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八裡莊街道變廢為寶 廢舊自行車焊成藝術護欄
老舊小區「促提升」再出新招,北京晨報記者從朝陽區八裡莊街道了解到,街道通過置換生活用品回收了300多輛廢舊自行車,焊接成具有藝術範兒的綠地護欄(右圖)。在京棉新城北區,剛剛安裝好的護欄一亮相,就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長度100多米的護欄由車架、飛輪等各種自行車零件焊接而成,零件上噴著五顏六色的彩漆,頗具藝術範兒。
-
北京市朝陽區300輛廢舊自行車變身「藝術護欄」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蒲長廷)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東裡12號樓下,工作人員剛剛將新的護欄安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走進一看,這段長度為100餘米的護欄是由大小不同的自行車焊接而成。往遠了瞧,每輛自行車都塗有不同顏色,居民笑稱「有藝術範」,圍欄是用近300輛廢舊自行車焊接的。
-
廢舊自行車沒出路?北京八裡莊東裡和感化胡同3號院是這麼做的
無論是街道居委會,還是小區物業,大多不願介入管理。「你別看平時沒人騎,你要清理就有主了。」一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廢舊自行車問題曾有業主反映,但物業只清理了破舊的共享單車,卻沒有移動自行車,因為核對業主、徵得業主同意的工作過於繁瑣——按照工作流程,每輛廢舊自行車都應該與業主溝通,徵得同意才能處理。
-
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街道樓門長宣誓大會召開
6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街道辦事處與北京一刻公益社區發展服務中心在京召開了以「參與、奉獻、互助、快樂」為主題的八裡莊街道樓門長宣誓大會。 會議介紹,八裡莊街道十分重視居民隊伍培育和制度體系建設工作,目前已建立志願者、樓門長、街巷長等居民自治隊伍,充分發揮居民在社區治理中的「主人翁」精神,提升成熟感、安全感、幸福感,為了調動樓門長的積極性,使樓門長自我價值得到認可
-
朝陽區推進宜居環境建設 八裡莊百米小巷換新顏
地點1:八裡莊 小巷「美顏」有路燈有監控 在車水馬龍的朝陽路上,有一條背街小巷正悄悄變換模樣。這條小巷叫電廠北門路,是朝陽區八裡莊街道剛完成綜合提升的背街小巷之一,它位於華貿中心社區和紅廟社區之間,長不過百米,是居民進出社區的必經之路(上圖)。
-
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慈雲寺北裡底商店外經營
原標題:慈雲寺北裡底商店外經營 市民侯先生:距朝陽區八裡莊派出所約150米的地方是一個廢棄的停車場,車場內有一約30平方米的彩鋼板房,被賣蔬菜水果的小販佔據,弄得滿地爛菜葉、水果皮。我們呼籲趕緊整治。
-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八裡莊街道辦事處聘請四環內無主垃圾清運...
北京時代建業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八裡莊街道辦事處委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聘請四環內無主垃圾清運公司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
北京:八裡莊街道百米舊巷成新景
朝陽區八裡莊街道華貿中心社區和紅廟社區之間的百米舊巷,經過整治面貌煥然一新。這條小巷叫電廠北門路,是朝陽區八裡莊街道剛完成綜合提升的背街小巷之一,它位於華貿中心社區和紅廟社區之間,長不過百米,是居民們進出社區的必經之路。站在巷子口,在這裡住了30年的老居民張啟珍感慨頗多。過去十多年裡,這裡道路坑窪、空間逼仄,路邊是商販私搭的小菜店、小商店,門口隨處可見垃圾、汙水。
-
北京朝陽八裡莊推行「大小物業」,居民可「先嘗後買」
朝陽區八裡莊曾是新中國著名的紡織基地,有著60年的發展歷史。隨著國家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這裡曾經嶄新的職工生活區變成了一片片老舊小區,出現了基礎設施陳舊失修、停車秩序混亂、居民家裡跑冒滴漏等各種問題。引進物業管理服務後,紅廟機二委社區環境變了樣。
-
廢舊自行車去哪
共享單車廢棄成堆,早已不是新聞,我想說的是另一類廢舊自行車。我有一輛舊自行車,已經騎了十幾年,隔三差五要修理,不合算。上周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五百元還不到,騎行爽快多了。但舊車無法處理,原打算低價賣了,但是再便宜也沒人要。
-
用廢棄自行車兌換好禮,打造藝術牆體,玉橋街道美化環境有妙招
北京市針對老舊小區清理廢舊車輛的舉措由來已久,玉橋街道東裡南社區經過前期居民調研和實地勘探,總結出「疏導+滿足+公約」三步法,切實解決老弱居民就近停車難、社區廢舊自行車亂停亂放的問題。另外,通過對回收的舊物進行藝術再造,不僅做到了自然環保,而且美化了社區環境。
-
北京多個小區拆除私搭亂建 八裡莊東裡街道啟動消防隱患大排查
本報記者深入到最近曾失火的海澱區天秀花園荷塘月舍、朝陽區八裡莊東裡、東城區廣渠家園等小區,以及到天秀花園古月園、西城區椿樹園等小區探訪,發現消防安全隱患仍大量存在。12月14日,本報以《消防設施癱瘓隱患重重》為題,對這些消防設施癱瘓、消防隱患重重等問題進行報導,朝陽區八裡莊街道辦事處及時啟動了消防安全隱患的大排查、大整治。
-
八裡莊街道紅廟北裡社區:老舊小區實現「逆生長」
小區道路鋪上平整瀝青、兩旁樹木鬱鬱蔥蔥、涼亭裡笑意融融,車位施劃規範有序,引進大物業管理,保安24小時巡邏……在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街道紅廟北裡社區,這個已經近50年的老舊小區實現了「逆生長」。 面貌之變:從「髒亂差」變「白淨美」
-
拆除最後12公裡廢舊鐵軌 八裡莊片區將破繭重生(組圖)
(原標題:拆除最後12公裡廢舊鐵軌 八裡莊片區將破繭重生(組圖))
-
小區裡廢舊自行車怎麼清理?這裡的居民能用它換生活用品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佔地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今天,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手中的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玉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美麗告訴記者,小區裡的「殭屍車」越來越多,佔了很多空間,導致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都快沒地方放了。之前街道治理過好幾輪,也貼過告示請居民自行清理,但清理了一批又反彈一批,效果始終不明顯,居民們意見很大,成了大伙兒的一件煩心事兒。「很多居民的車不用了也不捨得扔,還當『寶貝』留著,也不讓我們清理,佔領了很多空間。」
-
廢舊自行車變「花鳥蝴蝶」 成仰恩大學新景觀
謝玉妹)近日,在仰恩大學的校園內,由廢舊自行車打造的「鳥」「蝴蝶」「樂器」「花」「大炮」成為新景觀,引得師生紛紛駐足拍照留念。「這些新景觀的原材料來自每年大四學生畢業離校時留下來的廢舊自行車。」據仰恩大學環衛科成員介紹,在進行製作這些新景觀之前,他們會對廢棄的自行車進行分門別類,對於還能再次利用的自行車,仍然停放在宿舍樓下供學生使用,實在不能二次利用的鏽跡斑斑、坐墊殘破的自行車,則成為「鳥」「蝴蝶」「樂器」「花」「大炮」的「原材料」了。
-
朝陽八裡莊街道引入穩定供貨菜站 居民下樓就能買到菜!
1月30日,住在朝陽區八裡莊都市華庭社區的居民們發現,菜站進駐小區了。「下樓走幾步路就能買到菜,這下可方便了。」八裡莊街道辦事處計生辦科長李婉童告訴記者,現在轄區內的小區都開始實施封閉式管理,考慮到居民外出購物的需求,他們也在社區引入菜站,如果有出門不便的居民,也會安排相關工作人員送菜上門。
-
八裡莊居民「眾籌」建起生態園
最近,朝陽八裡莊的慈一居小區建起了一座生態園。園子裡,居民的廢棄自行車、馬桶、雨靴、輪胎等物件變成藝術品,既美化環境,又清理了堆物堆料。走進細瞧,不少居民家中的廢棄物都有了新用途。帶橫梁的28自行車立在入口處,車筐成了「花盆」,裡頭的小花草長得蓬蓬勃勃,腳蹬和後座被改造成了花園指引牌。順著石頭小路往裡走,廢舊雨靴、花生油桶,甚至是裝修時廢棄的馬桶和洗手盆,都成了花盆。生態園中還有一張石桌、幾方石凳,也是利用居民家中剩餘的建材拼接成的。
-
北京海澱區調整永定路街道、萬壽路街道、田村路街道轄區範圍
據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網站9月2日消息,海澱區政府8月26日發布的《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永定路街道、萬壽路街道和田村路街道轄區範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區民政局《關於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方案》已經十二屆區委常委會第106次會議和第78次區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現就永定路街道、萬壽路街道、田村路街道轄區範圍調整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廢舊自行車棚變身老年餐桌,16元「兩葷兩素一主食」!
日前,朝陽區小關街道惠新西街33號院的老年食客餐廳正式掛牌營業, 老年食客餐廳,可以容納30位老人同時就餐,也可以打包帶走。老人只需花上16元錢,就可以吃上「兩葷兩素一主食」的高質量配餐。小區內設多處停車棚,大部分空間被殭屍自行車佔領。為了做到「存量空間開發利用與居民服務需求相適應」,小關街道對殭屍自行車進行了集中清理,在保障現有自行車停放需求的基礎上,將一部分廢舊自行車棚改造為老年餐桌,解決老年人家門口的就餐問題,老年食堂的運營管理則由小區附近的一家機關單位內部食堂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