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古代建築常見屋頂形式」(圖、文、動畫)

2021-03-01 易啟遊Xinjiang

讀新疆·看世界↑↑↑點擊查看:新疆歷史、美食、民俗、旅遊、兵團、新疆護、籤證指南…

中國古建築基本由以下部分構成:

臺基(臺基是建築下面用磚石砌成的突出的平臺,即建築的底座)

常見的屋頂樣式依尊卑不同共分七個等級

第一級:重簷廡殿頂,用於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第二級:重簷歇山頂,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第五級:懸山頂,用於民居、神庫(神庫,倉庫名。清代工部製造庫下屬單位之一,職掌製造、張掛、收貯門神和對聯,由製造庫司匠管理);無等級:攢尖頂,用於亭臺樓閣等;盝頂及平頂等其他屋頂形式。

建築木構架圖

第一級:重簷廡殿頂。

重簷廡殿頂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廡殿頂又叫四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這種殿頂構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寬大於進深,前後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於正脊的一端。重簷廡殿頂,是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簷,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故宮中的太和殿是皇帝活動的中心,佔據著紫禁城最重要的部位,用的就是重簷廡殿屋頂。

太和殿

第二級:重簷歇山頂。

歇山頂也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還有四條戧脊。(戧 qiàng 1.斜對著牆角的屋架。2.支撐柱子或牆壁使免於傾倒的木頭)正脊的前後兩坡是整坡,左右兩坡是半坡。重簷歇山頂的第二簷與廡殿頂的第二簷基本相同。整座建築物造型富麗堂皇。在等級上僅次於重簷廡殿頂。天安門即是此種形式。

天安門

第三級:廡殿頂。

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共五脊組成,因此又稱五脊殿。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故又稱四阿頂。

故宮弘義閣

第四級。歇山式屋頂

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古代中國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

歇山頂建築

第五級:懸山頂。

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只用於民間建築,是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懸山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其特徵是:各條桁héng或檁不像硬山那樣封在兩端的山牆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牆以外,以支託懸挑於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說懸山建築不僅有前後簷,而且兩端還有與前後簷尺寸相同的簷yán。於是其兩山部分便處於懸空狀態,因此得名。

圖為正定現存的懸山頂建築

圖為日本懸山頂建築

第六級。硬山頂,

即硬山式屋頂,是中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房屋的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牆稱封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然而從外形看也頗具風格。常用於中國傳統民間居住建築中。隆興寺彌陀殿的硬山頂建築硬山頂建築等級最低,低於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根據清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

此圖左側懸山頂,右側硬山頂

第七級:卷棚式屋頂,

又稱元寶頂,是古代中國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為雙坡屋頂,兩坡相交處不作大脊,由瓦壟直接卷過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頂整體外貌與硬山、懸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屋面前坡與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卷棚頂是兩坡出水,其特徵在於前後兩坡相接處沒有明顯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線曲面。根據左右山牆的懸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頂可分為懸山卷棚、硬山卷棚、歇山式卷棚。

卷棚式屋頂建築

其 它

1.攢尖頂是指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這種建築叫攢尖建築。

天壇-攢尖頂

攢尖頂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內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內凹,則為盔頂

盔頂是古代中國建築的屋頂樣式之一,其特徵是沒有正脊,各垂脊交會於屋頂正中,即寶頂。在這一點上,盔頂和攢尖頂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頂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內凹,斷面如弓,呈頭盔狀。盔頂多用於碑、亭等禮儀性建築。

嶽陽樓-盔頂

2.盝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為平頂,下接廡殿頂。

盝頂梁結構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頂部是平頂的屋頂四周加上一圈外簷。盝頂在金、元時期比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為盝頂,明、清兩代也有很多盝頂建築。

故宮欽安殿

欽安殿-盝頂建築

這是一座重簷盝頂式的建築。亭內有口宋代的古井,當地人稱八角琉璃井。
中國傳統建築講究極多,屋頂之分不過是九牛一毛。然而管中窺豹,幾千年傳承的文明由此也可見一斑。世界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建築,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風格與文化。中國古代的建築屋頂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它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

  動  畫  版  

廡殿頂

屋面四坡五脊,前後屋面相交形一條正脊,兩側屋面與前後屋面形成四條斜脊,俗稱五脊頂。廡殿頂又有單簷和重簷之分,官式建築中重簷廡殿頂規格最高,如故宮太和殿。

故宮 太和殿

歇山頂

又稱九脊頂,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前後兩坡為整坡,左右兩坡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區域為山花。歇山頂有單簷與重簷之分,重簷歇山頂等級僅次於重簷廡殿頂,多用於規格很高的殿堂,如故宮保和殿、天安門等。

故宮 天安門

攢尖頂

平面為圓形或多邊形,屋面在頂部交會於一點,形成錐形,多在尖端置寶頂裝飾。有單簷與重簷之分。

故宮 中和殿

懸山頂

有五脊二坡,屋簷懸伸出山牆之外,並由下面伸出的桁(檁)等承託。因其挑出山牆之外,故又稱挑山頂。

硬山頂

有五脊二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

卷棚頂

為雙坡屋頂,兩玻相交處不做大脊,出瓦壟直接卷過屋面呈弧形的曲面。卷棚頂整體外貌與歇山、懸山、硬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頗具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根據重簷屋頂的等級高於單簷屋頂的原則,官式建築屋頂形式級別從高到低依次為重簷廡殿、重簷歇山、單簷廡殿、單簷歇山、攢尖、懸山、硬山、卷棚。

| 長按、識別、關注 |

請幫忙點亮右下角的哦!

相關焦點

  • 古代建築中常見的屋頂形式
    )、最高級基座(只用於皇宮中的最高級建築和重要廟宇的主要建築);柱、枋、梁、檁、椽、山牆等用於各類支撐連接與隔斷;鬥拱是在立柱和橫梁交界處從柱頂上層層疊加探出的一種支承構件,僅限於宮殿及寺廟使用鬥拱層數與建築物等級相關;常見的屋頂樣式依尊卑不同共分七個等級:第一級:重簷廡殿頂,用於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第二級:重簷歇山頂,用於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第三級:單簷廡殿頂,用於重要的建築
  • 古代建築中常見的屋頂形式
    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故又稱四阿頂。故宮弘義閣即是此種形式。為古代中國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此圖左側懸山頂右側硬山頂第七級:卷棚式屋頂,又稱元寶頂,是古代中國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盔頂是古代中國建築的屋頂樣式之一,其特徵是沒有正脊,各垂脊交會於屋頂正中,即寶頂。在這一點上,盔頂和攢尖頂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頂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內凹,斷面如弓,呈頭盔狀。
  •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那遠遠伸出的屋簷、微微起翹的屋角、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以及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經三千多年,已形成完善的體系。
  •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那遠遠伸出的屋簷、微微起翹的屋角、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以及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經三千多年,已形成完善的體系。
  • 古代建築屋頂【懸山頂】
    懸山頂,即懸山式屋頂,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清朝稱"懸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樣式,但在唐朝以前並未用於重要建築。和硬山頂相比,懸山頂有利於防雨,而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懸山,北方則多硬山。
  • 話說「五脊六獸」:不同形式的屋頂,代表著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五脊六獸一詞, 鮮見於書面用語, 而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口語中, 尤其在北京、濟南等地。
  • 話說「五脊六獸」:不同形式的屋頂,代表著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五脊六獸一詞, 鮮見於書面用語, 而更多的出現在人們的口語中, 尤其在北京、濟南等地。
  • 古代建築屋頂上的「五脊六獸」
    其實,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俗語,與中國古代宮殿的屋頂大有關係……  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  宮殿最常採用「五脊頂」  在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樣式有嚴格的要求,其中廡(wǔ)殿頂和歇山頂等級較高,主要用於宮殿、寺廟等建築;攢尖頂主要用於亭子、寶塔等圓頂或方頂的建築;而懸山頂和硬山頂等級較低,主要用於普通百姓的民居。
  • 古代建築屋頂上的「五脊六獸」
    其實,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俗語,與中國古代宮殿的屋頂大有關係……  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  宮殿最常採用「五脊頂」  在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樣式有嚴格的要求,其中廡(wǔ)殿頂和歇山頂等級較高,主要用於宮殿、寺廟等建築;攢尖頂主要用於亭子、寶塔等圓頂或方頂的建築;而懸山頂和硬山頂等級較低,主要用於普通百姓的民居。
  • 屋頂的形式
    垂(斜)脊的外端(簷角一端)排列著一系列脊飾,最外面是若干個小動物稱為蹲獸,最後面龍頭狀的,稱為垂獸。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可分為廡殿式頂、歇山式頂、懸山式頂、硬山式頂、攢尖式頂和盝頂等形式。按屋簷的層數分,廡殿頂、歇山頂和攢尖頂又分為單簷和重簷兩種。歇山式、懸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種沒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頂。此外,歇山式還分出一種極少見的十字歇山頂。
  • 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式劃分
    有些人說過,「中國古建築就是一門屋頂設計的藝術」,這種說法雖然有些片面,但是確實也能夠表達觀賞者對中國古建築的初步感知。「屋」這個字原本是表達建築的頂蓋,但後來被用來泛指所有建築物。在很多中國古建築繪畫的立面表達中,屋頂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大的,而且形式非常多樣,因此屋頂被用來代指房屋也就不覺奇怪了(圖1展示了建築大師梁思成所著《圖像中國建築史》中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手繪圖,圖2為佛光寺實景圖)。
  • 中國古代六大屋頂樣式詳解,必須收藏!
    中國建築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建築代表不同的等級,也冠以各種不同場所的用途。而建築的等級一般在屋頂就可以體現出來。相信對於很多旅遊達人來說,在每一次旅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也會聽到很多導遊在介紹說:來大家請看這座建築,典型的廡殿頂樣式等等,每次小編圖圖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這座建築, 傻傻得分不清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這兩天又下定決心,一定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這樣下次去旅遊再也不會分不清楚了,必定一眼就能看懂這座建築的屋頂樣式,知道它屬於哪一個階層的建築
  • 中國古代六大屋頂樣式詳解,必須收藏!
    中國建築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建築代表不同的等級,也冠以各種不同場所的用途。而建築的等級一般在屋頂就可以體現出來。相信對於很多旅遊達人來說,在每一次旅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也會聽到很多導遊在介紹說:來大家請看這座建築,典型的廡殿頂樣式等等,每次小編圖圖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這座建築, 傻傻得分不清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這兩天又下定決心,一定要弄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這樣下次去旅遊再也不會分不清楚了,必定一眼就能看懂這座建築的屋頂樣式,知道它屬於哪一個階層的建築
  • 中式古建築屋頂的高級建築形式:"五脊六獸"
    古代貴族建築多以青瓦建造,脊獸由青瓦製作而成,高級的中式建築多以玻璃瓦來製作脊獸,其功能是為了保護木栓和鐵釘,因為古代的防腐處理做的並不是十分完善,所以相比較現在的房梁更加脆弱一下,包括王室宮殿也不比現在的水泥平房更加牢固。
  • 《生存戰爭》中式建築設計技巧 古代建築屋頂知識分享
    其實大神們在建造各種建築的時候,也不是憑空想像的,每種建築都有他建造的一些規律,今天當樂網小編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各種中式建築的小知識,一起來看看吧:教程作者:花想俊關於建築的類型,可以看以下幾張圖:其中屋頂是區分各種建築的最重要的標誌,一個美觀的屋頂,代表一個完美的東方建築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 圖解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式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 中國古代建築形式之歇山頂
    歇山式屋頂在形式多樣的古建築中,是一種最基本、最常見的建築形式。在等級分明的封建社會,地位僅次於廡殿頂。
  • 當我們看古代建築時我們在看些什麼01屋頂篇
    如果你去過北京故宮,多少會對古代建築產生審美疲勞,發出天下的老建築都一個樣的感嘆。其實,中國的古代建築每一個結構、部件都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都值得你我去仔細品味和了解。我將至少分三篇文章來解讀中國古代建築的有趣之處,這一篇主要講一講古代建築的屋頂。
  • 建築屋頂|我們不一樣
    中國古建築是個神奇的存在模樣紛繁複雜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好像又都很陌生今天小編帶你領略古建築的屋頂之美 古代房屋屋頂形式多種多樣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民居是最早的建築,中國傳統民居建築裡常見的屋頂形式一般是「人」字型結構,而喬家的房頂卻是半邊蓋的,有句俗話講「山西陝西一大怪,房屋都是半邊蓋」。
  • 中國古代建築 臺基 形式
    中國古代建築高度可分為臺基、屋身、屋頂三方面。而中國古典建築受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文化體系、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形成其別具特色的獨立系統。有的建築還作為上小下大的兩層或三層盛落式複合臺基。盛落組合的形式也有多種,有普通臺基疊於普通臺墓或須彌座臺革之上,有須彌座臺墓處於須彌座臺荃或普通臺墓之上,重要的宮殿壇廟建築多用須彌座與須彌座的必落。盛落臺篆下層的面積、高度可以不受房屋本身出橄及高度限制,可以做得很高大(當然使用這種形式的常是很重要的建築),特別是座落於須彌座上的普通臺基大多相對顯得比較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