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反服貿事件」:「服貿協議」終會通過?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南都評論記者 陳建利

   3月17日,臺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時,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宣布協議審查已超過3個月,當視為已經通過審查,要強行送「立法會」存查,引發不滿。18日,臺北一些高校的大學生和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集結,強佔了「立法院」,並於23日衝破警戒線,進入「行政院」,引發警民衝突。學生要求馬英九道歉、江宜樺辭職並逐條審查服貿協議。馬英九在25日表態稱,與學生對話不預設前提。臺灣大學生為何會因「服貿協議」的審查而走上街頭?「服貿協議」是否真的對臺灣民生構成衝擊?民進黨在這次反服貿協議事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事件會向何處演化?如何評價近年來馬英九主導的兩岸政策?以及這一事件會對今年年底臺灣的「七合一選舉」帶來何種影響?就這些問題,南都專訪了臺灣政論名嘴、原《新新聞》總編輯黃創夏先生。

   「服貿協議」為何會搞砸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這次學生因反「服貿協議」而佔領「立法院」、「行政院」,深層原因是什麼?

   黃創夏:這個事件可以說是臺灣社會對馬英九「政府」近年來不滿的瞬間爆發。直接引爆點是3月17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國民黨「立委」張慶忠的「30秒」,違反原來國民黨與民進黨「逐條審查」的約定,欲將「服貿協議」送「院會」存查,引發朝野不滿。臺灣70-80%的民眾認為此舉有違程序正義。

   對於這些走上街頭的民眾來講,馬英九執政六年來與大陸籤署的多項協議,帶來的「和平紅利,他們沒有分享到,感受很不好,回頭看,臺灣民眾當然希望兩岸能夠做得更好。民眾一路挺馬英九走過來,先是當選「總統」,後兩岸的「三通」政策和「E C FA」都相繼通過。2012年,在選舉的最後一個禮拜,兩岸關係又成決定性因素,助其當選。但馬英九給民眾留下的印象是兩岸政策的「和平紅利」的分配問題,他不願正視也不願解決。這「和平紅利」給人的感受是只有少數人和少數團體享有、壟斷了,致使民眾中有一股怨氣。

   馬英九「政府」在籤署「服貿協議」的過程中,臺灣的優勢產業,政府都有相關部門與行業溝通,但對於競爭力不足的行業,則有一些恐慌,像美發、洗衣、安養機構和印刷出版等行業,擔心受到衝擊。尤其是美容美髮行業,在這次反服貿遊行中,更像是個「急先鋒」。

   與很多國家和地區類似,臺灣年輕人的失業率是偏高的,大概是12%,是成人失業率的3到4倍。這十幾年來,臺灣的經濟有增長,但歷次民調顯示,臺灣40歲以下的年輕人,月薪是不到4萬新臺幣,與16年前相比無增長。「三十而立」不可能,而近年來房價飛漲,到40歲買房子都幾乎不可能。臺灣現在35歲左右的這代人,可以說是非常「沉悶的一代」,對未來充滿疑慮。政府在處理「服貿協議」中方法不當,就激發了這種恐慌、疑慮和憤怒。而對於張慶忠違反程序正義的「30秒」,馬英九「政府」又不願意處理,這觸怒了臺灣民眾的底線。

   南都:並不是說「服貿協議」本身真的對臺灣民生構成多大的衝擊?

   黃創夏:兩岸籤署的事務性協議已經高達19項。「服貿協議」所涉並不那麼重要,但卻成為這次衝撞的標靶。馬英九為何會變成眾矢之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更重要的「投保協議」、「知產協議」等,臺灣都與大陸籤署了。哪一次不是在「立法院」吵吵鬧鬧中,強勢表決通過的?這次的「服貿協議」的通過是馬英九「政府」把它搞砸了。

   南都:為什麼這麼說?

   黃創夏:這本來是個影響很小的協議,「吳習會」後,可謂王鬱琦和林中森的第一份成績單,馬英九和金溥聰又最喜包裝,為了顯示他們用的人是有能力的,特意把「服貿協議」包裝成兩岸政策上的又一個重大成績,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投保協議」和「知產協議」。

   馬英九與金溥聰慣常的政治邏輯就是,拉緊藍綠對決,泛藍自會歸隊。2011年,他們曾借「ECFA」痛踩蔡英文。所以,民進黨在「立法院」阻撓通過時,馬英九叫戰蘇貞昌,就「服貿協議」公開辯論。去年9月份「馬王之爭」爆發,處理「服貿協議」的官員又把在「立法院」通不過的責任推給王金平。馬英九公開指責王金平的一個罪狀就是與民進黨勾勾搭搭,阻止「服貿協議」通過,這就引起了全臺灣社會的關注。臺灣對兩岸政策歷來敏感,這個協議就跟著上升為「政治性議題」。馬英九又沒有分配好在政治上應對此事的團隊,把這個問題的處理丟給了專業官僚。這些專業官僚不懂政治,在與行業的溝通中,是越「溝」越「不通」,恐慌和疑慮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面對危機,馬英九又放棄政治處理,而回到「事務性性格」,再加上臺灣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以及這個「30秒事件」,就造成了這次事件的爆發。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服貿:大陸不會苦等臺灣 不會暫停與他國籤協議
    臺灣商總表示,俞正聲主動提及到兩岸服貿協議時指出,服貿對臺灣是大事,大陸不會因要等臺灣通過,而暫停和其他國家籤署雙邊貿易等各種經濟合作協議;他強調,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連美國都在找適合的路,「中國也不能太慢」。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6日說,兩岸服貿協議可以先通過,未來發生問題時,再透過協商機制解決,或先暫停再協商。
  • 兩岸服貿協定籤訂一周年 反服貿學生團體辦周年「忌」晚會
    大陸有個「天才」「美女」「作家」蔣方舟把「服貿協定」當做「服裝貿易協定」。寶島臺灣上的青年們這種勁頭也不遑多讓。6月21日,兩岸服貿協議籤訂滿1年,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民主鬥陣、民主黑潮學生聯盟等反服貿學生團體繼續進行反服貿「鬥爭」,昨天晚間,幾個學生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辦「服貿周年忌」晚會,吸引近500人參加。
  • 馬英九回應臺反服貿黑箱:臺灣落後韓國十年 不籤服貿來不及
    臺灣《中國時報》19日稱,這是「臺灣民主法治最敗壞的一天」,「此時,高掛在議場中間的國父遺像,神情看來似乎格外哀傷」。觀察者網21日報導,臺灣明星紛紛聲援「反服貿行動」,包括五月天、張懸、蔡康永等。臺灣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在臉譜網上則發出「相信直覺吧,不懂服貿又怎樣!」
  • 兩岸服貿協議爭端13日再起 恐成臺灣「大選工具」
    標題:「服貿協議」爭端恐成臺灣大選工具  綠色風衣、圓形眼鏡、黃色皮鞋——外表文弱的臺大政治系學生林飛帆,就是憑這身行頭在3月的「反服貿」集會上大出風頭。  在那場以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為口號的「太陽花學運」中,部分激進團體和學生攻佔臺灣立法院以示抗議。林飛帆作為學運的負責人之一,繼2008年參與反對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臺的運動之後,再一次站在了馬英九政府的對立面。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在2013年6月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中簽訂。由於涉及臺灣產業層面廣泛,在臺灣政界、學界與民間引發高度爭議和對立。
  • 臺灣政經人士表態:不通過服貿臺灣沒希望 年輕人會後悔
    《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審議近日在臺灣掀起軒然大波,部分臺灣學生於3月18日兵分多路攻陷「立法院」,持續霸佔議事堂,此舉還得到了臺灣部分公眾人物的支持,「反服貿運動」在臺灣持續延燒。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知名製造業公司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於20日表示,如果沒有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臺灣產業將失去希望;臺當局「經濟部長」張家祝也在當天表示,如果不通過兩岸服貿協議,這一代的臺灣年輕人將會直接嘗到苦果。
  • 臺灣多所大學辦「服貿協議」講座 場場爆滿(圖)
    原標題:臺灣多所大學辦「服貿協議」講座 場場爆滿(圖)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連日臺灣部分群體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意外促成臺灣大學校園「瘋服貿」,昨天(26日)從北到南,都有大學系所或社團主動舉辦「服貿講座」,每場都爆滿。
  • 臺灣反服貿抗議者到凱達格蘭大道遊行示威 超過11萬人集結
    今天,臺灣反服貿抗議示威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在佔領「立法院」的學生的組織與號召下,預計今日臺北會有超過10萬人到「總統府」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示威。臺北政府已安排6000名軍警在附近維持治安,並安排了噴水車,憲兵也進入「總統府」待命。學生領袖號召大家要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議。在昨天馬英九的記者會上,他再次強調服貿不能輕易退出,如果退回服貿,國際上會認為臺灣很不可靠。
  • 臺灣導演新片將上映曾立挺反服貿
    【觀察者網綜合】今年7月,臺灣導演戴立忍因「反服貿 」挺臺灣「太陽花學運」而被大陸網友抵制,從而導致其主演的電影《沒有別的愛》胎死腹中。 明年1月28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由參與臺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的另一導演陳玉勳導演的電影《健忘村》將在大陸上映。
  • 臺灣「央行」總裁挺服貿 自製七點懶人包(圖)
    原標題:臺灣「央行」總裁挺服貿 自製七點懶人包(圖) 臺灣「央行」總裁挺服貿,自製七點懶人包。(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3月28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很少談論政治議題的臺灣「央行」總裁彭準南,在反服貿抗爭的關鍵時刻,首度公開他挺服貿的態度。彭準南認為臺灣的市場環境和韓國很像,但是韓國籤署自由貿易協議已經領先臺灣很多,臺灣再不加把勁將被邊緣化,同時他也提出他的「彭7點」懶人包,認為比較簡單易懂,希望能化解爭議。
  • 臺灣反服貿凱道遊行抗議 各界籲學生見好就收
    在「反服貿」學生及團體號召動員下,臺灣逾10萬民眾30日集聚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以下簡稱「凱道」)靜坐抗議。臺灣各界和輿論認為,臺當局已釋放善意,學生該見好就收撤出立法機構。    臺灣「反服貿」團體佔據立法機構「議場」已達12天。
  • 兩岸服貿協議「躺著不動」 臺灣工商界心急如焚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3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新「閣揆」為前「財政部長」林全,林全強調新「內閣」拼經濟沒有「蜜月期」,臺灣工商界16日期盼除提升臺灣島內投資環境外
  • 喪失思考力 臺灣「懶人包思維」值得警惕
    懶人包  新聞事件:據臺灣「中時新聞」報導,臺中市「第2屆青年領袖培訓夏令營」18日開訓,市長胡志強與學生分享「告別懶人包,迎向新人生」。在臺灣,懶人包成為輿論熱詞、引發極高的關注度,是在「反服貿」學運期間。  3月初,數百名臺灣大學生強行暴力闖入「立法院」,震驚臺灣社會。而至今,服貿協議因為持續杯葛,仍躺在「立法院」未能生效,引發業者和民眾的憂慮。島內媒體分析「反服貿」學運爆發的原因時,認為服貿協議「懶人包」在網絡上的瘋傳是不能忽視的原因。
  • 兩岸服貿協議延遲至今 臺灣損失先機知多少
    從去年6月兩岸籤署服貿協議算起,到現在已經15個月了,協議迄今仍然躺在臺灣「立法院」,通過遙遙無期,使得臺商企業不但得不到服務業優先開放的先機,反而由於大陸本身不斷開放的結果,造成臺商進入大陸市場上的落後,這對許多有意進軍大陸服務業市場的臺商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 ECFA重要 服貿與貨貿協議對臺灣更關鍵
    兩岸對立升高,臺灣執政者希望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不要中斷,全臺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兩岸2018年進出口商品總值逾2262.4億美元,比2017年成長13.2%;臺灣出口大陸過去維持總出口的40%多,今年一路攀升,6月估算達44%,顯示兩岸貿易不受疫情影響
  • 臺報:反服貿活動內藏臺灣人「逃中」的失敗主義
    臺報:反服貿活動內藏臺灣人「逃中」的失敗主義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10日社論,原題《學運反高潮:原來還是臺獨》,全文摘編如下:  學運提出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間版》,儼然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臺獨版》。
  • 江宜樺接受英國BBC專訪:服貿協議是為臺灣自己好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消息 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表示,臺灣的行政部門希望兩岸服貿協議儘快通過,但這並非因為大陸方面施加壓力,相反大陸並沒有給臺灣施加任何的壓力;這是為了臺灣自己好。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江宜樺21日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專訪。
  • 臺商建議速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蔡英文點頭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2017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海外網2月6日電據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海基會昨日(5日)舉辦臺商春節聯誼活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應邀出席,臺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在席間向蔡英文建議「應儘快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蔡英文點頭示意,表示重視。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5日在臺北市萬豪酒店舉行,蔡英文親自出席並致辭。
  • 臺灣歌手陳昇:我反服貿 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
    臺灣歌手陳昇早年憑藉一曲《把悲傷留給自己》而紅遍兩岸三地,日前,現年56歲的他接受臺媒採訪時直指:「希望大陸旅客不要再來,並惋惜臺灣人的生活品質。等你們(陸客)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並表示,雖然自己在服貿事件中沒有站出來明確發聲,但自己明確「反服貿」的態度。同時,陳昇早年還曾表示「沒時間到大陸削錢」,並把在大陸發展的臺灣歌手稱為「走穴歌手」。
  • 臺灣「黑衫軍」凱道反服貿 21萬人「總統府」前遊行(圖集)
    今日(3月30日)下午,臺北發生了反「服貿」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從清晨開始,臺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周圍就逐漸開始聚集民眾,學生領袖在「立法院」內號召民眾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遊行抗議。下午3時許,學生領袖陳為廷從「立法院」出發,搭車向凱達格蘭大道前進。下午4時許,民進黨「大佬」呂秀蓮也出現在現場。
  • 沈呂巡:服貿協議不過 臺灣連泡麵都賣不過韓國
    中國臺灣網4月13日消息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駐美代表」沈呂巡華盛頓時間11日表示,看待兩岸服貿協議爭議,要把場景拉大,要思考臺灣經濟未來在全球的定位,千萬別讓臺灣最後「連泡麵都賣不過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