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再次進入0元時代。從1月5日起,買機票就可以省下一筆錢了。近期,海航、祥鵬航空、山東航空、廈門航空和四川航空等公司相繼宣布,從1月5日(含出票日期)開始,暫停收取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
對此,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調整是針對燃油價格下降,根據燃油調整機制進行的,確實發揮了讓利於民的效果。
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進入0元時代
正值春運機票預訂高峰,各大航司宣布暫停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消息,勢必將為乘飛機返鄉的旅客節省一筆開支。
其中,四川航空最新加入暫停收取該項費用的陣營。四川航空稱,800公裡以上的航線,燃油附加費由原來的30元調整為0元;800公裡(含)以下的航線,燃油附加費由原來的10元調整為0元。
需要指出的是,據相關航空公司通知,燃油附加費的徵收以原始出票日期為準,換開客票時,燃油附加費不退不補。四川航空表示,針對2019年1月5日零時(不含)之前銷售的2019年1月5日(含)之後的航班客票,如在2019年1月5日(含)之後進行變更,燃油附加費差額不退。
四川航空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調整是根據國家發改委相關通知的精神要求來的,燃油價格波動和調整是掛鈎的。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內已有9家航空公司宣布從1月5日起暫停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除川航外,祥鵬航空、海航、深航、廈航等航空公司也宣布作出調整。
民航專家林智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018年11月開始,國際油價開始下行,今年1月份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燃油附加收費標準,航司宣布暫停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這對於多方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暫停收取而並非取消
實際上,從2018年6月5日開始,國內航空公司曾宣布恢復徵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後又在2018年12月5日迎來首次下調,降為每位旅客收取10元或30元(800公裡以下航線/800公裡以上航線)。而這次宣布暫停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也是因今年1月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下降所致。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相關規定,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依據航空煤油基礎價格調整,當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低於每噸5000元時,航空公司將停止收取燃油附加費。當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超過每噸5000元時,航空公司可恢復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而有數據顯示,2019年1月,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預計將會降至每噸4800元左右,此價格低於每噸5000元,因此直接導致航司取消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行業人士認為,若國際原油價格(以WTI為例)能漲至50美元/桶以上,航空公司則有恢復徵收燃油附加費的可能。
因此,此次國內航司宣布的是暫停收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而並非取消。李曉津認為,油價波動對於航空運價有直接影響,在其他交通運輸領域也有同樣做法。在民航票價市場化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其作用影響正在不斷減小。
林智傑則認為,此次國內航線調整燃油附加費,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油價下跌意味著燃油成本下降。對於旅客來說,機票價格更低。對於全行業來說,機票便宜帶來旅客飛機出行增多,對行業發展也是有利的。