的處女座《愛情麻辣燙》取得了3000萬的票房,還獲得金雞獎,第二部作品《洗澡》獲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之後的《昨天》《向日葵》《落葉歸根》等影片使他成為各大電影節的常客。
  • LOL無聊解謎3.0:神奇之靴是左腳還是右腳?只有水銀鞋最特殊!
    這次和大家聊聊英雄聯盟中的鞋子,就從天賦中送的神奇之靴談起,它是左腳還是右腳呢?水銀鞋又特殊在哪裡呢?我不知道各位玩家是否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我偶然一次看到神奇之靴這個裝備時,就很想知道這東西到底穿哪只腳。後來我就把神奇之靴這件裝備的圖標放大了很多倍(老年人眼神不好體諒一下),然後我就在鞋子上發現了一個字母L。
  • 5部臺灣經典電影 修復重返大銀幕
    曾經代表國片輝煌歲月的中影,今年投資拍攝新片重返臺灣電影市場,今天更宣布已經修復《戀戀風塵》等5部臺灣電影新浪潮時期的經典作品,並安排明年元月重返大銀幕上映,要讓臺灣所有影痴們
  • 拍《岡仁波齊》的張楊導演,為何你的心中沒有信仰?
    電影《岡仁波齊》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岡仁波齊在藏民心裡就是一座聖山,去那裡朝拜是很多藏民的心願,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楊培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因為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
  • 洪金寶、楊紫瓊合作的四部電影,兩部是動作經典,一部還名震國際
    曾經的港片銀幕之上,洪金寶、楊紫瓊也合作過不少電影作品。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洪金寶、楊紫瓊合作的四部電影。在這四部作品中,兩部成為了動作經典,一部還曾名震國際。1、《貓頭鷹與小飛象》1984年,獲得「馬來西亞小姐」冠軍的楊紫瓊開始進入香港演藝界發展,並在同年被洪金寶的「德寶電影」籤入旗下。
  • 與《岡仁波齊》一起艱難修行:導演張楊背後的三個商人-虎嗅網
    在李力看來,包括張楊在內的中國第六代導演,大都曾身兼編劇、導演、製作人多種身份,對作品的把控精準度非常高,專業能力完全不是問題。《岡仁波齊》講述的藏民朝聖故事也打動了李力,「我只能去嚮往藏民的生活狀態,我知道我做不到。」儘管如此,涉及到投資,李力的顧慮不小。
  • 抖音左腳右腳左右腳是什麼歌? 是集體兔子舞主持人給喊的口令
    抖音左腳右腳左右腳是什麼歌據悉,這個不是歌曲。是兔子舞,是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集體兔子舞主持人給喊的口令。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直接在抖音之中直接搜索音樂「冰雪大世界兔子舞左腳右腳」即可,其它的音樂播放器之中暫無該首歌曲。
  • 當「朝聖」不再神秘 《阿拉姜色》僅是部家庭電影
    當「朝聖」不再神秘 《阿拉姜色》僅是部家庭電影 時間:2018.10.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宜第一次是父子二人來尋前往拉薩朝聖的俄瑪,三人齊聚在篝火前,男女主人公合唱起祝酒歌,互相鼓勵安慰,場面溫馨而動人。第二次出現是在父子兩人在最終到達拉薩前,男主人公羅爾基給繼子諾爾吾洗頭時所唱,祝酒歌表現了羅爾基即將完成俄瑪夙願的輕鬆和愉悅,而更多的是體現了在這長久的旅程中,與諾爾吾從爭吵到理解的情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